滑块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878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滑块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块组件。



背景技术:

滑块组件是在注塑模具的开模动作中能够按垂直于开合模方向或与开合模方向成一定角度滑动的模具组件。现有技术中,有些注塑模具的设计将流道设于两个滑块组件之间,通过滑块组件进行固定。若在模具组件开模时立即进行滑块开模,则流道无法固定和顶出,因此需要滑块组件延时开模才能将流道顶出。

另外,一般注塑产品的大部分位于注塑模具的上模仁中,少部分位于注塑模具的下模仁中,为了拿取产品方便,开模后一般要求产品留在下模仁中。若在模具开模时即进行滑块开模,则很容易使注塑产品粘连在上模仁中,从而造成产品不便拿取的问题。若滑块组件延时开模,则可帮助产品脱离上模仁而留在下模仁中。

因此,如何实现滑块组件的延时开模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延时开模的滑块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块组件,其包括滑块座、至少一个穿过滑块座的斜导柱、位于滑块座一侧的压紧块,所述滑块座上设有供所述斜导柱穿过的斜导柱孔,所述斜导柱和所述压紧块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滑块座的移动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斜导柱孔在第二方向上水平截面的长度大于所述斜导柱在第二方向上水平截面的长度,所述滑块座的侧面设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一竖直面,所述压紧块上设有与第一倾斜面抵接的第二倾斜面和与第一竖直面抵接的第二竖直面。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之间的第一耐磨块,所述第一耐磨块固定连接至滑块座的第一倾斜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滑块座底面抵接的第二耐磨块,所述第二耐磨块上设有限位孔,所述斜导柱的下端收容于所述限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滑块座两侧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座具有承接所述第一耐磨块的第一承接部、承接所述限位块的第二承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斜导柱孔的倾斜角度与所述斜导柱的倾斜角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斜导柱为圆柱形,所述斜导柱孔呈椭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块组件的滑块座的斜导柱孔在第二方向上水平截面的长度大于斜导柱的在第二方向上水平截面的长度。因此,在开模初期,斜导柱及滑块座沿第一方向移动过程中,斜导柱的中下部分从斜导柱孔内表面的一侧向斜导柱孔内表面的另一侧运动,且不会接触至滑块座斜导柱孔内表面的另一侧,同时压紧块上的第二竖直面也会抵接在滑块座的第一竖直面上,从而限制滑块座的移动,达到了滑块组件延时开模的目的。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模前滑块组件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组件的滑块座的立体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组件的压紧块的立体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组件的第一耐磨块的立体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组件的第二耐磨块的立体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组件的限位块的立体视图。

图7是沿图1内A-A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7内所示斜导柱及压紧块进一步向上移动后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在开模过程中滑块组件的立体视图。

图10是图9内B-B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内所示斜导柱及压紧块进一步向上移动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块组件100,其为注塑模具(未图示)的一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出了注塑模具(未图示)一侧的滑块组件100。实际上,注塑模具(未图示)的两侧分别具有一个滑块组件100。

在注塑模具(未图示)的开模过程中,滑块组件100能够在垂直于上模与下模(未图示)的开模方向的方向上滑动。具体的,上模、下模(未图示)的开模方向为第一方向a,即上下方向。滑块组件100的开模方向为第二方向b,即左右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a和第二方向b的方向为第三方向c,即前后方向。当然,滑块组件100还可以在与上模、下模(未图示)的开模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倾斜方向上滑动。

具体地,开模组件100包括滑块座1、倾斜穿过滑块座1上下表面的两个斜导柱2、位于滑块座1一侧的压紧块3、承接于滑块座1上的两个限位块4、设于滑块座1和压紧块3之间的第一耐磨块5和设于滑块座1底部的第二耐磨块6。

以下针对滑块组件100内各个元件的结构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作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滑块座1在滑块组件100的开模过程中沿第二方向b运动。滑块座1上设有可供两个斜导柱2通过的两个斜导柱孔11、与第一耐磨块5相抵接的第一倾斜面12、承接第一耐磨块5的第一承接部13、与限位块4相抵接的两个第一侧面14、承接限位块4的两个第二承接部15。具体地,斜导柱孔11为倾斜的通孔,其倾斜方向与斜导柱2的倾斜方向保持一致。同时,斜导柱孔11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各个水平截面的形状均相同,斜导柱孔11的水平截面的形状大致呈椭圆形。第一倾斜面12上设有4个用于固定第一耐磨块5的螺纹孔121。第一承接部13具有与压紧块3上的一部分相抵接的第一竖直面131。

如图1及图7所示,斜导柱2大致为倾斜的圆柱体,其部分收容于斜导柱孔11内,与注塑模具的上模板(未图示)固定连接。滑块组件100在开模前的状态下,斜导柱2抵接于斜导柱孔11内表面的一侧,且斜导柱2的下端延伸入第二耐磨块6内。如此,斜导柱2可以在第二方向b上锁定滑块座1,使滑块座1无法向第二方向b移动。进一步地,斜导柱孔11在第二方向b的长度大于斜导柱2的在第二方向b的长度,使得斜导柱2在第一方向a的位移不会驱动滑块座1直接向第二方向b移动。斜导柱2的倾斜角度与斜导柱孔11的倾斜角度相同。

如图3所示,压紧块3上具有与第一耐磨块5相抵接的第二倾斜面31,与第一竖直面131相抵接的第二竖直面32。压紧块3与注塑模具的上模板(未图示)固定连接。第二倾斜面31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倾斜面12的倾斜角度相同。第二倾斜面31与第二竖直面32倾斜相连。

如图4至图6所示,第一耐磨块5为长方体结构,第一耐磨块5上设有与螺纹孔121相对应的四个第一固定孔51。第二耐磨块6上设有六个第二固定孔61和两个可收容斜导柱2一段的限位孔62。限位块4上设有三个第三固定孔41。第一耐磨块5通过锁紧螺钉(未标示)与滑块座1固定连接,如图9所示。第二耐磨块6和限位块4通过锁紧螺钉(未图示)与注塑模具(未图示)的下模(未图示)固定连接。通过将限位块4设置于滑块座1的第二承接部15上并抵接于第一侧面14上,限制滑块座1在第一方向a、第三方向c上的运动。

以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块组件100的开模过程。

开模前,斜导柱2抵接于斜导柱孔11内表面的一侧,斜导柱2的一端收容于限位孔62内。压紧块3通过第二倾斜面31和第二竖直面32分别抵接在滑块座1上的第一倾斜面12和第一竖直面131上以限制滑块座1在第二方向b的运动,如图1及图7所示。

开模初期,斜导柱2连同压紧块3沿第一方向a移动,与此同时,斜导柱2的中下部从斜导柱孔11的一侧向斜导柱孔11的另一侧移动,但不会接触滑块座1并驱动滑块座1。压紧块3的第二竖直面32抵接于滑块座1的第一竖直面131上,从而限制滑块座在第二方向b的运动,如图8所示。

继续开模,随着斜导柱2和压紧块3在第一方向a的继续移动,当压紧块3的第二竖直面32脱离滑块座1的第一竖直面131时,斜导柱2抵接于斜导柱孔11内表面的另一侧,如图9及图10所示。

进一步的,随着斜导柱2和压紧块3在第一方向a的继续移动,斜导柱2便会给滑块座1施加压力驱动滑块座1沿第二方向b运动。同时,第二竖直面32的底边抵接于耐磨块5的表面,从而控制滑块座1的沿第二方向b的移动速度,如图11所示。

由于滑块座1内的斜导柱孔11能够使得在斜导柱2向第一方向a移动的初期的一段时间内不会直接抵接至斜导柱孔11内表面的另一端,如此,可以达到滑块组件100延时开模的目的。

相对于传统的滑块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块组件的滑块座的斜导柱孔在第二方向上水平截面的长度大于斜导柱的在第二方向上水平截面的长度。因此,在开模初期,斜导柱及滑块座沿第一方向移动过程中,斜导柱的中下部分从斜导柱孔内表面的一侧向斜导柱孔内表面的另一侧运动,且不会接触至滑块座斜导柱孔内表面的另一侧,同时压紧块上的第二竖直面也会抵接在滑块座的第一竖直面上,从而限制滑块座的移动,避免在上下模的开模开始时,滑块组件也随之开模,达到了滑块组件延时开模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