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造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750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造粒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LFT-PP)材料中玻璃纤维保留长度较长,使其具有较为优异的力学性能、抗冲强度和耐疲劳性能,且质地较轻,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天通讯等多个行业。

LFT-PP材料中的玻璃纤维长度是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现有LFT-PP生产工艺中,采用已成型的玻璃纤维作为原料,对其进行剪切处理后与熔融的PP材料进行混合,并在螺杆作用下挤出造粒。由于成型玻璃纤维质地脆且软化温度高于PP熔融温度,因此在成型玻璃纤维与PP材料混合时,较长的玻璃纤维难以与熔融态的PP材料混合均匀。且在玻璃纤维与PP材料流体混合时存在较大的摩擦,导致玻璃纤维破碎变短;加之螺杆挤出时对玻璃纤维的过度剪切,使玻璃纤维长度过短,仅能起到填充作用,而导致产品增强性能丧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造粒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足。采用熔融态的玻璃纤维料作为原料,通过熔体定量挤出结构压送至熔融态PP材料流体内,冷却成型为具有特定长度的玻璃纤维,有利于提高玻璃纤维与PP材料的界面结合度,以提升产品增强效果。同时,采用增压腔对物料进行气力输送,并采用活塞式挤出造粒机中进行造粒,有利于降低物料在输送和挤出过程中的剪切力,从而保持玻璃纤维长度、保证产品性能。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

一种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混料槽、增压腔和造粒机,所述混料槽前端侧壁设有熔体定量挤出结构,前端顶部设有PP入口,后端与所述增压腔顶部相连通,所述增压腔顶部设有管路增压结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管路与所述造粒机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熔体定量挤出结构包括真空物料腔、挤出活塞、往复式活塞驱动机构和微孔挤出板,所述往复式活塞驱动机构带动所述挤出活塞在所述真空物料腔内往复运动,所述真空物料腔与所述混料槽的接合处设有所述微孔挤出板。

进一步,所述真空物料腔处设有玻璃熔体入口。

进一步,所述微孔挤出板处设有止回阀。

进一步,所述混料槽和所述增压腔外均设有保温结构。

进一步,所述造粒机选用活塞式挤出造粒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熔融态的玻璃纤维料作为原料,通过熔体定量挤出结构压送至熔融态PP材料流体内,冷却成型为具有特定长度的玻璃纤维,有利于提高玻璃纤维与PP材料的界面结合度,以提升产品增强效果。

2、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压腔对物料进行气力输送,并采用活塞式挤出造粒机中进行造粒,有利于降低物料在输送和挤出过程中的剪切力,从而保持玻璃纤维长度、保证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材料造粒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混料槽1、增压腔2和造粒机3。所述混料槽1用于玻璃纤维与PP材料的混合,所述增压腔2用于采用气动输送混合物料,所述造粒机3用于混合物料的挤出造粒。

所述混料槽1前端侧壁设有熔体定量挤出结构4,前端顶部设有PP入口5。所述熔体定量挤出结构4将熔融态的玻璃纤维料压送至所述混料槽1内与通过所述PP入口5进入所述混料槽1内的熔融态PP材料混合,有利于提高玻璃纤维与PP材料的界面结合度,以提升产品增强效果。

所述混料槽1后端与所述增压腔2顶部相连通。便于引流混合物料进入所述增压腔2内进行暂存和气动传输。

所述增压腔2顶部设有管路增压结构21,底部设有出料口22。所述出料口22通过管路与所述造粒机3相连通。通过管路增压结构21气动传输所述增压腔2内的物料至所 述造粒机3处,有利于降低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所受到的剪切力,以保持玻璃纤维长度。

所述熔体定量挤出结构4包括真空物料腔41、挤出活塞42、往复式活塞驱动机构43和微孔挤出板44。所述真空物料腔41处设有玻璃熔体入口6。所述往复式活塞驱动机构43带动所述挤出活塞42在所述真空物料腔41内往复运动,以吸取自所述玻璃纤维入口6处的玻璃纤维料进入所述真空物料腔41内,再挤压通过所述微孔挤出板44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丝状玻璃纤维。

所述微孔挤出板44处设有止回阀45。所述止回阀45用于防止所述混料槽1中的混合流体倒流入所述真空物料腔41,从而保证所述熔体定量挤出结构4可靠运行。

所述混料槽1和所述增压腔2外均设有保温结构。便于为熔融物料保温,以保证物料流动性能。

所述造粒机3选用活塞式挤出造粒机。有利于降低物料在挤出过程中的剪切力,从而保持玻璃纤维长度、保证产品性能。

结合实施例阐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玻璃纤维料压出

使用石英坩埚制备熔融态玻璃纤维料,通过管路与所述玻璃熔体入口6相连通。

所述往复式活塞驱动机构43带动所述挤出活塞42往复运动一次,将熔融态玻璃纤维料吸入所述真空物料腔41后,再通过所述微孔挤出板44(孔径5~10μm)挤出成丝状。

物料混合

熔融态的PP料通过所述PP入口5垂直进入所述混料槽1内,并向所述混料槽1后端流动,从而带动所述微孔挤出板44形成的丝状的玻璃纤维料脱离所述熔体定量挤出结构4。

丝状玻璃纤维料在PP料较低温度的作用下,冷却成型;并在PP料流动性带动下,进行分散,形成混合物料。

物料输送和造粒

混合物料经过所述混料槽1的后端,自所述增压腔2的顶部流入所述增压腔2内。在所述管路增压结构21的作用下,自所述出料口22处被压出,通过管路输送至所述造粒机3的投料口。

物料在所述造粒机3的活塞推送下进行造粒,工作原理与玻璃纤维料压出相同。

物料冷却、干燥后,进行包装、仓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