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头罩的内滑块抽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8166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头罩的内滑块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模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塑料产品的生产,模具就更加重要,人们生产生活所用到的绝大部分塑料产品都必须借助于模具。塑料产品种类繁多,其结构也多有复杂之处,例如很多塑料产品,例如电动车的头罩,具有倒扣部位,生产时不易顶出,为此业界开发了斜顶机构,但是实践发现,对于某些倾斜的倒扣部位,仍然难以顶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头罩的内滑块抽芯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倾斜倒扣部位难以顶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头罩的内滑块抽芯机构,用于塑料模具,所述塑料模具包括型腔、型芯,其中,所述内滑块抽芯机构包括:内滑块,倾斜设置,下端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型芯中,上端可滑动地伸入所述型腔,且所述内滑块的下端面为上斜面,上端面设有头罩倾斜倒扣部位的形成结构;楔形块,具有下斜面,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型芯中,所述内滑块的上斜面位于所述楔形块的下斜面上;油缸,固定于所述型芯的侧面,并且所述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所述楔形块,当所述油缸的活塞杆驱动所述楔形块往复移动时,使得所述内滑块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型芯上设有一滑槽,所述楔形块设于所述滑槽中。

优选地,所述滑槽中覆盖有一底板,所述底板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型芯上。

优选地,所述楔形块的下斜面上设有多个条形的互相平行的凸起,所述内滑块的上斜面上设有多个条形的互相平行的凸起,所述楔形块下斜面上的凸起和所述内滑块上斜面上的凸起互相嵌套。

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使用楔形块控制内滑块在型芯内部上下移动,在内部抽出头罩倒扣部位,可以简化模具结构,且容易加工、组装及维修,安全可靠,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于一塑料模具,该塑料模具包括型腔11、型芯12、直顶2,且该塑料模具用于生产具有倾斜倒扣部位101的头罩100,也即头罩100上的倒扣部位101倾斜设置;直顶2则为本领域的常规部件,其竖直设置,可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顶出头罩100。此外,该头罩100还具有另一结构形式的倒扣部位102,并且倒扣部位102的形成及顶出由斜顶4负责,在此不再详述。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滑块抽芯机构包括:内滑块3、楔形块8、油缸5。

其中,内滑块3倾斜设置,呈长条块状结构,下端可滑动地设于型芯12中,上端可滑动地伸入型腔11,且内滑块3的下端面为上斜面(未标记),上端面设有头罩100倾斜倒扣部位101的形成结构,该形成结构与具体的头罩100相适应,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楔形块8具有下斜面81,可滑动地设于型芯12中,内滑块3的上斜面位于楔形块8的下斜面81上。优选地,上斜面和下斜面81上可以设置多个条形的互相平行的凸起,互相嵌套,以增加稳定性。

油缸5固定于型芯12的侧面,优选地,油缸5的顶部通过螺丝51固定于型芯12的侧面。油缸5的活塞杆7连接于楔形块8,当油缸5的活塞杆7驱动楔形块8往复移动时,使得内滑块3上下移动。

优选地,型芯12上设有一滑槽120,楔形块8设于滑槽120中。滑槽120中覆盖有一底板6,底板6通过螺丝61固定于型芯12上。

使用时,当头罩100形成之后,斜顶4、直顶2、内滑块3同时驱动其脱模。其中内滑块3的上下移动由楔形块8控制,楔形块8向内移动时,推动内滑块3向上,反之,内滑块3向下。

综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一楔形块和一内滑块相互配合,很好地实现头罩倾斜倒扣部位的顶出、脱模,并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