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地垫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7830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地垫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地垫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橡胶地垫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橡胶一次性热塑成型的整块式橡胶地垫,另一种为通过各种废旧橡胶包括废橡胶、旅游鞋底、边角料、电缆皮、橡胶边角料、汽车垫带等废旧橡胶原料预破碎成颗粒状后再加工生产而来,利用废旧橡胶生产的颗粒橡胶地垫,达到了废物再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室外露天场地,颗粒橡胶地垫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回收的废弃橡胶产品在粉碎成橡胶颗粒后,需要将橡胶颗粒以及胶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按混合均匀的胶状混合物取出到模具中进行保压冷却形成橡胶地垫,为了保证橡胶地垫成型厚度的一致性,现在均是将模具深度做成与橡胶垫厚度相同,模具中填满物料后进行压制,在压制过程中,由于挤压力,模具中的物料易发生外溢,造成物料浪费,并影响工作环境;尤其是对于两面均需要压制成纹路的橡胶地垫,模具底部为不平面,压制的模压块底部也为不平面,外溢现象难以避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地垫成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橡胶地垫成型模具,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内侧壁、内侧壁形成的填料槽、固定在底板上且位于内侧壁外侧的外侧壁、内侧壁与外侧壁之间的溢流道、设置在溢流道底部的弧形集流槽、倾斜设置在底板内且与集流槽相通的汇流通道以及设置在底板下表面将各汇流通道集中到一起的收集口;

所述内侧壁上端设置有水平杆以及固定在水平杆上的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壁的顶端低于外侧壁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找平和压模过程中溢流出的物料均进入到溢流道中,避免了物料四溢造成的浪费和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快速方便的收集了溢流物料,保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外侧壁、2溢流道、3集流槽、4内侧壁、5填料槽、6水平杆、7推杆、8汇流通道、9收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橡胶地垫成型模具,包括底板10、固定在底板10上的内侧壁4、内侧壁4形成的填料槽5、固定在底板10上且位于内侧壁4外侧的外侧壁1、内侧壁4与外侧壁1之间的溢流道2、设置在溢流道2底部的弧形集流槽3、倾斜设置在底板10内且与集流槽3相通的汇流通道8以及设置在底板10下表面将各汇流通道8集中到一起的收集口9;所述内侧壁4上端设置有水平杆6以及固定在水平杆6上的推杆7。所述内侧壁4的顶端低于外侧壁1的顶端。

在填料槽5内填充橡胶颗粒和粘合剂的混合物料后,推动推杆7,水平杆6将填料槽5的物料抹平,多余的物料进入到溢流道2中,在将推杆7拉回到内侧壁4处,压模板下压填料槽5中的物料,收到挤压的物料首先会相互挤压密合到一起,另外多余的物料会从填料槽5中溢出到溢流道2中,在找平和压模过程中溢流出的物料均进入到溢流道2中,避免了物料四溢造成的浪费和对工作环境的污染;溢流道2中的物料汇集到弧形的集流槽3中,由于自身的重力通过汇流通道8在集中流向收集口9,在收集口9处将溢流出来的物料收集再利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了物料浪费,快速方便的收集了溢流物料,保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