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预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5409发布日期:2018-07-20 19:04阅读:161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预成型机。



背景技术:

在橡胶工业模型制品生产中,胶坯的准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序,直接影响制品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国内外制备胶坯通常采用常规法、胶坯切圈机和预成型机三种方法。

生产橡胶密封圈等制品时用的环形胶坯采用胶坯切圈机制备。采用切圈机和连续自动切割机制备胶坯,具有胶胚重量精度较高、外形尺寸较准确、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现阶段预成型机的送料一般采用从切割机入口送料,坯料使用完后,打开切割机,向挤出筒中加入原料,这存在工序复杂、操作不方便、效率低、影响切割等问题。

如公告号为CN20147161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橡胶制品胶坯预成型机包括两个料筒、两个柱塞、两个液压缸、一个机头、两个模具、两个液压装置、两个真空罩和两个真空泵;所述柱塞设置于所述料筒内,所述料筒的前端连接有机头,所述机头的前端连接有模具,所述料筒的后端连接有真空罩,所述真空罩与所述真空泵相连,所述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活塞杆与所述料筒内的柱塞相连,并且液压缸与所述液压装置相连。该专利并未对胚料的送料装置作具体的介绍。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橡胶预成型机工序复杂、操作不方便、效率低、影响切割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橡胶预成型机,包括机架、挤出装置、电气装置、切割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挤出装置包括大油缸、小油缸、加料装置、挤出筒和机头,所述大油缸和小油缸设置在所述挤出筒一端,所述机头设置在所述挤出筒另一端,所述加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挤出筒侧面上靠近所述大油缸一端位置处。

将加料装置设置在挤出筒侧面上,在加料时,不需要打开切割装置,只需要从挤出筒侧面打开加料装置即可完成加料;同时,在正常工作时使用大油缸对挤出筒内胚料施加压力,而在加料时通过小油缸对胚料施加压力,通过大油缸和小油缸的配合来实现加料过程的无缝对接。

进一步,所述挤出筒上与所述加料装置对应位置处设有一开口,所述加料装置包括第一开口装置,所述第一开口装置包括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和滑板,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分别设置在所述挤出筒上开口两边;所述滑板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长度方向滑动。

采用滑槽和滑板设计来实现挤出筒开口处的开口和闭口,使得在挤出筒内挤出成型对滑板产生压力时,滑板上不存在薄弱部位,增加滑板整体的受力面积,实现较为理想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所述滑板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滑板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长度方向运动的把手。

进一步,所述第一滑槽开口处与所述滑板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滑槽开口处与所述滑板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通过在滑板与滑槽的接口处设置密封圈,可防止挤出筒在挤出时,部分胚料被挤压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部,影响滑板的开闭。

进一步,所述加料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开口装置的第二开口装置,所述第二开口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装置外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口装置包括开口座、挡板和螺栓,所述开口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筒外侧所述开口一边位置处,所述挡板一侧与开口座通过第一轴旋转连接,所述挡板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口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小油缸设置在所述大油缸内侧,所述大油缸为柱塞式结构,所述小油缸为活塞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大油缸和小油缸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大油缸和所述小油缸行程的行程控制杆,所述行程控制杆上设有磁控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加料装置设置在挤出筒侧面上,在加料时,不需要打开切割装置,只需要从挤出筒侧面打开加料装置即可完成加料;同时,在正常工作时使用大油缸对挤出筒内胚料施加压力,而在加料时通过小油缸对胚料施加压力,通过大油缸和小油缸的配合来实现加料过程的无缝对接;

(2)采用滑槽和滑板设计来实现挤出筒开口处的开口和闭口,使得在挤出筒内挤出成型对滑板产生压力时,滑板上不存在薄弱部位,增加滑板整体的受力面积,实现较为理想的密封效果;

(3)通过在滑板与滑槽的接口处设置密封圈,可防止挤出筒在挤出时,部分胚料被挤压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部,影响滑板的开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橡胶预成型机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之挤出装置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橡胶预成型机立体图,包括机架1、挤出装置2、电气装置3、切割装置4和输送装置5,所述挤出装置2包括大油缸21、小油缸22、加料装置23、挤出筒24和机头25,所述大油缸21和小油缸22设置在所述挤出筒24一端,所述机头25设置在所述挤出筒24另一端,所述加料装置23设置在所述挤出筒24侧面上靠近所述大油缸21一端位置处。

将加料装置设置在挤出筒侧面上,在加料时,不需要打开切割装置,只需要从挤出筒侧面打开加料装置即可完成加料;同时,在正常工作时使用大油缸对挤出筒内胚料施加压力,而在加料时通过小油缸对胚料施加压力,通过大油缸和小油缸的配合来实现加料过程的无缝对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挤出筒24上与所述加料装置23对应位置处设有一开口26,所述加料装置23包括第一开口装置231,所述第一开口装置231包括第一滑槽232、第二滑槽233和滑板234,所述第一滑槽232和第二滑槽233分别设置在所述挤出筒24上开口26两边;所述滑板234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滑槽232和所述第二滑槽233上,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232和所述第二滑槽233长度方向滑动。

采用滑槽和滑板设计来实现挤出筒开口处的开口和闭口,使得在挤出筒内挤出成型对滑板产生压力时,滑板上不存在薄弱部位,增加滑板整体的受力面积,实现较为理想的密封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板234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滑板234沿所述第一滑槽232和所述第二滑槽233长度方向运动的把手23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滑槽232开口处与所述滑板234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36,所述第二滑槽233开口处与所述滑板23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37。

通过在滑板与滑槽的接口处设置密封圈,可防止挤出筒在挤出时,部分胚料被挤压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部,影响滑板的开闭。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料装置23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第一开口装置231的第二开口装置238,所述第二开口装置238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装置231外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开口装置238包括开口座239、挡板240和螺栓241,所述开口座239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出筒24外侧所述开口26一边位置处,所述挡板240一侧与开口座239通过第一轴旋转连接,所述挡板240另一侧通过螺栓241固定安装在所述开口26另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小油缸22设置在所述大油缸21内侧,所述大油缸21为柱塞式结构,所述小油缸22为活塞式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大油缸和小油缸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大油缸和所述小油缸行程的行程控制杆,所述行程控制杆上设有磁控开关。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