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配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5630发布日期:2018-08-21 16:49阅读:20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配色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配色的工艺,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按照配方比例将一定量的颜料添加到塑料里面,经过混合后进行注塑成型,这种方法是用肉眼判断混合的均匀性,简单直接,但是肉眼判断的准确性较低,往往由于前期样品混合不均匀使得注塑效果不佳,板间差异大,配色拟合效果差。第二种是将添加颜料的塑料颗粒经过混合后,再用挤出机进行一两次抽粒以重新制得颗粒,并在抽粒、切粒后将该颗粒料烘干,然后再进行注塑,此工艺一方面不仅工序繁琐复杂,而且经济和技术要求较高;另一方面,样品需要经过额外的高温熔融状态,颜料特别是有机颜料在此期间容易受到氧化变色,且变化程度不易控,影响颜色的真实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料配色工艺,是一种检验注塑前样品均匀性的方法,利用现有的设备,预测注塑效果,大大节约了经济和时间成本。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配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样品:称取塑料颗粒并加入到高混机中,然后加入分散剂和颜料并混合均匀,得试样;样品经高混机进行混合,为使样品混合充分,可以定做小尺寸的高混机避免大量损耗。

可选地,经过高混机混合后,把样品装进聚乙烯袋,以氮气吹扫高混机,将袋壁上的余料装入袋中;对聚乙烯袋进行鼓气,再人工混合30秒左右(例如20~60秒),至此样品混合完毕。

(2)设置多组:按照步骤(1)的过程再至少设置4组,每一组分散剂的浓度相同,每一组颜料的浓度不同,形成至少5种浓度梯度(不同浓度)的颜料,其中最低和最高浓度应以实际应用为准;

(3)检测单组试样的均匀性:用测色配色仪分别检测各组试样的混合均匀性,每种试样分别检测至少3次,得到各自的色差值(de*),以此检测其均匀性,均匀性良好与否应与生产所要求的允许色差标准一致;

(4)配色拟合:用测色配色仪的配色软件对各组试样进行自动配色拟合,得到拟合后的色差值,各浓度梯度之间的色差应尽量小,总色差要低于2。具体操作为先对每一种样品进行常规测色,根据不同的需求测量样品的反射、透射、垫白垫黑色值,然后使用配色模块根据系统预设程序进行拟合模拟,得出偏差值。根据不同需求可以采用反射模式、透射模式、垫白垫黑模式等,优选地,采用反射模式;

(5)注塑:若上述de*均符合要求,即表明样品均匀性符合要求,可以对所述拟合后的色差值≤2的各组试样进行注塑;

(6)最终检验:将注塑色板用配色软件进行自动配色拟合,得到总色差值,该总色差值≤2,各浓度梯度之间的色差应尽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测色配色仪是爱色丽提供的测色配色仪ci7800,使用的特别工具是其粉体套件,粉体套件主体为直径约25mm的石英皿,石英皿周边遮盖起来,起到将所有的光线全部反射回测色仪中,保证了测量颜色的真实性。

进一步地,所述测色配色仪的配色软件是colorimatch,该版本专用于针织物和梭织物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测色配色仪的光度测定分辨率为0.001%,波长测定范围为360-780nm,并且配备3.5mm、6mm、10mm、17mm和25mm五种反射孔径以及对应的透射孔径。

进一步地,步骤(3)中每种试样分别检测3~5次。

进一步地,颜料的加入量为10~1000mg/kg。

进一步地,所述颜料包括酞菁有机颜料、蒽醌有机颜料。

进一步地,所述塑料配色工艺不包括抽粒。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包括聚乙二醇、硬脂酸金属盐、铝钛复合偶联剂、三羟甲基乙烷、e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将样品混合后的均匀性判断从肉眼判断改进为仪器判断,提高了准确性的同时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将均匀性不良品控制在了注塑步骤之前,避免了不良品进行注塑后才能判色,至少节约了20%的原料成本,至少节省了30%的配色时间;

(2)本发明免去了抽粒步骤,对于每种颜色、浓度的样品,能节约原料成本30%以上,工艺时间缩减50%以上;

(3)本发明由于在混合后、注塑前加入了检测的步骤,使得最终注塑效果具有可预测性和可控性,注塑成型得到塑料件颜色一致性比以往至少提高了15%;

(4)本发明对于混合不均匀的样品也可以及时检测出其均匀性,并使其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后续加工,避免了浪费原料和生产时间;

(5)本发明各步骤能有效降低处理过程中颜料的损耗,让混合样品的真实浓度更接近理论浓度,为后续配色提供基础;

(6)本发明免去了抽粒的步骤,一方面降低了颜料损耗,提高了准确性;另一方面又能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省去了抽粒所需的硬件和人手;

(7)本发明的最终总偏差可以达到具有抽粒工艺的同等效果,但能通过各步骤保障颜料配色的质和量,这是抽粒工艺无法实现的;

(8)本发明工艺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极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现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塑料配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样品:称取塑料颗粒并加入到高混机中,然后加入分散剂和颜料并混合均匀,得试样;经过高混机混合后,把样品装进聚乙烯袋,以氮气吹扫高混机,将袋壁上的余料装入袋中;对聚乙烯袋进行鼓气,再人工混合30秒左右,至此样品混合完毕。

(2)设置多组:按照步骤(1)的过程再设置4组,每一组分散剂的浓度相同,每一组颜料的浓度不同,形成5种不同浓度的颜料;

(3)检测单组试样的均匀性:用爱色丽的测色配色仪ci7800分别检测各组试样的混合均匀性,使用的特别工具是其粉体套件,粉体套件主体为直径约25mm的石英皿,石英皿周边遮盖起来,起到将所有的光线全部反射回测色仪中,保证了测量颜色的真实性;测色配色仪ci7800配备专门的配色软件colorimatch,采用反射模式,每种试样分别检测3~5次,得到色差值(de*),均匀性与生产所要求的允许色差标准一致;

(4)配色拟合:用测色配色仪的配色软件根据系统预设程序对各组试样进行自动配色拟合,得到拟合后的色差值;

(5)注塑:对所述拟合后的色差值≤2的各组试样进行注塑;

(6)最终检验:将注塑色板用配色软件进行自动配色拟合,得到总色差值。

本实施例所述颜料为酞青蓝颜料,基料为1kg,配色效果列于表1。

表1:实施例1的配色效果。

实施例2

一种塑料配色工艺,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颜料为紫色颜料,基料为1kg,配色效果列于表2。

表2:实施例2的配色效果。

由于注塑需要经过高温熔融,期间混合切片不可避免有部分氧化,所以普遍存在注塑后配色效果比混合切片差的现象,所以更加需要尽量避免样品经过高温步骤。本发明工艺只经过一次注塑,通过前期的检测、配色拟合工艺就能很好的监测和控制配色的均匀性,避免了配色不均匀现象的产生,同时避免了如常规技术那样配色不均匀发生后需要再次混合、注塑的冗余过程,进而避免了样品经过多次高温过程,能够达到省时、省力、省成本、保证质量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作的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