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22079发布日期:2019-03-27 12:0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bopp薄膜拉伸生产线中流延模头支撑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结构不易变形,稳定可靠,安装调节、清理维护方便,模头角度可调节,模头不易损坏的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bopp薄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软包装材料,应用十分广泛,在薄膜拉伸生产线的流延机组中,模头支撑架对于模头的稳定支撑起到关键的作用,传统的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通常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吊装行走结构,在吊装行走结构上再安装模头结构,中大部分结构都是直接采用刚性螺栓连接,未充分考虑模头角度调节以及受热膨胀问题,使得模头支撑架在生产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变形,薄膜流延质量受到影响;另外模头的安装调节、清理维护比较困难,且容易损坏模头唇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设计一种新型的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该结构稳定可靠、操作维护方便,能实现模头的角度调节,在需要清理维护时能将模头推动离开激冷辊,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同时也解决了正常生产时模头受热膨胀问题,对提高薄膜的流延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包括安装支架和通过滚轮及轨道机构活动设置在安装支架上的主体框架,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支架和主体框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安装支架和主体框架的限位调节机构,在主体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模头的模头横向连接机构,以及用于调整模头角度的模头角度调节机构,所述主体框架可通过滚轮及轨道机构做直线运动,所述模头横向连接机构具有隔绝模头与主体框架之间传热的作用,所述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模头分配块连接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框架包括正对设置的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均为竖直设置,且二者的形状、尺寸完全一致,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呈u型结构,其开口均朝向模头分配块连接机构设置,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大拉杆和小拉杆,大拉杆和小拉杆均与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垂直设置,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的外侧面各设置有一组用于安装滚轮的连接块,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的底面各有一个凹陷的、用于设置安装模头连接机构的第一凹口。

进一步的,所述模头横向连接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的外侧面,靠近第一凹口的位置的转动板,转动板的左侧面的靠近顶端的位置和右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各向外延伸出一个水平调节部,转动板上开设有长条形槽孔,通过在长条形槽孔内设置螺栓,使转动板与驱动侧弯板及操作侧弯板连接,所述转动板的底面各设置有一个向内凹陷的第二凹口,第二凹口的形状、尺寸和第一凹口一致;在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内部水平设置有h型连接块,所述h型连接块的水平截面呈h型,两个h型连接块的开口正对设置;转动板的下方设置有压板,压板顶面朝向h型连接块上的两条纵向立柱之间的位置、向上延伸出固定部,透过固定部设置有固定螺栓,使压板和h型连接块相连接;转动板的外侧、位于h型连接块的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通过螺栓分别与转动板和h型连接块相连接;在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内,位于转动板和h型连接块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朝向h型连接块的侧壁外设置有侧面耐磨隔热板,侧面耐磨隔热板将限位块与h型连接块隔离开,h型连接块上的两条纵向立柱的朝向下方的侧面外设置有底面耐磨隔热板,底面耐磨隔热板将h型连接块与压板隔离开。

进一步的,所述模头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的外侧面的调节块,位于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的外侧面各有一组两块调节块,每组调节块中的一块位于转动板的左侧面的靠近顶端的位置的水平调节部的上方,另一块位于转动板的右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的水平调节部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块设置有贯穿其顶面和底面的调节螺栓穿孔,其内设置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顶端与水平调节部的相对应的侧壁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前立柱和两根竖直设置的后立柱,两根前立柱的顶端连接设置有一根短横梁,两根后立柱的顶端连接设置有一根长横梁,短横梁和长横梁之间平行,且均为水平设设置,短横梁和长横梁之间连接设置有驱动侧轨道梁和操作侧轨道梁,驱动侧轨道梁和操作侧轨道梁均与短横梁和长横梁垂直设置,且驱动侧轨道梁和操作侧轨道梁均为水平设置,驱动侧轨道梁和操作侧轨道梁之间设置有连接梁,连接梁与驱动侧轨道梁和操作侧轨道梁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及轨道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驱动侧轨道梁和操作侧轨道梁上的驱动侧轨道和操作侧轨道,以及相应的设置在驱动侧弯板的连接块上的驱动侧滚轮,和设置在操作侧弯板的连接块上的操作侧滚轮,其中驱动侧滚轮与驱动侧轨道相匹配,操作侧滚轮与操作侧轨道相匹配;所述驱动侧轨道和操作侧轨道分别与驱动侧轨道梁和操作侧轨道梁平行设置,所述主体框架能够沿驱动侧轨道和操作侧轨道做直线运动;所述驱动侧轨道为端截面为梯形的梯形轨道,操作侧轨道为平轨道;所述驱动侧轨道和操作侧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驱动侧轨道梁和操作侧轨道梁相对的内侧面上的两块顶块,以及分别固定设置在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外侧面的相对应位置的两块凸块,相对应的顶块和凸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凸块上均设置有一条上螺栓和一条下螺栓,其中上螺栓通过螺纹结构与凸块连接,穿过凸块后其顶端与顶块相应的侧面相接触,下螺栓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凸块和顶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模头分配块连接机构为模头分配块支座,所述模头分配块支座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连接梁上,且模头分配块支座与驱动侧弯板和操作侧弯板的开口方向正对设置;所述模头分配块支座上竖直设置有两个螺栓安装通孔,其中一个螺栓安装通孔内设置有销轴,销轴的底面与模头分配块的顶面连接,该销轴贯穿其顶面和底面设置有一个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垂直螺栓,垂直螺栓穿过该通孔与模头分配块连接,模头分配块支座上的另一个螺栓安装孔内设置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穿过该螺栓安装孔与模头分配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h型连接块上,贯穿h型连接块上的两条纵向立柱的顶端和底端,开设有螺钉穿孔,其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模头的长螺钉;所述转动板的左右两个侧面各设置有一个限位螺栓,限位螺栓贯穿转动板设置,其顶端与限位块的相对应的侧壁相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描述的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稳定可靠、操作维护方便,在需要清理维护时能将模头推动离开激冷辊,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同时也解决了正常生产时模头受热膨胀问题,对提高薄膜的流延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本发明所描述的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包括安装支架、滚轮及轨道机构、主体框架、限位调节机构、模头角度调节机构、模头横向连接机构及模头分配块连接机构。其中安装支架采用整体焊接结构提高支撑架的强度及稳定性;带有内置轴承的滚轮安装在主体框架的两侧,每侧各两组,当需要对模头进行清理维护时可推动模头支撑架离开工作位,操作方便快捷;主体框架的两侧设置有限位调节机构,当模头支撑架移动到预定工作位时,可以通过调节螺杆前后进行微调,然后用锁紧螺母锁定调节位置;模头角度调节机构增加了设备的通用性,从而能达到不同产品、不同厚度、不同性能隔膜所需要的不同角度,提高产品质量;模头横向连接机构包括特殊材料做成的h型连接块,h型连接块与模头直接连接,h型连接块三面设置有隔热耐磨垫板,起到隔绝模头与支撑架之间的传热并减少磨擦,能够,提高薄膜生产质量及模头使用寿命;模头分配块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座、销轴以及连接螺杆,安装座固定在横梁上,安装座上开有两排孔,每排均有一个孔位与销轴配合,螺杆穿过销轴与模头分配块连接起到固定限位的作用,另外的孔位通过螺杆与分配块连接起到支撑模头的作用。

总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具有结构不易变形,稳定可靠,安装调节、清理维护方便,模头角度可调节,模头不易损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中主体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中模头横向连接机构的水平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支架;2、滚轮及轨道机构;3、主体框架;4、限位调节机构;5、模头横向连接机构;6、模头角度调节机构;7、模头分配块连接机构;8、模头分配块;9、模头;101、前立柱;102、后立柱;103、短横梁;104、长横梁;105、驱动侧轨道梁;106、操作侧轨道梁;107、连接梁;201、驱动侧轨道;、202、操作侧轨道;203、驱动侧滚轮;204、操作侧滚轮;205、挡块;301、驱动侧弯板;302、操作侧弯板;303、大拉杆;304、小拉杆;305、连接块;306、第一凹口;307、筋板;401、顶块;402、凸块;403、上螺栓;404、下螺栓;501、转动板;502、h型连接块;503、压板;504、盖板;505、限位块;506、侧面耐磨隔热板;507、底面耐磨隔热板;508、长螺钉;509、限位螺栓;510、水平调节部;601、调节块;602、调节螺栓;701、模头分配块支座;702、销轴;703、垂直螺栓;704、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bopp模头支撑架结构,如图1~9所示,包括安装支架1和通过滚轮及轨道机构2活动设置在安装支架1上的主体框架3,在安装支架1和主体框架3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安装支架1和主体框架3的限位调节机构4,在主体框架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模头9的模头横向连接机构5,以及用于调整模头9角度的模头角度调节机构6,主体框架3可通过滚轮及轨道机构2做直线运动,模头横向连接机构5具有隔绝模头与主体框架3之间传热的作用,安装支架1上还设置有模头分配块连接机构7。

其中,安装支架1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前立柱101和两根竖直设置的后立柱102,两根前立柱101的顶端连接设置有一根短横梁103,两根后立柱102的顶端连接设置有一根长横梁104,短横梁103和长横梁104之间平行,且均为水平设置,短横梁103和长横梁104之间连接设置有驱动侧轨道梁105和操作侧轨道梁106,驱动侧轨道梁105和操作侧轨道梁106均与短横梁103和长横梁104垂直设置,且驱动侧轨道梁105和操作侧轨道梁106均为水平设置,驱动侧轨道梁105和操作侧轨道梁106之间设置有连接梁107,连接梁107与驱动侧轨道梁105和操作侧轨道梁106垂直设置。具体操作时,短横梁103与前立柱101通过螺栓、平垫圈和弹簧垫圈连接,长横梁104与后立柱102通过螺栓、平垫圈和弹簧垫圈连接,驱动侧轨道梁105与操作侧轨道梁106一端架在短横梁103上,另一端固定在长横梁104的侧面,驱动侧轨道梁105与操作侧轨道梁106之间用连接梁107通过螺栓连接形成安装支架1。

主体框架3包括正对设置的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均为竖直设置,且二者的形状、尺寸完全一致,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呈u型结构,其开口均朝向模头分配块8连接机构7设置,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之间固定连接有大拉杆303和下拉杆304,大拉杆303和下拉杆304均与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垂直设置,大拉杆303与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之间焊接有筋板307,能够起到加强刚性的作用,大拉杆303和下拉杆304均与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焊接形成一个刚性体。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的外侧面各设置有一组用于安装滚轮的连接块305,连接块305与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焊接,设置在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上的连接块305均为两块,且两块连接块305分别位于靠近驱动侧弯板301或操作侧弯板302顶面两端的位置,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的底面各有一个凹陷的、用于设置安装模头连接机构的第一凹口306。主体框架3加工时要求整体焊接去应力后再精加工各接触面。

模头横向连接机构5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的外侧面,靠近第一凹口306的位置的转动板501,转动板501的左侧面的靠近顶端的位置和右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各向外延伸出一个水平调节部510,转动板501上开设有长条形槽孔,通过在长条形槽孔内设置螺栓,使转动板501与驱动侧弯板301及操作侧弯板302连接,转动板501的底面各设置有一个向内凹陷的第二凹口,第二凹口的形状、尺寸和第一凹口306一致;在第一凹口306和第二凹口内部水平设置有h型连接块502,h型连接块502的水平截面呈h型,两个h型连接块502的开口正对设置,h型连接块502上,贯穿h型连接块502上的两条纵向立柱的顶端和底端,开设有螺钉穿孔,其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模头9的长螺钉508;转动板501的下方设置有压板503,压板503顶面朝向h型连接块502上的两条纵向立柱之间的位置、向上延伸出固定部,透过固定部设置有固定螺栓,使压板503和h型连接块502相连接;转动板501的外侧、位于h型连接块502的上方设置有盖板504,盖板504通过螺栓分别与转动板501和h型连接块502相连接;在第一凹口306和第二凹口内,位于转动板501和h型连接块502之间还设置有限位块505,限位块505通过盖板504固定;限位块505朝向h型连接块502的侧壁外设置有侧面耐磨隔热板506,侧面耐磨隔热板506将限位块505与h型连接块502隔离开,h型连接块502上的两条纵向立柱的朝向下方的侧面外设置有底面耐磨隔热板507,底面耐磨隔热板507将h型连接块502与压板503隔离开;h型连接块502的竖直截面的长宽尺寸小于由转动板501上的第二凹口与压板503之间所形成的方孔的长宽尺寸,所述模头横向连接机构5安装在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上时,保证h型连接块502不与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直接接触;转动板501的左右两个侧面各设置有一个限位螺栓509,限位螺栓509贯穿转动板501设置,其顶端与限位块505的相对应的侧壁相接触;限位块505的水平方向距离由限位螺栓509来调整,用以确保限位块505水平方向无窜动,压板503与转动板501固定在一起将底面耐磨隔热板507以及h型连接块502在垂直方向限位;上述侧面耐磨隔热板506和底面耐磨隔热板507均由耐磨损且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能减少摩擦并隔绝热量的作用。使用时,h型连接块502由于通过长螺钉508与模头连接,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横向方向位置已限制,当模头9受热膨胀时可通过h型连接块502在水平纵向膨胀,同时热量阻隔在h型连接块502、侧面耐磨隔热板506以及底面耐磨隔热板507之间,起到隔热并合理释放热膨胀的作用。

模头角度调节机构6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的外侧面的调节块601,位于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的外侧面各有一组两块调节块601,每组调节块601中的一块位于转动板501的左侧面的靠近顶端的位置的水平调节部510的上方,另一块位于转动板501的右侧面靠近底端的位置的水平调节部510的下方,贯穿调节块601的顶面和底面设置有调节螺栓602穿孔,其内设置有调节螺栓602,调节螺栓602的顶端与水平调节部510的相对应的侧壁相接触;具体操作时,通过调节块601上的螺栓调节转动板501与压板503之间组合体的转动角度来实现对模头9角度的调节。

上述滚轮及轨道机构2包括分别设置在驱动侧轨道梁105和操作侧轨道梁106上的驱动侧轨道201和操作侧轨道202,以及相应的通过螺母安装在驱动侧弯板301的连接块305上的驱动侧滚轮203,和通过螺母安装在操作侧弯板302的连接块305上的操作侧滚轮204,其中驱动侧滚轮203与驱动侧轨道201相匹配,操作侧滚轮204与操作侧轨道202相匹配,驱动侧滚轮203与操作侧滚轮204表面淬火增强表面硬度;所述驱动侧轨道201和操作侧轨道202分别与驱动侧轨道梁105和操作侧轨道梁106平行设置,主体框架3能够沿驱动侧轨道201和操作侧轨道202做直线运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侧轨道201为端截面为梯形的梯形轨道,操作侧轨道202为平轨道;所述驱动侧轨道201和操作侧轨道202的两端均设置有挡块205,起到限制运动范围的作用。

限位调节机构4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驱动侧轨道梁105和操作侧轨道梁106相对的内侧面上的两块顶块401,以及分别固定设置在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外侧面的相对应位置的两块凸块402,相对应的顶块401和凸块402通过螺栓连接,凸块402上均设置有一条上螺栓403和一条下螺栓404,其中上螺栓403通过螺纹结构与凸块402连接,穿过凸块402后其顶端与顶块401相应的侧面相接触,下螺栓404通过螺纹结构分别与凸块402和顶块401相连接。上螺栓403起到限位作用,下螺栓404起到连接作用,从而限制主体框架3处在精确的工作位,当需要移动主体框架3时只要松开下螺栓404即可。

模头分配块连接机构7为模头分配块支座701,所述模头分配块支座701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连接梁107上,且模头分配块支座701与驱动侧弯板301和操作侧弯板302的开口方向正对设置,模头分配块支座701上竖直设置有两个螺栓安装通孔,其中一个螺栓安装通孔内设置有销轴702,销轴702的底面与模头分配块8的顶面连接,该销轴702贯穿其顶面和底面设置有一个通孔,该通孔内设置有垂直螺栓703,垂直螺栓703穿过该通孔与模头分配块8连接,模头分配块支座701上的另一个螺栓安装孔内设置有连接螺栓704,连接螺栓704穿过该螺栓安装孔与模头分配块8连接。具体操作时,模头分配块支座701通过螺栓、平垫圈和弹簧垫圈固定在连接梁107上,销轴702深入到模头分配块支座701的一个螺栓安装通孔内,销轴702的底面与模头分配块8接触,垂直螺栓703从销轴702中间穿过与模头分配块8连接,连接螺栓704通过模头分配块支座701上的另一个螺栓安装通孔内与模头分配块8固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