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注塑精度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7963发布日期:2018-08-17 19:3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注塑精度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部件的批量生产,是重要的加工方法之一。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的注塑模具无法实现内部空气的自动排出,注塑时容易在产品内部或者表面形成气泡,影响注塑产品的注塑质量和注塑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提高注塑精度的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注塑模具无法实现内部空气的自动排出,注塑时容易在产品内部或者表面形成气泡,影响注塑产品的注塑质量和注塑精度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排气功能,注塑时能够将内部气体排出,防止内部气体影响注塑质量和注塑精度;同时能够实现热传导散热和通风散热,散热效果好,有助于提高注塑效率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提高注塑精度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上模,所述下模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下模另一侧安装有风泵,所述风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下模内部设置有内腔体,所述内腔体内壁两侧贯穿设置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与所述风泵相连通;所述内腔体内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端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内腔体间隙配合,所述升降板底部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升降板内部嵌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升降板将所述内腔体隔离成注塑腔和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与所述通风槽相连通;

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相配合,所述上模中部设置有注塑孔,所述上模内部设置有通气腔,所述通气腔内部设置有排气机构;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套、固定柱,所述固定套安装在所述升降板下端,所述固定套内部设置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固定柱安装在所述内腔体内底部,所述固定柱上端部伸入所述滑动腔内部,且所述固定柱上端通过恢复弹簧与所述滑动腔内顶部相连接;

所述排气机构包括升降柱,所述升降柱通过通气弹簧安装在所述通气腔内顶部,所述升降柱穿出所述通气腔,所述升降柱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部密封板和下部密封板。

采用上述一种提高注塑精度的注塑模具,所述注塑孔与注塑头相连通,所述下模安装在升降台上,进行注塑时,升降台带动所述下模上升,使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进行合模,通过所述注塑孔向所述注塑腔内部注入原料,利用注塑压力对所述下部密封板施力,克服所述通气弹簧的弹力,使所述下部密封板、所述升降柱和所述上部密封板三者同时上升,使所述注塑腔通过所述通气腔与外界相连通,从而将所述注塑腔内部的空气排出,防止注塑时产生气泡,有助于提高注塑质量和注塑精度;当原料注入到一定程度时,所述下部密封板与所述上模底面接触,将所述通气孔堵塞,防止原料进入所述通气腔内部,此时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克服所述恢复弹簧的弹力,使所述固定柱在所述滑动腔内部滑动,使升降板和固定套在所述内腔体内部下降,当所述固定套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固定柱上端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触发,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此时表明原料注入完成,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泵工作,配合所述散热腔和所述通风槽形成气流,实现通风散热,通过所述升降板和所述散热翅片进行热传导散热,装置整体散热效果好,有助于提高注塑效率;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升降板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所述控制器,当检测温度到达设定值时,表明注塑完成,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泵停止工作,升降台带动所述下模下降,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分离,此时注塑压力消失,在所述恢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固定套带动所述升降板上升,将注塑件推出所述注塑腔,实现自动退料。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上设置有功能键和显示屏。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底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下模表面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柱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孔内部通过缓冲弹簧设置有缓冲板。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板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导向孔的内径尺寸相等,且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通风槽的通风方向与所述散热翅片的延伸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的外径尺寸与所述滑动腔的内径尺寸相等,且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腔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固定柱端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间隙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通气腔底部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径尺寸与所述下部密封板的外径尺寸相等,且采用间隙配合。

有益效果在于:1、注塑时通过注塑压力克服所述通气弹簧的弹力,使所述下部密封板、所述升降柱和所述上部密封板同时上升,使所述注塑腔通过所述排气腔与外界相通,从而排出所述注塑腔内部的空气,防止注塑时产生气泡,有助于提高注塑质量和注塑精度;

2、通过所述升降板和所述散热翅片进行热传导散热,通过所述风泵和所述通风槽实现通风散热,装置整体散热效果好,有助于提高注塑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机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控制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下模;2、升降机构;201、固定套;202、压力传感器;203、滑动腔;204、恢复弹簧;205、滑块;206、固定柱;207、滑槽;3、散热翅片;4、温度传感器;5、内腔体;501、注塑腔;502、散热腔;6、通风槽;7、风泵;8、导向孔;9、升降板;10、控制器;11、缓冲板;12、缓冲弹簧;13、上模;1301、通气腔;1302、密封槽;14、注塑孔;15、排气机构;1501、上部密封板;1502、升降柱;1503、通气弹簧;1504、下部密封板;16、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注塑精度的注塑模具,包括下模1、上模13,下模1一侧安装有控制器10,下模1另一侧安装有风泵7,风泵7与控制器10电连接;下模1内部设置有内腔体5,内腔体5内壁两侧贯穿设置有通风槽6,通风槽6与风泵7相连通;内腔体5内底部设置有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上端安装有升降板9,升降板9与内腔体5间隙配合,升降板9底部设置有散热翅片3;升降板9内部嵌入有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与控制器10电连接;升降板9将内腔体5隔离成注塑腔501和散热腔502,散热腔502与通风槽6相连通;

上模13与下模1相配合,上模13中部设置有注塑孔14,上模13内部设置有通气腔1301,通气腔1301内部设置有排气机构15;

升降机构2包括固定套201、固定柱206,固定套201安装在升降板9下端,固定套201内部设置有滑动腔203,滑动腔203内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02,压力传感器202与控制器10电连接;固定柱206安装在内腔体5内底部,固定柱206上端部伸入滑动腔203内部,且固定柱206上端通过恢复弹簧204与滑动腔203内顶部相连接;

排气机构15包括升降柱1502,升降柱1502通过通气弹簧1503安装在通气腔1301内顶部,升降柱1502穿出通气腔1301,升降柱1502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上部密封板1501和下部密封板1504。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器10上设置有功能键和显示屏,这样设置,便于对装置进行控制操作;

上模13底部设置有导向柱16,下模1表面设置有导向孔8,导向孔8与导向柱16间隙配合,这样设置能够辅助实现上模13和下模1的合模,保证合模准确;

导向孔8内部通过缓冲弹簧12设置有缓冲板11,这样设置能够利用缓冲弹簧12和缓冲板11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合模时产生冲击,有助于提高上模13和下模1的使用寿命;

缓冲板11的外径尺寸与导向孔8的内径尺寸相等,且采用间隙配合,这样设置便于使缓冲板11在导向孔8内部滑动,辅助完成缓冲作用;

通风槽6的通风方向与散热翅片3的延伸方向相同,这样设置便于使通过通风槽6的气流带走散热翅片3吸收的热量,有助于提高通风散热效果;

固定柱206的外径尺寸与滑动腔203的内径尺寸相等,且采用间隙配合,这样设置便于使固定柱206在滑动腔203内部滑动,辅助实现升降板9的升降;

滑动腔203内壁设置有滑槽207,固定柱206端部设置有滑块205,滑块205与滑槽207间隙配合,这样设置能够对固定柱206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辅助实现固定柱206在滑动腔203内部滑动;

通气腔1301底部设置有密封槽1302,密封槽1302的内径尺寸与下部密封板1504的外径尺寸相等,且采用间隙配合,这样设置能够利用下部密封板1504将通气腔1301堵塞,有助于提高密封效果,防止注塑原料进入通气腔1301内部。

采用上述结构,注塑孔14与注塑头相连通,下模1安装在升降台上,进行注塑时,升降台带动下模1上升,使上模13与下模1进行合模,通过注塑孔14向注塑腔501内部注入原料,利用注塑压力对下部密封板1504施力,克服通气弹簧1503的弹力,使下部密封板1504、升降柱1502和上部密封板1501三者同时上升,使注塑腔501通过通气腔1301与外界相连通,从而将注塑腔501内部的空气排出,防止注塑时产生气泡,有助于提高注塑质量和注塑精度;当原料注入到一定程度时,下部密封板1504与上模13底面接触,将通气孔堵塞,防止原料进入通气腔1301内部,此时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克服恢复弹簧204的弹力,使固定柱206在滑动腔203内部滑动,使升降板9和固定套201在内腔体5内部下降,当固定套201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压力传感器202与固定柱206上端接触,压力传感器202触发,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0,此时表明原料注入完成,控制器10控制风泵7工作,配合散热腔502和通风槽6形成气流,实现通风散热,通过升降板9和散热翅片3进行热传导散热,装置整体散热效果好,有助于提高注塑效率;通过温度传感器4检测升降板9的温度,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0,当检测温度到达设定值时,表明注塑完成,控制器10控制风泵7停止工作,升降台带动下模1下降,使上模13和下模1分离,此时注塑压力消失,在恢复弹簧204的弹力作用下,固定套201带动升降板9上升,将注塑件推出注塑腔501,实现自动退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