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混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6854发布日期:2018-09-11 22:2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卧式混色机。



背景技术:

混色机是利用拨料叶片旋蜗式高速运转,使塑料粒(或树脂粉)高速翻滚碰撞磨擦发热,使物料在混色的同时也使水分从排气管快速蒸发而达到干燥目的的机器。

传统的卧式混色机,包括底座、电机、搅拌轴以及混色桶。其中混色桶呈横向设置,底座包括设置于混色桶两侧并用于架空混色桶的支撑架。搅拌轴设置于混色桶内并通过固定于底座上的电机进行驱动,以执行搅拌操作。

混色桶的外侧设置有出料口,由于出料口与混色桶的底部保持有距离,因此在卸料过程中,残留于混色桶底部的物料无法彻底通过出料口排出,不仅造成浪费,还难以清理,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混色机,便于排出及清理残留于混色桶底部的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卧式混色机,包括底座和横向设置的混色桶,所述底座包括分别设置于混色桶的两侧并用于架空混色桶的支撑架,所述混色桶的外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混色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架之间且转动平面呈竖直设置;所述混色桶的一侧端面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混色桶的转动中心呈同心设置,位于蜗轮同侧的支撑架上转动设置有与蜗轮相互啮合的蜗杆以及连接于蜗杆以驱动蜗杆进行周向转动的驱动件。

采用上述方案,混色桶能够在两个支撑架之间进行翻转,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配合,使得蜗杆在进行周向转动的过程中,蜗轮能够发生相应转动,从而使混色桶能随着蜗轮转动而翻转,以调整混色桶的角度,使得混色桶上的出料口能够向下设置,以使残留于混色桶底部的物料能够顺利从出料口出料,从而减少物料浪费,同时便于清理混色桶底部的物料;且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配合,更加省力,提升了操作效率。

作为优选,位于蜗轮同侧的支撑架上固定有分别位于混色桶前后两侧的枢接座,两个枢接座呈相对设置,且每个枢接座上均贯穿有呈相对设置的枢接孔;所述蜗杆的两端沿着蜗杆的长度方向均向外延伸有分别转动穿设于两个枢接孔内的传动轴。

采用上述方案,蜗杆两端的传动轴与蜗杆呈一体设置,传动轴与枢接孔之间的转动配合,能够使蜗杆在支撑架上进行稳定转动,更加便于驱动蜗轮进行周向转动,进一步提升操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轴超出枢接座的端面,所述驱动件为固定于传动轴超出部分的驱动手轮。

采用上述方案,驱动手轮结构简单,使得在操作传动轴进行周向转动过程中,能够更加省力,进一步提升操作效率及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轴与枢接孔之间设置有轴承。

采用上述方案,轴承能有效降低传动轴与枢接孔之间的转动摩擦,使得蜗杆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顺畅,同时能有效限定蜗杆的轴向位置,避免蜗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轴向位置偏移。

作为优选,所述混色桶的后侧并于靠近支撑架的位置枢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混色桶的后侧面,所述定位杆的活动端设置有卡钩,位于定位杆同侧的支撑架的外侧设置有供卡钩卡接的卡槽。

采用上述方案,定位杆上的卡钩与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能有效限定混色桶的周向位置,避免混色机在运行过程中,混色桶发生侧翻,从而提升混色机运行时的稳定性;定位杆能根据需要在混色桶上进行上下翻转,以锁定或者解锁混色桶,同时让卡钩不易丢失。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的杆身贯穿有限位孔,所述混色桶的后侧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孔内穿设有用于螺纹连接螺纹孔内以限定定位杆转动位置的螺杆。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螺杆能够将定位杆的杆身限定于混色桶后侧,以将定位杆与卡钩收纳起来,既能减小占用空间,又能避免影响翻转混色桶的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的侧面设置有供螺杆放置的置物筒。

采用上述方案,置物筒能够用于存放从定位杆上取下的螺杆,使得螺杆不易丢失,更加人性化。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杆的活动端向外延伸有握持件。

采用上述方案,握持件使得定位杆更加便于握持,从而使定位杆更加容易翻转,增加了操作便利性,并提升了操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混色桶能够在两个支撑架之间进行翻转,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配合,使得蜗杆在进行周向转动的过程中,蜗轮能够发生相应转动,从而使混色桶能随着蜗轮转动而翻转,以调整混色桶的角度,使得混色桶上的出料口能够向下设置,以使残留于混色桶底部的物料能够顺利从出料口出料,从而减少物料浪费,同时便于清理混色桶底部的物料;且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配合,更加省力,提升了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所示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3所示B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图5所示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混色桶;3、支撑架;4、出料口;5、蜗轮;6、蜗杆;7、驱动件;8、枢接座;9、枢接孔;10、传动轴;11、轴承;12、定位杆;13、卡钩;14、卡槽;15、限位孔;16、螺纹孔;17、螺杆;18、置物筒;19、握持件;20、转轴;2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卧式混色机,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底座1和横向设置的混色桶2,底座1包括分别设置于混色桶2的两侧并用于架空混色桶2的支撑架3,混色桶2的外侧设置有出料口4,混色桶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架3之间且转动平面呈竖直设置。更具体地,混色桶2的两端面均向外延伸有转轴20,两个支撑架3上均开设有呈相对设置以分别供两根转轴20转动连接的穿孔21。

如图2所示,混色桶2的一侧端面设置有蜗轮5,蜗轮5与混色桶2的转动中心呈同心设置,位于蜗轮5同侧的支撑架3上转动设置有与蜗轮5相互啮合的蜗杆6以及连接于蜗杆6以驱动蜗杆6进行周向转动的驱动件7。更进一步地,位于蜗轮5同侧的支撑架3上固定有分别位于混色桶2前后两侧的枢接座8,两个枢接座8呈相对设置,且每个枢接座8上均贯穿有呈相对设置的枢接孔9;蜗杆6的两端沿着蜗杆6的长度方向均向外延伸有分别转动穿设于两个枢接孔9内的传动轴10。传动轴10与枢接孔9之间设置有轴承11。更具体地,轴承11的外圈固定于枢接孔9的内壁,轴承11的内圈固定套设于传动轴10的外侧面。传动轴10超出枢接座8的端面,驱动件7为固定于传动轴10超出部分的驱动手轮,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地驱动蜗杆6进行周向转动。

如图3和图4所示,混色桶2的后侧并于靠近支撑架3的位置枢接有定位杆12,定位杆12的转动平面平行于混色桶2的后侧面,其优选通过螺钉连接于混色桶2的后侧面,使得定位杆12能够稳定在混色桶2上进行翻转。定位杆12的活动端设置有卡钩13,该卡钩13向下设置,位于定位杆12同侧的支撑架3的外侧设置有供卡钩13卡接的卡槽14。

如图5和图6所示,定位杆12的杆身贯穿有限位孔15,混色桶2的后侧面开设有螺纹孔16,限位孔15内穿设有用于螺纹连接螺纹孔16内以限定定位杆12转动位置的螺杆17,通过螺杆17限定限位孔15以及螺纹孔16之间的相对位置,能有效限定定位杆12的杆身与混色桶2后侧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将定位杆12收纳起来。支撑架3的侧面设置有供螺杆17放置的置物筒18,将拆卸下来的螺杆17放置于置物筒18内,能有效避免螺杆17丢失。定位杆12的活动端向外延伸有握持件19,该握持件19优选为供手部拿取的提手。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调整混色桶2的翻转角度时,先通过握持件19将定位杆12的活动端提起,以使卡钩13脱离卡槽14,便能解除混色桶2的锁定,然后将定位杆12翻转至限位孔15与螺纹孔16相对的位置,并将螺杆17穿设于限位孔15内并且拧紧于螺纹孔16内,从而将定位杆12及卡钩13收纳起来。

然后转动驱动件7(即手轮),以驱动传动轴10进行周向转动,从而驱动蜗杆6进行周向转动,蜗杆6带动与其啮合的蜗轮5发生周向转动,从而使混色桶2进行侧翻。当混色桶2翻转至出料口4朝下的位置时,便停止转动驱动件7,以使混色桶2停止翻转,并停留于该状态。此时,便能将残留于混色桶2底部的物料通过出料口4排出。

在排出物料后,将驱动件7反向转动,以使混色桶2复位,然后拧下定位杆12上的螺杆17,以解除定位杆12及卡钩13的锁定,并将定位杆12向下翻转,以使卡钩13重新卡接于卡槽14内,从而完成混色桶2的锁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