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导柱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2262发布日期:2018-09-25 21:50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方导柱模架。



背景技术:

市面上现有的普通模架都是用导柱、导套组成导向装置,位置都是固定在模架的四个边角处,保证前后模的对合,普通模架由于产品外观面以及非外观面要求不一样,为了节省成本,上下模用的材料厚度、材质以及材料硬度要求不一样,导致注塑时产生的热胀不一致,上下模的导柱以及导套孔位置不一样,容易引起注塑过程中卡死无法开合模,需要等完全冷却才能重新投入生产;模架几次使用后会导致对合不准,需重新加工导柱导套孔,重新配模;圆形导柱导套是周圈配合,模架稍有热胀就出现只有小部分点配合,影响产品精度,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方导柱模架,方导柱安装在模板中心直线距离相对小受热胀因素影响小,方导柱对合只有两个面接触,卡死现象基本不会发生,更换时方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注塑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上模、下模、导柱、导套、调节片、固定销;上模的下方设有下模;上模四周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一号挖槽;每个一号挖槽两侧的内侧壁上对称嵌设有导套;导套与一号挖槽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设有调节片;调节片的一侧设有固定销,固定螺丝依次穿过导套、调节片后与固定销连接固定;所述的固定销插设固定在一号挖槽内;下模四周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与一号挖槽对应的二号挖槽;所述的二号挖槽内固定设置有导柱;所述的导柱的背面下部通过螺栓以及定位销固定设置在二号挖槽内;所述的导柱上部滑动插设在上模的一号挖槽,且导柱的两侧与导套相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柱的顶部设有吊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套与导柱接触的面部设有数个石墨粒。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柱背面下部的螺栓均匀分布在其上的定位销四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导柱模架,方导柱安装在模板中心直线距离相对小受热胀因素影响小,方导柱对合只有两个面接触,卡死现象基本不会发生,更换时方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的操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模1、下模2、导柱3、导套4、调节片5、固定销6、一号挖槽7、二号挖槽8、定位销9、吊孔10、石墨粒11、固定螺丝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上模1、下模2、导柱3、导套4、调节片5、固定销6;上模1的下方设有下模2;上模1四周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一号挖槽7,一号挖槽7与上模1采用一体成型;每个一号挖槽7两侧的内侧壁上对称嵌设有导套4;导套4与一号挖槽7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设有调节片5;调节片5的一侧设有固定销6,固定螺丝12依次穿过导套4、调节片5后旋接固定在固定销6的侧壁内;所述的固定销6插设固定在一号挖槽7内;下模2四周的外侧壁上均设有与一号挖槽7对应的二号挖槽8,二号挖槽8与下模2采用一体成型;所述的二号挖槽8内固定设置有导柱3;所述的导柱3的背面下部通过螺栓以及定位销9固定设置在二号挖槽8内;所述的导柱3上部滑动插设在上模1的一号挖槽7,且导柱3的两侧与导套4相接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柱3及导套4均为方形,导柱3的四个角设圆弧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柱3的顶部设有吊孔10,起安装时起吊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套4与导柱3接触的面部设有数个石墨粒11,能够对导柱3起到润滑作用,起开模时自润滑作用,过程中无需增加润滑油。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柱3背面下部的螺栓均匀分布在其上的定位销9四周,增加导柱3的定位精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通过上模1板上的一号挖槽7以及固定销6,将导套4通过螺栓固定在一号挖槽7内,通过下模2板上的二号挖槽8以及定位销9,将导柱3通过螺栓固定在二号挖槽8内,然后将导柱3的上部插设在一号挖槽7内,上模1板和下模2板合模完成,此时注塑即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方导柱模架,方导柱安装在模板中心直线距离相对小受热胀因素影响小,方导柱对合只有两个面接触,卡死现象基本不会发生,更换时方便,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精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