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粒子微波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0232发布日期:2018-11-02 23:0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产品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粒子微波烘干箱。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俗称塑料(plastics)或树脂(resin),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所谓塑料,其实它是合成树脂中的一种,形状跟天然树脂中的松树脂相似,经过化学手段进行人工合成,而被称之为塑料。

特别是新型塑料材料的制备过程中,需要预先对塑料粒子进行烘干,采用现有的烘干设备,因烘干箱体的温度不易精确控制,塑料粒子在烘干时很容易因温度过高而焦化,加热速度不够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粒子微波烘干箱,操作简单,加热速度快,塑料粒子烘干过程不会出现焦化现象的可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粒子微波烘干箱,包括箱体、微波发生器、控制系统、温度感应器、报警仪和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由高硼玻璃制成,所述加热结构为上口敞开式,上口设置有挂环,所述加热结构内侧底部设置有凸起,所述温度感应器安装在凸起上,凸起底部设置有触点,触点与温度感应器连接,触点为温度感应器提供电力和将检测的温度信息传送至控制系统,所述箱体底部设置触头,该触头分别与电源连接和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是控制微波发生器启停、报警仪启停和接收温度感应器的温度信息,所述微波发生器分别安装在箱体底部和四周,所述箱体上端设置有活门,该活门设置有电子锁,所述报警仪安装在箱体外侧。

进一步的,在所述温度感应器上端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结构为箱体或瓶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加热结构是采用高硼玻璃制成,在加热结构的四周和底部同时加热,加热速度快,在加热结构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检测加热结构内的温度,防止加热过程温度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凸起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原理图。

其中:1-箱体,2-微波发生器,3-控制系统,4-温度感应器,5-报警仪,6-加热结构,10-触头,11-定位结构,12-活门,13-电子锁,60-挂环,61-凸起,62-防护罩,63-通孔,64-触点,65-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附图所示,一种塑料粒子微波烘干箱,包括箱体1、微波发生器2、控制系统3、温度感应器4、报警仪5和加热结构6,加热结构6由高硼玻璃制成,加热结构6为上口敞开式,加热结构6为箱体或瓶状,加热结构6的形状并不影响使用,但是制作材料是加热结构6的关键,高硼玻璃制成的加热结构6能够保证同时对面对塑料粒子加热,加热结构6上口设置有挂环60,挂环60方便操作人员将加热结构6升起。

加热结构6内侧底部设置有凸起61,凸起61内设置有两个连接线65,温度感应器4安装在凸起61上,温度感应器4是设置在防护罩62内,防护罩62设置有若干个通孔63,透过通孔63温度感应器能够很准确的检测到加热结构6内的温度,凸起61底部设置有触点64,触点64通过两根连接线与温度感应器4连接,这两根连接线65分别输送电源和将温度信息传送出去,触点64为温度感应器4提供电力和将检测的温度信息传送至控制系统3,在此指出,触点64是凹陷在凸起61内,箱体1底部设置触头10,该触头10分别与电源连接和控制系统3连接,在实际使用中,在箱体1底部设置有定位结构11,定位结构11将加热结构卡接在箱体1内,同时也是方便触头10与触点64接通。

控制系统3是控制微波发生器2启停、报警仪5启停和接收温度感应器4的温度信息,微波发生器2分别安装在箱体1底部和四周,箱体1上端设置有活门12,该活门12设置有电子锁13,报警仪5是安装在箱体1外侧。

操作人员将塑料粒子放置入加热结构6内,触点64与触头10接通,温度传感器4对加热结构6内的塑料粒子进行检测,位于箱体1底部和四周的微波发生器2工作,塑料粒子进行加热,当温度过高时,立即停止加热,报警仪5报警,防止塑料粒子过热,焦化。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