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用挤塑机吸气式机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7563发布日期:2019-01-04 23:5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电缆用挤塑机吸气式机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用挤塑机吸气式机头。



背景技术:

电缆的生产对于塑料层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绝缘和护套的质量是电缆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抛开一些因材料自身影响的性能外,还得做到:塑料的厚度必须均匀,且表面光滑,挤塑层须与缆芯密实贴合。

目前使用挤塑机机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易造成如下问题:

(1) 塑料在自身重力的影响下,导致上面的塑料层在拉伸的过程中因流动性变薄,出现了厚度不匀;严重时塑料在流体状态下会在电缆下表面形成明显的堆积,导致产品不合格;

(2) 挤塑层在无法密实的贴合在缆芯表面,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因电缆护套和缆芯不是同时受力,直接导致电缆护层拉断,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缆用挤塑机吸气式机头,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在缆芯与胶料之间产生负压,从而加速排除缆芯与胶料之间的气压,使胶料迅速可靠的贴合在缆芯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用挤塑机吸气式机头,它包括机头架、模套体、模芯体、后端盖、法兰盘,所述的机头架的外周面包裹设置有加热圈,所述的机架头内部设置有模套体、模芯体,模芯体嵌装在后端盖上,且后端盖安装在机架头后侧端,模套体嵌装在机架头与法兰盘之间,且法兰盘安装在机架头前侧端,模套体、模芯体组成分体式模套,模芯体位于模套体内部,模芯体与模套体之间间隙构成走胶区,贯穿后端盖与模芯体的通孔构成走线区,所述的机头架上设置有进胶口,进胶口连通挤塑机出胶口,它还包括气室体,所述的气室体为一两端开口的圆筒,圆筒一端固定连接后端盖,通过同侧开口连通走线区与圆筒内腔,圆筒另一侧开口上安装有调整环,调整环为一板体,板体覆盖在圆筒开口上,板体中间开孔,孔与走线区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的气室体上设置有抽气口,抽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旋涡风泵,所述的走线区直径大于缆芯直径,所述的调整环的孔径大于缆芯直径。

工作原理:当缆芯通过走线区,胶料通过走胶区时,在缆芯、胶料之间形成的空间通过缆芯与走线区间间隙与气室体内腔相通,再通过与气室体连接漩涡风泵,漩涡风泵工作,使缆芯和胶料之间产生负压,从而加速排除缆芯与胶料之间的气压,使胶料迅速可靠的贴合在缆芯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调整环的孔径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设计,以满足在缆芯和胶料之间获得理想的负压值。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模套体的外部为实心圆柱体、中心内部为空心锥形筒;所述模芯体的外部为实心锥体、中心内部为空心圆孔;所述模套体和模芯体同心设置且前侧端口平齐;锥形的走胶区使得出胶顺畅,同心锥筒设计与平齐的端口设计保证胶料均匀贴合在缆芯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缆用挤塑机吸气式机头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缆用挤塑机吸气式机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加热圈01 机头架02 模套体03 模芯体04 后端盖05 法兰盘06 走线区07走线区08调整环10 抽气口11 旋涡风泵12 挤塑机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一种电缆用挤塑机吸气式机头,它包括加热圈01、机头架02、模套体03、模芯体04、后端盖05、法兰盘06,所述的机头架02的外周面包裹设置有加热圈01,所述的机架头02内部设置有模套体03、模芯体04,模芯体04嵌装在后端盖05上,且后端盖05安装在机架头02后侧端,模套体04嵌装在机架头02与法兰盘06之间,且法兰盘06安装在机架头02前侧端,模套体03、模芯体04组成分体式模套,模芯体04位于模套体03内部,模芯体04与模套体03之间间隙构成走胶区07,贯穿后端盖05与模芯体04的通孔构成走线区08,所述的机头架02上设置有进胶口,进胶口连通挤塑机13出胶口,它还包括气室体09,所述的气室体09为一两端开口的圆筒,圆筒一端固定连接后端盖05,通过同侧开口连通走线区07与圆筒内腔,圆筒另一侧开口上安装有调整环10,调整环为一板体,板体覆盖在圆筒开口上,板体中间开孔,孔与走线区在同一轴心线上,所述的气室体09上设置有抽气口11,抽气口11通过管道连接旋涡风泵12,所述的走线区07直径大于缆芯直径,所述的调整环10的孔径大于缆芯直径;所述的调整环10的孔径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设计,以满足在缆芯和胶料之间获得理想的负压值;所述模套体03的外部为实心圆柱体、中心内部为空心锥形筒;所述模芯体04的外部为实心锥体、中心内部为空心圆孔;所述模套体03和模芯体04的同心设置且前侧端口平齐;锥形的走胶区使得出胶顺畅,同心锥筒设计与平齐的端口设计保证胶料均匀贴合在缆芯上。

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