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85521发布日期:2020-03-13 06:12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泡沫板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泡沫板是指由含有挥发性液体发泡剂的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的白色物体,其有微细闭孔的结构特点,主要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保温,复合板保温,冷库、空调、车辆、船舶的保温隔热,地板采暖,装潢雕刻等用途非常广泛。

目前,泡沫板的成型过程均是在模具中完成的,而目前的成型模具在对原料进行加热时,由于热蒸汽从进口流通至出口,所以使得热蒸汽在流通过程中总是在进口位置传递的热量多而出口位置热量少,这就导致了模具内部受热不均匀,使得板材后续的成型效果较差,并且现有的模具在原料加入量的控制上存在不足,也会导致板材成型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受热不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包括模具体,所述模具体的上端固定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上端固定有原料箱,所述原料箱的内底部固定有导向板,所述原料箱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输出槽,所述输出槽的内壁固定有输入管,所述模具体的上端贯穿开设有输入槽,所述输入管贯穿隔热板与输入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模具体的内顶部开设有与输入槽连通的封闭槽,所述封闭槽的内部设有封闭结构,所述模具体的侧壁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挡块,两个所述挡块共同连接有阻挡机构,所述模具体的外壁固定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的两侧壁均贯穿插设有多个加热管,所述加热箱的底部贯穿插设有多个出气管,所述模具体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冷却槽。

在上述的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中,所述阻挡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与两个挡块的内壁均贯穿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挡块的侧壁均贯穿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挡板的侧壁开设有与多个插孔一一对应的限位孔,每个所述插孔均与对应的限位孔共同滑动连接有插杆。

在上述的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中,所述封闭结构包括开设于模具体侧壁的推动槽,所述推动槽与封闭槽相连通,所述推动槽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封闭槽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上端与推动槽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收缩弹簧,所述连接板的侧壁固定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与推动槽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封闭板。

在上述的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中,所述模具体的内底部开设有闭合槽,所述闭合槽的底部开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的内底部固定有称重弹簧,所述称重弹簧的上端固定有密封滑动插装在挤压槽内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长宽与闭合槽的长宽相同,所述挤压槽的内壁开设有与推动槽底部连通的液压槽。

在上述的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中,所述模具体的内壁开设有推出槽,所述推出槽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复位槽,两个所述复位槽的内底部均固定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对应复位槽的一端共同固定有推出板,所述推出板与模具体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中,所述模具体的外壁固定有多个均匀板,多个所述均匀板均位于加热箱内部,多个所述均匀板远离模具体的一侧均为斜面,多个所述加热管等间距分布在加热箱上。

在上述的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中,所述封闭板的上端固定有塞块,所述塞块的轴径与输入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封闭板的长宽与封闭槽的长宽相同,所述受力板呈锁舌状,所述受力板靠近液压槽的一端为斜面。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通过将挡板插入到两个挡块中,实现了挡板水平位置的限位,进而实现了挡板对模具体的封闭,通过插杆对挡板的限位,使得挡板得到全面的限位,保证模具体内部空间的稳定,提高成型效果,并且在成型后板材取出时,挡板与板材通过产生相对滑动而分离,能够表面直接的拉扯导致的板材损伤,在开模时对板材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2、本发明中,原料颗粒在进入到模具体内部后将停留在承载板上,进而使得承载板受原料重力作用下降,进而使得液压油进入到推动槽内部,使得连接杆带动封闭板进入封闭槽,使得原料在达到一定的重量后将停止投入,实现了对原料投入量的良好控制,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成型质量;

3、本发明中,在原料受热膨胀的过程中,推出板将受到推力向推出槽内部移动,使得复位弹簧受力压缩,在开模时,成型后的板材将受到推出板的推力而移出模腔,使得板材能够轻易的取出;

4、本发明中,均匀板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步变薄,使得最先接触到蒸汽的位置热量传递时间较长,而后接触到蒸汽的位置热量传递时间短,并且在均匀板较薄的位置其热量损耗较少,进而能够一定程度的弥补蒸汽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使得均匀板各个位置传递至模具体上的热量大致相同且传递时间基本一致,进而实现全面均匀加热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泡沫板的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模具体、2隔热板、3原料箱、4导向板、5输出槽、6输入管、7输入槽、8封闭槽、9挡块、10加热箱、11加热管、12出气管、13冷却槽、14挡板、15插孔、16限位孔、17插杆、18闭合槽、19挤压槽、20称重弹簧、21连接杆、22承载板、23液压槽、24推动槽、25收缩弹簧、26连接板、27受力板、28封闭板、29塞块、30推出槽、31复位槽、32复位弹簧、33推出板、34均匀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塑料泡沫板材成型用智能成型模具,包括模具体1,模具体1的上端固定有隔热板2,隔热板2的上端固定有原料箱3,原料箱3的内底部固定有导向板4,原料箱3的底部贯穿开设有输出槽5,输出槽5的内壁固定有输入管6,模具体1的上端贯穿开设有输入槽7,输入管6贯穿隔热板2与输入槽7的内壁固定连接,模具体1的内顶部开设有与输入槽7连通的封闭槽8,封闭槽8的内部设有封闭结构,模具体1的侧壁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挡块9,挡块9呈“u”形,两个挡块9共同连接有阻挡机构,模具体1的外壁固定有加热箱10,加热箱10的两侧壁均贯穿插设有多个加热管11,加热箱10的底部贯穿插设有多个出气管12,模具体1的上端等间距开设有多个冷却槽13。

阻挡机构包括挡板14,挡板14与两个挡块9的内壁均贯穿滑动连接,两个挡块9的侧壁均贯穿开设有多个插孔15,挡板14的侧壁开设有与多个插孔15一一对应的限位孔16,每个插孔15均与对应的限位孔16共同滑动连接有插杆17,通过插杆17实现对挡板14位置的限定。

封闭结构包括开设于模具体1侧壁的推动槽24,推动槽24与封闭槽8相连通,推动槽24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有连接板26,连接板26与封闭槽8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连接板26的上端与推动槽24的内壁共同固定连接有收缩弹簧25,连接板26的侧壁固定有受力板27,受力板27与推动槽24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连接板26的底部固定有封闭板28;模具体1的内底部开设有闭合槽18,闭合槽18的底部开设有挤压槽19,挤压槽19的内底部固定有称重弹簧20,称重弹簧20的上端固定有密封滑动插装在挤压槽19内的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上端固定有承载板22,承载板22的长宽与闭合槽18的长宽相同,挤压槽19的内壁开设有与推动槽24底部连通的液压槽23,液压槽23内填充有液压油液。

模具体1的内壁开设有推出槽30,推出槽30的内壁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复位槽31,两个复位槽31的内底部均固定有复位弹簧32,两个复位弹簧32远离对应复位槽31的一端共同固定有推出板33,推出板33与模具体1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原料受热膨胀后将推动推出板33移动,进而使得复位弹簧32受力处于压缩状态,在挡板14取下后,成型后的板材将在复位弹簧32的弹力作用下弹出模腔,实现板材的出模。

模具体1的外壁固定有多个均匀板34,多个均匀板34均位于加热箱10内部,多个均匀板34远离模具体1的一侧均为斜面,多个加热管11等间距分布在加热箱10上,均匀板34的厚度沿蒸汽气流流动的方向逐步减小,进而保证模具体1各个位置的受热状况大致相同,实现良好的均匀加热效果,提高整体的成型质量。

封闭板28的上端固定有塞块29,塞块29的轴径与输入管6的内径相同,通过塞块29将输入管6封闭,能够实现对原料的良好堵塞,封闭板28的长宽与封闭槽8的长宽相同,保证有效的将封闭槽8堵塞,同时不会出现间隙,保证原料膨胀后不会进入到间隙中,进而保证板材成型质量,受力板27呈锁舌状,受力板27靠近液压槽23的一端为斜面,在液压槽23内部的液压油进入到推动槽24内部后,将与受力板27的斜面接触,进而产生向上的分力,使得受力板27向上移动,进而使得连接板26带动封闭板28移动并逐步将封闭槽8堵塞,进而实现对原料投入量的控制。

本发明中,在泡沫板生产时,首先将挡板14插入到两个挡块9内部,使得各个插孔15与限位孔16一一对应,再将插杆17插入到插孔15中,通过插杆17的连接使得限位孔16和插孔15位置保持不变,进而实现对挡板14的限位,并且挡块9本身对挡板14就具有水平方向上的限位,故而使得挡板14得到完全限位,能够保证对模具体1内部环境的封闭,且挡块9与挡板14之间的密封滑动连接能够保证模具体1内部材料不溢出,进而提高成型效果;

在模具体1封闭完成后,向原料箱3内部倒入原料颗粒,在导向板4上斜面的导向作用下,原料颗粒准确的进入到输入管6中,进而经封闭槽8进入到模具体1内部,实现原料的加入,随着原料的不断进入,承载板22上原料的重量不断的增加,使得承载板22不断的带动连接杆21压缩称重弹簧20,使得承载板22的高度不断下降,连接杆21不断的进入到挤压槽19内部,进而使得挤压槽19内部的液压油不断的涌入液压槽23内部,进而使得液压槽23内部的液压油不断的涌入推动槽24内部,进入推动槽24内部的液压油液将推动受力板27,使得受力板27在液压推力下向上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板26随之向上运动并压缩收缩弹簧25,在连接板26的带动下封闭板28逐步上移,使得封闭板28随着原料颗粒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步进入到封闭槽8中,进而加固封闭槽8堵塞,使得原料颗粒不再掉落,进而实现对原料加入量的控制,保证有效的成型;

在原料加入完毕后,经加热管11向加热箱10内部充入高温蒸汽,实现对模具体1的加热,蒸汽由加热管11进入由出气管12流出,在蒸汽流通的过程中热量不断的向均匀板34传递,再由均匀板34传递给模具体1,而均匀板34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步变薄,使得最先接触到蒸汽的位置热量传递时间较长,而后接触到蒸汽的位置热量传递时间短,并且在均匀板34较薄的位置其热量损耗较少,进而能够一定程度的弥补蒸汽流动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使得均匀板34各个位置传递至模具体1上的热量大致相同且传递时间基本一致,进而实现全面均匀加热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泡沫板的成型效果;

在模具体1内部原料受热膨胀后,承载板22和封闭板28均受到推力,进而使得承载板22完全进入到闭合槽18内,而封闭板28则完全进入到封闭槽8内部,并且推出板33将受力压缩复位弹簧32,直至推出板33与推出槽30内壁相抵,使得模具体1内部的不会出现凸起等影响成型结构的部分,进而保证良好的成型效果;

在原料成型后,向冷却槽13内部充入冷却水流,进而通过冷却水流的流通将模具体1内的多余热量带走,使得模具体1得到冷却降温,在降温完毕后,取下插杆17,然后将挡板14抽出,在挡板14抽出的过程中将与成型后的板材表面产生相对滑动,进而与成型后的板材脱离,不会在开模时因与板材粘结合而难以与板材分离,并且能够避免开模过程挡板14与板材分离时对板材造成的拉扯损伤,有效保证板材的成型效果;在挡板14取下后,由于失去挡板14的阻挡,成型后的板材将受到推出板33的推力,进而在复位弹簧32的弹力作用下向外弹出,实现板材从模腔内部的脱离,进而便捷的将成型后的板材取出。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模具体1、隔热板2、原料箱3、导向板4、输出槽5、输入管6、输入槽7、封闭槽8、挡块9、加热箱10、加热管11、出气管12、冷却槽13、挡板14、插孔15、限位孔16、插杆17、闭合槽18、挤压槽19、称重弹簧20、连接杆21、承载板22、液压槽23、推动槽24、收缩弹簧25、连接板26、受力板27、封闭板28、塞块29、推出槽30、复位槽31、复位弹簧32、推出板33、均匀板3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