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自动分配输送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3648发布日期:2020-10-20 13: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软管自动分配输送线,包括软管出管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出管机(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输送线(2),且第一输送线(2)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限位板(3),所述第一输送线(2)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缸(4),所述第一输送线(2)远离软管出管机(1)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6),且连接板(6)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气缸(7),所述连接板(6)顶端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限位板(8),且连接板(6)的底端设置有栅格传动皮带(9),所述栅格传动皮带(9)的两端连接有第三限位板(10),且第三限位板(10)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气缸(11),所述第三限位板(10)的一侧位于第三气缸(11)的一端连接有下滑板(13),且下滑板(13)的底端连接有第四限位板(14),所述第四限位板(14)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输送线(15),且第四限位板(14)的顶端安装有第四气缸(16),所述第四气缸(16)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挡板(17),所述第四限位板(14)的底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8),且第一支撑板(18)的一侧安装有第五气缸(19),所述第五气缸(19)的输出端贯穿至第一支撑板(18)的顶端并连接有第三挡板(20),所述第一支撑板(18)的一侧设置有转盘(21),且转盘(21)的外侧连接有套接杆(22),所述转盘(21)的一端设置有注肩机(23),且转盘(21)远离第一支撑板(1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24),所述第二支撑板(24)的底端安装有第六气缸(25),且第二支撑板(24)的顶端位于第六气缸(25)的一侧连接有滑动板(26),所述滑动板(26)的顶端安装有步进电机(27),且步进电机(27)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8),所述第二连接杆(28)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块(29),且连接块(29)的一侧安装有三爪气缸(30),所述第二支撑板(24)的一端位于三爪气缸(30)的正下方设置有周转箱(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自动分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限位板(3)关于第一输送线(2)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管自动分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4)与第一输送线(2)通过支架连接,且第一气缸(4)的输出端贯穿至支架的内部并连接有第一挡板(5),所述第一挡板(5)位于两组第一限位板(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自动分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板(10)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第三限位板(1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三限位板(10)关于栅格传动皮带(9)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管自动分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11)的输出端贯穿第三限位板(10)并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2),且下滑板(13)由不锈钢材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管自动分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板(13)与第三限位板(10)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且下滑板(13)的顶端设置有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自动分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8)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五气缸(19)的输出端连接有与凹槽匹配的第三挡板(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自动分配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26)与第二支撑板(24)通过滑槽滑动连接,且滑动板(26)与第六气缸(25)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管自动分配输送线,属于输送线技术领域,包括软管出管机,所述软管出管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输送线,且第一输送线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输送线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输送线远离软管出管机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气缸,所述连接板顶端的一侧连接有第二限位板,且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栅格传动皮带,所述栅格传动皮带的两端连接有第三限位板。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将一台软管出管机与两台软管注肩机自动连线,组成软管生产线,实现了从生产软管管身成型到软管管身注肩的全自动化,增强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及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曹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曹凤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10.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