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流风机叶轮生产成型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56313发布日期:2020-06-02 20:2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流风机叶轮生产成型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叶片3d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流风机叶轮生产成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在设计叶轮时会使用到叶轮三维模型来进行强度、刚度、模态等分析,叶轮建模效率和准确度对设计有一定的影响。

对4-73叶轮建模,普遍使用的方法是通过a-a和b-b两个截面来建模。建立叶片部分的步骤如下:分别绘制a-a和b-b截面草图—>面放样—>延展面—>封闭面—>裁剪面—>加厚—>抽壳等步骤,整个过程步骤加多且有几步生成时经常出现问题,或者是软件要计算很长时间;叶片的生产原料在使用前需要做搅拌处理,现有的搅拌机无法将原料充分混合,容易出现搅拌死角,混合完成后的原料不便从搅拌桶内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计算难度的轴流风机叶轮生产成型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流风机叶轮生产成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处理:将生产叶片所需的原料放入到搅拌机内做原料混合;

b.注塑成形: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到注塑机内,注塑得到叶片;

c.部件组装:将生产后的叶片装配到叶轮上,获得成品;

d.成品清洗:将组装后的成品叶轮放入到清水池内做清洗,去除叶片表面的灰尘等杂质;

所述步骤a中的搅拌机包括安装座和可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内的搅拌桶,所述搅拌桶内上设有断口,所述断口内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通过一第一连接杆固连于所述连接环内,所述连接轴上设有多个搅拌杆;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搅拌桶传动配合;所述安装座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搅拌桶内设有第一推板,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板相配合的第二驱动电机;在对原料做搅拌时,开启第一盖板,将原料放入到搅拌桶内,使原料在搅拌桶内铺设至预设高度,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搅拌桶转动,搅拌桶翻转时带动原料转动,原料转动时与搅拌杆产生碰撞,使原料分散在搅拌桶内;当原料搅拌完成后,开启第一盖板,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推板移动,第一推板沿搅拌桶内壁移动,将搅拌桶内的原料推出,对混合后的原料做收集。

本发明通过卧式搅拌桶的转动,在搅拌桶转动时带动物料转动,使原料在搅拌桶内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同时在搅拌桶作用下对原料起翻料效果,使底部的原料不断的被翻至顶部,上下原料充分混合进行搅拌,避免搅拌死角的出现,提升原料的混合效果;搅拌桶转动带动原料运动时,原料与搅拌杆不断产生撞击,在搅拌杆作用下对原料起辅助搅拌作用,使部分原料有不同的运动速度,增加原料之间的碰撞几率,进一步的提升原料的混合效果;原料混合完成后,在第二驱动电机作用下,驱动第一推板沿搅拌桶内壁移动,第一推板往搅拌桶出口处运动,在第一推板作用下直接将搅拌桶内的原料从搅拌桶内推出,完成原料的自动出料操作,避免原料残留在搅拌桶内壁上造成原料的浪费,使搅拌机取料操作更为方便;在搅拌机作用下提升原料混合效果和原料加工效率,对整个叶片加工工艺做改进,使叶片的整体加工效率提升,以便在建模后快速完成叶片的生产,提升叶片产量,完成叶片的量产。

所述安装座上设有第二活动腔和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和所述第三活动腔分别设于所述搅拌桶两侧,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环相配合固定轮,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设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环相配合的第一传动轮,所述安装座上第一通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和所述第三活动腔通过所述第一通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块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腔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腔相配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通过一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门,所述第三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二活动门,所述第二活动门上设有电动推杆;原料放入到搅拌桶内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搅拌桶转动,固定轮与连接环侧壁相接触,将连接环固定,搅拌桶相对连接环转动,将搅拌桶内的原料翻起,使各种原料相互混合;当原料混合完成后,电动推杆推动第二安装块在第三活动腔内移动,第二安装块推动第一安装块移动,固定轮与连接环侧壁脱开接触,第一传动轮与连接环侧壁相接触,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轮转动,使连接环转动,搅拌杆转动至搅拌桶顶部,原料从搅拌杆上掉落,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推板移动,将搅拌桶内的原料从搅拌桶内推出,对搅拌桶内的原料做收集;在电动推杆作用下对固定轮和第一传动轮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固定轮和第一传动轮根据需要选择性的与连接环侧壁相接触,以便对连接环的运动起控制作用,使搅拌杆与搅拌桶相互配合对原料起搅拌处理;在固定轮作用下,使搅拌桶转动时搅拌杆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原料相对搅拌杆做运动,增加原料与搅拌杆的碰撞效果,使原料更好的混合在一起;在第一传动轮作用下将第二驱动电机的动能传递至连接环上,避免原料卡在搅拌杆之间的缝隙中,以便将原料尽数从搅拌桶内推出,同时对搅拌杆位置做调整,避免第一推板移动时与搅拌杆产生碰撞,使第一推板在第二驱动电机作用下自由移动,以便完成对原料的自动收取操作;在滑块与第一通腔相互配合下,对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移动起导向作用,使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只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保证固定轮和第一传动轮与连接环的配合效果;在第一连接板作用下,使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形成整体,使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同步移动,以便在电动推杆作用下控制连接环与第一传动轮或固定轮配合,提升设备使用方便性。

所述第二活动门上设有设备腔,所述电动推杆设于所述设备腔内,所述设备腔上设有第三盖板;所述第二活动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二安装块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杆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穿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四活动腔内穿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二推杆;在对第二安装块安装时,将第二安装块装入到第三活动腔内,盖上第二活动门,往第四活动腔内推动第二推杆,第二推杆推动第一限位块从第一开口内伸出,使第一限位块插入到第一限位槽内,将第一推杆固定,随后将电动推杆装入到设备腔内,将电动推杆活塞杆固定在第一推杆上,完成第二安装块的安装;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下,将第一推杆固定在第二安装块上,完成第一推杆与杜尔安装座的可拆卸连接,可方便的将第一推杆从第二安装块上拆下,以便将第二安装块从第三活动腔内取出,降低对第三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轮的维护成本;在第三盖板设置下,可方便的将电动推杆从设备腔内取出,以便对电动推杆维护,保证电动推杆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整体的维护成本,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通过第一推杆将电动推杆与第二安装块相连,可单独的对电动推杆或者第二安装块做拆卸,使设备的维护变得更为方便。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卧式搅拌桶的转动,在搅拌桶转动时带动物料转动,使原料在搅拌桶内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同时在搅拌桶作用下对原料起翻料效果,使底部的原料不断的被翻至顶部,上下原料充分混合进行搅拌,避免搅拌死角的出现,提升原料的混合效果;在第一推板作用下直接将搅拌桶内的原料从搅拌桶内推出,完成原料的自动出料操作,避免原料残留在搅拌桶内壁上造成原料的浪费,使搅拌机取料操作更为方便;在搅拌机作用下提升原料混合效果和原料加工效率,对整个叶片加工工艺做改进,使叶片的整体加工效率提升,以便在建模后快速完成叶片的生产,提升叶片产量,完成叶片的量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搅拌机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中的搅拌机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搅拌机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中的搅拌机的剖面示意图四。

图7为图6中的b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中的搅拌机的剖面示意图五。

图9为图8中的c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轴流风机叶轮生产成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处理:将生产叶片所需的原料放入到搅拌机内做原料混合;b.注塑成形: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到注塑机内,注塑得到叶片;c.部件组装:将生产后的叶片装配到叶轮上,获得成品;d.成品清洗:将组装后的成品叶轮放入到清水池内做清洗,去除叶片表面的灰尘等杂质;所述注塑机为现有技术。

如图1-9所示,所述步骤a中的搅拌机包括安装座1和可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1内的搅拌桶2,所述搅拌桶2内上设有断口,所述断口内设有连接环21,所述连接环21上设有连接轴22,所述连接轴22通过一第一连接杆固连于所述连接环21内,所述连接轴22上设有多个搅拌杆23;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搅拌桶2传动配合;所述安装座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盖板11和第二盖板12,第一盖板一端可转动连接于安装座上,第二盖板通过固定螺栓固连于安装座上,所述搅拌桶2内设有第一推板110,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板110相配合的第二驱动电机120;在对原料做搅拌时,开启第一盖板11,将原料放入到搅拌桶2内,使原料在搅拌桶2内铺设至预设高度,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搅拌桶2转动,搅拌桶2翻转时带动原料转动,原料转动时与搅拌杆23产生碰撞,使原料分散在搅拌桶2内;当原料搅拌完成后,开启第一盖板11,第二驱动电机120驱动第一推板移动,第一推板沿搅拌桶2内壁移动,将搅拌桶2内的原料推出,对混合后的原料做收集。

连接环侧壁上设有连接块,断口侧壁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块相配合第一活动槽,在第一活动槽和连接块的相互配合下,对连接环位置起固定作用,以将连接环安装在搅拌桶的指定位置上,提升连接环与搅拌桶的配合效果。

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第二活动腔180和第三活动腔190,所述第二活动腔和所述第三活动腔分别设于所述搅拌桶2两侧,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一安装块15,所述第一安装块15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环21相配合固定轮151,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二安装块16,所述第二安装块16上设有第三驱动电机161,所述第三驱动电机161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环21相配合的第一传动轮162,所述安装座1上第一通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和所述第三活动腔通过所述第一通腔1100相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块15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腔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安装块16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通腔相配合的第二滑块163,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通过一第一连接板19相连;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一活动门13,所述第三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二活动门14,第一活动门可转动连接于第二活动腔侧壁上,第二活动门可转动连接于第三活动腔侧壁上;所述第二活动门14上设有电动推杆172;原料放入到搅拌桶2内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搅拌桶2转动,固定轮151与连接环21侧壁相接触,将连接环21固定,搅拌桶2相对连接环21转动,将搅拌桶2内的原料翻起,使各种原料相互混合;当原料混合完成后,电动推杆172推动第二安装块16在第三活动腔内移动,第二安装块16推动第一安装块15移动,固定轮151与连接环21侧壁脱开接触,第一传动轮162与连接环21侧壁相接触,第三驱动电机161驱动第一传动轮162转动,使连接环21转动,搅拌杆23转动至搅拌桶2顶部,原料从搅拌杆23上掉落,第二驱动电机120驱动第一推板110移动,将搅拌桶2内的原料从搅拌桶2内推出,对搅拌桶2内的原料做收集;在电动推杆作用下对固定轮和第一传动轮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固定轮和第一传动轮根据需要选择性的与连接环侧壁相接触,以便对连接环的运动起控制作用,使搅拌杆与搅拌桶相互配合对原料起搅拌处理;在固定轮作用下,使搅拌桶转动时搅拌杆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原料相对搅拌杆做运动,增加原料与搅拌杆的碰撞效果,使原料更好的混合在一起;在第一传动轮作用下将第二驱动电机的动能传递至连接环上,避免原料卡在搅拌杆之间的缝隙中,以便将原料尽数从搅拌桶内推出,同时对搅拌杆位置做调整,避免第一推板移动时与搅拌杆产生碰撞,使第一推板在第二驱动电机作用下自由移动,以便完成对原料的自动收取操作;在滑块与第一通腔相互配合下,对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的移动起导向作用,使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只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保证固定轮和第一传动轮与连接环的配合效果;在第一连接板作用下,使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形成整体,使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同步移动,以便在电动推杆作用下控制连接环与第一传动轮或固定轮配合,提升设备使用方便性。

第一推板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推板上还设有与所述搅拌杆相配合的第一通槽,第一通槽设于第一推板顶部;当第三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环转动时,搅拌杆转动至搅拌桶顶部位置,使第一通槽与搅拌杆位置相对应,使第一推板正的从连接环上通过,以便将搅拌桶内的原料全部排出。

安装座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板140,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通槽,第二通槽内可转动连接有滚轮150,第二连接板一侧设有第三安装块160,第三安装块上可转动连接有转辊170,转辊上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线轴1701;安装座上设有第二活动槽,第二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转辊相配合的传动环130,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传动环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第一推板上设有连接绳,连接绳一端绕设于线轴上;在滚轮作用下对连接绳起导向作用,使连接绳的移动更加顺滑,对连接绳起保护作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两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两组第二驱动电机分别设于所述安装座两端,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板、滚轮、转辊、线轴及第三安装块均为四组与两组第二驱动电机相互配合,第一推板的正反面均设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为钢丝绳;当原料混合完成后,处于第一盖板一侧的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轮转动,传动环带动转辊转动,将连接绳绕于线轴上,在连接绳作用下拉动第一推板移动,使第一推板往第一盖板方向移动,以便将原料从搅拌桶内推出;当推板移动至搅拌桶一端后,另一端的第二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第一推板往回移动,完成第一推板的复位。

第二盖板上设有凸块,第一推板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第一凹槽,当搅拌桶转动对原料起搅拌处理时,第一推板处于第二盖板一侧,在凸块与第一凹槽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一推板起限位作用,使搅拌桶相对于第一推板转动,避免第一推板转动对连接绳造成损坏。

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分别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在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设置下,为连接绳提供预留空间,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在盖上时连接绳在第二驱动电机下能够正常移动,为第一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

所述第二活动门14上设有设备腔17,所述电动推杆172设于所述设备腔17内,所述设备腔17上设有第三盖板171,第三盖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设备腔上;所述第二活动门14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一推杆18,所述第二安装块16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推杆18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推杆18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穿设有第一限位块181,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81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四活动腔内穿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81相配合的第二推杆183;在对第二安装块16安装时,将第二安装块16装入到第三活动腔内,盖上第二活动门14,往第四活动腔内推动第二推杆183,第二推杆183推动第一限位块181从第一开口内伸出,使第一限位块181插入到第一限位槽内,将第一推杆183固定,随后将电动推杆172装入到设备腔17内,将电动推杆172活塞杆固定在第一推杆18上,完成第二安装块16的安装;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下,将第一推杆固定在第二安装块上,完成第一推杆与杜尔安装座的可拆卸连接,可方便的将第一推杆从第二安装块上拆下,以便将第二安装块从第三活动腔内取出,降低对第三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轮的维护成本;在第三盖板设置下,可方便的将电动推杆从设备腔内取出,以便对电动推杆维护,保证电动推杆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整体的维护成本,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通过第一推杆将电动推杆与第二安装块相连,可单独的对电动推杆或者第二安装块做拆卸,使设备的维护变得更为方便。

第一推杆上设有第五活动腔,第二推杆穿设于所述第五活动腔内,第二推杆底端设有第三连接板184,第一限位块上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82,第二连接杆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板底面;第二推杆顶部设有第一限位板186和第二推板187,第五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第一限位板和第二推板穿设于所述第三活动槽内,第一限位板侧壁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88;第一通孔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槽,第四活动槽内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配合的第四凹槽,第四凹槽侧壁上设有第三通槽,第三通槽内穿设有第二限位板189;第二安装块装入到第三活动腔内后,将第一推杆插入到第一连接槽内,往安装座方向推动第二推板,第二推板推动第二推杆往第四活动腔内移动,第三连接板推动第二连接杆绕连接点转动,第二连接杆推动第一限位块从第一开口内伸出,使第一限位块嵌入到第一限位槽内,第一限位板嵌入到第四凹槽内,推动第二限位板往下移动,使第二限位板处于第一限位板一侧,在第二限位板作用下对第一限位板起限位作用,使第一限位板无法从第四凹槽内脱出,对第二推杆起固定作用,保证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的配合效果;在活动块与第四活动槽的相互配合下,使第一推杆移动时带动活动块在第四活动槽内移动,避免活动块对第一推杆的移动造成阻碍,以便在第一推杆作用下对第二安装块和第一安装块的位置做调整。

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三连接杆191,第三连接杆上设有第二限位块192;第二滑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二通腔,第二限位块为锥形结构,第二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第五活动槽内设有限位弹簧166,限位弹簧一端设有第三限位板165;在对第二安装块安装时,使第二通腔与第二限位块相对齐,将第二安装块推入到第三活动腔内,第二限位块插入到第二通腔内,在第二限位块的锥形结构下推动第三限位板往第五活动槽一端移动,使第二限位块运动至第三限位板另一侧,当第二限位块从第三限位板上通过后,第三限位板与第二限位块相互配合,对第二限位块起限位作用,防止第二限位块从第二通腔内脱出,完成第一连接板与第二滑块的连接。

第五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六活动槽,第三限位板侧壁上铰接有传动杆167,传动杆穿设于所述第六活动腔内,传动杆中部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六活动腔内;第二通腔内穿设有第三推杆164,第三推杆一端设有第四连接板1642,传动杆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四连接板上,第二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三推杆储备上设有第二支撑板1641,第二支撑板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643;第二通腔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三支撑板168;第三支撑板对第二限位块的最大插入深度做限制,避免第二限位块过度插入到第二通腔内,保证第一连接板与第二滑块的配合效果;当需要将第二安装块拆下维护时,往第二通腔内推动第三推杆,第三推杆带动第四连接板移动,第四连接杆推动传动杆绕连接点转动,使第四连接杆转动带动第三限位板移动,第三限位板往第五活动槽内移动,使第三限位板与第二限位块脱开接触,以便直接将第二限位块从第二通腔内脱出,从而使第二安装块与第一连接板脱开接触,以便单独将第二安装块拆出对第三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轮做维护。

所述第一滑块结构与第二滑块结构相同,第一滑块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方式也与第二滑块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方式相同。

在对原料做加工处理时,开启第一盖板,将原料放入到搅拌桶内,使原料在搅拌桶内堆积一定高度,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搅拌桶转动,固定轮与连接环相接触,搅拌桶相对于连接环转动,原料在搅拌桶内翻转,与搅拌杆产生碰撞,对原料起搅拌作用;当原料混合完成后,开启第一盖板,电动推杆推动第一推杆移动,固定轮与连接环侧壁脱开接触,第一传动轮与连接环侧壁相接触,第三驱动电机驱动连接环转动,将搅拌杆转动至搅拌桶顶部,第一盖板一端的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转辊转动,使连接绳绕于线轴上,连接绳拉动第一推板移动,第一推板移动将搅拌桶内的原料推出;当第一推板移动至第一盖板位置后,原料被全部推出,另一端的第二驱动电机工作拉动第一推板移动,使完成第一推板的复位,使第一推板重新运动至第二盖板一侧,以便搅拌机的下次使用。

本申请附图中的驱动电机和电动推杆均为示意图,其具体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和电动推杆结构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