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加工用高频共振熔融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53490发布日期:2021-03-12 13:33阅读:55来源:国知局
塑料制品加工用高频共振熔融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注塑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高频共振熔融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被广泛的应用于塑料、橡胶等产品的生产中。塑料注塑机机械己成为塑料加工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机种之一。塑料注塑机可以与管材、薄膜、捧材、单丝、扁丝、打包带、挤网、板材、异型材、造粒、电缆包覆等各种塑料成型辅机匹配,组成各种塑料挤出成型生产线,生产各种塑料制品。物料在进入注塑机之前,会加入许多助剂和填料,助剂和填料在混合不均匀,另外注塑时极易堆积堵塞,容易引起整个设备的堵塞,给生产带来影响,增加了成本,导致在注塑后得到的塑料成品质量不好,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高频共振熔融注塑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高频共振熔融注塑机,包括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安装座顶部的主机体、固设置于所述主机体右侧的注塑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注塑部件上侧混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桶与所述注塑部件之间固设有相连通设置的下料管,所述下料管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下料轮,所述注塑部件内转动配合连接有注塑螺旋轴,所述主机体内设有第一内控室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内控室右侧的第二内控室,所述混料桶的顶部固设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三内控室,所述混料桶内设有混料搅拌器,所述混料桶的外表面上环固设有高频振动器,所述第一内控室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内控室内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三内控室内设有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动力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注塑部件的右侧末端设有注塑口,所述注塑口的外侧环设有加热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料桶的顶部固设有进料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内控室左侧壁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右侧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内控室的顶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三内控室内且与所述第三内控室的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内控室的右侧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离心转盘,所述离心转盘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单向离合器,所述离心转盘内环形阵列设有离心槽,所述离心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离心滑块,所述离心滑块上固设有拉力弹簧,所述第一内控室的顶壁内还设有开口向下的嵌入槽,所述嵌入槽的底部与所述离心转盘相对设置,所述嵌入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顶推滑块,所述顶推滑块的顶部固设有第一顶压弹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上侧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左侧末端与所述离心转盘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右侧末端与所述注塑螺旋轴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上周向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右侧末端与所述下料轮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二内控室的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轴的外表面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右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转轴花键配合连接的第一联动盘,所述第二齿轮的右侧端面上固设有第一卡接齿,所述第一联动盘的左侧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齿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环,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卡槽环之间还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二顶压弹簧,所述第一联动盘内设有截面为t型的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左侧固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嵌入槽内且与所述顶推滑块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转动配合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上的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的右侧设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底部与所述混料搅拌器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第一带轮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花键配合连接的第二联动盘,所述第一带轮的底部端面上固设有第二卡接齿,所述第二联动盘的顶部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接齿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槽环,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卡槽环之间还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三顶压弹簧,所述第二联动盘内设有截面为t型的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部固设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嵌入槽内且与所述顶推滑块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锥齿轮顶压力大于所述第三顶压弹簧的顶压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实现自动控制混料搅拌器的搅拌工作以及通过高频振动器的工作,提高搅拌效率,通过离心转盘转动将离心滑块甩出,进而实现控制第一卡槽环与第一卡接齿的离合工作,从而实现控制下料轮的转动下料工作,防止物料堵塞,通过驱动电机低速控制第一锥齿轮反向转动时,能实现自动控制将注塑部件内的剩余残料排出,防止剩余残料浪费,大大提高了混合料的使用效率,且能实现清洁注塑部件内部的工作,通过加热件的加热能实现快速熔融注塑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高频共振熔融注塑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1中c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塑料制品加工用高频共振熔融注塑机,包括安装座810、固定于所述安装座810顶部的主机体811、固设置于所述主机体811右侧的注塑部件812以及设置于所述注塑部件812上侧混料桶81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桶813与所述注塑部件812之间固设有相连通设置的下料管814,所述下料管814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下料轮818,从而提高下料速度,防止堵塞,所述注塑部件812内转动配合连接有注塑螺旋轴819,所述主机体811内设有第一内控室827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内控室827右侧的第二内控室830,所述混料桶813的顶部固设有向左侧延伸设置的凸出部815,所述凸出部815内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三内控室833,所述混料桶813内设有混料搅拌器831,所述混料桶813的外表面上环固设有高频振动器817,从而提高混合均匀性,所述第一内控室827内设有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内控室830内设有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三内控室833内设有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均与所述驱动组件动力配合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注塑部件812的右侧末端设有注塑口820,所述注塑口820的外侧环设有加热件821,从而实现快速熔融注塑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混料桶813的顶部固设有进料管816,从而便于添加混合料。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内控室827左侧壁内的驱动电机824,所述驱动电机824的右侧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58,所述第一内控室827的顶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转轴822,所述第一转轴822的底部末端固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858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823,所述第一转轴822的顶部末端伸入所述第三内控室833内且与所述第三内控室833的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内控室827的右侧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离心转盘826,所述离心转盘826与所述第一锥齿轮858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单向离合器825,所述离心转盘826内环形阵列设有离心槽851,所述离心槽851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离心滑块852,所述离心滑块852上固设有拉力弹簧853,所述第一内控室827的顶壁内还设有开口向下的嵌入槽854,所述嵌入槽854的底部与所述离心转盘826相对设置,所述嵌入槽85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顶推滑块855,所述顶推滑块855的顶部固设有第一顶压弹簧856,从而实现驱动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切换控制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轴828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转轴828上侧的第三转轴842,所述第二转轴828的左侧末端与所述离心转盘826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828的右侧末端与所述注塑螺旋轴819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828的外表面上周向固设有第一齿轮829,所述第三转轴842的右侧末端与所述下料轮818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轴842的左侧末端与所述第二内控室830的左侧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轴842的外表面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齿轮829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843,所述第二齿轮843的右侧设有与所述第三转轴842花键配合连接的第一联动盘847,所述第二齿轮843的右侧端面上固设有第一卡接齿844,所述第一联动盘847的左侧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齿844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环846,所述第二齿轮843与所述第一卡槽环846之间还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二顶压弹簧845,所述第一联动盘847内设有截面为t型的第一环槽848,所述第一环槽848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连接块849,所述第一连接块849的左侧固设有第一拉绳850,所述第一拉绳850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嵌入槽854内且与所述顶推滑块855的右侧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联动控制混料搅拌器831的混合搅拌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转动配合连接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822外表面上的第一带轮834,所述第一带轮834的右侧设有第二带轮857,所述第二带轮857的底部与所述混料搅拌器831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带轮834与所述第二带轮857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传动皮带832,所述第一带轮834下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转轴822花键配合连接的第二联动盘838,所述第一带轮834的底部端面上固设有第二卡接齿835,所述第二联动盘838的顶部端面固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接齿835相对设置的第二卡槽环837,所述第一带轮834与所述第二卡槽环837之间还顶压配合连接有第三顶压弹簧836,所述第二联动盘838内设有截面为t型的第二环槽839,所述第二环槽839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连接块840,所述第二连接块840的顶部固设有第二拉绳841,所述第二拉绳841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嵌入槽854内且与所述顶推滑块855的左侧端面固定连接,从而实现自动控制下料轮818的下料以及注塑螺旋轴819的转动工作。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的第一锥齿轮858顶压力大于所述第三顶压弹簧836的顶压力。

初始状态时,离心滑块852受到拉力弹簧853的拉伸力,使离心滑块852保持位于离心槽851内,此时,顶推滑块855受到第一顶压弹簧856的顶压力,使顶推滑块855的底部段最大程度伸入第一内控室827内,此时,由顶推滑块855通过第二拉绳841带动第二联动盘838克服第三顶压弹簧836向上移动,进而使第二卡槽环837与第二卡接齿835处于配合连接状态,同时,使顶推滑块855上的第一拉绳850处于放松状态,此时,由于第一卡槽环846受到第二顶压弹簧845的顶压力,使第一卡槽环846远离第一卡接齿844。

实施例1

当需要混合时,通过驱动电机824控制第一锥齿轮858正向转动,由第一锥齿轮858带动第二锥齿轮823以及第一转轴822上的第二联动盘838正向转动,并由第二联动盘838上的第二卡槽环837通过第二卡接齿835带动第一带轮834正向转动,由第一带轮834上的传动皮带832带动第二带轮857正向转动,最后由第二带轮857带动混料搅拌器831正向转动,进而实现混合搅拌工作,同时,由于第一锥齿轮858正向转动时通过单向离合器825使离心转盘826保持静止状态。

实施例2

当需要注塑时,通过驱动电机824控制第一锥齿轮858反向转动,同时,由于第一锥齿轮858反向转动时通过单向离合器825使离心转盘826实现转动,进而使离心转盘826内的离心滑块852被离心力甩出离心槽851,使离心滑块852与顶推滑块855顶压配合,进而使顶推滑块855克服第一顶压弹簧856的顶压力向上滑动,使顶推滑块855上的第二拉绳841处于放松状态,此时,第二卡槽环837受到第三顶压弹簧836的顶压力远离第二卡接齿835,进而使第一带轮834脱离动力连接状态,同时,由顶推滑块855上的第一拉绳850带动第一联动盘847克服第二顶压弹簧845的顶压力向左侧移动,并使第一卡槽环846与第一卡接齿844配合连接,由于离心转盘826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转轴828转动,由第二转轴828上的第一齿轮829带动第二齿轮843转动,由第二齿轮843上的第一卡接齿844带动第一卡槽环846和第一联动盘847转动,由第一联动盘847带动第三转轴842以及下料轮818转动,进而提高下料速度,此时,由第二转轴828带动注塑螺旋轴819转动,进而实现注塑螺旋轴819的输料注塑工作。

实施例3

当驱动电机824低速控制第一锥齿轮858反向转动时,此时,离心转盘826内的离心滑块852受到拉力弹簧853的拉力不被甩出,进而使第一卡槽环846与第一卡接齿844处于脱离状态,使下料轮818停止转动处于静止状态,同时,继续由第二转轴828带动注塑螺旋轴819转动,进而将注塑部件812内的剩余残料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能实现自动控制混料搅拌器的搅拌工作以及通过高频振动器的工作,提高搅拌效率,通过离心转盘转动将离心滑块甩出,进而实现控制第一卡槽环与第一卡接齿的离合工作,从而实现控制下料轮的转动下料工作,防止物料堵塞,通过驱动电机低速控制第一锥齿轮反向转动时,能实现自动控制将注塑部件内的剩余残料排出,防止剩余残料浪费,大大提高了混合料的使用效率,且能实现清洁注塑部件内部的工作,通过加热件的加热能实现快速熔融注塑工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