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动作的先复位模具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32321阅读:来源:国知局
齿条(306)、齿轮(450)、挡块(298)的连接关系图
[0009]图4是A-A的剖面图,它是齿条(306)的一侧面的齿与齿轮(450)、第一轴承(190)、第二轴承(176)、轴(180)、垫圈(178)、螺帽(175)连接构造图
[0010]图5是B-B的剖面图,它是齿条(306)后端的“7”字形部分与型腔板(210)的连接构造图
[0011]图中数字编号分别表示:
[0012]10——定模座板 364——定位圈15——定模垫板
[0013]210——型腔板20——第二斜压块85——型腔
[0014]25——动模板40——动模垫板30——模脚
[0015]35——动模座板 480——顶针固定板 452——顶针板
[0016]45--第二顶针 50--第一顶针55--型芯
[0017]65——滑块60——斜导柱70——第一斜压块
[0018]75一一第一螺钉 80—一第^^一螺钉450—一齿轮
[0019]306——齿条210——型腔板120——第四螺钉
[0020]125——第五螺钉 190——第一轴承180——轴
[0021]176——第二轴承 178——垫圈175——螺帽
[0022]955——第三螺钉 956——第二螺钉750——第八螺钉
[0023]855——第七螺钉 735——第九螺钉298——挡块
[0024]1005——第六螺钉 755——第十螺钉【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如图所示是二次动作的先复位模具机构,当模具安装在注射机或压铸机上,经浇注成型、保压补缩、冷却定型后,注射机或压铸机带动模具动模部分后退,此时,模具从型腔板(210)和动模板(25)之间打开,在这一动作过程中,安装在定模一方的第一斜压块(70)和第二斜压块(20)与安装在动模一方的滑块¢5)分开,与此同时,安装在定模一方的斜导柱(60)迫使滑块¢5)沿动模板(25)中的T形凹槽作模具外侧方向的平行滑动动作。由于滑块¢5)向模具外侧方向的动作,于是制品与滑块¢5)分开。继续开模,制品被拉到动模一方,当开模距离大于制品高度5-10倍后,动模部分停止后移动作。制品推出时,首先是注射机或压铸机的顶杆推动顶针板(452),顶针板(452)带动安装在顶针固定板(480)上的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上行把制品从型芯(55)上推出模外。一次浇注成型推出制品后,模具复位时,是注射机或压铸机带动模具动模部分作开模时相反的动作,在这一动作过程中,安装在顶针板(452)上的齿轮(450)与齿条(306)接触,继续合模,这时齿轮(450)与齿条(306)形成啮合状,于是齿条(306)带动齿轮(450)旋转,由于齿轮(450)的旋转,于是对安装在顶针固定板(480)上的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有微动后退动作,这一动作减小了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与型芯(55)的摩擦力,这一回位动作,为后一步的复位动作起到了减小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与型芯(55)的包紧力,于是避免了在第二复位动作时,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断裂在型芯(55)的孔中,继续合模,齿轮(450) —边绕齿条(306)旋转一边使顶针板(452)带动安装在顶针固定板(480)上的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作微量的后移动作,当合模到齿条(306)前端的弧形面与挡块(298)接触时,这时齿条(306)的反推力推动挡块(298)使顶针板(452)带动安装在顶针固定板(480)上的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复位到开模初始状况,与此同时,斜导柱¢0)插入滑块¢5)的斜孔中迫使滑块¢5)作模具内侧方向的复位动作,而滑块¢5)复位时,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已让开了滑块¢5)的复位路线,因此有效地避免了滑块¢5)与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发生碰撞损坏模具的问题。
【主权项】
1.二次动作的先复位模具机构,其特征是:它由动模部分和定模部分组成,定模部分由定位圈(364)、定模座板(10)、定模垫板(15)、型腔板(210)、型腔(85)、第一斜压块(70)、斜导柱¢0)、第二斜压块(20)、第一螺钉(75)、第二螺钉(956)、第三螺钉(955)、齿条(306)、第四螺钉(120)、第五螺钉(125)构成;所述定模座板(10)、定模垫板(15)、型腔板(210)用第三螺钉(955)紧固连通,所述定模座板(10)与定模垫板(15)用第二螺钉(956)紧固连接,所述型腔板(210)开设成凹形框,在所开设的凹形框中安装型腔(85),所述型腔(85)用第十一螺钉(80)紧固连接在型腔板(210)的凹形框中,型腔(85)的中心上设有成型制品小端的凹形型腔,所述斜导柱(60)安装在型腔(85)的台阶斜孔中,斜导柱(60)的前端插入滑块¢5)的斜孔中,所述第一斜压块(70)用第一螺钉(75)紧固连接在型腔板(210)的凹槽中,第一斜压块(70)的斜面与滑块¢5)的斜面紧贴,所述第二斜压块(20)的连接配合关系与第一斜压块(70)的连接配合关系相同,所述齿条(306)的两个侧面上设有与齿轮(450)模数相同的齿,所述齿条(306)后端的“7”字形部分卡在型腔板(210)后面的凹形槽中,齿条(306)用第四螺钉(120)和第五螺钉(125)紧固在型腔板(210)的侧面,所述齿条(306)两侧面的齿在合模时与安装在动模一方的齿轮(450)成啮合连接状,上述齿条(306)的构造连接方式在模具的对应面设有完全相同于齿条(306)的另一组齿条机构,该模具的动模部分由滑块(65)、动模板(25)、动模垫板(40)、型芯(55)、模脚(30)、顶针固定板(480)、顶针板(452)、动模座板(35)、第一顶针(50)、第二顶针(45)、齿轮(450)、挡块(298)、第六钉(1005)、第七螺钉(855)、第八螺钉(750)、第五螺钉(235)、第十螺钉(755)、轴(180)、第一轴承(190)、第二轴承(176)、螺帽(175)、垫圈(178)构成,所述动模板(25)的中心上开设有一台阶通孔,在所开设的台阶通孔中安装有型芯(55)、所述动模板(25)上开设有T形凹槽,所开设的T形凹槽中安装有滑块(65),所述滑块¢5)的前端与制品紧贴,滑块¢5)的后端与第一斜压块(70)紧贴,滑块¢5)的中部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与动模板(25)上设置的台阶紧贴;型芯(55)上设有通孔,在通孔中安装有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所述动模板(25)的下方设有动模垫板(40),动模垫板(40)的下方设有模脚(30),模脚(30)的下方设有动模座板(35),所述动模板(25)、动模垫板(40)、模脚(30)、动模座板(35)用第八螺钉(750)紧固连通,所述顶针固定板(480)的台阶孔中安装有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所述第一顶针(50)和第二顶针(45)与型芯(55)上的孔成滑动间隙配合,所述顶针板(452)的侧面开设有圆形盲孔,在圆形盲孔中安装有第一轴承(190)和第二轴承(176),所述第一轴承(190)和第二轴承(176)的外圈与圆形盲孔紧固配合,所述轴(180)安装在第一轴承(190)和第二轴承(176)的内圈孔中,在轴(180)的外端安装有齿轮(450),齿轮(450)的外面安装有垫圈(178),在垫圈(178)的外面安装有螺帽(175),所述螺帽(175)与轴(180)上的螺纹紧固连接,在顶针板(452)的侧面上安装有挡块(298),所述挡块(298)用第六螺钉(1005)紧固在顶针板(452)的侧面上,上述所设置的挡块(298)、第一轴承(190)、第二轴承(176)、轴(180)、齿轮(450)、垫圈(178)、螺帽(175)的连接构造方式在模具对应的一面设有另一组相同于它们的机构。
【专利摘要】二次动作的先复位模具机构,它由齿条(306)、齿轮(450)、挡块(298)、第一轴承在(190)、第二轴承(176)、轴(180)、垫圈(178)、螺帽(175)构成,顶针板(452)的侧面开设有圆形盲孔,在圆形盲孔中安装有第一轴承(190)和第二轴承(176),所述第一轴承(190)和第二轴承(176)的外圈与顶针板(452)侧面开设的圆形盲孔紧固配合,所述轴(180)安装在第一轴承(190)和第二轴承(176)的内圈孔中,在轴的外端安装有齿轮(450),齿轮(450)的外面安装有垫圈(178),在垫圈(178)的外面安装有螺帽(175),所述螺帽(175)与轴(180)上的螺纹紧固连接。
【IPC分类】B22D17/22, B22D17/26, B29C45/40, B29C45/66, B29C45/26
【公开号】CN204800950
【申请号】CN201520507886
【发明人】牟维军
【申请人】牟维军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