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高效自动扩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6804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管材高效自动扩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成型设备,具体的说是指管材高效自动扩口机。
【背景技术】
[0002]PVC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管材,其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等场合。随着我国各个地方的迅速发展,PVC管材的需求量与日倶增,PVC管材在连接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扩口,目前生产厂家对PVC管材的扩口方式较为传统,即采用人工扩口的方式。采用人工扩口的方式会存在扩口效率低下,且产品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产品质量不稳定。虽然现有市面上有自动扩口设备,扩口质量有所提升,但是其无法满足小口径管材高线速的生产要求,扩口效率仍存在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管材高效自动扩口机,其主要目的的在于克服现有PVC管材在扩口时效率低下、扩口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管材高效自动扩口机,包括机架,该机架上设有送管装置、自动排管装置、放管托架、送管托架、顶齐装置、加热装置、旋转装置、扩口装置、冷却装置以及收管架,所述送管装置设于机架的顶部,且位于自动排管装置的正上方,所述自动排管装置用于承接送管装置上的管材,所述放管托架位于自动排管装置的右侧,所述送管托架可升降及左、右移动地设于机架上,且可托起自动排管装置和放管托架上的管材,所述顶齐装置位于自动排管装置的前侧,所述加热装置和扩口装置位于放管托架的前侧,所述顶齐装置、加热装置以及扩口装置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且均可前、后移动,所述加热装置可升降地设于加热装置的后侦h所述冷却装置位于扩口装置的上方,所述收管架位于机架的最右侧,所述送管装置、自动排管装置、送管托架、顶齐装置、加热装置、旋转装置、扩口装置以及冷却装置均受控于一控制系统。
[0006]进一步的,所述送管装置包括管材依次通过的放置槽、第一斜板以及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位于放置槽的下方,所述第二斜板位于第一斜板的下方,且位于自动排管装置的左侧,所述放置槽由两倾斜布置的槽板围成,其中一槽板固定设置,另一槽板可翻转地设置,该另一槽板与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受控于控制系统。
[0007]进一步的,所述自动排管装置包括多个前、后间隔布置的接管机构,每个接管机构包括数个接管槽、两环形转动链以及两转动辊,该数个接管槽均布于两环形转动链上,所述两转动辊均带有两第一链齿轮,所述两环形转动链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转动辊上的第一链齿轮啮合,所述接管机构的下方设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与一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上设有多个第二链齿轮,该多个第二链齿轮与多个接管机构对应地设置,每个第二链齿轮与对应接管机构的其中一转动辊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接管机构的左侧分别设有用于感应是否有管材滑落的第一感应开关,其右侧设有用于感应管材是否达到设定数量的第二感应开关,该第一感应开关、第二感应开关以及电机均受控于控制系统。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放管托架由多个固定于机架上且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一支撑片组成,每个第一支撑片的顶面设有多个左、右布置的第一管槽,该多个第一管槽呈一波浪形。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送管托架包括升降架以及横向移动架,所述升降架的底面设有带动其升降的升降气缸,该升降气缸与横向移动架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架的一侧设有带动其横向移动的横向移动气缸,该横向移动气缸连接于机架上,所述升降架的顶面固设有多个前、后间隔布置的第二支撑片,每个第二支撑片的顶面设有多个左、右布置的第二管槽,该多个第二管槽呈一波浪形,所述升降气缸以及横向移动气缸移动气缸均受控于控制系统。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齐装置包括顶齐板以及设于顶齐板前侧且带动其前、后移动的顶齐气缸,该顶齐气缸受控于控制系统。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内设加热管的加热箱以及设于加热箱前侧且带动其前、后移动的加热气缸,所述加热箱为内空结构,且其后端面设有管材进入口,所述加热气缸受控于控制系统。
[0012]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连接架以及可移动地设于连接架上的第一压紧胶条,所述连接架的一侧面设有带动第一压紧胶条横向移动的移动气缸,该连接架的上方设有带动其升降的第一压紧气缸,所述移动气缸以及第一压紧气缸均受控于控制系统。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扩口装置包括扩口车以及扩口模具,该扩口模具设于扩口车上,该扩口车的前侧设有带动其前、后移动的扩口气缸,所述扩口车的上方的设有一压板,该压板的顶面设有带动其升降的第二压紧气缸,其底面设有第二压紧胶条,所述扩口气缸以及第二压紧气缸均受控于控制系统。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冷却装置为一冷却风机,该冷却风机的出风口位于扩口装置的上方。
[0015]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PVC管材的自动扩口,从排管到收管全程均采用自动化的方式。所述送管装置将PVC管材送到自动排管装置,自动排管装置可将多根PVC管材排列整齐,然后顶齐装置将PVC管材的头部顶齐,送管托架将头部顶齐后的PVC管材送到下一道工序进行管材头部的加热,同时将头部加热好后的PVC管材送到下一道工序进行扩口以及将扩口后的PVC管材送到收管架进行管材的收集。所述放管托架用于在PVC管材加热和扩口时对管材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旋转装置使得PVC管材的头部在加热时更加均匀,所述冷却装置对PVC管材在扩口时进行冷却定型。较之现有的扩口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扩口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减少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且扩口质量更加稳定、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不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送管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排管装置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放管托架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扩口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图2和图6。管材高效自动扩口机,包括机架1,该机架1上设有送管装置2、自动排管装置、放管托架、送管托架5、顶齐装置6、加热装置7、旋转装置8、扩口装置9、冷却装置10以及收管架11。所述送管装置2设于机架1的顶部,且位于自动排管装置的正上方,所述自动排管装置用于承接送管装置2上的管材。所述放管托架位于自动排管装置的右侧,所述送管托架5可升降及左、右移动地设于机架1上,且可托起自动排管装置和放管托架上的管材。所述顶齐装置6位于自动排管装置的前侧,所述加热装置7和扩口装置9位于放管托架的前侧。所述顶齐装置6、加热装置7以及扩口装置9从左至右依次间隔布置,且均可前、后移动。所述加热装置7可升降地设于加热装置7的后侧,所述冷却装置10位于扩口装置9的上方,所述收管架11位于机架1的最右侧。所述送管装置2、自动排管装置、送管托架5、顶齐装置6、加热装置7、旋转装置8、扩口装置9以及冷却装置10均受控于一控制系统12。
[0024]参照图1和图3。所述送管装置2包括管材依次通过的放置槽21、第一斜板22以及第二斜板23。所述第一斜板22位于放置槽21的下方,所述第二斜板23位于第一斜板22的下方,且位于自动排管装置的左侧。所述放置槽21由两倾斜布置的槽板211围成,其中一槽板211固定设置,另一槽板211可翻转地设置,该另一槽板211与一气缸212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212受控于控制系统12。当气缸212的活塞杆缩回时,与其连接的槽板211翻转打开,此时管材就掉落到第一斜板22,然后再从第一斜板22掉落到第二斜板23,最后从第二斜板23掉落到自动排管装置。
[0025]参照图1、图2和图4。所述自动排管装置包括多个前、后间隔布置的接管机构31,每个接管机构31包括数个接管槽311、两环形转动链312以及两转动辊313。该数个接管槽311均布于两环形转动链312上,所述两转动辊313均带有两第一链齿轮314,所述两环形转动链31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转动辊313上的第一链齿轮314啮合。所述接管机构31的下方设有一传动轴32,该传动轴32与一电机33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32上设有多个第二链齿轮34,该多个第二链齿轮34与多个接管机构31对应地设置,每个第二链齿轮34与对应接管机构的其中一转动辊313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接管机构31的左侧分别设有用于感应是否有管材滑落的第一感应开关35,其右侧设有用于感应管材是否达到设定数量的第二感应开关36,该第一感应开关35、第二感应开关36以及电机33均受控于控制系统。当第一感应开关35感应到有管材滑落时,其将感应信息传给控制系统12,促使电机33启动,带动接管槽311向右移动一格,气缸2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