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多功能混合头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87118阅读:来源:国知局
形形状,通过扇形形状的刺体的搅拌具 有最低的剪切力和最高的捏合力,通过采用这种搅拌方式,使本实用新型生产出均匀孔径 的大孔径聚氨酯泡沫,这种大孔泡沫可以加工成高端网状泡沫。
[0023]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刺体为叶片式结构,每个刺体的长度方向与搅拌棒6-3-6的径 向之间有夹角Θ,即形成带角度叶片式搅拌刺。带角度叶片式搅拌刺对混合头6-3内的行腔 压力做到可控操作。通过调整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即可达到要求压力值,具体调整过程为 在顺时针旋转时,压力增加,逆时针旋转时,压力减少。转动速度快与慢可增加或减少压力 增减的程度。在聚醚和聚酯的生产中,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混合头6-3内的行腔压力对 泡孔细度范围调节起到关键的作用。叶片式的刺体在搅拌增压时,可使网绵的孔径增大,提 高大孔绵的孔径范围。叶片减压时,在一定范围内可使细孔绵的孔径更加细小,更近一步提 高泡孔细腻程度,为生产出更优质的海绵创造了条件。
[0024] 带角度叶片式搅拌刺不但调高了搅拌能力,使混合液均匀程度好,还降低了剪切 力,尤其是对加固体填料的产品生产中,不易损坏填料,保持良好的完整性,起到增强、增韧 的作用。在添加片状固体填料可膨胀石墨的阻燃聚氨酯泡沫产品中,搅拌方式不当时,增大 了石墨的破碎程度,会使内部酸质成分溢出,减弱石墨的膨胀倍率,减低阻燃效果并给工艺 带来危害。带角度叶片式搅拌方式极大的降低了剪切力的同时也有非常好的混合效果,使 石墨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料液中,满足连续的生产线的需求,达到产品的质量标准。在使用针 状和短纤类的固体填料时,这种搅拌方式在不破坏固体填料结构的情况下,既能达到很好 的混合均匀程度,又能使填料无序分布在料液中,无局部缺陷,最终达到增加强度、增加韧 性的目的。其他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0025] 通过喷嘴的各组分原料进入混合形腔后进行第一次的混合是依靠高压带来的雾 状分散和高速运动来实现。叶片式搅拌刺来进行第二次混合。搅拌刺采用小叶片进行搅拌, 叶片带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范围是5°~15°。由于叶片角度的作用,因此在搅拌的过程当中, 原料既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和剪切力,同时也受到一个垂直方向的推力,原料同时进行上 下和水平方向的快速运动,会使搅拌效果更佳,消除了可能出现的搅拌死角,从而保证了最 终产品中没有豆孔和流痕的产生。同时,根据泡沫种类的不同,调整搅拌刺的旋转方向,可 改变形腔内混合液体压力的大小,从而能生产出所希望的大孔泡沫或细孔泡沫。
[0026] 下表是高压泡沫与低压泡沫的各种性能的对比表:
[0028]【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两个抱箍6-3-12, 一个所述抱箍6-3-12套装在混合筒6-3-2外壁与压力缓冲筒6-3-3外壁的交汇处,压力缓冲 筒6-3-3与喷口 6-3-9通过另一个所述抱箍6-3-12固定连接。两个抱箍6-3-12均起到紧固的 作用。其他未提及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六: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它还包括密封装置6-3- 13,所述传动轴6-3-5和混合筒6-3-2之间套装有密封装置6-3-13。
[0030] 本实施方式中的密封装置6-3-13靠近搅拌棒6-3-6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密封装 置6-3-13为密封组件,具体为密封套结构。
[0031]由于高压生产对喷嘴和底座的密封要求很严,因此在设计和加工过程中,要保证 喷嘴和底座的机械接触面能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在混合腔中,传动轴6-3-5是运动部件,而 混合形腔是静止部件,其运动部件和静止部件的间隙的密封效果非常重要,因为如果间隙 渗入混合料,混合料反应变成固体,从而严重阻碍搅拌效果,同时由于反应后的固体在搅拌 的时候会受到非常大的摩擦力,造成局部迅速升温,过高的局部温度会严重影响混合料反 应的均衡性,造成质量事故。而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6-3-13由原来的垂直方向的摩擦面 变为水平方向的摩擦面,这样,在搅拌刺转动的过程中,会及时将渗入的料液甩出,从而避 免了积料的产生,同时在密封段采用单料注入,和混合段分离,这样混合料就不容易接触到 密封部位,因此,即使有渗透也不会产生固体积料。通过以上两个手段,可完全做到有效密 封,保证工艺效果。
[0032]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及工作过程:
[0033]发泡用电机6-1连接皮带轮,皮带轮通过三角带和混合头皮带轮连接,混合头里皮 带轮通过传动轴和搅拌棒6-3-6连接,传动轴6-3-5通过轴承和传动轴用筒体6-3-1连接,传 动轴用筒体6-3-1和混合筒6-3-2用螺栓连接,密封装置6-3-13分别和混合形腔与传动轴6- 3-5连接,混合筒6-3-2上配有原料进口,原料进口分别与原料管道或原料喷嘴连接,混合筒 6-3-2通过抱箍6-3-12与压力缓冲筒6-3-3连接,压力缓冲筒6-3-3通过抱箍6-3-12与喷口 6-3-9连接。发泡用电机6-1通过各种连接带动搅拌棒6-3-6转动,各种原料通过原料进口 6- 3-10或高压喷嘴6-3-11进入混合筒6-3-2的混合形腔,进行搅拌,然后从压力平衡网栅6-3- 7处流出。
【主权项】
1. 一种高压多功能混合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传动轴用筒体(6-3-1)、混合筒(6-3-2)、压力缓冲筒(6-3-3)、出料罩体(6-3-4)、传动轴(6-3-5)、搅拌棒(6-3-6)、压力平衡网栅 (6-3-7)和多排搅拌刺(6-3-8),所述传动轴用筒体(6-3-1)、混合筒(6-3-2)、压力缓冲筒 (6-3-3)顺次连通,传动轴(6-3-5)位于传动轴用筒体(6-3-1)内,搅拌棒(6-3-6)位于混合 筒(6-3-2)内,混合筒(6-3-2)的筒壁上加工有原料进口(6-3-10),压力缓冲筒(6-3-3)中远 离混合筒(6-3-2)的一端为喷口(6-3-9),该喷口(6-3-9)上套装有出料罩体(6-3-4),所述 压力平衡网栅(6-3-7)位于喷口( 6-3-9)处且可拆卸连接在出料罩体(6-3-4)内,传动轴(6-3-5)的一端通过传动器(6-5)与发泡用电机(6-1)连接,传动轴(6-3-5)的另一端可拆卸连 接有搅拌棒(6-3-6),搅拌棒(6-3-6)上均布有多排搅拌刺(6-3-8),多排搅拌刺(6-3-8)沿 搅拌棒(6-3-6)的轴向方向交错排列,每排搅拌刺(6-3-8)包括多个刺体,每个刺体为弧形 条体,刺体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搅拌棒(6-3-6)的外壁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多功能混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筒(6-3-2)的 筒壁上还加工有与耐高压管道连通的多个原料高压喷嘴(6-3-11)。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压多功能混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缓冲筒(6-3-3)内为压力缓冲行腔,所述压力缓冲行腔的长度为L,L的取值范围为15cm~30cm〇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多功能混合头,其特征在于:多排搅拌刺(6-3-8)均 分为多排第一搅拌刺和多排第二搅拌刺,多排第一搅拌刺中的每个刺体倾斜向上设置,多 排第二搅拌刺中每个刺体倾斜向下设置,每个刺体的长度方向与搅拌棒(6-3-6)的径向之 间夹角为θ,θ的取值范围为5°~15°。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高压多功能混合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两个抱箍 (6-3-12),一个所述抱箍(6-3-12)套装在混合筒(6-3-2)外壁与压力缓冲筒(6-3-3)外壁的 交汇处,压力缓冲筒(6-3-3)与喷口(6-3-9)通过另一个所述抱箍(6-3-12)固定连接。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压多功能混合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密封装置(6-3-13 ),所述传动轴(6-3-5)和混合筒(6-3-2)之间套装有密封装置(6-3-13)。
【专利摘要】一种高压多功能混合头,它涉及一种混合头。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混合头的混合料液的程度差且生产的产品孔径不够均匀,质量有待提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轴用筒体、混合筒、压力缓冲筒顺次连通,传动轴位于传动轴用筒体内,搅拌棒位于混合筒内,混合筒的筒壁上有原料进口,压力缓冲筒中远离混合筒的一端为喷口,该喷口上有出料罩体,压力平衡网栅位于喷口处且可拆卸连接在出料罩体内,传动轴的一端通过传动器与发泡用电机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有搅拌棒,搅拌棒上有多排搅拌刺,多排搅拌刺沿搅拌棒的轴向方向交错排列,每个刺体为弧形条体,刺体的两端固接在搅拌棒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备聚氨酯泡沫。
【IPC分类】B29C44/34
【公开号】CN205097445
【申请号】CN201520917016
【发明人】贾洪, 白云起, 吕俊臣, 马文庆
【申请人】哈尔滨市合众聚氨酯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