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热能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484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锅炉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电磁热能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高温烟气的热能等形式,而经过锅炉转换,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现有的锅炉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内胆,外壳和内胆之间填充隔热层,用有机燃料或电加热管进行加热,但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会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环境污染较大;(2)、能量转换率较低;(3)、加热速度较慢;(4)、安全性比较低;(5)、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制造便捷、维护方便、节能环保、加热速度快、安全性高及方便推广的电磁热能锅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热能锅炉,包括炉筒,炉筒壁外设置有保温层,炉筒壁中下部设置有电子感应式加热线圈,加热线圈与电源连接,炉筒下部侧边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污管,炉筒上部侧边设置有出气管,炉筒顶部设有电极杆液位计。优选的,所述电子感应式加热线圈处的炉筒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止回阀、第一电子阀。优选的,所述排污管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截止阀、第二电子阀。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优选的,所述炉筒顶部设有压力表和安全阀。优选的,所述保温层包括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电子感应式加热线圈设于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优选的,所述内保温层包括两层隔热保温层,外保温层包括三层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采用气凝胶保温层。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1、本实用新型包括炉筒,炉筒壁外设置有保温层,炉筒壁中下部设置有电子感应式加热线圈,加热线圈与电源连接,炉筒下部侧边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污管,炉筒上部侧边设置有出气管,炉筒顶部设有电极杆液位计,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制造便捷、维护方便、节能环保、加热速度快、安全性高及方便推广等特点。2、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子感应式加热线圈处的炉筒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智能化调节温度。3、本实用新型中的进水管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止回阀、第一电子阀,便于加水及防止逆流。4、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防止逆流,使用效果好。5、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温层包括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电子感应式加热线圈设于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安全性高,保温效果好。6、本实用新型中的保温层包括两层隔热保温层,外保温层包括三层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采用气凝胶保温层,保温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电磁热能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与名称如下:1炉筒2保温层3电子感应式加热线圈4进水管5排污管6出气管7电极杆液位计8温度传感器9第一止回阀10第一电子阀11截止阀12第二电子阀13第二止回阀14压力表15安全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电磁热能锅炉,包括炉筒,炉筒壁外设置有保温层,炉筒壁中下部设置有电子感应式加热线圈,加热线圈与电源连接,炉筒下部侧边设置有进水管和排污管,炉筒上部侧边设置有出气管,炉筒顶部设有电极杆液位计。本实施例中的电子感应式加热线圈处的炉筒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进水管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止回阀、第一电子阀;排污管上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截止阀、第二电子阀;出气管上设置有第二止回阀;炉筒顶部设有压力表和安全阀。本实施例中的保温层包括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电子感应式加热线圈设于内保温层和外保温层之间;内保温层包括两层隔热保温层,外保温层包括三层隔热保温层,隔热保温层采用气凝胶保温层。采用上述结构,加温速度提高,能源损耗提高,安全性高,节能环保,适于大型工厂锅炉使用,为公司创造经济性利益,深受消费者喜爱。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