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排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7632发布日期:2020-03-24 14:03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排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锅炉排污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锅炉运行时,锅水中可能含有多种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这些杂质只有很少部分被蒸汽带走,绝大部分留在锅水中,随着锅水的不断蒸发,这些杂质浓度逐渐增大。锅水杂质浓度过大,不仅影响蒸汽品质,而且还可造成受热面的结垢与腐蚀,影响锅炉安全运行。为了控制锅水品质,必须进行锅炉排污,以排出部分被盐质和水渣污染的锅水。

排污水是以饱和水的形式排出,含有大量的热量,按常规,锅炉的排污量约为锅炉蒸发量的5%,若随着排污把这部分热量直接带走,热能被浪费,热回收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排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污水直接排放、热回收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排污系统,所述锅炉排污系统包括锅炉、排污膨胀器、换热机组、污水收集槽、软水器、以及软水箱;所述锅炉、所述排污膨胀器、所述换热机组、所述污水收集槽顺序连通,所述锅炉排出的排污水经所述排污膨胀器减压、所述换热机组回收热量,储存于所述污水收集槽中;所述软水器经所述换热机组与所述软水箱连通,所述软水器排出的软化水经所述换热机组加热,储存于所述软水箱中;所述软水箱与所述锅炉连通,所述软水箱提供软化水作为锅炉给水。

进一步地,所述软水器提供的软化水在所述换热机组内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排污水在所述换热机组内的流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软水器提供的软化水在所述换热机组内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排污水在所述换热机组内的流动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机组为板式换热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排污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锅炉排污系统设有排污膨胀器和换热机组,将锅炉排出的污水通过先减压再换热的方式回收其中热量,先减压能够避免带有压力的污水直接换热,对换热机组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减压后再换热,有效回收污水热量,降低热量损失,提高热回收率;同时通过换热机组回收的热量加热软化水,软化水提供至锅炉作为锅炉给水,提高了锅炉给水温度,降低锅炉能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锅炉排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锅炉,2-排污膨胀器,

3-换热机组,4-污水收集槽,

5-软水器,6-软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许多可应用的创造性概念,该创造性概念可大量的体现于具体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锅炉排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为一种锅炉排污系统,所述锅炉排污系统包括锅炉1、排污膨胀器2、换热机组3、污水收集槽4、软水器5、以及软水箱6;所述锅炉1、所述排污膨胀器2、所述换热机组3、所述污水收集槽4顺序连通,所述锅炉1排出的排污水经所述排污膨胀器2减压、所述换热机组3回收热量,储存于所述污水收集槽4中;所述软水器5经所述换热机组3与所述软水箱6连通,所述软水器5排出的软化水经所述换热机组3加热,储存于所述软水箱6中;所述软水箱6与所述锅炉1连通,所述软水箱6提供软化水作为锅炉给水。

本申请提供的锅炉排污系统设有所述排污膨胀器2和所述换热机组3,将所述锅炉1排出的污水通过先减压再换热的方式回收其中热量,先减压能够避免带有压力的污水直接换热,对所述换热机组3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减压后再换热,有效回收污水热量,降低热量损失,提高热回收率;同时通过所述换热机组3回收的热量加热软化水,所述软化水提供至所述锅炉1作为锅炉给水,提高了锅炉给水温度,降低锅炉能耗。

所述锅炉1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锅炉1为蒸发量为40t/h的蒸汽锅炉,排污量约为150方/每天,排出的排污水的温度约为70℃。当然,所述锅炉1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锅炉,并不限制于此。

所述排污膨胀器2是一种初步回收锅炉热量,提高锅炉效率的设备。所述排污膨胀器2与所述锅炉1的排污口连接,所述锅炉1经所述排污口排出的排污水在所述排污膨胀器2内绝热膨胀分离为二次蒸汽和废热水,经扩容、降压、热量交换,然后排放,二次蒸汽由专门的管道引出,废热水通过浮球液位阀或溢流调节阀自动排至下一设备,热能得到初步回收再利用。排污量随锅炉给水负荷变化自动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排污率,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避免带有压力的污水直接换热,对所述换热机组3进行保护,提高热经济性。

所述换热机组3又称热交换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所述换热机组3用于回收所述排污水的热量,并将其热量用于加热软化水。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机组3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在相同压力损失情况下,其传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面积为管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热回收率可高达90%以上。

所述污水收集槽4用于储存处理后的排污水,处理后的排污水可以应用于其他工艺,减少水资源浪费。在本实施例中,70℃的排污水经所述换热机组3换热后,温度至少可以下降30℃。

所述软水器5用于将水软化,形成软化水,软水器常用的软水技术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质硬度;另外一种是纳米晶tac技术,即templateasistedcrystallization(模块辅助结晶),利用纳米晶产生的高能量,把水中游离的钙、镁、碳酸氢根离子打包成纳米级的晶体,从而阻止游离离子生成水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化水的温度为8℃,经过所述换热机组3加热后,所述软化水的温度上升,能够满足锅炉给水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软水器5提供的软化水在所述换热机组3内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排污水在所述换热机组3内的流动方向相反。高温的排污水与低温的软化水在所述换热机组3内进行热量交换,相反的流动方向保证了热交换的充分进行,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当然,所述软水器5提供的软化水在所述换热机组3内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排污水在所述换热机组3内的流动方向也可以相同,根据设备位置和热交换需求相应改变其方向。

所述软水箱6用于存储热交换后的软化水,所述软化水可提供至所述锅炉1作为锅炉给水,降低锅炉能耗,增加效益。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