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循环硅铁余热锅炉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8128发布日期:2021-01-23 11:1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自然循环硅铁余热锅炉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锅炉领域,具体为自然循环硅铁余热锅炉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余热锅炉由锅筒、活动烟罩、炉口段烟道、斜1段烟道、斜2段烟道、末1段烟道、末2段烟道、加料管(下料溜)槽、氧枪口、氮封装置及氮封塞、人孔、微差压取压装置、烟道的支座和吊架等组成。余热锅炉共分为六个循环回路,每个循环回路由下降管和上升管组成,各段烟道给水从锅筒通过下降管引入到各个烟道的下集箱后进入各受热面,水通过受热面后产生蒸汽进入进口集箱,再由上升管引入锅筒。各个烟道之间均用法兰连接;
[0003]
燃煤燃烧释放出来的高温烟气经烟道输送至余热锅炉入口,再流经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最后经烟囱排入大气,排烟温度一般为150~180℃,烟气温度从高温降到排烟温度所释放出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蒸汽。锅炉给水首先进入省煤器,水在省煤器内吸收热量升温到略低于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进入锅筒。进入锅筒的水与锅筒内的饱和水混合后,沿锅筒下方的下降管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开始产汽,通常是只有一部分水变成汽,所以在蒸发器内流动的是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离开蒸发器进入上部锅筒通过汽水分离设备分离,水落到锅筒内水空间进入下降管继续吸热产汽,而蒸汽从锅筒上部进入过热器,吸收热量使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根据产汽过程的三个阶段对应三个受热面,即省煤器、蒸发器和过热器,如果不需要过热蒸汽,只需要饱和蒸汽,可以不装过热器。当有再热蒸汽时,则可加设再热器
[0004]
目前硅铁余热锅炉均为强制循环结构,该结构需通过强制循环泵打内循环,存在锅炉内耗电力大,并且存在受热面管及集箱存水排不净的问题。本方案采用自然循环结构,不需增加强制循环泵,且低点有排污集箱,可将受热面与集箱的存水排尽。彻底解决了该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然循环硅铁余热锅炉循环系统,该余热锅炉循环系统包括锅筒、下降管、受热面管束与上升管,余热锅炉循环系统具有两种循环模式,一种模式为强制循环模式,另一种为自然循环模式。
[0006]
优选的,所述强制循环模式中的炉水由所述锅筒通过下降管经过强制循环泵打入进口集箱后,均分至受热面管束经高温烟气换热后变汽或者汽水混合物,进入出口集箱,最后经上升管,回到所述锅筒内。
[0007]
优选的,强制循环模式中的受热面管束为蛇形管结构,既有上升管,又有下降管,且存在弯头。
[0008]
优选的,进口集箱与出口集箱在上端,受热面管束内的积水无法排尽。
[0009]
优选的,所述自然循环模式中的炉水由锅筒通过下降管进入联箱一,再经过联箱二均分至受热面管束经高温烟气换热后变汽或者汽水混合物,通过联箱三,引入联箱四后
经上升管,回到锅筒。
[0010]
优选的,自然循环模式中的受热面管束为直管结构,均为上升管,不存在汽阻现象。
[0011]
优选的,所述联箱一为低点,可将受热面管束内的积水全部排尽。
[0012]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自然循环硅铁余热锅炉循环系统,采用自然循环结构,受热面无汽阻现象,可以更好地进行换热,水循环更加可靠;去掉了强制循环泵,大幅降低了用户单位的用电负荷;同时采用低点排污结构,彻底将锅炉的积水排尽。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然循环硅铁余热锅炉循环系统的强制循环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然循环硅铁余热锅炉循环系统的自然循环示意图;
[0015]
图中:1、锅筒;2、下降管;3、强制循环泵;4、受热面管束;5、进口集箱;6、出口集箱;7、上升管;8、联箱一;9、联箱二;10、联箱三;11、联箱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2,自然循环硅铁余热锅炉循环系统,该余热锅炉循环系统包括锅筒1、下降管2、受热面管束4与上升管7,余热锅炉循环系统具有两种循环模式,一种模式为强制循环模式,另一种为自然循环模式。
[0018]
强制循环模式中的炉水由所述锅筒1通过下降管2经过强制循环泵3打入进口集箱5后,均分至受热面管束4经高温烟气换热后变汽或者汽水混合物,进入出口集箱6,最后经上升管7,回到所述锅筒1内。
[0019]
强制循环模式中的受热面管束4为蛇形管结构,既有上升管,又有下降管,且存在弯头。
[0020]
进口集箱5与出口集箱6在上端,受热面管束4内的积水无法排尽。
[0021]
自然循环模式中的炉水由锅筒1通过下降管2进入联箱一8,再经过联箱二9均分至受热面管束4经高温烟气换热后变汽或者汽水混合物,通过联箱三10,引入联箱四11后经上升管7,回到锅筒1。
[0022]
自然循环模式中的受热面管束4为直管结构,均为上升管,不存在汽阻现象。
[0023]
联箱一8为低点,可将受热面管束4内的积水全部排尽。
[0024]
需要说明的是,强制循环的循环系统为:炉水由锅筒1通过下降管2经过强制循环泵3打入进口集箱5后,均分至受热面管束4经高温烟气换热后变汽或者汽水混合物,进入出口集箱6,最后经上升管7,回到锅筒1;
[0025]
该系统存在受热面管束4为蛇形管结构,既有上升管,又有下降管,且存在弯头,汽水阻力较大,易在弯头处形成汽阻;且集箱在上端,受热面管束4内的积水不能排尽;
[0026]
自然循环的循环系统为:炉水由锅筒1通过下降管2进入联箱一8(可低点排污),再经过联箱二9均分至受热面管束4经高温烟气换热后变汽或者汽水混合物,通过联箱三10,引入联箱四11后经上升管7,回到锅筒1;
[0027]
该系统受热面管束4为直管结构,均为上升管,不存在汽阻现象,水循环可靠;且联箱一8为低点,可将受热面管束4内的积水全部排尽;
[0028]
采用自然循环结构,受热面无汽阻现象,可以更好地进行换热,水循环更加可靠;去掉了强制循环泵,大幅降低了用户单位的用电负荷;同时采用低点排污结构,彻底将锅炉的积水排尽。
[0029]
所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