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216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特别涉及由热废气引入通道,吸热凹, 热废气导管及热交换空间等所组成的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暖化的加速,天候的异常,对身为地球的一份子的人类而言莫不戒慎恐惧, 彷佛世界末日即将到临,为了拯救地球,环保人士不断呼吁大家要节约能源,降低环 境污染,甚至打破藩篱取得共识地订定了共同遵守的规范(例如东京议定书、第四期 环保标准),由此可知,目前的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存在回收利用低的问题,亟待提高热 交换效率,以节约能源和防止环境污染。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使瓦斯、炉灶、 锅炉等燃烧设备所产生的热废气,在排放至大气中之前,热源可以再被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设有一热交换空间,热交换空间内部由下方引入冷水,上 方再让热水流出,使热废气流经布设于热交换空间内部的热废气导管,使热废气的热源 传导至水中,对水加热,传导后的热废气温度则因而降低,降温后的热废气再从排气管 排放至大气中。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于热交换空间另设有一吸热凹,该吸热凹的背面和热交换 空间中的冷水接触,吸热凹的正面则和热废气引入通道相通,该吸热凹较佳地形成向内 深凹的椭圆形,使热废气引入后进入该内凹空间,再透过吸热凹表面传导至热交换空间 的水中,以增加热交换表面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使设于吸热空间中的热废气导管为蜿蜒曲折设置,透过延 长在热交换空间中的路径,提升热交换效率。本实用新型是釆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热废气引入通道和吸热凹;所述的热 废气引入通道连接至燃烧设备的热废气排放口;所述的吸热凹,设于热废气引入通道出 口处;及一组热废气导管,布设于吸热凹的周围; 一外罩,罩设于热废气导管的外围, 其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其内部和热废气导管之间为热交换空间。前述的吸热凹和外罩为一体成型。前述的热废气导管为直管型。前述的热废气导管为弯管型。前述的外罩上端设有一排气管。前述的排气管和热废气导管之间设有滤网。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1. 本实用新型的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得作为热水供应器使用,使废气 排放温度降低,节约能源,减少一氧化碳排放及大自然环境污染。2. 本实用新型出得使用于炉灶、锅炉及其它燃油、燃瓦斯、燃木炭等燃烧体,其燃 烧的热效应约为40% 60%,其排放温度介于15(TC 30(TC,经过本装置,可将热交换器 的长度加长让热回收系统效率增高,再降低排放温度。3. 由本实用新型所设在30支热废气导管自然排气,热废气导管置于储水内,吸热 传导于水,将水加温,热废气导管的温度则经水吸热冷却后排放。4. 本装置的进水口置于下方,让冷水第一时间吸热,升温的水往上升到需求的温度 自然排放,或电磁阀排放。5. 本装置的进水及出水时间得以温度、时间及燃烧体来控制启动,作连动控制。6. 本实用新型可依热废气的排放量及需求温度,作不同大小的设计及制造。7. 本实用新型可依燃烧体的位置作横向或立向的设计及制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二热废气引入 通道11、 12, 一形成于热废气引入通道末端的吸热凹2, 一组设于吸热凹外围的多数热 废气导管3, 一罩覆于该组热废气导管外围以构成一热交换空间的外罩4,该外罩4的下端设一脚架40,其本体设有一进水口41、 一出水口42、 一压力表43、 一泄气阀44;外 罩4的顶端并设有一排气管5,外罩4内部和热废气导管3之间的空间则为热交换空间6。请参照图2所示,二热废气引入通道ll、 12,以连接至瓦斯、炉灶、锅炉等燃烧设 备所产生的热废气出口。而热废气导管3,以环形布设的方式设置于吸热凹2的周边, 总共约30支环绕在吸热凹2的周边,每一根热废气导管3,设置于吸热凹2的周边时, 都是上下管口相通的状态,亦即,当热废气从下端管口进入后即沿着管内通道向上流动, 再从上端管口排出,最后经排气管5排至大气中。如图所示,上述的吸热凹2是一个略似椭圆形的本体,该吸热凹2设于二个热废气 引入通道ll、 12的共同排出通口 13上端,由其椭圆形本体的造型设计,使热废气经热 废气的共同排出通口 13排出后,得以在吸热凹2的包覆空间中停留较长时间,由于吸热凹2是和外罩4一体成型,因此,当吸热凹2不断地接触到来自热废气引 入通道ll、 12的热废气,吸热凹2的表面即能维持一定的高温,产生的高温再经由吸热 凹2材料表面传递给热交换空间6的水,进行热交换。因此,由此吸热凹2的设计,最 高温的热废气即得以在第一时间迅速传递到水中。请同时参照图3所示,当热废气从热废气引入通道11、 12引入后,在经过吸热凹2 的椭圆形内面后,沿着椭圆形内面向外回流,回流后的热废气再从热废气导管3的下端 管口进入,经过热废气导管3的热废气,其热温则如图4所示地传递到热交换空间6的 水,经过热交换的热废气再从热废气导管3的上端管口流至排气管5,最后经排气管5 排放至大气中。请参照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热废气导管3 不限定为直管型,得改为如图所示的弯曲式热废气导管7,弯曲式热废气导管7的上下 端出口仍维持在上下方,由于其管径较直管式热废气导管3长,热废气在管内流动的时 间长,相对而言,即延长了热交换的长度,排出至大气中的热废气温度得以较低,可减 少环保的危害。请参照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在实施时,又可 以在热废气导管3的出口处,设置一滤网8,使经过热交换的热废气得以再过滤,以减 少对大气的危害。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 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己进行了详细的 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 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 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热废气引入通道和吸热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废气引入通道连接至燃烧设备的热废气排放口;所述的吸热凹,设于热废气引入通道出口处;及一组热废气导管,布设于吸热凹的周围;一外罩,罩设于热废气导管的外围,其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其内部和热废气导管之间为热交换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 热凹和外罩为一体成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 废气导管为直管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废气导管为弯管型。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 罩上端设有一排气管。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和热废气导管之间设有滤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烧设备的热废气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热废气引入通道和吸热凹;所述的热废气引入通道连接至燃烧设备的热废气排放口;所述的吸热凹,设于热废气引入通道出口处;及一组热废气导管,布设于吸热凹的周围;一外罩,罩设于热废气导管的外围,其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其内部和热废气导管之间为热交换空间。利用瓦斯、炉灶、锅炉或其它燃烧设备产生的热废气,予以回收利用,使排至大气中的废气温度降低,节约能源,并减少一氧化碳排放。
文档编号F28D7/10GK201106860SQ20072017619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6日
发明者邱景宏 申请人:利铼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