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造冷凝设备的方法

文档序号:453248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建造冷凝设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一种如本发明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建 造冷凝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在屋顶形预装配机架上预装配以A型结构建造的空气冷凝器 的单独管束。所述预装配机架正好具有单独管束在安装位置应该具有 的倾角。因此,有待相互连接的管束借助起重机抬升到所述预装配机 架上,使得所述管束在第一区域彼此相对。迄今为止,在管束的端侧 底板中设有螺紋孔,使得预装配角钢能够拧紧在两管束之间。接着将 以此种方式相互连接的管束输送到安装位置。但是在该安装位置并不 去除所述预装配角钢,而是通过角铁将其覆盖,该角铁沿着稍后在第 一侧上待焊接的蒸汽分配装置的纵向延伸。所述角铁以其角部指向上 方。所述角铁的侧边通过在两纵向侧面上的角焊缝与管束的底板焊接。
其中问题在于,管束的相对侧上的螺紋连接必须以极高精度实现, 因为不这样的话所述角铁就不能通过其纵向棱边精确贴靠在底板上, 这反过来增加了焊接的困难或使焊接完全无法进行。因此,迄今为止 的方法在不利情况下需要耗时的修整。人们首先转向使用例如大尺寸 的角铁,以使不与预装配角钢冲突并且防止在装配时可能发生的耽搁。 但是材料耗费由于大型角铁而变得更高。
在底板区域还会产生另外的重量,因为为了借助预装配角钢螺旋 连接所述管束,必须存在相应宽度的底板,在该底板中必须要有螺紋 孔。所述螺紋孔的制造也是昂贵的。与同样是待单独制造的被螺紋孔 贯穿的预装配角钢一起使材料耗费和加工耗费相当高。
此外,要考虑到在分馏式接通的(dephlegmatiorisch geschalter)
管束区域中同样需要贯穿的角钢,该角钢由于结构上的原因甚至比在 冷凝式接通的管束区域中的角钢更重。在分馏式接通的区域中,蒸气 分配装置不连接到管束的单独底板上。为此将单独的抽取腔装配到管 束的每个单独的底板上。管座连接到单独的抽取腔上,空气经由该管 座抽出。但是,中央角钢必须在这一区域中防止从下方抽取的或从下 方流过的冷空气从第一区域中的彼此相对的管束之间流过,因为这会 导致压力严重下降。因此在这一区域也必须设置角铁,尽管该角铁不 是为了防止蒸汽溢出而设置,而更多的是用于引导冷空气流有目的地 通过管束并且在第一区域不出现任何泄露。
另一缺陷在于,迄今为止所使用的预装配角钢和角铁在装配后必 须用涂料涂抹来预防腐蚀,其中角钢下方的内部空间明显很难接近。 尽管这一区域不受降雨引起的腐蚀影响,因为其不断受到冷空气的作 用并且因此收集不到雨水,但是特别是当在热带地区建造发电厂冷凝 设备时,角铁会受到空气湿度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就材料以及时间耗费而言改进待连接成管束三角 架的管束的预装配。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提出了 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 所述的方法。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通过管束的固定换热器管的底板将所述管束放置在预装配机架的 第一支柱上的支座中,使得在将如此预装配而成的屋顶形管束三角架 从预装配机架提起并且运送到安装位置之前,以焊接技术借助底部焊 缝将底板的彼此相对的纵向侧面相互连接。最终的焊接在安装位置进 行。
以焊接技术通过底部焊缝形成的连接带来了人们在过去所没有发 现的重要优点。尤其是迄今为止所需的预装配角钢可通过焊接借助底 部焊缝完全消除。当然这也意味着底板中的螺紋孔成为多余。因此既 减少了加工耗费又减少了材料耗费。
因为不再需要用于角钢的支承面,所以迄今为止底板的用于螺紋 连接所需的区域可以设计得更薄,这也进一步节省了材料。因此管束
在第一区域相互靠得更近。这在宽度上节约了大约110mm,结果是支 承管束的钢结构的整个钢底架可以设计得较小,因为整个冷凝设备的 所需的顶面积较小。
迄今为止用于覆盖所需的角铁被完全省去,这也很重要。沿着角 铁两侧所需的焊缝也不再需要加工。现在通过直接焊接的底板足够形 成蒸气密封性,其中用于建立抗振能力的最终焊接仅在安装位置进行。 底部焊缝仅用于将这两个正好待定位的管束相互固定,使其以预装配 而成的管束三角架的形式放到支承机座上。借助适当的用于管束三角 架的支承机架可以确保在基座区域未连接的管束三角架不会岔开。此 外,也不存在底部焊缝会加剧在输送中所产生的载荷的危险,因为管 束三角架的下端部在正规的输送中仅发生几毫米范围的移位。管束三 角架的角度变化不会通过底部烊缝损坏所述连接。
规定仅在其中没有支座的区域中焊接出底部焊缝。这一方面有实 际原因,因为支座不允许受焊接工序的影响。另一方面没有必要在管 束的整个长度上皆铺设底部焊缝,因为短焊缝部段也已经拥有足够的 承载能力。不言而喻的是,早在预装配机架上的预装配过程中就尽可 能长地拉长底部焊缝是合乎目的的,由此为至少一根最终的覆盖焊缝 提供尽可能多的预加工。
作为有利的改进方案,对相互成角度的底板的彼此相对的纵向侧 面的上纵向棱边两次倒棱角,使得形成具有较大的倒角角度的上倒角, 并且形成具有较小的倒角角度的下倒角,其中如此选择较小的倒角角 度,以使底板的倒角面的下方相互平行延伸。这种焊缝预处理可以使 得,例如相互成30。的底板可以在整个板厚上相互焊接起来。为此需 要借助相对大的倒角角度对纵向棱边进行预处理,使得焊接电极可以 尽可能深地插入到两块底板之间。因此两块底板之间的V型焊缝的张 开角可以优选为60°,即合乎目的的是,使各纵向棱边上的上倒角为 60°,因为所述底板本身相对于水平面分别倾斜30。。
如果在这种冷凝装置选择30。的倒角,那么下倒角在安装位置中 相互平行延伸并且彼此面接触。这对于管束相互之间的对齐以及焊接 工序的简化都有好处。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不但在分馏式接通的管束而且在冷凝式接通的 管束展现出其优点。在任何情况下都省去了相对重的角铁。通过本发 明,后续在相互焊接的底板上涂抹防腐涂料也变得明显更加简单,因 为不会产生凹陷空腔。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管束预装配方式相对于迄今为止的方式明显 更节省时间,通过改变的预装配每天可以安装12至14个管束三角架, 而以前每天只能安装10个管束三角架。用于安装管束三角架的时间关 系重大,因为安装管束三角架需要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的费用通常非 常南。
在安装位置中,最后在底部焊缝上方焊接出至少一条覆盖焊缝。 但是在这一阶段不再需要起重机,从而在这一位置可以节约费用。显 而易见,管束底板之间的中间焊缝要比相互平行延伸的角焊缝的明显 更容易制造,该角焊缝目前需要用于焊接底板之间的角铁。


以下借助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附图为
图l是带有管束的屋顶形预装配机架的侧视图2是处于安装位置的换热器三角架;
图3是图1中的预装配机架的第一区域的侧视图4是管束的底板的纵向侧面的放大图5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换热器三角架的第一区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以剖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屋顶形预装配机架1,在其上放置着 两个管束2、 3,以便在其第一区域相互连接。在将这两个管束2、 3 相互连接成换热器三角架后,借助起重机将其从预装配机架1上提起
并且运送到如图2所示的安装位置中。在该安装位置将预装配好的换 热器三角架与第一侧的配汽管道4焊接起来。
图5表示迄今为止如何进行管束2、 3的连接。在管束2、 3的相 互成角度的底板5、 6中,在相对的纵向棱边上具有螺紋孔7,该螺紋 孔7与预装配角钢8的通孔对正。通过预装配角钢8可以将这两个底 板5、 6相互螺栓连接。毫无疑问,每个换热器三角架8需要多个这样 的预装配角钢8。在通过预装配角钢8螺栓连接后,将所述预装配好 的换热器三角架运送到安装位置中。在那里通过预装配角钢8套在所 示的角铁9上并且通过V型焊缝与底板5、 6焊接。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此后可以完全省去预装配角钢8和角铁 9。而且管束2、 3的底板5、 6放置在相互间隔距离的支座10上(见 图3),所述支座10固定在预装配机架1的第一支柱11上。所述支座 10在其上侧面上具有用于底板5、 6的支承面。所述支承面在一定程 度上形成V型槽,从而所述底板5、 6以其相对的纵向侧面12、 13触 及所述槽的最深处并且在那里可以通过底部焊缝相互焊接起来。所述 底部焊缝并未详细示出并且不在支座10的区域中进行焊接,而相反地 在两个支座10之间进行焊接,以便不损坏所述支座10。与覆盖所述 底部焊缝的覆盖层一样,整条底部焊缝在安装位置进行焊接。总之在 安装位置需要其它焊接工作,例如为了将相邻的换热器三角架相互连 接。
图4以放大图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建造好的换热器三角架14 的第一区域,已经带有焊接好的蒸汽分配装置4以及以放大的方式示 出了底板5、 6的相互面对的纵向侧面12、 13的区域。在这一实施例 中,底板5、 6分别相对于水平面倾斜30°。由此所述端面相互成60。 度角,如图4整个下方所示。为了避免纵向侧面12、 13之间的线接触, 对底板5、 6进行两次倒棱角。上倒角的尺寸如此确定,使得在安装位 置与竖直面成30。角,或者使得两个底板5、 6之间成60。张开角。中 间倒角邻接在这一上倒角上,所述中间倒角的倒角角度与底板5、 6 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相同,即在这一实施例中为30°。所述底板5、 6 由此在2mm宽的区域中面接触。所述面接触的区域通过事先焊接好 的底部焊缝熔合,从而在这两个底板5、 6之间形成牢固连接并且由此 在管束2、 3之间形成牢固连接。在安装位置中,在底部焊缝的上方焊 接出已提到的覆盖焊缝。
附图标记清单
1预装配机架
2管束
3管束
4蒸汽分配装置
5底板
6底板
7螺紋孔
8预装配角钢
9角铁
10支座
11第一支柱
12纵向侧面
13纵向侧面
14管束三角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建造冷凝设备的方法,其中将两个管束(2、3)放置在屋顶形的预装配机架(1)上并且在第一区域中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通过管束(2、3)的固定换热器管的底板(5、6)将所述管束(2、3)放置在所述预装配机架(1)的第一支柱(11)上的支座(10)中,使得在将这样预装配的屋顶形管束三角架(14)从所述预装配机架(1)提起并且运送到安装位置之前,以焊接技术通过底部焊缝将底板(5、6)的彼此面对的纵向侧面(12、13)相互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仅在没有所述支座 (10)的区域中焊接所述底部焊缝。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相互成角度 的所述底板(5、 6)的彼此面对的纵向侧面(12、 13)的上纵向棱边 两次倒棱角,使得形成具有较大的倒角角度的上倒角并且形成具有较 小的倒角角度的下倒角,其中所述较小的倒角角度如此选择,使得底 板(5、 6)的下倒角相互平行地延伸。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只 在管束三角架(14 )的安装位置上将覆盖焊缝焊接在底部焊缝的上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建造冷凝设备的方法,其中将两个管束(2、3)放置在屋顶形预装配机架(1)上并且在第一区域中相互连接。通过管束(2、3)的固定换热器管的底板(5、6)将所述管束(2、3)放置在所述预装配机架(1)的第一支柱(11)上的支座(10)中,使得在将这样预装配而成的屋顶形管束三角架(14)从所述预装配机架(1)提起并且运送到安装位置之前,以焊接技术通过底部焊缝将底板(5、6)的彼此相对的纵向侧面(12、13)相互连接。
文档编号F28B1/06GK101356413SQ200780001160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7日
发明者H-D·沙博斯基, M·施密特 申请人:Gea能量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