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水器低氮氧燃烧器的火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7831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热水器低氮氧燃烧器的火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器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热水器低氮氧燃烧器的火排 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低氮氧燃烧器在国内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现有的热水器用低氮燃烧器 通常采用两个燃气进口,通过两个等效的浓淡火排来达到浓淡燃烧,实现低氮氧排 放,这种方式的整机结构较为复杂、体积大,并且燃烧不稳定,同时这种结构在制 造上也有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 供一种用于热水器低氮氧燃烧器的火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热水器低氮氧燃烧器的 火排装置,包括火排本体,该火排本体上设有引射口、文丘里管型腔、混合腔、分 配腔、流气缝以及混合燃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浓火口件、淡火口件,所述 的浓火口件套设于火排本体的混合燃气通道位置处,并在混合燃气通道上方构成中 心腔体,所述的浓火口件上设有外腔体、浓火口以及与外腔体相通的浓火二次空气 通道,所述的混合燃气通道的两侧设有分流孔,该分流孔经外腔体与浓火口连接, 所述的淡火口件设置于中心腔体的上方,并嵌设于浓火口件上,所述的中心腔体上 设有淡火二次空气通道。
所述的浓火口件包括两块内金属片以及两块外金属片,内金属片与外金属片的 两端均卡设于火排本体上,两块内金属片之间构成中心腔体,外金属片与内金属片 之间构成外腔体以及浓火口。
所述的淡火口件上设有淡火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 结构简单;
2、 浓淡燃烧比目前的低氮燃烧器稳定;
3、 减小了燃烧器的体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热水器 低氮氧燃烧器的火排装置,包括火排本体l、浓火口件2以及淡火口件3,该火排 本体1上设有引射口 10、文丘里管型腔11、混合腔12、分配腔13、流气缝14以 及混合燃气通道15,所述的浓火口件2套设于火排本体1的混合燃气通道15位置 处,并在混合燃气通道15上方构成中心腔体20,所述的浓火口件2上设有外腔体 21、浓火口 22以及与外腔体21相通的浓火二次空气通道23,所述的混合燃气通 道15的两侧设有分流孔150,该分流孔150经外腔体21与浓火口 22连接,所述 的淡火口件3设置于中心腔体20的上方,并嵌设于浓火口件2上,所述的中心腔 体20上设有淡火二次空气通道201 。
所述的浓火口件2包括两块内金属片24以及两块外金属片25,内金属片24 与外金属片25的两端均卡设于火排本体1上,两块内金属片24之间构成中心腔体 20,外金属片25与内金属片24之间构成外腔体21以及浓火口22;所述的淡火口 件3上设有淡火口 30。
本低氮燃烧器原理
燃气和一次空气进入引射口,经文丘里管将燃气一次混合后,燃气经混合腔、 分配腔、流气缝进入混合燃气通道,部分燃气通过分流孔进如外腔体中,再由浓火 二次空气通道引入二次空气与外腔体内燃气混合,混合后在浓火口燃烧成浓火;同 时混合燃气通道内的另 一部分燃气通过混合燃气通道进入中心腔体,由淡火二次空 气通道引入二次空气,并在中心腔体内混合后在淡火口燃烧成淡火,最终形成浓淡燃烧。
权利要求1.用于热水器低氮氧燃烧器的火排装置,包括火排本体,该火排本体上设有引射口、文丘里管型腔、混合腔、分配腔、流气缝以及混合燃气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浓火口件、淡火口件,所述的浓火口件套设于火排本体的混合燃气通道位置处,并在混合燃气通道上方构成中心腔体,所述的浓火口件上设有外腔体、浓火口以及与外腔体相通的浓火二次空气通道,所述的混合燃气通道的两侧设有分流孔,该分流孔经外腔体与浓火口连接,所述的淡火口件设置于中心腔体的上方,并嵌设于浓火口件上,所述的中心腔体上设有淡火二次空气通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水器低氮氧燃烧器的火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浓火口件包括两块内金属片以及两块外金属片,内金属片与外金属片的两端 均卡设于火排本体上,两块内金属片之间构成中心腔体,外金属片与内金属片之间 构成外腔体以及浓火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热水器低氮氧燃烧器的火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淡火口件上设有淡火口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热水器低氮氧燃烧器的火排装置,包括火排本体、浓火口件以及淡火口件,该火排本体上设有引射口、文丘里管型腔、混合腔、分配腔、流气缝以及混合燃气通道,所述的浓火口件套设于火排本体的混合燃气通道位置处,并在混合燃气通道上方构成中心腔体,所述的浓火口件上设有外腔体、浓火口以及与外腔体相通的浓火二次空气通道,所述的混合燃气通道的两侧设有分流孔,该分流孔经外腔体与浓火口连接,所述的淡火口件设置于中心腔体的上方,并嵌设于浓火口件上,所述的中心腔体上设有淡火二次空气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浓淡燃烧比目前的低氮燃烧器稳定,并且减小了燃烧器的体积。
文档编号F23D14/04GK201373402SQ20092006896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7日
发明者春 吴, 杜一鸣, 陈建业 申请人:上海禾森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