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832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
背景技术
如今市场上现有的换热设备大都是管壳式换热器,主要采用管程换热方式,这种技术换热效率低,产品体积庞大,在高速烟灰磨损的情况下容易穿孔,一旦有一根烟管磨损穿孔流水,那整台设备就将停机检修,对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有利于控制露点腐蚀,适合应用于冶金、化工、炼油、锅炉、陶瓷、轻纺、机械等行业中作为废热回收和工艺过程中热能利用的热管能量回收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其包括一壳体、隔板、底板和热管,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进口, 另一侧设有一出口,所述隔板上设有管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隔板相对应的管孔,所述热管穿设于隔板的管孔内,一端抵设于底板的管孔内。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半部分为冷凝段,下半部分为蒸发段,壳体上半部分两侧的进、出口为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方便冷却介质的流入和流出,壳体下半部分两侧的进、出口为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方便废热烟气的流入和流出。优选的,所述隔板固定在壳体内侧。优选的,所述底板固定在壳体底部。优选的,所述热管的两端采用原材质热挤压方式密封。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是本方案中的热管采用原材质热挤压方式密封,使得热管的气密性高,传热性能佳,降低了热管内部的不凝性气体的形成,使其使用寿命更长,热管穿设于隔板的管孔内,一端抵设于底板的管孔内,装卸非常简单,便于清洁、维修,使得流体阻损小,有利于控制露点腐蚀,导热管能量回收器的壳体结构简单,体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扩展或缩小,适合应用于冶金、化工、炼油、锅炉、陶瓷、轻纺、机械等行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中1、壳体;2、隔板;3、底板;4、热管;5、第一进口;6、第一出口 7、第二进口;8、第二出口;9、蒸发段;10、冷凝段。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其包括一壳体1、隔板2、底板3和热管4,壳体 1的上半部分为冷凝段10,下半部分为蒸发段9,壳体1上半部分两侧的进、出口为第一进口 5和第一出口 6,方便冷却介质的流入和流出,壳体1下半部分两侧的进、出口为第二进口 7 和第二出口 8,方便废热烟气的流入和流出;隔板2固定在壳体1内侧,底板3固定在壳体1 底部,热管4穿设于隔板2的管孔内,一端抵设于底板3的管孔内,使得其固定性很好。机器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很高的废热烟气由第二进口 7进入蒸发段9内部,蒸发段9 内的热管4瞬间吸收废热烟气的热量并传输至冷凝段10,而被吸收走热量的废热烟气自第二出口 8流出,为加快冷却速度,可自第一进口 5添加适当的冷却介质(水或空气),待蒸发段9所传输的废热烟气抵达冷凝段10后,与冷却介质接触瞬间转换成热空气、热水和蒸汽自第一出口 6流出,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处理,如此往复、高效输送热量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废热烟气的热量回收,真正做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其包括一壳体、隔板、底板和热管,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进口,另一侧设有一出口,所述隔板上设有管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隔板相对应的管孔,所述热管穿设于隔板的管孔内,一端抵设于底板的管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半部分为冷凝段,下半部分为蒸发段,壳体上半部分两侧的进、出口为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方便冷却介质的流入和流出,壳体下半部分两侧的进、出口为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方便废热烟气的流入和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固定在壳体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固定在壳体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的两端采用原材质热挤压方式密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其包括一壳体、隔板、底板和热管,所述壳体一侧设有进口,另一侧设有一出口,所述隔板上设有管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隔板相对应的管孔,所述热管穿设于隔板的管孔内,一端抵设于底板的管孔内。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热管能量回收器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流体阻损小,有利于控制露点腐蚀,适合应用于冶金、化工、炼油、锅炉、陶瓷、轻纺、机械等行业中作为废热回收和工艺过程中热能利用的节能设备。
文档编号F28D15/02GK202066397SQ20112016039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6日
发明者郑锡明 申请人:郑锡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