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0403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性能稳定的平板式热管 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电子元件集成程度日益增高,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 多。然而电子元件表面积大小却趋向变小,热流密度日益增大,这对电子元件散热十分不 利。业界通常采用平板式热管对上述电子元件散热。这种平板式热管具有一与电子元 件贴设的底盖及与底盖配合的一顶盖。所述底盖及顶盖通过焊接而共同形成一密闭的腔 室,若干工作液体及毛细结构收容于该密闭的腔室内。然而,这种平板式热管在使用时,其 底盖及顶盖极易因受压而变形,从而影响其热传导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性能稳定的平板式热管及其制造方法。一种平板式热管,包括一板状的密封壳体、形成于壳体内壁的毛细结构、容置于壳 体内的工作流体和容置在壳体内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支撑柱及至少一金属 线,每一支撑柱开设至少一通道,所述金属线穿置在支撑柱的通道内,且支撑柱的上下端面 与壳体上下侧壁抵接。一种平板式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扁平的壳体,其至少一端具有 开口 ;在所述壳体内壁表面形成一层毛细结构;提供若干支撑柱,每一支撑柱开设至少一 通道;提供至少一金属线,该金属线沿通道嵌入所述支撑柱内而形成支撑结构;将所述支 撑结构塞入所述壳体内,且使支撑柱的上下端面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上下侧壁;填充工作 流体后将壳体的开口进行封口。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支撑结构位于平板式热管内,支撑平板式热管的上下内壁, 从而使平板式热管抗压、抗拉,不易变形,进而不易在运输、使用等过程中损坏而具有稳定 的性能。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平板式热管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用于制造图1中平板式热管壳体的金属管体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金属管体被压扁并在内壁形成烧结式毛细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平板式热管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支撑结构塞入图3中金属管体内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平板式热管的支撑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平板式热管包括一壳体11、形成于壳 体11内壁的一毛细结构13及容置于壳体11内且抵接毛细结构13的一支撑结构。适量工 作流体填充在壳体11内。 上述壳体11由一金属管体10压扁形成,使壳体11呈密封的扁平板状。上述毛细 结构13通过烧结形成于壳体11内壁。可以理解地,上述毛细结构13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毛 细结构,如丝网、沟槽等。上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支撑柱30及连接该若干支撑柱30的若干金属线20。该若 干支撑柱30呈矩阵排列。该支撑柱30采用金属粉末压制烧结而成,沿其两端面向内开设 二相互垂直的槽状通道32。该支撑柱30呈圆柱状,可以理解地,上述支撑柱30并不局限 于圆柱状,其他诸如圆锥台状、多棱柱状或多棱锥台状等结构也适用;该支撑柱30可以是 两端大小不同,且由两端向中间逐渐缩小的形状;该支撑柱30也可以是中间大两端小的形 状。该金属线20的长度略小于壳体11的长度及宽度。该金属线20分别从支撑柱30 的两端压入通道32内,使金属线20与通道32过盈配合而形成网状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 的网格为汽化的工作流体通过提供气流通道。连接在同一支撑柱30的二金属线20异面。 支撑柱30两端的金属线20分别位于两个平面,这两个平面相平行。所有支撑柱30的上下 端面分别位于同一平面上且抵接壳体11的上下侧壁。该平板式热管的具体制造步骤及其过程如下所示(1)提供一一定长度的金属管体10,该金属管体10通常为一导热性能良好的铜管。(2)将金属管体10压扁,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宽度的、内空的长方形板状壳体11,该 壳体11两端各形成一长条形开口。(3)提供一板形芯模,该芯模的长度及宽度均小于壳体11的长度或宽度,将该芯 模塞入壳体11中,再在芯模与壳体11之间填充金属粉末,对壳体11进行高温烧结,使金属 粉末烧结于壳体11内壁而形成烧结式毛细结构13,其中该芯模可以是实体芯模,在烧结后 抽出,也可以是金属纤维芯模,与金属粉末一起烧结于壳体11内壁。(4)提供若干支撑柱30,该若干支撑柱30呈矩阵排列。该支撑柱30采用金属粉 末压制烧结而成,沿其两端面向内开设二相互垂直的槽状通道32。(5)提供若干金属线20,该金属线20的长度略小于壳体11的长度及宽度。该金 属线20分别从支撑柱30的两端压入通道32内,使金属线20与通道32过盈配合而形成网 状的支撑结构。(6)将热管支撑结构塞入壳体11内,采用扩散焊接将使支撑柱30的上下端面抵接 于壳体11的上下内壁上的毛细结构13上。(7)填充相变化工作流体,将壳体11腔体抽成真空,再通过冲压将壳体11两端开 口压合在一起来实现对壳体11的封口,而完成平板式热管的制作。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平板式热管的支撑结构,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 支撑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支撑结构的若干支撑柱40为截面大致呈椭圆的柱状,每一支撑柱40沿其侧部的椭圆面中央开设一贯穿支撑柱40的通道42,一金属线 50穿过各支撑柱40的通道42,使支撑柱40沿金属线50等距排列,然后折弯金属线50使 支撑柱40以矩阵排列。 上述支撑结构位于平板式热管内,支撑平板式热 管的上下内壁,使平板式热管抗 压;并且由于支撑结构与热管的上下内壁采用扩散焊接,使热管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拉能 力,防止热管在高温下膨胀变形,在运输、使用的过程中保持热管稳定的性能。
权利要求
一种平板式热管,包括一板状的密封壳体、形成于壳体内壁的毛细结构、容置于壳体内的工作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支撑柱及至少一金属线,每一支撑柱开设至少一通道,所述至少一金属线穿置在支撑柱的至少一通道内,且支撑柱的上下端面与壳体上下侧壁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撑柱两端向内开设二槽状通 道,该金属线为多根,并分别从支撑柱的两端压入通道内,使金属线与通道过盈配合而形成 网状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网格为汽化的工作流体通过提供气流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式热管,其特征在于连接在同一支撑柱的二金属线异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支撑柱两端的金属线分别位于两个 平面,这两个平面相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撑柱沿其侧部中央开设一贯 穿支撑柱的通道,金属线穿过各支撑柱的通道,然后折弯金属线使支撑柱以矩阵排列,从而 形成该支撑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采用金属粉末压制烧结 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呈圆柱状、圆锥台状、棱 柱状或棱锥台状。
8.一种平板式热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扁平的壳体,其至少一端具有开口 ;在所述壳体内壁表面形成一层毛细结构;提供若干支撑柱,每一支撑柱开设至少一通道;提供至少一金属线,该金属线沿通道嵌入所述支撑柱内而形成支撑结构;将所述支撑结构塞入所述壳体内,且使支撑柱的上下端面分别抵接在所述壳体上下侧壁;填充工作流体后将壳体的开口进行封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撑柱两端向内开 设二槽状通道,该金属线为多根,并分别从支撑柱的两端压入通道内,使金属线与通道过盈 配合而形成网状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网格为汽化的工作流体通过提供气流通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支撑柱的上下端面 分别位于同一平面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热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撑柱沿其侧部中 央开设一贯穿支撑柱的通道,金属线穿过各支撑柱的通道,然后折弯金属线使支撑柱以矩 阵排列,从而形成该支撑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平板式热管,包括一板状的密封壳体、形成于壳体内壁的毛细结构、容置于壳体内的工作流体和容置在壳体内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支撑柱及至少一金属线,每一支撑柱开设至少一通道,所述金属线穿置在支撑柱的通道内,且支撑柱的上下端面与壳体上下侧壁抵接。上述支撑结构位于平板式热管内,支撑平板式热管的上下内壁,从而使平板式热管抗压、抗拉,不易变形,进而不易在运输、使用等过程中损坏而具有稳定的性能。
文档编号H05K7/20GK101988811SQ20091030525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5日
发明者周志勇, 张盛超 申请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