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石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3350阅读:10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火石打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砂轮与火石摩擦产生火花的打火机。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的打火机有两种:一种是电子打火机,另一种是火石打火机。由于电子打火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弄脏手,所以尽管火石打火机的质量与电子打火机相同,价格也比电子打火机低,但很多消费者却更愿意购买电子打火机。在越来越强调健康、卫生的时代,火石打火机必须改变传统的点火方式。
中国专利200910115330.4公开了一种灯火机,其包括齿轮块、复位装置和分离装置,该专利是让火石打火机的点火方式更清洁,但其打火过程中的手感还是无法与电子打火机相媲美,需要非常快速对按钮施加按压力才能点燃火机,而且生产起来也比较复杂。
中国专利97226690.9公开了一种气体燃料点火器,其模仿电子打火机的点火过程和原理,利用按压按钮过程中积蓄的能量突然正向转动打火轮来点火,而完成点火后则需要再考虑如何既回避钢轮与火石之间的摩擦力,又让所有部件回复原位。
中国专利95243330.3公开了一种垂直按压式钢轮发火点火装置,其包括座架、钢轮、火石,在座架上有包括按钮、压力弹簧、回力弹簧、旋转拉杆、增压扣的按压装置,钢轮上有钢轮罩。但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弹簧的力量分配不合理,令钢轮回复原位的过程中必须克服钢轮与火石之间的摩擦力,这会导致钢轮经常被火石卡住。
因此,提供一种点火手感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清洁卫生、适合火石打火机自身特点,并且真正能够投入到实际生产的火石打火机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一种更清洁的方式点燃火石打火机,不仅如此,本发明涉及的火石打火机连点火的手感都和电子打火机几乎一模一样。而且本发明的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易于大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石打火机,其包括燃气释放机构、火花发生机构、操控机构;其中,火花发生机构包括通过变形储能的储能元件、内置于打火机的火石、与火石接触的砂轮、在储能元件释放能量时与砂轮同步正向转动的轮转构件、与轮转构件同步转动并与储能元件接触或连接的储能元件施力位;操控机构包括可拨动轮转构件使其反向转动的拨动构件;拨动构件正向运动并拨动轮转构件使其反向转动时,储能元件施力位同步反向转动并作用于储能元件使其变形并储能;拨动构件继续正向运动并与轮转构件分离时,储能元件释放能量并驱动储能元件施力位正向转动,轮转构件则同步正向转动并复位,砂轮则同步正向转动并与火石摩擦产生火花;燃气释放机构在火花熄灭前由操控机构开启并释放燃气。其中,砂轮与轮转构件可以成型为一体式的部件。
本发明中,待发位置是指活动部所处的一种位置,如果活动部处于待发位置,则拨动构件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轮转构件的阻挡;如果活动部不处于待发位置,则拨动构件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受到轮转构件的阻挡。
本发明中,轮转构件、储能元件施力位和砂轮的转动可分为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其中能引起砂轮摩擦火石产生火花且火花向燃气喷嘴所在方位溅射的转动,称为正向转动;反之则为反向转动。
本发明中,操控机构包括拨动构件、拨动构件绕其转动的杠杆轴、杠杆轴的轴孔,则称此操控机构为杠杆式操控机构。
本发明中,操控机构包括拨动构件、滑块、滑槽,位于拨动构件上的滑块可在固定于打火机内的滑槽内滑动,或者固定于打火机内的滑块可在位于拨动构件上的滑槽内滑动,则称此操控机构为滑块式操控机构。
本发明中,操控机构中影响拨动构件上各点运动轨迹的构件从正常的活动空间进入错位空间时,拨动构件所做的运动称为错位运动。例如,操控机构为杠杆式操控机构,则拨动构件的杠杆轴是操控机构中影响拨动构件上各点运动轨迹的构件,杠杆轴的正常活动空间应该是杠杆轴孔,而当杠杆轴从杠杆轴孔进入错位空间时拨动构件所做的运动即为错位运动;又例如,操控机构为滑块式操控机构,则滑块是操控机构中影响拨动构件上各点运动轨迹的构件,滑块的正常活动空间应该是滑槽,而当滑块由滑槽进入错位空间时拨动构件所做的运动即为错位运动。
本发明中,储能元件可为各种通过变形储存能量的元件,例如各种弹簧,具体可为扭矩弹簧、压缩弹簧或者拉伸弹簧。
本发明中,通过拨动构件的正向运动可使储能元件储能,并且在拨动构件正向运动的过程中操控机构可开启燃气释放机构以释放燃气;该正向运动为单向运动。
本发明中,燃气释放机构包括燃气喷嘴和用于撬动该燃气喷嘴的燃气释放杆,燃气释放杆通过撬动燃气喷嘴来控制燃气的释放,当没有任何外力作用于燃气释放杆时燃气喷嘴处于关闭状态。燃气释放杆转轴可位于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和燃气喷嘴之间,在向下按压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时,燃气释放杆的另一端向上撬动燃气喷嘴;也可以是燃气喷嘴位于燃气释放杆转轴和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之间,在向上推动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时,燃气释放杆的另一端向上撬动燃气喷嘴。燃气喷嘴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领域,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中,操作者通过操作操控机构使拨动构件拨动轮转构件,拨动构件拨动轮转构件使其反向转动时储能元件储能,当储能元件积蓄的能量非常充足时,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分离,储能元件释放能量导致砂轮快速正向转动,砂轮在正向转动的过程中摩擦火石产生火花。操作者操作操控机构,不需直接接触砂轮,其不仅手感好,操作起来和电子打火机几乎一模一样,而且清洁卫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使拨动构件复位的复位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复位机构为错位复位机构,其包括用于拨动构件发生错位运动从而避开轮转构件阻挡的错位空间,以及与拨动构件接触或连接、用于使拨动构件自动发生错位运动并使拨动构件自动复位的弹性元件。操控机构为杠杆式操控机构,其包括拨动构件、拨动构件绕其转动的杠杆轴、杠杆轴的轴孔;杠杆轴可在轴孔和错位空间共同组成的孔内活动。本发明中,弹性元件可为各种通过变形储存能量的元件,例如各种弹簧,具体可为扭矩弹簧、压缩弹簧或者拉伸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复位机构为错位复位机构,操控机构为滑块式操控机构,其包括拨动构件、滑块、滑槽,位于拨动构件上的滑块可在固定于打火机内的滑槽内滑动,或者固定于打火机内的滑块可在位于拨动构件上的滑槽内滑动;滑槽旁设有与滑槽连成一体的突出部(即错位空间),滑块可在滑槽和突出部共同组成的空间内活动,错位空间为突出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轮转构件与拨动构件的接触面上设有用于阻碍拨动构件自动复位的障碍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复位机构为旋转复位机构,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接触的端部为可绕其自身的转动轴在限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活动部,或者轮转构件与拨动构件接触的端部为可绕其自身的转动轴在限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活动部;旋转复位机构包括转动轴,以及与拨动构件接触或连接、用于使拨动构件自动复位的弹性元件。旋转复位机构通过让活动部发生转动,令拨动构件避开轮转构件的阻挡并复位。该旋转复位机构还可包括与活动部接触或连接、用于使活动部在转动后自动回复待发位置的复位元件。本发明中,复位元件可为各种通过变形储存能量的元件,例如各种弹簧,具体可为扭矩弹簧、压缩弹簧或者拉伸弹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可设置为必须向操控机构的按压位施加大于4.1公斤的力时才能点燃火机,如此设置是为了避免儿童能轻易点火。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火花发生机构中设有与砂轮同步转动并且手可触及的防卡柱;相应的,打火机上设有容纳防卡柱在其内与砂轮同步转动的防卡孔。当砂轮被火石卡住时,用手拨动防卡柱,可让轮转构件复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砂轮不会接触到火石的部分设有形状不对称的缺□。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砂轮的外周是有正圆弧的非正圆形,且所述正圆弧上全部或部分有能与所述打火石摩擦产生火花的锉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操作者通过操作操控机构使轮转构件反向转动,同时储能元件储能,当储能元件积蓄的能量非常充足时,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分离,储能元件释放能量导致砂轮快速正向转动,砂轮在正向转动过程中摩擦火石产生火花,操作者操作操控机构,不需直接接触砂轮;
2、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火石打火机自身的特点,没有简单模仿电子打火机的点火过程和原理,而是先令轮转构件反向转动并令储能元件储能,当储能元件积蓄的能量非常充足时,令储能元件释放能量导致轮转构件和砂轮同步正向转动,砂轮正向转动的同时摩擦火石产生火花,点火过程完成后就不需再考虑砂轮的复位问题,更不需要再考虑在完成点火过程后所有部件回复原位的过程中如何回避砂轮与火石之间的摩擦力的问题,因此大大降低了砂轮被火石卡住的几率;
3、本发明使用砂轮和火石产生火花,其成本低于电子打火机所必须的压电陶瓷,因而本发明的打火机成本更加低廉;
4、本发明的打火机结构简单,易于大批量生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在不对打火机进行任何操作时,打火机内各部件所处的状态;
图2是实施例1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操作者施加外力,使拨动构件转动,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接触;
图3是实施例1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操作者继续施加外力,轮转构件反向转动,压缩储能元件,并且拨动构件开始接触控制燃气释放机构的燃气释放杆;
图4是实施例1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即将分离,储能元件积蓄的能量已非常充足,且燃气释放机构已经开始释放出燃气;
图5是实施例1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分离后,储能元件驱动轮转构件及砂轮正向转动,转动的砂轮与火石快速摩擦产生火花,火花点燃燃气产生火焰;
图6是实施例1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的过程中受到轮转构件的阻挡;
图7是实施例1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发生错位运动,进而使拨动构件避开轮转构件的阻挡;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在不对打火机进行任何操作时,打火机内各部件所处的状态;
图9是实施例2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操作者施加外力,使拨动构件上行,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接触;
图10是实施例2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即将分离,储能元件积蓄的能量已非常充足,且燃气释放机构已经开始释放燃气;
图11是实施例2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分离后,储能元件驱动轮转构件及砂轮正向转动,转动的砂轮与火石快速摩擦产生火花,火花点燃燃气产生火焰;
图12是实施例2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的过程中受到轮转构件的阻挡,并且拨动构件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开始发生错位运动;
图13是实施例2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发生错位运动,进而使拨动构件避开轮转构件的阻挡;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在不对打火机进行任何操作时,打火机内各部件所处的状态;
图15是实施例3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分离后,储能元件驱动轮转构件及砂轮正向转动,转动的砂轮与火石快速摩擦产生火花,火花点燃燃气产生火焰;
图16是实施例3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在拨动构件复位的过程中,拨动构件的活动部转动一定的角度,进而使拨动构件避开轮转构件的阻挡;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在不对打火机进行任何操作时,打火机内各部件所处的状态;
图18是实施例4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分离后,储能元件驱动轮转构件及砂轮正向转动,转动的砂轮与火石快速摩擦产生火花,火花点燃燃气产生火焰;
图19是实施例4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在拨动构件复位的过程中,拨动构件的活动部转动一定的角度,进而使拨动构件避开轮转构件的阻挡;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轮转构件一侧的结构;
图22是实施例6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储能元件施力位一侧的结构;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9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在不对打火机进行任何操作时,打火机内各部件所处的状态,其中,虚线xlx2、x3x4、yly2、y3y4围成一个长方形框;
图26是图25中的长方形框所切割的打火机实体沿x2xl方向投影到纸平面上所得的结构示意图27是与图26同一实施例且相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在拨动构件复位的过程中,轮转构件的活动部转动一定的角度,进而使拨动构件避开轮转构件的阻挡;
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10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在不对打火机进行任何操作时,打火机内各部件所处的状态,并且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分离;
图29是实施例10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的过程中,被轮转构件上的障碍部阻挡而无法自动复位;
图30是实施例10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在操作者的外力作用下,使拨动构件发生错位运动,进而使拨动构件避开轮转构件的阻挡;
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11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在复位的过程中,其位于端部的活动部与轮转构件接触,且活动部无法自动转动足够大的角度,使拨动构件无法自动避开轮转构件的阻挡;
图32是实施例11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在操作者的外力作用下,拨动构件的活动部转动足够的角度,进而使拨动构件避开轮转构件的阻挡;
图33是本发明实施例12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即将分离,此时操作者施加在操控机构的按压位上的力不小于4.1公斤,燃气喷嘴处于即将释放燃气的临界状态或刚开始释放燃气;
图34是实施例12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操作者加大力量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拨动构件下压燃气释放机构的燃气释放杆,使燃气释放机构持续释放燃气;拨动构件与轮转构件分离后,储能元件驱动轮转构件及砂轮正向转动,转动的砂轮与火石快速摩擦产生火花,火花点燃燃气产生火焰;
图35是本发明实施例13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36是本发明实施例14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37是本发明实施例15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38是本发明实施例16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因为砂轮或者火石的质量问题而导致砂轮被火石卡住;
图39是实施例16的部分外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防卡柱及其防卡孔;
图40是实施例16的部分外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操作者用手拨动防卡柱;
图41是实施例16的部分外部结构示意图,其显示了砂轮从被卡住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图42是本发明实施例17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操控机构是杠杆式操控机构。
打火机包括四个部分:燃气释放机构、火花发生机构、操控机构和复位机构。
燃气释放机构包括燃气喷嘴2、喷嘴弹簧I和燃气释放杆19,本实施例中,燃气释放杆转轴18位于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46和燃气喷嘴2之间;
复位机构包括弹性元件11和错位空间14。
操控机构包括拨动构件15、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和拨动构件的杠杆轴孔37。
火花发生机构包括砂轮5、火石4、火石弹簧20、轮转构件10、储能元件7和储能元件施力位8。其中砂轮5和轮转构件10组合在一起并可绕砂轮的转动轴6转动,储能元件施力位8位于轮转构件10之上,砂轮5、轮转构件10和储能元件施力位8可绕砂轮的转动轴6做同步转动。火石弹簧20将火石4牢牢抵住砂轮5。本实施例中储能元件7是一个扭矩弹簧,储能元件7的扭矩弹簧螺旋部34套在砂轮的转动轴6上,储能元件7的一头抵住固定于打火机内部的储能元件固定位3,另一头抵住轮转构件10上的储能元件施力位8。在不施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储能元件7向储能元件施力位8施加弹力,使轮转构件10抵住限位块9。
拨动构件15可绕一个固定于打火机内的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转动。本实施例中拨动构件的杠杆轴孔37和错位空间14共同组成一个总空间38,总空间38在拨动构件15上形成一个长圆形的孔,孔的宽度略大于圆柱形的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的直径。轮转构件10与拨动构件15接触的端部距离拨动构件的杠杆轴孔37比错位空间14远。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可在总空间38形成的长圆形的孔内活动。当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由拨动构件的杠杆轴孔37进入错位空间14时,拨动构件15所做的运动即为错位运动。
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1是一个压缩弹簧,弹性元件1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于打火机内部的弹性元件固定位25上,另一端固定在拨动构件15上的弹性元件施力位26上。以图1为参照,在不施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11向拨动构件15施加右下方向的弹力,使固定于打火机内部的圆柱形限位块16牢牢抵住拨动构件15上的圆柱形契合块17,此时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位于拨动构件的杠杆轴孔37内。
用手21向下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时,拨动构件15开始克服弹性元件11的弹力绕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做单向旋转运动,此单向旋转运动为正向运动。当拨动构件15接触到轮转构件10时(如图2),拨动构件15则还需要克服除弹性元件11的弹力之外的储能元件7的弹力以及砂轮5与火石4之间的摩擦力来使轮转构件10反向转动,在此过程中,所有施加于拨动构件15的合力决定了拨动构件15不会发生错位运动。储能元件7在轮转构件10反向转动的过程中储能。
当拨动构件15将轮转构件10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拨动构件15开始接触到燃气释放杆19(如图3)。然后拨动构件15继续正向运动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逐渐趋向分开的过程。当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即将分离时(如图4),弹性元件11和储能元件7所积蓄的能量已经很大,其中储能元件7所积蓄的能量已经足以驱动砂轮5快速转动并摩擦火石4产生大量的火花,而此时拨动构件15已经作用于杠杆结构的燃气释放杆19,燃气释放杆19绕燃气释放杆转轴18转动并打开燃气喷嘴2,燃气开始释放。只有在此刻或邻近此刻时,由于实际产品中分配给弹性元件11和储能元件7的力量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不同的差异,导致所有作用于拨动构件15的合力可能会让拨动构件15发生错位运动,令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分离的时机提前。但此刻或邻近此刻时的错位运动不会对点火产生任何问题,因为本实施例不像实施例12那样对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分离的时机有很高的要求,此刻或邻近此刻时储能元件7所积蓄的能量已经早已足以驱动轮转构件10和砂轮5转动并摩擦火石4产生大量的火花、并能令轮转构件10复位,这些火花已完全足够点燃燃气,燃气也早已开始释放。本实施例也可以增加和实施例12中一样的止移面44和限位块45,来避免此刻的错位运动,如图33。
继续向下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拨动构件15会与轮转构件10分离(如图5),储能元件7所积蓄的能量瞬间爆发并推动储能元件施力位8、轮转构件10和砂轮5 —起回转,轮转构件10随即复位,砂轮5的回转为正向转动,砂轮5回转时摩擦火石4所产生的大量火花迅速点燃燃气,而拨动构件15则会继续正向运动,直至被固定于打火机内部的限位块12挡住,在这个过程中拨动构件15 —直持续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燃气一直持续释放,由于燃气已经被点燃,所以只要一直按压住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火焰就会一直持续。整个点火过程完成。从操作者用手21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开始,一直到打火机被点燃的过程,称为点火过程。
当手21停止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时,弹性元件11会推动拨动构件15复位,在这个过程中拨动构件15将不再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喷嘴弹簧I会将燃气喷嘴2推回关闭位置,燃气释放杆19也回到原位,燃气随即关闭,火焰熄灭。也在此过程中,拨动构件15会接触到轮转构件10并受到轮转构件10的阻挡(如图6)。本发明中,在拨动构件15完成点火过程后复位的过程中,轮转构件10上与拨动构件15发生接触的面称为复位接触面36。本实施例中的复位接触面36为一个光滑的弧形曲面。而当拨动构件15接触到轮转构件10后,所有作用于拨动构件15的合力以及复位接触面36的光滑弧形曲面的共同作用会让拨动构件15发生错位运动,令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逐渐趋向分离(如图7)并最终分离。与轮转构件10分离之后,拨动构件15会在弹性元件11的弹力影响之下自动复位(如图1)。
实施例2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操控机构是滑块式操控机构。
打火机包括四个部分:燃气释放机构、火花发生机构、操控机构和复位机构。
燃气释放机构包括燃气喷嘴2、喷嘴弹簧1、燃气释放杆19,本实施例中,燃气释放杆转轴18位于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46和燃气喷嘴2之间。
复位机构包括弹性元件11和错位空间14。
操控机构包括拨动构件15、滑槽29、滑块30和反向杠杆31。
火花发生机构包括砂轮5、火石4、火石弹簧20、轮转构件10、储能元件7和储能元件施力位8。火花发生机构中各部件之间的关系与实施例1 一样。本实施例中储能元件7为扭矩弹簧,储能元件7的扭矩弹簧螺旋部34套在砂轮的转动轴6上,储能元件7的一头抵住固定于打火机内部的储能元件固定位3,另一头抵住轮转构件10上的储能元件施力位8,在不施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储能元件7向储能元件施力位8施加弹力,使轮转构件10抵住限位块9。
本实施例中,打火机内设有滑槽29,拨动构件15上的滑块30可在滑槽29和错位空间14共同组成的一个总空间38内活动。错位空间14位于当拨动构件15和轮转构件10接触时滑块30所在位置的附近,并在滑槽29旁背向轮转构件10的一侧形成一个与滑槽29连成一体的突出部。当滑块30由滑槽29移入错位空间14时,拨动构件15即发生错位运动。当滑块30只在滑槽29内移动时,滑块30能上下滑动且不会发生转动。
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1是一个压缩弹簧,弹性元件1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于打火机内部的弹性元件固定位25上,另一端固定在拨动构件15上的弹性元件施力位26上。以图8为参照,在不施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弹性元件11向拨动构件15施加垂直向下方向的弹力,将拨动构件15牢牢压在滑槽29的最下端。
用手21向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施加一个偏向轮转构件10方向的斜上方向的力时,拨动构件15开始克服弹性元件11的弹力沿滑槽29向上做单向直线运动,此单向直线运动为正向运动。在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的斜面外形的引导下,此过程中手21向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施力的方向正好符合人握住火机时的施力习惯。当拨动构件15接触到轮转构件10时(如图9),拨动构件15则还需要克服除弹性元件11的弹力之外的储能元件7的弹力以及砂轮5与火石4之间的摩擦力来使轮转构件10反向转动。储能元件7在轮转构件10反向转动的过程中储能。
操控机构中包括一个反向杠杆31,此反向杠杆31绕反向杠杆的杠杆轴32转动;并且此反向杠杆31被反向杠杆的限位块33和燃气释放杆19共同限定了活动范围,以保证拨动构件15在正向运动过程中一定能够接触到燃气释放杆19。然后拨动构件15继续向上滑动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逐渐趋向分开的过程。当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即将分离时(如图10),弹性元件11和储能元件7所积蓄的能量已经很大,其中储能元件7所积蓄的能量已经足以令砂轮5转动并摩擦火石4产生大量的火花,而此时拨动构件15已经作用于反向杠杆31,而反向杠杆31将拨动构件15施加的向上的力转变为向下的力并作用于杠杆结构的燃气释放杆19,燃气释放杆19绕燃气释放杆转轴18转动并打开燃气喷嘴2,燃气开始释放。
继续用手21以相同方向的力推动拨动构件15,拨动构件15会与轮转构件10分离(如图11),储能元件7所积蓄的能量瞬间爆发并推动储能元件施力位8、轮转构件10和砂轮5回转,轮转构件10随即复位,砂轮5的回转为正向转动,砂轮5在正向转动的过程中摩擦火石4产生大量的火花,火花迅速点燃燃气,而拨动构件15会继续向上滑动,直至到达滑槽29的顶点,在这个过程中拨动构件15 —直持续作用于反向杠杆31,反向杠杆31也一直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使燃气一直持续释放,由于燃气已经被点燃,所以只要一直按压住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火焰就会一直持续。整个点火过程完成。
当手21停止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时,弹性元件11会推动拨动构件15复位,在这个过程中拨动构件15将不再作用于反向杠杆31,反向杠杆31也不再施力于燃气释放杆19,喷嘴弹簧I会将燃气喷嘴2推回关闭位置,燃气释放杆19也回到原位,燃气随即关闭,火焰熄灭。也在此过程中拨动构件15会接触到轮转构件10并受到轮转构件10的阻挡(如图12)。本实施例中的复位接触面36为一个光滑的平面。而当拨动构件15接触到轮转构件10后,所有作用于拨动构件15的合力以及复位接触面36的光滑平面的共同作用会让滑块30滑入错位空间14中,同时拨动构件15会发生错位运动,令拨动构件15在自动返回滑动的过程中与轮转构件10逐渐趋向分离(如图13)并最终分离。与轮转构件10分离后,拨动构件15会在弹性元件11的弹力影响下回到滑槽29的底部从而复位(如图8)。
本实施例中燃气释放机构的结构也可以改为实施例4中那样,令燃气喷嘴2位于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46和燃气释放杆转轴18之间,并让拨动构件15由下向上按压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46以开启燃气释放机构(以图17为参照)。
实施例3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操控机构是杠杆式操控机构。
打火机包括四个部分:燃气释放机构、火花发生机构、操控机构和复位机构。
火花发生机构和燃气释放机构与实施例1相同。
复位机构包括弹性元件11、活动部的转动轴22和复位元件23。
操控机构包括拨动构件15、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和拨动构件的杠杆轴孔37。
拨动构件15可绕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转动,拨动构件的杠杆轴孔37略大于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接触的端部为可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在限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活动部24。本实施例中的活动部24可以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转动的范围是:以图14为参照,从待发位置顺时针可转动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并且不能从待发位置做逆时针转动(图14中的活动部24位于待发位置)。当拨动构件15不与轮转构件10接触时,活动部24在复位元件23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位于待发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复位元件23采用拉伸弹簧,复位元件23的一头固定在拨动构件15上的复位元件固定位28上,另一头固定在活动部24上的复位元件施力位27上。
用手21向下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时,拨动构件15克服弹性元件11的弹力绕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做单向旋转运动,此单向旋转运动为正向运动。当拨动构件15接触到轮转构件10时,拨动构件15则还需要克服除弹性元件11的弹力之外的储能元件7的弹力以及砂轮5与火石4之间的摩擦力来使轮转构件10反向转动。储能元件7在轮转构件10反向转动的过程中储能。
当拨动构件15将轮转构件10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拨动构件15开始接触到燃气释放杆19。然后拨动构件15继续以相同方向转动的过程中,会有一个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逐渐趋向分开的过程。当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即将分离时,弹性元件11和储能元件7所积蓄的能量已经很大,其中储能元件7所积蓄的能量已经足以驱动砂轮5快速转动并摩擦火石4产生大量的火花,而此时拨动构件15已经作用于杠杆结构的燃气释放杆19,燃气释放杆19绕燃气释放杆转轴18转动并打开燃气喷嘴2,燃气开始释放。
继续向下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拨动构件15会与轮转构件10分离(如图15),储能元件7所积蓄的能量瞬间爆发并推动储能元件施力位8、轮转构件10和砂轮5 —起回转,轮转构件10随即复位,砂轮5的回转为正向转动,砂轮5回转时摩擦火石4所产生的大量火花迅速点燃燃气,而拨动构件15则会继续正向运动,直至被限位块12挡住,在这个过程中拨动构件15 —直持续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燃气一直持续释放,由于燃气已经被点燃,所以只要一直按压住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火焰就会一直持续。整个点火过程完成。
当手21停止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时,弹性元件11将推动拨动构件15复位,拨动构件15不再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喷嘴弹簧I会将燃气喷嘴2推回关闭位置,燃气释放杆19也回到原位,燃气随即关闭,火焰熄灭。也在此过程中拨动构件15会接触到轮转构件10并受到轮转构件10的阻挡。而此时,所有作用于活动部24的合力会让活动部24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做顺时针方向转动(以图14为参照)。在所有作用于活动部24的合力以及复位接触面36的光滑弧形曲面的共同影响下,活动部24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逐渐转动足够的角度,拨动构件15也与轮转构件10逐渐趋向分离(如图16)并最终分离。在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分离之后,复位元件23会向复位元件施力位27施加弹力,活动部24随即被拉回到待发位置,拨动构件15同时也会在弹性元件11的弹力影响之下继续转动并最终复位(如图14)。
实施例4
如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操控机构是滑块式操控机构。
打火机包括四个部分:燃气释放机构、火花发生机构、操控机构和复位机构。
燃气释放机构包括燃气喷嘴2、喷嘴弹簧I和燃气释放杆19,本实施例中,燃气喷嘴2位于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46和燃气释放杆转轴18之间;
复位机构包括弹性元件11、活动部的转动轴22和复位元件23。
火花发生机构与实施例2相同。
操控机构包括拨动构件15、滑槽29和滑块30。
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接触的端部为可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在限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活动部24。本实施例中的活动部24可以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转动的范围是:以图17为参照,从待发位置顺时针可转动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并且不能从待发位置做逆时针转动(图17中的活动部24位于待发位置)。当拨动构件15不与轮转构件10接触时,活动部24在复位元件23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位于待发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复位元件23采用拉伸弹簧,复位元件23的一头固定在拨动构件15上的复位元件固定位28上,另一头固定在活动部24上的复位元件施力位27上。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主要有如下区别:
1、本实施例的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接触的端部为可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在限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活动部24。
2、本实施例的打火机中只设有滑槽29,而没有错位空间14。
3、本实施例的操控机构中没有反向杠杆31。
本实施例的打火机的点火过程同实施例2只有一点不一样,即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燃气喷嘴2位于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46和燃气释放杆转轴18之间,所以在由下向上推动拨动构件15滑动的过程中,拨动构件15会由下向上作用于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46,而不是实施例2中那样拨动构件15通过反向杠杆31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燃气释放杆19随后绕燃气释放杆转轴18转动并打开燃气喷嘴2,燃气随即释放。释放出的燃气会在随后的点火过程中被点燃(如图18)。
另外,完成点火过程后,当手21停止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时,弹性元件11推动拨动构件15复位的过程会不同。
在弹性元件11推动拨动构件15复位的过程中,拨动构件15将不再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喷嘴弹簧I会将燃气喷嘴2推回关闭位置,燃气释放杆19也回到原位,燃气随即关闭,火焰熄灭。也在此过程中拨动构件15会接触到轮转构件10并受到轮转构件10的阻挡。而此时,所有作用于活动部24的合力会让活动部24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做顺时针方向转动(以图17为参照时)。在所有作用于活动部24的合力以及复位接触面36的光滑平面的共同影响下,活动部24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逐渐转动足够的角度,拨动构件15也与轮转构件10逐渐趋向分离(如图19)并最终分离。在拨动构件15与轮转构件10分离之后,复位元件23会向复位元件施力位27施加拉力,活动部24随即被拉回到待发位置,拨动构件15同时也会在弹性元件11的弹力影响下继续滑动并最终复位(如图17)。
本实施例中燃气释放机构的结构也可以改为实施例2中那样,令燃气释放杆转轴18位于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46和燃气喷嘴2之间,并让拨动构件15通过反向杠杆31作用于燃气释放杆以开启燃气释放机构(如图8)。
实施例5
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中可用来说明活动部24可在轮转构件10之上。
本实施例中,轮转构件10与拨动构件15接触的端部为可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在限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活动部24。当拨动构件15不与轮转构件10接触时,活动部24在复位元件23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位于待发位置。本实施例中的活动部24可以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转动的范围是:以图20为参照,从待发位置顺时针可转动大于60度且小于120度,并且不能从待发位置做逆时针转动(图20中的活动部24位于待发位置)。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主要有如下区别:
1、本实施例中,轮转构件10与拨动构件15接触的端部为可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在限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活动部24。
2、本实施例中,复位元件23用的是扭矩弹簧。复位元件23的扭矩弹簧螺旋部34套在活动部的转动轴22上,复位元件23的一头抵住轮转构件10上的复位元件固定位28,另一头抵住活动部24上的复位元件施力位27。
本实施例的打火机的点火过程同实施例4完全一样。打火机完成点火过程后,弹性元件11推动拨动构件15复位的过程也几乎与实施例4 一样,所不同的仅仅是:活动部24的转动发生在轮转构件10上,而不是在拨动构件15上。
本实施例中燃气释放机构的结构也可以改为实施例2中那样,令燃气释放杆转轴18位于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46和燃气喷嘴2之间,并让拨动构件15通过反向杠杆31作用于燃气释放杆以开启燃气释放机构(如图8)。
实施例6
如图21为本实施例的正面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实施例的背面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用来说明轮转构件10可与储能元件施力位8分别位于砂轮5的两边。
本实施例中的打火机,整个点火过程以及拨动构件15复位的过程都与实施例1 一模一样。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储能元件施力位8位于轮组合构件39之上,轮组合构件39与轮转构件10分别位于砂轮5的两边,其中轮组合构件39、轮转构件10和砂轮5组合成一个组合件并可绕砂轮的转动轴6转动。
实施例7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相比,少了复位元件23、复位元件固定位28和复位元件施力位27。正置火机并且不对打火机进行任何操作时,活动部24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位于待发位置;在倒置火机时,活动部24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不位于待发位置。
正置火机时使用打火机是人们的习惯。当火机正置时,本实施例中的打火机的点火过程,以及完成点火过程后拨动构件15复位的过程,都与实施例3 —模一样。
实施例8
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5相比,少了复位元件23、复位元件固定位28和复位元件施力位27。正置火机并且不对打火机进行任何操作时,活动部24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不位于待发位置;在倒置火机时,活动部24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位于待发位置。
正置火机时使用打火机是人们的习惯,而本火机在倒置时才能点燃,这正好限制了非目标人群(如孩童)的使用,而让本火机更加安全。
当倒置火机时,本实施例中的打火机的点火过程与实施例5 —模一样。而在完成点火过程后停止施力于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时,无论正置或倒置火机,拨动构件15在自动复位的过程中几乎或完全受不到轮转构件10的任何阻挡,拨动构件15在弹性元件11的弹力作用下可以轻松的复位。
本实施例中燃气释放机构的结构也可以改为实施例2中那样,令燃气释放杆转轴18位于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46和燃气喷嘴2之间,并让拨动构件15通过反向杠杆31作用于燃气释放杆以开启燃气释放机构(如图8)。
实施例9
以图25所展示的是在不对本实施例的打火机进行任何操作时,打火机内各部件所处的状态。以图25为参照,平行于水平面的轴为X轴,垂直于水平面的轴为y轴,那么本实施例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运用不限于xy轴组成的平面之上。
以图25为参照,z轴垂直于xy轴所组成的平面。
为了更简单的理解本实施例,现将平行于X轴的xlx2线、x3x4线和平行于y轴的yly2线、y3y4线这四条直线在图25的打火机结构图中圈出一个长方形框,然后这个长方形框沿着z轴切割本实施例的打火机实体会得到一个区域实体,最后从x2向Xl方向将这个切割出来的区域实体投影到纸平面上便是图26所展示的结构图,而图27便是以图26同样的视角来展示打火机不同状态下的结构图。
本实施例中活动部24位于轮转构件10上。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5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1、本实施例的活动部24的转动范围在yz轴所组成的平面之上,而不在xy轴所组成的平面之上。
2、本实施例中复位元件23采用的是拉伸弹簧。
如图26所展示的各部件的状态是在不对打火机进行任何操作时所处的状态。用手21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时,拨动构件15会正向运动并接触到轮转构件10。继续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则会发生与实施例5相同的点火过程。而在完成点火过程后拨动构件15自动复位的过程也与实施例5是同样的原理,只不过把活动部24发生转动的平面换到了 yz轴组成的平面,图27展示了在此过程中活动部24发生转动并且拨动构件15和轮转构件10趋向分开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燃气释放机构的结构也可以改为实施例2中那样,令燃气释放杆转轴18位于燃气释放杆的施力端46和燃气喷嘴2之间,并让拨动构件15通过反向杠杆31作用于燃气释放杆以开启燃气释放机构(如图8)。
实施例10
如图2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打火机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轮转构件10的复位接触面36上有障碍部40。
本实施例中的打火机的点火过程与实施例1 一模一样。不同点在于完成点火过程后弹性元件11推动拨动构件15复位的过程中,拨动构件15会被障碍部40阻挡,此时所有作用于拨动构件15的合力无法让拨动构件15自动发生错位运动(如图29),令拨动构件15无法自动避开轮转构件10的阻挡。而需要人用手21向拨动构件15施加斜上方向的力,拨动构件15才能发生错位运动,拨动构件15才能绕开障碍部40的阻挡(如图30),拨动构件15继而与轮转构件10分离并最终复位(如图28)。
本实施例的意义在于,每次完成点火过程后拨动构件15都无法自动复位,而需要人力的辅助,拨动构件15才能复位,火机才能被再次点燃,并且这个辅助力的方向完全不同于在点火过程中需要施加的力的方向,这增加了非目标人群(如孩童)的使用难度,大大提高了火机的安全性。
实施例11
如图31和图3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打火机的结构与实施例3—样,本实施例中的复位元件23是拉伸弹簧,与实施例3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复位元件23的弹力比较大。在完成点火过程后弹性元件11推动拨动构件15复位的过程中,拨动构件15会接触到轮转构件10并受其阻挡,但由于复位元件23的弹力过大,导致所有作用于活动部24的合力无法让活动部24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转动足够大的角度,拨动构件15因此无法自动绕开轮转构件10的阻挡(如图31)且无法自动复位,而需要人力的辅助,活动部24才能绕活动部的转动轴22转动足够大的角度,使拨动构件15绕开轮转构件10的阻挡(如图32),并最终复位。
本实施例的意义在于,增加了非目标人群(如孩童)的使用难度,提高了火机的安全性。
实施例12
如图33所不,本实施例中的打火机其原理与实施例1 一样,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提高了打火机使用的安全性,具体实施方法如下:点火过程中,拨动构件15在正向运动过程中转动轮转构件10并与轮转构件10即将分离的那一刻,操作者施加在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上的力不小于4.1公斤,并且在此时拨动构件15已经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燃气喷嘴2则处于即将释放燃气的临界状态或刚开始释放燃气,此时一旦加大力量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则拨动构件15会继续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燃气会持续释放,于此同时拨动构件15会与轮转构件10分离(如图34),储能元件7所积蓄的能量瞬间爆发并推动储能元件施力位8、轮转构件10和砂轮5 —起回转,轮转构件10随即复位,砂轮5回转时摩擦火石4所产生的火花迅速点燃燃气,而拨动构件15则会继续正向运动,直至被限位块12挡住,在这个过程中拨动构件15—直持续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燃气一直持续释放,由于燃气已经被点燃,所以只要一直按压住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火焰就会一直持续。另外,从拨动构件15开始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 一直到拨动构件15接触到限位块12的这段过程中,本实施例不能允拨动构件15发生错位运动,因其会影响到拨动构件15能否及时准确的作用于燃气释放杆19,而本实施例对燃气释放的时机要求很高,为解决此问题本实施例在打火机中加入了一个固定于打火机内部的圆柱形限位块45,并在拨动构件15上加入了一个止移面44。在点火过程中,所有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可能进入错位空间14的阶段,限位块45都会抵住拨动构件15上的止移面44,令拨动构件15不能发生错位运动;并且在完成点火过程后弹性元件11推动拨动构件15复位的过程中,拨动构件15在自动发生错位运动时限位块45接触不到止移面44,所以限位块45和止移面44不会对在此过程中的错位运动产生任何影响。这个限位块45和止移面44也同样可运用到实施例1和实施例10中。
当手21停止按压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时,拨动构件15自动复位的过程与实施例1是一样的。
本实施例的意义在于,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打火机时,如果不向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施加大于4.1公斤的力,则打火机无法被点燃。而4.1公斤的力的限制则能让孩童的使用难度加大,大大提高了火机的安全性。
实施例13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不同点在于:
1、本实施例中,储能元件7是拉伸弹簧,其一端固定在固定于打火机内部的储能元件固定位3上,另一端固定在轮转构件10上的储能元件施力位8上。
2、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1是扭矩弹簧,弹性元件11的扭矩弹簧螺旋部34套在拨动构件的杠杆轴13上,其一端抵住固定于打火机内部的弹性元件固定位25,另一端抵住拨动构件15上的弹性元件施力位26。
本实施例说明了,储能元件7还可以是拉伸弹簧,弹性元件11还可以是扭矩弹簧。
实施例14
如图3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
1、本实施例中,储能元件7是压缩弹簧,其一端固定在固定于打火机内部的储能元件固定位3上,另一端固定在轮转构件10上的储能元件施力位8上。
2、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1是拉伸弹簧,其一端固定在固定于打火机内部的弹性元件固定位25上,另一端固定在拨动构件15上的弹性元件施力位26上。
本实施例说明了,储能元件7还可以是压缩弹簧,弹性元件11还可以是拉伸弹簧。
实施例15
如图3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4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复位元件23是压缩弹簧,复位元件23的一头固定在拨动构件15上的复位元件固定位28上,另一头固定在活动部24上的复位元件施力位27上。
本实施例说明了,复位元件23除了可以如实施例4那样是拉伸弹簧或如实施例5那样是扭矩弹簧,还可以是压缩弹簧。
实施例16
如图38所示的是实施例1所出现的一个极端情况,这也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火石打火机都可能会出现的比较极端的情况:砂轮5可能因为火石4或砂轮5自身的质量原因而被卡住。图38所展示的就是这种情况,拨动构件15转动轮转构件10并与轮转构件10分离之后,停止对操控机构的按压位35施力,此时拨动构件15可以自动复位,而砂轮5被卡住,导致轮转构件10也不能回转并复位。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轮转构件10上增加了一个防卡柱41,此防卡柱41在本实施例中与储能元件施力位8重叠,防卡柱41沿垂直于纸平面的轴伸出至火机外;相应的,打火机上设有容纳防卡柱41在其内与砂轮5同步转动的防卡孔42。
当砂轮5被卡住时(如图39),只要用手21用力拨动防卡柱41 (如图40),砂轮5便会从被卡住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积蓄在储能元件7中的能量迅速释放,轮转构件10则被储能元件7弹回并复位(如图41)。
实施例17
如图4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砂轮5上有不对称形状的缺口,而且此缺口在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中不会接触到火石4。
设置此缺口的意义在于:砂轮5上有用来摩擦火石4产生火花的锉齿43,装配人员通过砂轮5上缺口的形状便知挫齿43的方向,方便装配人员装配。
本实施例的操作原理与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虽然本发明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发明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发明的发明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火石打火机,其包括燃气释放机构、火花发生机构、操控机构;其中,所述火花发生机构包括通过变形储能的储能元件、内置于所述打火机的火石、与所述火石接触的砂轮、在所述储能元件释放能量时与所述砂轮同步正向转动的轮转构件、与所述轮转构件同步转动并与所述储能元件接触或连接的储能元件施力位;所述操控机构包括可拨动所述轮转构件使其反向转动的拨动构件;所述拨动构件正向运动并拨动所述轮转构件使其反向转动时,所述储能元件施力位同步反向转动并作用于所述储能元件使其变形并储能;所述拨动构件继续正向运动并与所述轮转构件分离时,所述储能元件释放能量并驱动所述储能元件施力位正向转动,所述轮转构件则同步正向转动并复位,所述砂轮则同步正向转动并与所述火石摩擦产生火花;所述燃气释放机构在所述火花熄灭前由所述操控机构开启并释放燃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石打火机,其中,还包括用于使所述拨动构件复位的复位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石打火机,其中,所述复位机构为错位复位机构,其包括用于所述拨动构件发生错位运动从而避开所述轮转构件阻挡的错位空间,以及与所述拨动构件接触或连接、用于使所述拨动构件自动发生所述错位运动并使所述拨动构件自动复位的弹性元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石打火机,其中,所述操控机构为杠杆式操控机构,其包括所述拨动构件、所述拨动构件绕其转动的杠杆轴、所述杠杆轴的轴孔;所述杠杆轴可在所述轴孔和所述错位空间共同组成的孔内活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石打火机,其中,所述操控机构为滑块式操控机构,其包括所述拨动构件、滑块、滑槽,位于所述拨动构件上的所述滑块可在固定于所述打火机内的所述滑槽内滑动,或者固定于所述打火机内的所述滑块可在位于所述拨动构件上的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滑槽旁设有与所述滑槽连成一体的突出部,所述滑块可在所述滑槽和所述突出部共同组成的空间内活动,所述错位空间为所述突出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火石打火机,其中,所述轮转构件与所述拨动构件的接触面上设有用于阻碍所述拨动构件自动复位的障碍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石打火机,其中,所述复位机构为旋转复位机构;所述拨动构件与所述轮转构件接触的端部为可绕其自身的转动轴在限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活动部,或者所述轮转构件与所述拨动构件接触的端部为可绕其自身的转动轴在限定的范围内转动的活动部;所述旋转复位机构包括所述转动轴,以及与所述拨动构件接触或连接、用于使所述拨动构件自动复位的弹性元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石打火机,其中,所述旋转复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活动部接触或连接、用于使所述活动部在转动后自动回复待发位置的复位元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石打火机,其中,所述火花发生机构中设有与所述砂轮同步转动并且手可触及的防卡柱;相应的,所述打火机上设有容纳所述防卡柱在其内与所述砂轮同步转动的防卡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石打火机,其中,所述砂轮的外周是有正圆弧的非正圆形,且所述正圆弧上全部或部分有能与所述打火石摩擦产生火花的锉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石打火机,其包括燃气释放机构、火花发生机构、操控机构;其中,火花发生机构包括通过变形储能的储能元件、内置于打火机的火石、与火石接触的砂轮、在储能元件释放能量时与砂轮同步正向转动的轮转构件、与轮转构件同步转动并与储能元件接触或连接的储能元件施力位;操控机构包括可拨动轮转构件使其反向转动的拨动构件;拨动构件正向运动并拨动轮转构件使其反向转动时,储能元件施力位同步反向转动并作用于储能元件使其变形并储能;拨动构件继续正向运动并与轮转构件分离时,储能元件释放能量并驱动储能元件施力位正向转动,轮转构件则同步正向转动并复位,砂轮则同步正向转动并与火石摩擦产生火花;燃气释放机构在火花熄灭前由操控机构开启并释放燃气。
文档编号F23Q2/46GK103206721SQ2012100875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
发明者陈龙 申请人:陈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