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486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属于太阳能光热储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光热电站储热系统多采用双罐式储热装置,在大型的太阳能光热电站中,用于输送高、低温储热介质的高、低温泵直接安装在高度达十米以上的储热介质罐顶部,较长的高、低泵液下深度不仅是对储热介质泵技术设计的挑战,更是影响储热介质泵使用稳定性和寿命的主要因素,大大增加了储热介质泵的制造成本;另外,储热介质罐的主要热损由储热介质泵液下轴的传热及其上的冷却装置导致;储热系统中的换热器组安装在比高、低温泵出口更高的位置,对于大型的储热系统,高、低温泵的出口高度通常在十米以上,这样势必造成换热器组支撑钢架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施工难度大,运行维护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此系统中用于输送储热介质的高、低温泵安装于地面零米层以下的小型高、低温缓冲罐内,换热器组安装于地面零米平层的钢架上,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包括低温储热罐、高温储热罐、换热器组、低温泵、高温泵、低温缓冲罐和高温缓冲罐,低温储热罐和高温储热罐设置于地面零米层以上,低温缓冲罐和高温缓冲罐设置于地面零米层以下,低温泵和高温泵分别设于低温缓冲罐和高温缓冲罐的顶部,换热器组设置于地面零米层的钢架上。作为一种优 选方式,所述低温储热罐、高温储热罐、低温缓冲罐和高温缓冲罐的底部均设有用于防止其内储热介质凝固的电加热器。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低温储热罐、高温储热罐、低温缓冲罐和高温缓冲罐上均设有氮气充入管路。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换热器组内的单个换热器均设置有紧急排放阀及切断阀。作为一种优选方式,在低温储热罐和高温储热罐内均设有储热介质分配器。作为一种优选方式,低温储热罐和高温储热罐中具有储热介质,所述储热介质依靠自重从低温储热罐和高温储热罐分别进入低温缓冲罐和高温缓冲罐中,并分别经低温泵和高温泵输送进入换热器组换热,储热过程中,低温储热介质经换热器组换热吸收热量后进入高温储热罐储存;放热过程中,高温储热介质经换热器组换热释放热量后进入低温储热罐储存。其中部分零件的作用如下:电加热器:用于机组停运时防止高低温储热罐及缓冲罐内储热介质的凝固。氮气充入管路:用于为高温储热介质提供惰性气体氛围,防止及减缓储热介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分解变质。紧急排放阀及切断阀:用于在事故状态将内部储热介质全部排至高低温缓冲罐。地面零米层:即地面层,作为储热罐与缓冲罐相对位置的确定,储热罐一般置于地面上,缓冲罐必须位于储热罐的低位,保证储热罐中的所用熔盐都能依靠自重进入缓冲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用于输送储热介质的高、低温泵安装于地面零米层以下的小型高低温缓冲罐内,换热器组安装于地面零米平层的钢架上,大大减小了用于输送储热介质的高、低温泵的液下深度和换热器组的安装高度,采用现有的储热介质泵技术即可以满足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同时降低储热系统的热损,提高储热效率,降低储热成本,大大提高了储热介质储热系统的经济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低温储热罐,2-高温储热罐,3-电加热器,4-储热介质分配器,5_换热器组,6-低温泵,7-高温泵,8-氮气充入管路,9-低温缓冲罐,10-高温缓冲te, ii_储热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包括低温储热罐1、高温储热罐2、换热器组5、低温泵6、高温泵7、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低温储热罐I和高温储热罐2设置于地面零米层以上,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设置于地面零米层以下,低温泵6和高温泵7分别设于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的顶部,换热器组5设置于地面零米层的钢架上。所述低温储热罐1、高温储热罐2、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的底部均设有用于防止其内储热介质凝固的电加热器3。所述低温储热罐1、高温储热罐2、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上均设有氮气充入管路8,氮气充入管路用于为高温储热介质提供惰性气体氛围,防止及减缓储热介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分解变质。换热器组5内的单个换热器均设置有紧急排放阀及切断阀。在低温储热罐I和高温储热罐2内均设有储热介质分配器4。低温储热罐I和高温储热罐2中具有储热介质11,所述储热介质11依靠自重从低温储热罐I和高温储热罐2分别进入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中,并分别经低温泵6和高温泵7输送进入换热器组5换热,储热过程中,低温储热介质经换热器组5换热吸收热量后进入高温储热罐2储存;放热过程中,高温储热介质经换热器组5换热释放热量后进入低温储热罐I储存,实现此储热系统的储热。应用实施例:[0023]太阳能光热电站运行期间,当太阳辐射比较强的时间段,太阳能场吸收的热量除了保证系统发电的同时,也将部分经聚光加热的高温传热介质通入换热器组,低温储热罐中的低温储热介质依靠自重进入低温缓冲罐,经低温泵输送经换热器组5吸收经聚光加热的高温传热介质传递的热量,储热介质带着吸收的热量被送入高温储热罐存储,实现热能的存储。当太阳辐射强度较低或无光照时,高温储热罐中的高温储热介质依靠自重进入高温缓冲罐,经高温泵输送经换热器组向外释放热量,降温后的低温储热介质被送入低温储热罐存储,实现热能的释放。在系统停运期间,为了避免储热介质储热系统内储热介质的凝结,启动电加热器加热,防止储热介质凝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包括低温储热罐(I)、高温储热罐(2)、换热器组(5)、低温泵(6)、高温泵(7)、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其特征在于:低温储热罐(I)和高温储热罐(2)设置于地面零米层以上,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设置于地面零米层以下,低温泵(6)和高温泵(7)分别设于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的顶部,换热器组(5)设置于地面零米层的钢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储热罐(I)、高温储热罐(2)、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的底部均设有用于防止其内储热介质凝固的电加热器(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储热罐(I)、高温储热罐(2)、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上均设有氮气充入管路(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组(5)内的单个换热器均设置有紧急排放阀及切断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低温储热罐(I)和高温储热罐(2)内均设有储热介质分配器(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低温储热罐(I)和高温储热罐(2 )中具有储热介质(11),所述储热介质(11)依靠自重从低温储热罐(I)和高温储热罐(2)分别进入低温缓冲罐(9)和高温缓冲罐(10)中,并分别经低温泵(6)和高温泵(7)输送进入换热器组(5)换热,储热过程中,低温储热介质经换热器组(5)换热吸收热量后进入高温储 热罐(2 )储存;放热过程中,高温储热介质经换热器组(5 )换热释放热量后进入低温储热罐(I)储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罐式储热介质储、放热系统,包括低温储热罐、高温储热罐、换热器组、低温泵、高温泵、低温缓冲罐和高温缓冲罐,低温储热罐和高温储热罐设置于地面零米层以上,低温缓冲罐和高温缓冲罐设置于地面零米层以下,低温泵和高温泵分别设于低温缓冲罐和高温缓冲罐的顶部,换热器组设置于地面零米层的钢架上。本实用新型大大减小了储热介质泵的液下深度和换热器组的安装高度,降低储热系统的热损,提高储热效率,降低储热成本,大大提高了储热介质储热系统的经济性。
文档编号F28D20/00GK203148277SQ20132010824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1日
发明者李有霞, 丁路, 奚正稳 申请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