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进行管路切换的热交换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769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可进行管路切换的热交换机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可进行管路切换的热交换机组,包括热交换机主体,还包括与换热器连接的冷源,还包括可进行替换的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和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包括;用以供单一目标设备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回流的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以及用以向单一目标设备输送携带冷量的冷却水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包括;用以供两目标设备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回流的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以及用以向两目标设备输送携带冷量的冷却水的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通过手动替换连接管与热交换机主体的连接,实现一机多用,可分别实现连接一个或两个目标设备,减少一种机组库存备货,节约成本。
【专利说明】可进行管路切换的热交换机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进行管路切换的热交换机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于医疗领域的核磁共振设备已越来越多,医用核磁共振设备需要外界冷源提供冷却,外界冷源控制核磁共振设备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外界冷源对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成像质量和设备安全很重要。外界冷源通常由热交换机组提供。
[0003]目前使用的水-水换热机组,包括热交换机组及冷水机组。现场有冷源可供时,应用的是热交换机组。通常换热机组本身是根据场地的使用情况定制,一种机组匹配一种特定的使用环境。现在热交换机组不具备现场切换功能,就需要两种型号机组来分别满足不同现场使用,同时增加了管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进行管路切换的热交换机组,通过手替换的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以及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与热交换机主体的连接,实现一机多用,可分别实现连接一个或两个目标设备,减少一种机组库存备货,节约成本。
[0005]所述可进行管路切换的热交换机组包括热交换机主体,其内部包括回流管路、换热器和供给管路构成回路,还包括与换热器连接的冷源,还包括可进行替换的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和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
[0006]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包括;用以供单一目标设备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回流的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以及用以向单一目标设备输送携带冷量的冷却水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
[0007]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包括;用以供两目标设备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回流的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以及用以向两目标设备输送携带冷量的冷却水的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
[0008]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或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一端与目标设备连接,另一端与交换机主体的回流管路连接;
[0009]所述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或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一端与与交换机主体的供给管路连接,另一端与目标设备连接。
[0010]由上,通过手动替换的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以及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与热交换机主体的连接,实现一机多用,可分别实现连接一个或两个目标设备,减少一种机组库存备货,节约成本。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中包括:与目标设备连接的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与热交换机主体回流管路连接的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在连接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的管路中设置有控制阀。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中包括:用以分别与两个目标设备连接的两个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与热交换机主体回流管路连接的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在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的管路中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0013]由上,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和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分别可对应连接单一目标设备或两个目标设备,实现接收不同目标设备所输出的冷却水,以便对不同目标设备进行换热降温。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中,还包括排气管路;
[0015]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中的排气管路连接至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的管路中;
[0016]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中包括两路排气管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所在的管路中。
[0017]由上,通过排气管路将所接收的冷却水中的气体排出,避免气体干扰,以保证换热机主体的正常工作。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包括:与热交换机主体中供给管路连接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与单一目标设备连接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在所述连接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与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的管路中,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球阀、第一流量计和温度计套管。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流量计的量程为80L/min。
[0020]可选的,所述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包括:与热交换机主体中供给管路连接的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用以与两目标设备连接的两个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在连接所述两个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与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的管路中,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球阀、第二流量计和温度计套管。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流量计的量程为50L/min。
[0022]由上,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和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分别可对应连接单一目标设备或两个目标设备,实现提供不同目标设备所输出的携带冷量的冷却水,以便对不同目标设备进行换热降温,对单一目标设备,其冷量需求较大,由此量程为80L/min,而对两个目标设备,冷量需求较小,量程为50L/min。
[0023]可选的,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和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通过可旋入螺丝的安装板和锁扣板固定于热交换机主体。
[0024]由上,当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或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与热交换机主体管路连接后,进一步的通过板材固定,以实现当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或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在稳定状态下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与换热机主体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2为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与换热机主体的连接示意图;
[0029]图5为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0031]图7为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与换热机主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与换热机主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对目标设备(医用核磁共振设备)进行降温处理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可进行管路切换的热交换机组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4]如图1和图4所示,可进行管路切换的热交换机组包括热交换机主体和可供替换的循环管路连接管组成。在应用场地只有I个目标设备(产生大热源的核磁共振设备)时,采用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当有2个目标设备(产生小热源的核磁共振设备)时,采用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由上,可使机组增加切换功能,实现一机多用,减少一种机组库存备货,从而节约成本。
[0035]其中,热交换机主体内部由依次连接的回流管路、换热器120、和供给管路构成回路,另外,还包括与换热器120连接的冷源,所述冷源为携带冷量的冷却水,由中央空调引出。
[0036]所述热交换机主体的回流管路中包括依次连接的自动排气阀102、流量开关113、压力传感器116、循环水泵117和供水压力表118。另外,回流管路中还包括依次连接的膨胀罐115、第一控制阀103和安全阀114,其中,第一控制阀103用于控制安全阀114的开闭。所述安全阀114连接至流量开关113与压力传感器116之间的管路中。
[0037]核磁共振设备的冷却水通过回流管路流进热交换机主体,通过循环水泵117提供的动力进行循环流动。自动排气阀102用以将因为温度和压力变化而不断逸出的冷却水中的气体排出管路,流量开关113用以控制回流管路中的流量不超过40L/min,膨胀罐115、安全阀114、压力传感器116和供水压力表118则用以保障回流管路安全运行。
[0038]回流管路通过三通调节阀119与换热器120的一端连接。回流管路中的冷却水在换热器120中进行冷却处理,形成携带冷量的冷却水。
[0039]换热器120的另一端与冷源连接。在冷源流向换热器120的管路中,还包括有依次连接的第二控制阀106、水过滤器122、流量温度传感器121和第三控制阀105。由核磁共振设备流出的冷却水与冷源中携带冷量的冷却水在换热器120中进行换热以实现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水流至供给管路。
[0040]供给管路的一端通过三通调节阀119与换热器120连接,另一端与后文所述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204或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204连接,将换热器120所输出的携带冷量的冷却水输出,提供给核磁共振设备以供其降温。
[0041]本实施例中,可替换的管路包括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和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通过替换上述管路连接管以实现切换功能。
[0042]如图2、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为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的应用实施例,包括图2所示的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和如图3所示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
[0043]如图2所示的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为单路管路,包括与核磁共振设备连接的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301,与热交换机回流管路连接的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304,在连接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301和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304的管路中还设置有第四控制阀(未图示),该第四控制阀用于控制回流水流的开闭。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管路305,连接至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301和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304的管路中,所述排气管路305中设置有第五控制阀108。
[0044]如图3所示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同样为单路管路,包括与核磁共振设备连接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201,与热交换机供给管路连接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204。所述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204采用G11/4公头螺纹接口。对应的,热交换机供给管路接口采用Gl 1/4公头螺纹接口。在连接所述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201与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204的管路中,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球阀101、第一流量计110和温度计套管111。上述各部件之间均采用公母头的螺纹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计110量程为80L/min,温度计套管111用于固定温度传感器(未图示)。另外,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201的外围设置有卡槽。
[0045]如图7和图8所示的第一(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和第一(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与热交换机主体的连接示意图。
[0046]其中,图2或7所示,固定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的第一安装板302为矩形片状结构,第一安装板302的四个边角位置分别设置有用于旋入螺丝的第一通孔3021,中部设置有与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304直径相匹配的圆孔,所述圆孔四周等距设置四个用于固定后文所述第一锁扣板303的第一螺纹孔3022。第一安装板302卡合至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301下方,通过旋入螺丝与热交换机主体的顶盖板相固定。
[0047]第一锁扣板303为横截面呈“凹”字形的片状结构,其凹部与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301的圆柱外径相匹配。第一锁扣板303放置于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301与第一安装板302之间,第一锁扣板303通过旋入螺丝固定于第一安装板302,从而形成对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的固定。
[0048]图3或图8所示,固定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的第二安装版202为矩形片状结构,与第一安装板302的区别在于,第二安装版202中部设置有与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201外径相匹配的五边形孔。所述第二安装版202卡合于所述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201外围的卡槽中。
[0049]进一步的,第二锁扣板与所述第一锁扣板311结构相同,卡合于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201外围的卡槽中,并通过旋入螺丝固定于第二安装版202上。
[0050]如图5、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为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的应用实施例,
[0051]如图5所示的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与核磁共振设备的连接端为双路管路,各管路中的设置与所述第一流管路连接管相同。即每路管路中均包括与核磁共振设备连接的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301以及控制阀。另外,两路管路中亦设置有排气管路305。特别说明的是,两路管路共用与热交换机回流管路连接的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304。
[0052]相对应的,如图5或图7所示,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的第一安装板302’为矩形片状结构,中部设置有两个与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301直径相匹配的圆孔。
[0053]如图6所示的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相应的,所述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为双路管路,各管路中的设置均与所述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相同,即每路管路中均包括与核磁共振设备连接的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201,以及管路中依次设置的球阀101、第二流量计110’和温度计套管111,两路管路共用与热交换机回流管路连接的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204。所述第二流量计110’的量程为50L/min。
[0054]相对应的,如图6或图8所示,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的第一安装板202’为矩形片状结构,中部设置有两个与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201外径相匹配的五边形孔。
[0055]同样的,图7和图8也出示了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与热交换机主体的连接关系图,上述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的与热交换机主体的连接方式与前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相同,故不再赘述。
[0056]通过上述设计,可手动切换第一循环管路接口或第二循环管路接口与热交换机主体的连接,以实现一机多用,减少一种机组库存备货,节约成本。
[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进行管路切换的热交换机组,包括热交换机主体,其内部包括回流管路、换热器和供给管路构成回路,还包括与换热器连接的冷源,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可进行替换的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和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 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管包括;用以供单一目标设备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回流的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以及用以向单一目标设备输送携带冷量的冷却水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 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管包括;用以供两目标设备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回流的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以及用以向两目标设备输送携带冷量的冷却水的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 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或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一端与目标设备连接,另一端与交换机主体的回流管路连接; 所述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或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一端与与交换机主体的供给管路连接,另一端与目标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中包括:与目标设备连接的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与热交换机主体回流管路连接的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在连接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的管路中设置有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中包括:用以分别与两个目标设备连接的两个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与热交换机主体回流管路连接的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在连接所述两个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的管路中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回流管路连接 管中,还包括排气管路; 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中的排气管路连接至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和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的管路中; 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中包括两路排气管路,分别连接至两个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所在的管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包括--与热交换机主体中供给管路连接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与单一目标设备连接的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在所述连接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与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的管路中,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球阀、第一流量计和温度计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量计的量程为80L/min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包括--与热交换机主体中供给管路连接的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用以与两目标设备连接的两个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在连接所述两个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接头与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一接头的管路中,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球阀、第二流量计和温度计套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量计的量程为50L/min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流管路连接管、第一供给管路连接管、第二回流管路连接管和第二供给管路连接管通过可旋入螺丝的安装板和锁扣板固定于热交 换机主体。
【文档编号】F28F27/00GK203518799SQ201320617215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8日
【发明者】陈云水, 秦志国 申请人:阿尔西制冷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