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6034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循环流道和第二循环流道,所述第一循环流道包括密封腔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上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循环流道包括置于密封腔内部的第一换热管、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设置于密封腔上并分别与第一换热管两端联通,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循环流道,所述第三循环流道包括附着于密封腔外壁的第二换热管、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通过设置第三循环流道,可以提高换热效率、降低换热剂使用量,且方便控制换热器内温度。
【专利说明】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0002]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
[0003]目前工业上应用的换热器,主要是利用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上述换热器具有换热效率差、换热剂使用量大、可控制性差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效率高、换热剂使用量小、可控制性好的换热器。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包括第一循环流道和第二循环流道,所述第一循环流道包括密封腔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上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循环流道包括置于密封腔内部的第一换热管、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设置于密封腔上并分别与第一换热管两端联通,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循环流道,所述第三循环流道包括附着于密封腔外壁的第二换热管、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循环流道,可以提高换热效率、降低换热剂使用量,且方便控制换热器内温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左视图。
[0008]图2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0009]图3为本实用新型换热器的右视图。
[0010]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循环流道的正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的换热器,包括第一循环流道I和第二循环流道2,所述第一循环流道I包括密封腔10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密封腔10上的第一入口 11和第一出口 12,所述第二循环流道2包括置于密封腔10内部的第一换热管20、第二入口 21和第二出口 22,第二入口 21和第二出口 22设置于密封腔10上并分别与第一换热管20两端联通,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循环流道3,所述第三循环流道3包括附着于密封腔10外壁的第二换热管30、第三入口 31和第三出口 32。
[0012]以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公布的换热器。
[0013]第一循环流道I包括密封腔10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密封腔10的第一入口 11和第一出口 12。密封腔10体一方面提供来料流体与第二循环流道2内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空间。优选的,所述密封腔10在沿铅垂向下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上腔体101、中腔体102与下腔体103,中腔体102分别与上腔体101与下腔体103密封。上腔体101上设置有第一入口 11,下腔体103上设置有第一出口 12。由于来料有可能是液体、气体或汽体,最终经热交换的出料有可能是液体、气体或汽体,因此,所述第一出口 12可以分设两个,分别为第一液体出口 121和第一汽、气体出口 122。
[0014]第二循环流道2包括置于密封腔10内部的第一换热管20、第二入口 21和第二出口 22,第二入口 21和第二出口 22设置于密封腔10上并分别与第一换热管20两端联通,如此,第一工作流体经第二入口 21进入第一换热管20,并在第一换热管20内流动的过程中与来料流体进行热量交换,最终工作流体经第二出口 22排出。为了提高第一工作流体与来料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效率,如图4所示,第一换热管20优选散热性能良好的金属作为材质,形状设置为弯管,第一换热管表面设置有翅片201。优选的,所述第二循环流道2设置有两组,相应的,第一换热管20设置有两组,每组第一换热管20由两小组第一换热管20首尾串联而成,每小组第一换热管20由两条第一换热管20首首或尾尾并联而成。具体的,每两条第一换热管20首首或尾尾与中空的管箱盒202联通形成并联,每两个中空的管箱盒202通过管道联通形成串联,每组第一换热管20端头的两个管箱盒202分别与第二入口 21和第二出口 22联通。优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管20设置于中腔体102内,第二入口 21和第二出口 22设置于中腔体102上。
[0015]第三循环流道3包括附着于密封腔10外壁的第二换热管30、第三入口 31和第三出口 32。如此,第二工作流体经第三入口 31进入第二换热管30,并在第二换热管30内流动的过程中与密封腔10进行热量交换,最终工作流体经第二出口 22排出。为了提高第二工作流体与来料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效率,第二换热管30优选散热性能良好的金属作为材质,形状设置为弯管并优选方形角管,第二换热管30与密封腔10外壁相接触。优选的,所述第三循环流道3换热管覆盖上腔体101、中腔体102与下腔体103外壁。更优选的,所述第三循环流道3设置有三组,分别设置于上腔体101、中腔体102与下腔体103外壁,每组第三循环流道3分别设置有第三入口 31和第三出口 32。如此,可以在三组第三循环流道3中分别通入不同温度的冷却剂或加热气体达到控制箱体内部温度的目的。
[001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腔10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所述压力传感器4外接压力表,方便工作人员实时监控密封腔10内压力。优选的,密封腔10上设置有泄压阀5,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时监控到的压力值调节密封腔10内压力。
[001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腔10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6设置有三组,分别设置于上腔体101、中腔体102与下腔体103内并外接温度显示装置,方便工作人员实时监控密封腔10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
[001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腔10上设置有开阖门7,供工作人员进入密封腔10内进行维护。优选的,所述开阖门7设置于下腔体103上。
[001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腔10上设置有视窗8,供工作人员观察密封腔10内状况。优选的,所述视窗8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于中腔体102上。
[0020]可以想象得到的,本实用新型公布的换热器之第一循环流道1、第二循环流道2、第三循环流道3分别与外部泵体联通,如此,可以通过控制泵速来控制冷却剂或加热气体在流道中的流速,可方便控制箱体内部的温度。
[0021]以下举例介绍本实用新型公布的换热器的工作方式。
[0022]在第二循环流道2内通入常温冷却液,在第三循环流道3内通入f 10°C的冷却液,待第二、第三循环流道3内的冷却液循环稳定后,将100°C以上的来料汽体经第一入口 11输入密封腔10内,经冷却后的来料液体经第一出口 12排出。通过温度传感器6检测密封腔10内各处的温度情况,并通过调节第二、第三循环流道3内的冷却液流速,将密封腔10内温度调节至想要的状态。
[0023]本实用新型公布的换热器,通过在第一循环流道和第二循环流道外增设第三循环流道,使设备的换热效率大大增强。此外,本实用新型公布的换热器可以不光能实现液体物料之间的热量交换,还能同时实现液体与气体物料之间的热量置换;不光能用于冷却工艺的热量置换,还能用于加热工艺中的热量置换;腔体采用全封闭系统,无污染;操作方面,便于维护;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及时了解设备内的情况,再通过对冷却液流速的控制,能方便控制设备内部温度,使设备内的温度处于理想状态。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循环流道和第二循环流道,所述第一循环流道包括密封腔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上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循环流道包括置于密封腔内部的第一换热管、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设置于密封腔上并分别与第一换热管两端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三循环流道,所述第三循环流道包括附着于密封腔外壁的第二换热管、第三入口和第三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在沿铅垂向下的方向依次设置有上腔体、中腔体与下腔体,中腔体分别与上腔体与下腔体密封,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于中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表面设置有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设置有两组,每组第一换热管由两小组第一换热管首尾串联而成,每小组第一换热管由两条第一换热管首首或尾尾并联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小组内的两条第一换热管首首或尾尾与中空的管箱盒联通形成并联,每两个中空的管箱盒通过管道联通形成串联,每组第一换热管端头的两个管箱盒分别与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为弯曲的方形角管,且与密封腔外壁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管覆盖上腔体、中腔体与下腔体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循环流道(3)设置有三组,分别设置于上腔体、中腔体与下腔体外壁,每组第三循环流道分别设置有第三入口和第三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有三组,分别设置于上腔体、中腔体与下腔体内。
【文档编号】F28D7/00GK204064047SQ201420380852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1日
【发明者】石山, 熊罡, 李朋飞 申请人:武汉市晟洁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