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2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设置有底槽;

混合气室,其下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该混合气室的内部设置有一与所述底槽相通的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侧壁设置有第一侧空气进口,且所述混合腔的顶壁设置有上出气口;

外头部,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混合气室的上端,且该外头部的中间设置有通孔;该外头部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外火孔,从所述上出气口流出的气体流入到所述外火孔;该外头部的内部设置有一位于若干个所述外火孔的下方的外热腔,所述外热腔的底壁设置有与外界相同的外微通道组,且所述外热腔的侧壁设置有一外排气口;

第一引射管,其入口端与一第一喷嘴连接,且该第一引射管的入口端设置有一第一富氧空气入口;该第一引射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并与所述底槽相通;

第二引射管,其入口端与一第二喷嘴连接,且该第二引射管的入口端设置有一第二富氧空气入口;该第二引射管的出口端自下至上穿过所述底座和所述混合气室后延伸到所述外头部的通孔内;且该第二引射管的出口端的侧壁设置有第二侧空气进口;以及

内头部,其下端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引射管的出口端,且该内头部位于所述外头部的通孔内;该内头部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内火孔,从所述第二引射管的出口端流出的气体流入到所述内火孔;该内头部的内部设置有一位于若干个所述内火孔的下方的内热腔,所述内热腔的底壁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内微通道组,且所述内热腔的侧壁设置有一内排气口;所述内微通道组和所述外微通道组中的每个微通道的特征尺寸不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且大于氮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从而在热流逸效应作用下,所述内热腔和所述外热腔可聚集富氧空气;所述外排气口和所述内排气口通过管道把富氧空气输送给所述第一富氧空气入口和所述第二富氧空气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均设置有所述第一侧空气进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室的下端固定卡嵌于所述底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底槽相通的下进气口,且所述混合腔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各位于一个所述下进气口的正上方的上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室的下端与所述底槽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且所述混合气室的下端与所述底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头部与所述第二引射管的出口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且所述外头部与所述混合气室的上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气口与一第一排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内排气口与一第二排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富氧空气入口与一第一进气管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二富氧空气入口与一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另一端同时与一汇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进气管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汇流管的另一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管上设置有调节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气口通过一外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富氧空气入口和所述第二富氧空气入口的其中一个连接,且所述内排气口通过一内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富氧空气入口和所述第二富氧空气入口的另一个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流逸效应的预热富氧大气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外火孔为一凹设于所述外头部的上端的外火槽,且所述外头部的上端设置有一盖设于所有的所述外火槽上的外火盖;每个所述内火孔为一凹设于所述内头部的上端的内火槽,且所述内头部的上端设置有一盖设于所有的所述内火槽上的内火盖。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