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7446阅读:10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堵塞喷头,属于燃油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进行野外训练或者其他野外活动时,通常会用到一些便于携带的小型的燃油炉,这样的炉子容易点燃,且燃烧温度高,便于快速的烹煮食物,由于便携性的限制,这类的炉子体积较小,相应的,炉子的喷嘴也很小,由此导致喷嘴内部的流通腔体较小,较为狭窄,而燃油类的炉子的一个通病是,很容易在炉头部分发生积碳,积碳后的喷嘴极易因发生堵塞而不能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申请人进行多次实验,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积炭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粉状积炭,另一种是块状积炭,其中粉状积炭可用手抹到纸上,类似灰状物,不会形成直接堵塞,而另一种是块状积炭,质地坚硬,比重较大,不溶于水或柴油,是造成喷嘴堵塞的直接因素。

(2)积炭堵塞喷嘴的机理,并非直接堵塞,而是硬积炭汇集在喷嘴下部空腔内,不工作时,硬积炭积聚在下部,无影响,而当工作时,喷油流动将硬积炭冲集到喷嘴位置,造成堵塞,使灶头喷油能力变小,影响使用。

(3)积炭沉积的部位,主要集中在管路拐弯处和管径变小的位置,主要挂在管壁上,使管腔逐渐变窄,严重时,在管路拐角处,存有较大的积炭球。

(4)积炭颗粒的主要成分,除柴油自身燃烧产生的积炭外,油罐及管路中的杂质及异物也是产生积炭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防止积碳堵塞、能够随时清理积碳的防堵塞喷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积碳喷嘴,包括喷头本体和喷嘴,喷嘴安装在喷头本体的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本体一侧设有进油孔,喷嘴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喷油孔,喷油孔下部和进油孔的内侧分别连通喷头本体内的充油内腔,充油内腔的上部设有带有多个筛孔的过滤件,喷头本体的下部设有排污机构。

本实用新型将进油孔设置在喷头本体的一侧,使得油管输出的柴油从水平方向输入充油内腔,在充油内腔的上部增设过滤件,并在喷头本体的下部相对应的配置排污机构,通过设置过滤件,将汇集在喷嘴下部空腔内的硬积炭隔离在喷油孔下部,即使在工作时,充油内腔中含有一部分硬积炭,喷油流动将硬积炭冲向喷油孔时,可利用过滤件将这部分硬积炭阻挡在喷油孔下方,避免了硬积炭堵塞喷嘴,当硬积炭将过滤件上的过滤件孔完全遮挡住时,喷油孔内不出油,即可将排污机构打开,将过滤件取出,清理过滤件即可,简单、易操作。

所述的过滤件与喷嘴连接为一体,过滤件固定连接在喷嘴的下部。

所述的过滤件螺纹旋接在喷嘴的下部。

所述的过滤件活动安装在喷嘴的下方,充油内腔的上部设有用于安装过滤件的环形凸台。

所述的进油孔水平设置在喷头本体的一侧,过滤件的安装位置高于进油孔的开口位置。

所述的过滤件的下方设有弹簧,弹簧的上部连接过滤件,下部活动安装在充油内腔底部。

所述的排污机构包括丝堵和设置在喷头本体底部的带有内螺纹的连接端口,丝堵螺纹连接在连接端口内。

所述的喷油孔竖直设置在喷嘴的中心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进油孔设置在喷头本体的一侧,使得油管输出的柴油从水平方向输入充油内腔,在充油内腔的上部增设过滤件,并在喷头本体的下部相对应的配置排污机构,通过设置过滤件,将汇集在喷嘴下部空腔内的硬积炭隔离在喷油孔下部,即使在工作时,充油内腔中含有一部分硬积炭,喷油流动将硬积炭冲向喷油孔时,可利用过滤件将这部分硬积炭阻挡在喷油孔下方,避免了硬积炭堵塞喷嘴,当硬积炭将过滤件上的过滤件孔完全遮挡住时,喷油孔内不出油,即可将排污机构打开,将过滤件取出,清理过滤件即可,简单、易操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不影响柴油雾化燃烧的基础上,能够使柴油喷流更加顺畅,大大减少了因柴油雾化后在流向变化和流速变化时产生积炭的可能性,并且该结构不利于积炭的沉积,使柴油雾化过程中产生的积炭在高压作用下直接由喷油孔排出,有效减缓了积炭堵塞喷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防堵塞喷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喷嘴 2、喷头本体 3、过滤件 4、进油孔 5、弹簧 6、丝堵 7、喷油孔 8、充油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防堵塞喷头,包括喷头本体2和喷嘴1,喷嘴1安装在喷头本体2的顶部,喷嘴1为T型设置,T型下部竖置插入喷头本体2上部,喷头本体2一侧设有进油孔4,喷嘴1内设有竖直设置的喷油孔7,喷油孔7竖直设置在喷嘴1的中心处,喷油孔7下部和进油孔4的内侧分别连通喷头本体2内的充油内腔8,充油内腔8的上部设有带有多个筛孔的过滤件3。

过滤件3有至少三种安装方式,首先,如图所示,过滤件3活动安装在喷嘴1的下方,充油内腔8的上部设有用于安装过滤件3的环形凸台。第二,还可将过滤件3与喷嘴1连接为一体,过滤件3固定连接在喷嘴1的下部。第三,还可将过滤件3以螺纹旋接的方式连接在喷嘴1的下部。过滤件3可为片状过滤网,也可为筒状过滤网,也可为其他形状的带有过个筛孔的过滤部件。

进油孔4水平设置在喷头本体2的一侧,过滤件3的安装位置高于进油孔4的开口位置,优选的,过滤件3的网孔的直径与喷油孔7的直径相同。过滤件3的下方设有弹簧5,弹簧5的上部连接过滤件3,下部活动安装在充油内腔8底部。喷头本体2的下部设有排污机构,排污机构包括丝堵6和设置在喷头本体2底部的带有内螺纹的连接端口,丝堵6螺纹连接在连接端口内。也可采用将连接端口设置为带有外螺纹的管体接头,丝堵6为带有内螺纹的管体。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采取输油管直接到达充油内腔8的方式,去掉现有技术中的灶头得多个弯头,降低积炭滞留可能性,避免积炭在拐弯位置大量积存,并通过缓流处理,使积炭向充油内腔8内汇集。还可通过增大充油内腔8的腔体直径和深度的方式,增大空腔容积,使新腔体增加到原腔的6倍左右,将腔体功能作用由原先的输油功能改变为输油+沉淀积炭。在喷油孔7下方增设过滤件3,对积炭进行临口过滤,通过过滤件3上的多个与喷油孔7直径相同的滤孔,使同量积炭造成喷油孔7堵塞的时间大大延后,有效延长喷嘴的堵塞时间。当硬积炭将过滤件3上的过滤件孔完全遮挡住,喷油孔7内不出油时,即可将排污机构打开,将过滤件3和弹簧5取出,清理过滤件3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