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4983发布日期:2018-08-01 01:09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应用于生物质、垃圾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快速发展,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化石燃料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而且因此,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生物质燃料与垃圾燃料发电技术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由于生物质燃料和垃圾燃料具有形状多样且大小不一、杂物多等特点,导致燃用这些燃料时,常规循环流化床锅炉容易出现杂物聚团、布风板结焦、落渣管堵塞等现象,导致床温分布不均,流化不均匀、燃烧不充分,进而锅炉热效率降低,甚至出现锅炉紧急停炉等情况。

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该装置针对生物质燃料和垃圾燃料而设计,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锅炉排渣不畅、落渣管堵塞等问题,适用于农业废弃物和城市垃圾的处理,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燃烧生物质燃料或垃圾燃料时因燃料特点排渣管容易堵塞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可以使布风板布风均匀,排渣顺畅,布风板阻力降低。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包括布风梁、进风管、风箱、灰斗、一次风道,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位于炉膛下方,布风梁位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上方,通过进风管与多个风箱相连,风箱下方与一次风道相连,多个风箱两两中间间隔空间构成一个落渣槽,落渣槽下方与灰斗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布风梁分段、平行布置于炉膛中,材料为铸钢,布置数量由设计者根据设计参数确定,数量在十余个至数十个之间,其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梯形斜面与竖直方向成15~30°夹角,斜面上设有小孔,一次风从小孔流化喷出,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流化风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风箱上部截面形状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梯形斜面与竖直方向成15~30°夹角,在锅炉深度方向上视炉膛大小及设计参数布置数个风箱,风箱在锅炉宽度方向为一个整体,由碳钢钢板拼接而成。其表面敷设耐火耐磨浇注料,防止因高温损坏以及防止被床料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落渣槽由风箱两两之间形成的空间组成,灰渣从此进入其下方的灰斗。落渣槽截面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深度方向最窄处尺寸为300~500mm,宽度方向尺寸为炉膛宽度净空尺寸,燃料中形状尺寸大小不一、聚团的杂物从大尺寸截面的落渣空间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灰斗为倒三角形结构,其斜面与竖直方向成30~50°夹角,上方与风箱形成的落渣槽连接,下方与锅炉冷渣器连接,用以将灰渣排出炉膛。一次风依次经过一次风道、风箱、进风管和布风梁,最后进入炉膛作为锅炉所需流化用一次风。

本发明可以有效适用于燃烧生物质燃料或者垃圾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区别:第一: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上设有数百个结构复杂的风帽,本发明采用的布风梁(1)为梯形结构,沿锅炉宽度均匀布置,数量视锅炉容量大小仅需数十个不等,相同容量等级锅炉布风梁(1)数量为传统风帽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一次风经过其内部空间后从其两侧斜面上小孔喷出,一次风流动阻力可以明显降低,且布风更加均匀;第二: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排渣管形式普遍为在布风板上开2~3个孔,孔直径为φ219mm左右,本发明由风箱(3)两两之间的空间所构成的落渣槽(i),彻底改变了这一形式,其在锅炉深度方向上最小处尺寸为300~500mm左右,在锅炉宽度方向上尺寸与炉膛宽度相当,形成大截面积的排渣空间,使得生物质燃料或垃圾燃料中形状尺寸较大、聚团的杂物等可以顺利排出,不会堵塞排渣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一次风流化阻力降低,布风更加均匀,一次风机压头减小,节约设备投资成本,降低锅炉运行成本,提高电厂热效率。(2)、增大排渣空间,解决排渣管堵塞问题,保证锅炉能长期连续稳定运行。(3)、排渣空间由风箱组成,风箱为钢板结构,工厂制造难度、现场安装难度降低,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投资成本。(4)、布风梁结构简单,数量很少,检修与维护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例的左视图。

图3为布风梁与进风管的详图。

图中,1、布风梁,2、进风管,3、风箱,4、灰斗,5、一次风道,6、炉膛,i、落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其包括布风梁1、进风管2、风箱3、灰斗4和一次风道5,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位于锅炉炉膛6下部,布风板由三个风箱3组成,其上通过进风管2与上方布风梁1连接,沿锅炉深度方向由三个布风梁1形成一组布风装置,沿锅炉宽度方向均匀安装十三组布风装置。风箱3下方与一次风道5连接。该系统中,风箱3两两之间的空间形成二个落渣槽i,落渣槽i下方分别与灰斗4连接,该实例中炉膛共设置4个灰斗。该系统中,风箱3截面形状为梯形,由钢板拼接而成,沿锅炉宽度方向布置,进风管2安装于风箱3的斜面上,其作用是支撑上方的布风梁1以及作为联通风管。布风梁1截面形状为梯形,在其斜面上开有小孔,作为流化风出口,作用与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风帽相同。

锅炉运行时,一次风从炉底一次风道5分3路进入风箱3,而后经过进风管2进入布风梁1,从其斜面的小孔进入炉膛,作为锅炉流化风。相对于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该布风装置的数量减少,建构简单,空气流程简单,因此一次风流动阻力降低,可以有效降低布风板阻力,降低风机投资成本与锅炉运行成本,提高电厂热效率。燃烧产生的灰渣,通过2个落渣槽i分别进入位于炉膛底部的4个灰斗中,进而排出锅炉进入冷渣器。由于落渣槽i最小处截面尺寸为300~500mm,远大于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直径为φ219mm的落渣管,使得灰渣可以顺利排出,特别适用于燃烧生物质燃料或垃圾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不会出现落渣管堵塞的情况。同时,风箱3外表面敷设有耐火浇注料,用以防止风道被高温灰渣烧坏以及被磨损,同时用内部的一次风进行冷却,保护该装置能安全运行。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包括布风梁、进风管、风箱、灰斗、一次风道,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位于炉膛下方,布风梁位于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上方,通过进风管与风箱相连,风箱下方与一次风道相连,风箱两两中间间隔空间构成一个落渣槽,落渣槽下方与灰斗相连。该循环流化床锅炉梁式布风排渣装置可以使布风板布风均匀,排渣顺畅,布风板阻力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叶忠;黄兵;刘志;坛思成;李帅;赵泉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02
技术公布日:2018.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