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供电生物质直燃炉鼓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1293发布日期:2018-10-23 20:4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供电生物质直燃炉鼓风系统,属于生物质燃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物质直燃炉的二次风通常采用鼓风机进行鼓风,损耗电能,而且烟囱排出的热量无法利用,浪费大,能用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供电生物质直燃炉鼓风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供电生物质直燃炉鼓风系统,包括鼓风机和温差发电器,温差发电器环形固定安装在烟囱上,温差发电器外部设置有环形风道,环形风道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连接到鼓风机,出风口通过出风管连接到连通炉膛的二次风口,二次风口布置在生物质直燃炉中下部。

优选的,上述环形风道采用锡箔材料制作,截面为梯形结构,外小内大。

优选的,上述温差发电器包括传热板、温差发电片和散热片,温差发电片固定连接在传热板和散热片之间,传热板采用四块依次连接成内环形结构,散热片位于环形风道一侧。

优选的,上述散热片外侧设置有散热肋片,散热肋片位于环形风道内。

优选的,上述温差发电器通过稳压模块和充电模块连接到蓄电池,蓄电池电连接到鼓风机。

优选的,上述出风管上安装有三通阀。

优选的,上述温差发电器设置至少一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鼓风机对安装在烟囱上的温差发电器的冷端进行鼓风,并将经过温差发电器的热气进入连通炉膛的二次风口,一方面,能够降低温差发电器冷端温度,增加冷端和热端温差,提高发电功率,另一方面,从温差发电器环形风道出来的二次风风温得到提高,实现预热,送入炉膛可实现炉膛稳定燃烧、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烟囱中排风的热量得到有效利用,生物质直燃炉效率提高,并且通过温差发电装置实现发电,更加节能;

2)本发明采用锡箔材料制作的环形风道,重量轻,保温效果好,便于安装在温差发电器上;

3)该温差发电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方便,安装容易;

4)散热板上加装散热肋片,能够进一步降低冷端温度,提高发电功率;

5)生物质直燃炉可实现自供电强制鼓风;

6)在出风管上安装三通阀,便于调节二次风的进风量,调节方便快捷,提高直燃炉燃烧功率;

7)设置多个温差发电器,能够提高发电功率和热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环形烟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温差发电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一种自供电生物质直燃炉鼓风系统,包括鼓风机1和温差发电器2,温差发电器2环形固定安装在烟囱3上,温差发电器2外部设置有环形风道4,环形风道4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5连接到鼓风机1,出风口通过出风管6连接到连通炉膛13的二次风口7,二次风口7布置在生物质直燃炉8中下部,鼓风机1的出风口设置渐缩风嘴17,能够减少风阻,生物质直燃炉排烟口连接烟囱3,底部设置炉底22,进行排灰和一次进风。

优选的,上述环形风道4采用锡箔材料制作,截面为梯形结构,外小内大。

优选的,上述温差发电器2包括传热板9、温差发电片10和散热片11,温差发电片10固定连接在传热板9和散热片11之间,传热板9采用四块依次连接成内环形结构,散热片11位于环形风道4一侧,传热板9采用铜材料,四块传热板9上端连接有套管18,套管18通过法兰盘19固定连接在传热板上,套管18套接在烟囱3上并采用螺钉21锁紧,四块传热板9与烟囱3间填充有导热胶泥层20,提高导热效果。

优选的,上述散热片11外侧设置有散热肋片12,散热肋片12位于环形风道4内。

优选的,上述温差发电器2通过稳压模块14和充电模块后连接到蓄电池15,蓄电池15电连接到鼓风机1,充电模块采用类似充电宝内的充电模块。

优选的,上述出风管6上安装有三通阀16,三通阀16剩余一端口与大气连通。

优选的,上述温差发电器2设置至少一个。

生物质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使烟囱温度上升,温差发电器利用烟囱壁废热产生电能,并由温差发电器输出端向稳压模块提供产生的电能,电能经过稳压模块并储存在蓄电池中,接着蓄电池对鼓风机进行驱动,使鼓风机产生气流,并通过风管对温差发电片冷端进行强制风冷,最后通过梯形风道的热风通过装有三通阀风管送入炉膛,通过三通阀对炉膛进行二次风风量控制,实现对炉膛的燃烧调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