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7259发布日期:2020-05-26 16:4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锅炉燃料处理及环保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锅的原义是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是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锅炉在工作时需要利用燃料来进行发热,而传统燃料一般用的都是煤炭,企业在使用锅炉进行工作时一般用的都是碎煤炭,然而碎煤炭的大小有差别,煤炭过大不仅燃烧缓慢而且制造的热量也少,到锅炉工作完成时可能也没有全部烧完,又不能二次利用,只能废弃,造成能源浪费,不环保。

现有碎煤装置作用单一,碎煤之后煤渣还停留在碎煤装置内,需要工人手动拿着工具取出,容易残留碎煤渣,无法取出利用造成浪费,虽然一定程度对大块煤块进行了分化,但得到的小煤块也是大小不一,在进行燃烧时,完全燃烧程度不一,有的煤块并未完全燃烧就被废弃,重新填入新的煤块,无形之中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煤块粉碎大小不一,且燃烧不充分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包括连接锅炉燃烧室的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包括一段纵向布置的区域,该区域横截面为长方形,该区域较长边的两个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圆孔,两个圆孔相对设置,其中一个圆孔处设置有圆形的固定摩擦面,另一个圆孔处设置有圆形的转动摩擦面,转动摩擦面由外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进料管外部设有固定的侧壁,侧壁上具有凸出的铰接点,该铰接点上设有一根杠杆,铰接点位于杠杆的中间位置;所述杠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固定摩擦面,其铰接处与侧壁之间设有弹簧,杠杆的另一端处的侧壁上设有转动凸轮,转动凸轮由电机驱动转动,杠杆的另一端与转动凸轮接触,进料管进入的煤块从固定摩擦面和转动摩擦面之间经过。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摩擦面和转动摩擦面相对的面均为磨砂表面。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摩擦面朝向转动摩擦面的面为斜面,其斜面斜度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5°。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固定摩擦面朝向转动摩擦面的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条。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动凸轮顶起杠杆端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间距为固定摩擦面和转动摩擦面之间间距的1/3-1/8。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料管内壁上设有挡板,挡板位于固定摩擦面和转动摩擦面上方。

本发明通过挤压以及滚动和滑动摩擦的方式,对大小不一的锅炉燃料块进行粉碎,实现进入锅炉燃烧室的燃料块体积更小,且大小规格接近,有利于在燃烧室内的充分燃烧以及同步燃烧,不会残留未燃烧充分的颗粒被清理,更加节省能源,也便于燃烧后的残渣统一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摩擦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料管的俯视图;

其中:1—进料管,2—固定摩擦面,3—转动摩擦面,4—侧壁,5—铰接点,6—杠杆,7—弹簧,8—转动凸轮,9—凸起条,1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包括连接锅炉燃烧室的进料管1,所述进料管1包括一段纵向布置的区域,该区域横截面为长方形,该区域较长边的两个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圆孔,两个圆孔相对设置,其中一个圆孔处设置有圆形的固定摩擦面2,另一个圆孔处设置有圆形的转动摩擦面3,转动摩擦面3由外部电机驱动转动,固定摩擦面2的转轴上具有将其定位的限位,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均匀各自的圆孔的直径相同,所述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相对的面均为磨砂表面;

所述进料管1外部设有固定的侧壁4,侧壁4上具有凸出的铰接点5,该铰接点5上设有一根杠杆6,铰接点5位于杠杆6的中间位置;所述杠杆6的一端铰接连接固定摩擦面2,其铰接处与侧壁4之间设有弹簧7,杠杆6的另一端处的侧壁4上设有转动凸轮8,转动凸轮8由电机驱动转动,杠杆6的另一端与转动凸轮8接触,转动凸轮8的凸头顶起杠杆6端部时,固定摩擦面2背离转动摩擦面3活动,弹簧7压缩,两者之间间距增大,反之,转动凸轮8的凸头脱离杠杆6端部时,固定摩擦面2朝向转动摩擦面3活动,弹簧7释放,两者之间间距减小,实现挤压动作,转动凸轮8顶起杠杆6端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间距为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之间间距的1/3-1/8,进料管1进入的煤块从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之间经过。

使用时,不同大小规格的煤块从进料管1进入,到达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之间,由于转动摩擦面3是不断转动的,不规则形状的煤块在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之间会被打磨,形成规格统一的形状,另外配合转动凸轮8的转动,通过杠杆6不断带动固定摩擦面2相对转动摩擦面3活动,不断改变两者之间间距,方便大尺寸的煤块进入到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之间,在挤压和摩擦的双重作用下,不断分化和打磨煤块,形成尺寸较为统一的小颗粒煤块,达到该尺寸的煤块和摩擦产生的少量煤粉至今进入燃烧室,这样的小颗粒煤块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更加快速和充分,而且燃烧进度统一,不会出现少量煤块未燃烧完全,但要清理煤渣重新进煤的问题,避免的浪费,

为了提高挤压和摩擦效果,所述固定摩擦面2朝向转动摩擦面3的面为斜面,其斜面斜度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5°,这样可以避免固定摩擦面2在背离转动摩擦面3方向活动时,两者之间间距过大,而发生为处理完全的煤块掉落的问题。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摩擦面2朝向转动摩擦面3的面上设置有若干纵向或斜向的凸起条9,相邻两根凸起条9之间形成一股煤块通过,区域内煤块在两根凸起条9之间进行挤压和摩擦,避免随转动摩擦面3直接带入到下方。

另外,进料管1内壁上设有挡板10,挡板10位于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上方,一方面可集中煤块进入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之间,也可避免煤粉从通孔飞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包括连接锅炉燃烧室的进料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包括一段纵向布置的区域,该区域横截面为长方形,该区域较长边的两个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圆孔,两个圆孔相对设置,其中一个圆孔处设置有圆形的固定摩擦面(2),另一个圆孔处设置有圆形的转动摩擦面(3),转动摩擦面(3)由外部电机驱动转动;所述进料管(1)外部设有固定的侧壁(4),侧壁(4)上具有凸出的铰接点(5),该铰接点(5)上设有一根杠杆(6),铰接点(5)位于杠杆(6)的中间位置;所述杠杆(6)的一端铰接连接固定摩擦面(2),其铰接处与侧壁(4)之间设有弹簧(7),杠杆(6)的另一端处的侧壁(4)上设有转动凸轮(8),转动凸轮(8)由电机驱动转动,杠杆(6)的另一端与转动凸轮(8)接触,进料管(1)进入的煤块从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之间经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相对的面均为磨砂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摩擦面(2)朝向转动摩擦面(3)的面为斜面,其斜面斜度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摩擦面(2)朝向转动摩擦面(3)的面上设置有若干凸起条(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凸轮(8)顶起杠杆(6)端部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间距为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之间间距的1/3-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内壁上设有挡板(10),挡板(10)位于固定摩擦面(2)和转动摩擦面(3)上方。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锅炉燃料粉碎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管,较长边的两个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圆孔,其中一个圆孔处设置有圆形的固定摩擦面,另一个圆孔处设置有圆形的转动摩擦面,进料管外部设有固定的侧壁,侧壁上具有凸出的铰接点,该铰接点上设有一根杠杆,杠杆的一端铰接连接固定摩擦面,其铰接处与侧壁之间设有弹簧,杠杆的另一端处的侧壁上设有转动凸轮,本发明通过挤压以及滚动和滑动摩擦的方式,对大小不一的锅炉燃料块进行粉碎,实现进入锅炉燃烧室的燃料块体积更小,且大小规格接近,有利于在燃烧室内的充分燃烧以及同步燃烧,不会残留未燃烧充分的颗粒被清理,更加节省能源,也便于燃烧后的残渣统一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王承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苏菱铝用阳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13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