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5873发布日期:2022-07-19 22:5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背景技术:

2.现有大气式燃烧器的火孔大致有:圆火孔、方火孔、条形火孔几种,圆火孔和条形火孔均由机加工而成,为保证火孔热强度,单个火盖上需要几十个火孔,存在着生产效率较低、大量材料浪费、加工成本高等问题;方火孔一般采用锻压而成,但由于火孔较多且有公差要求,对模具精度要求高,模具复杂且寿命短。此外,上述火孔均是独立的小孔,还存在着堵塞后不易清洁的痛点。现有燃烧器采用环形火孔,解决了圆火孔、方火孔、条形火孔加工成本高的问题,但其环形火孔通道布置在火盖顶面且火孔角度为90
°
,存在着二次空气难补充,相邻环形火孔间火焰容易交叉干涉的技术缺陷,会产生黄焰、co含量不合格、热效率低等问题,且该结构还存在赃物易堵塞火孔的问题。为此,本申请人申请了一种专利号为zl202022037245.5(授权公告号为cn21377771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环状的本体,本体的环状顶壁及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外环壁之间形成混气腔,其特征在于:外环壁与下环体之间形成第一出火缝,所述凹口与隔块之间形成第二出火缝,该火盖的环状本体和下环体之间形成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出火缝和第二出火缝,使得环缝出火在周向上连续不间断,使锅底受热更均匀,不易发生火孔堵塞,目前火盖的高火孔强度成为必然趋势,尤其是环缝火盖,在高负荷强度下,加上一次空气鼓风,火孔处气流速度极快,极易出现离焰、传火困难、点火成功率低等问题,因此,环缝火盖的稳焰结构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出火通道具有良好稳焰效果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环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环状顶壁及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所述本体还设置有下环体,所述下环体与所述内环壁、环状顶壁共同围成混气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顶壁的外侧边缘倾斜向外延伸有外环部,所述外环部沿周向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出火孔,对应地,所述本体之环状顶壁的底部自下而上向上凹入有与所述出火孔和混气腔相连通的稳焰凹槽。
5.优选地,所述下环体与所述外环部之间形成有环形缝,所述环形缝中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部与所述外环部相抵接以形成第一子环形缝,而所述连接件的上部还与所述下环体相抵接以形成第二子环形缝。其中连接件的上部与本体的外环部相抵接以及连接件的下部与支承座的连接,能够避免加工、装配无法保证环形缝间隙均匀的问题。
6.为了避免第二子环形缝出火过快,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下部与连接座连接,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环状顶壁的底部,所述连接件的截面呈“z”字形,包括有连接上部和下部
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两个连通所述混气腔和所述第二子环形缝的第二稳焰孔。
7.为了确保环形缝间隙均匀的问题,优选地,所述下环体的截面呈“l”形,所述下环体的横向部与所述内环壁相抵接,而所述下环体的上端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组与所述连接件的上部相抵接的第一抵接块组,每组第一抵接块组包括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块。
8.同样为了确保环形缝间隙均匀的问题,优选地,所述外环部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组与所述连接件的上部相抵接的第二抵接块组,每组第二抵接块组包括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抵接块。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用于燃气灶的火盖,通过分体设置的本体以及下环体,一方面分体结构便于清洁,另一方面为了稳住外环部的出火孔,本体的环状顶壁开设的稳焰凹槽则起到了稳焰出火孔的作用,起到缓冲减速的效果。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的剖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环体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体的剖视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7.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环状的本体1,本体1的环状顶壁11及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本体1还设置有下环体2,下环体2与内环壁12、环状顶壁11共同围成混气腔21,环状顶壁11的外侧边缘倾斜向外延伸有外环部13,外环部13沿周向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出火孔131,对应地,本体1之环状顶壁11的底部自下而上向上凹入有与出火孔131和混气腔21相连通的稳焰凹槽111。该用于燃气灶的火盖,通过分体设置的本体1以及下环体2,一方面分体结构便于清洁,另一方面为了稳住外环部13的出火孔131,本体1的环状顶壁11开设的稳焰凹槽111则起到了稳焰出火孔131的作用,起到缓冲减速的效果。
18.具体地,下环体2与外环部13之间形成有环形缝3,环形缝3中设置有连接件4,连接件4的上部41与外环部13相抵接以形成第一子环形缝31,而连接件4的上部41还与下环体2相抵接以形成第二子环形缝32。其中连接件4的上部41与本体1的外环部13相抵接以及连接件4的下部40与连接座5的连接,能够避免加工、装配无法保证环形缝3间隙均匀的问题。而为了避免第二子环形缝32出火过快,本实施例的连接件4的下部40与连接座5连接,连接座5设置在环状顶壁11的底部,连接件4的截面呈“z”字形,包括有连接上部41和下部40的中间部43,中间部43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两个连通混气腔21和第二子环形缝32的第二稳焰孔431。另外,为了确保环形缝3间隙均匀的问题,下环体2的截面呈“l”形,下环体2的横向部与内环
壁12相抵接,而下环体2的上端面还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组与连接件4的上部41相抵接的第一抵接块组42,每组第一抵接块组42包括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块421。同样为了确保环形缝3间隙均匀的问题,外环部13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组与连接件4的上部41相抵接的第二抵接块组132,每组第二抵接块组132包括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抵接块1321,火盖自上而下具有三层火以使得环缝出火更加均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环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环状顶壁(11)及自该环状顶壁(11)的内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的内环壁(12),所述本体(1)还设置有下环体(2),所述下环体(2)与所述内环壁(12)、环状顶壁(11)共同围成混气腔(21),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顶壁(11)的外侧边缘倾斜向外延伸有外环部(13),所述外环部(13)沿周向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个出火孔(131),对应地,所述本体(1)之环状顶壁(11)的底部自下而上向上凹入有与所述出火孔(131)和混气腔(21)相连通的稳焰凹槽(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体(2)与所述外环部(13)之间形成有环形缝(3),所述环形缝(3)中设置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的上部(41)与所述外环部(13)相抵接以形成第一子环形缝(31),而所述连接件(4)的上部(41)还与所述下环体(2)相抵接以形成第二子环形缝(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的下部(40)与连接座(5)连接,所述连接座(5)设置在所述环状顶壁(11)的底部,所述连接件的截面呈“z”字形,包括有连接上部(41)和下部(40)的中间部(43),所述中间部(43)沿周向开设有至少两个连通所述混气腔(21)和所述第二子环形缝(32)的第二稳焰孔(4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体(2)的截面呈“l”形,所述下环体(2)的横向部(20)与所述内环壁(12)相抵接,而所述下环体(2)的上端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组与所述连接件(4)的上部(41)相抵接的第一抵接块组(42),每组第一抵接块组(42)包括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抵接块(4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部(13)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组与所述连接件(4)的上部(41)相抵接的第二抵接块组(132),每组第二抵接块组(132)包括有至少两个沿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抵接块(13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火盖,包括有环状的本体,所述环状本体之下还设置有下环体,所述下环体与所述内环壁、环状顶壁共同围成混气腔,所述下环体的上端面与所述本体的环状顶壁之间具有环形缝,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体具有用于稳焰所述环形缝的稳焰室,所述稳焰室沿周向间隔地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混气腔相连通的稳焰孔,各个所述稳焰孔位于所述环形缝的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环形缝中设置有呈环状的匀流板,该匀流板能够匀流流出环形缝中的燃气,另外下环体中具有用于稳焰环形缝的稳焰室,该稳焰室连通有位于环形缝下端的稳焰孔,以“拉”住环形缝的出火而起到缓冲减速的效果。出火而起到缓冲减速的效果。出火而起到缓冲减速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史丽莎 刘晓刚 张波 俞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9
技术公布日:2022/7/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