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风系统及其空气预热器冷二次风入口的导流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32379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述分流件5的扩散角为:以分流件的重心轴线为标准线,分流件5的出口端到其入口端的直线与标准线所成的角度。
[0066]处于分流件5后面的四根弯管6的管径为?D/2mm x S mm。弯管6可按缓转弯头设计,其弯曲半径R的取值为I?1.5倍的风道直径。
[0067]进一步,上述弯管6可包括第一直管部分、第二直管部分及设置在第一直管部分与第二直管部分之间的弯管部分,第一直管部分、第二直管部分及弯管部分之间焊接。
[0068]弯管6的第一直管部分、第二直管部分及分流件5的长度可根据前后零件的外形和位置进行确定,保证各零件顺利连接即可。
[0069]四根小焊接弯管6后的方圆节7的矩形接口的尺寸可按空气预热器的冷二次风接口 3的内径尺寸(A _ X B mm)进行均分考虑,则每个小方圆节7的矩形风道尺寸为A/2_X B/2mm x S mm。而方圆节7的长度的取值依据就是要保证方圆节7的扩散角不大于20°。
[0070]上述方圆节7的扩散角为圆形部分到矩形部分的倾斜角度。
[0071]对于分流件5有9根或者16根或者其他数量根圆形风管的情况时,其分流件5、弯管6,以及方圆节7的尺寸也可以依照具有四个圆形风管的情况来进行设计。
[0072]进一步,为了保证所用到的方圆节7的尺寸相同,可以设置位于内侧的弯管6的第一直管部分短于位于外侧的弯管6的第一直管部分,位于内侧的弯管6的第二直管部分短于位于外侧的弯管6的第二直管部分。
[0073]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装置4及分流件5之间的第二连接装置8,第二连接装置8成直筒状。在第一连接装置4与分流件5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装置8,可避免分流件5直接与第一连接装4置相连接,直筒状的第二连接装置8起到了一个中间过渡的作用。
[0074]最后得到本发明所提供的最优实施例,分流件5包括四个圆形风管,四个圆形风管与四个焊接弯管6连接,四个焊接弯管6与四个方圆节7连接。弯管6包括第一直管部分、第二直管部分及弯管部分,其弯曲角度为90°,位于内侧的弯管6的第一直管部分短于位于外侧的弯管6的第一直管部分,位于内侧的弯管6的第二直管部分短于位于外侧的弯管6的第二直管部分;弯管6的各部分之间焊接;且在第一连接装置4及分流件5之间设置有起过渡作用的第二连接装置8。
[007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流装置,气流通过一分四的分流件5分流后,每根小的焊接弯管6有了充分的拐弯空间,且单根圆形焊接弯管6的截面较小,弯管6的弯曲半径可以设计为I?1.5倍的风道直径(弯管的弯曲半径越大则阻力越小),具有更好的导流作用,圆形焊接弯管6后同样距离内的流场均匀性更好。四根小的圆形焊接弯管6进行90°拐弯后,再通过小的方圆节7分别与空气预热器冷二次风入口进行连接。每根小的圆形风管的风道后的小方圆节7的扩散角度就可以控制在20°以内,可降低气流扩散的局部阻力和保证气流扩散的均匀性。同时,在新型导流装置中,气流先通过一分四的分流件5均分为四股气流,再分别通过四根小的圆形焊接弯管6导流后,再通过四根小的方圆节7分别与空气预热器冷二次风入口进行连接,弯管6后的气流的均匀性至少比单根大的圆形弯管提高I倍以上。因此,新型导流装置的导流风道使得空气预热器入口处气流的均匀性得到很大的改善,提高了锅炉空气预热器设备的换热效率。
[0076]以某典型600丽火力发电机组为例,新型导流装置比原先传统的具有圆形冷二次风道的导流装置相比其阻力减少30Pa,极大地减少了设备运行费用。
[0077]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火力发电厂空气预热器冷二次风入口新型导流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空气预热器冷二次风入口的导流装置,用于火力发电厂,包括用于与送风机(I)连接的具有一定扩散角度的第一连接装置(4),所述第一连接装置(4)的出口端为圆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分流的具有多根圆形风管的分流件(5),所述分流件(5)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4)的出口端连接; 与所述分流件(5)的圆形风管的出口端连接的弯管¢),所述弯管(6)的数量与所述分流件(5)的圆形风管的数量相等; 与所述弯管(6)的出口端连接的方圆节(7),所述方圆节(7)的数量与所述弯管(6)的数量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5)的圆形风管的数量为大于I的自然数的平方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5)的圆形风管均匀排布在所述分流件(5)上,所述圆形风管排布所形成的排数与列数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5)的圆形风管的数量为4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分流件(5)的入口端的直径为D,所述分流件(5)的入口端的流通面积S= 3i*(D/2)2= 1/4JID2,所述分流件(5)的每个圆形风管的直径为D/2,所述分流件的每个圆形风管的流通面积为SI = 3i*(D/2/2)2 =1/16 JT D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6)包括第一直管部分、第二直管部分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管部分与所述第二直管部分之间的弯管部分,所述第一直管部分、所述第二直管部分及所述弯管部分之间焊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内侧的所述弯管(6)的所述第一直管部分短于位于外侧的所述弯管¢)的第一直管部分,位于内侧的所述弯管¢)的第二直管部分短于位于外侧的所述弯管¢)的第二直管部分。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5)的各圆形风管的外壁之间在水平及垂直方向都设置为保持一定的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装置(4)及所述分流件(5)之间的第二连接装置(8),所述第二连接装置(8)成直筒状。10.一种烟风系统,用于火力发电厂,包括送风机(I)及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送风机(I)连接,所述导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预热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气预热器冷二次风入口的导流装置,用于火力发电厂,包括用于与送风机连接的具有一定扩散角度的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出口端为圆形,还包括:用于分流的具有多根圆形风管的分流件,所述分流件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出口端连接;与所述分流件的圆形风管的出口端连接的弯管,所述弯管的数量与所述分流件的圆形风管的数量相等;与所述弯管的出口端连接的方圆节,所述方圆节的数量与所述弯管的数量相等。本发明公开的导流装置,由以前的一根圆形风管经过分流件变成了多根圆形风管,从而提高了气流在空气预热器的冷二次风入口处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空气预热器的换热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烟风系统。
【IPC分类】F28F9/22, F23L15/00
【公开号】CN105042624
【申请号】CN201510516192
【发明人】徐斌, 范旭, 李伟科, 李东民, 李懿靓
【申请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