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两用混用气化助燃高效节能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57179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气两用混用气化助燃高效节能炉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两用混用气化助燃高效节能炉灶,是对油气两用炉灶的改进,属于节能炉具装置技术领域。
现有的油气两用炉具是将燃料导入炉灶的燃烧室中直接燃烧使用,燃料的气化过程是在燃烧过程中完成的,燃烧气化时间距离不定,燃烧不充分,从而产生的热效率比较低,并且油气燃烧后对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气两用混用气化助燃高效节能炉灶,克服了现有油气两用炉具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和污染空气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在燃烧室本体中设有灶头和气化腔,气化腔为封闭罩安装在灶头中间,其下部边缘均匀分布有气体出口,燃料导入管装置在汽化腔中,长度高于气体出口,燃烧室本体的下部设有进风口,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本体上装置有拢火气化盖,气化盖为夹层结构,内设有环形燃料通道,其输入端接燃料源,输出端接燃烧室的燃料导管,进入汽化腔,气化盖的中部为灶口。
拢火气化盖的燃料通道可设计成油、气和水多孔通道,油、气在流过燃烧室上方时,被灼热的气化盖加热完成第一次汽化,经燃料导入管进入气化助燃器进一步汽化,达到先气化后燃烧的过程。水经气化盖加热后送热水箱另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夹层结构的拢火气化盖,将燃料先气化后送入燃烧室的气化室进一步气化,作到了燃料先气化后燃烧,即进油出气,或气变成高膨胀燃烧气,先气化后燃烧使气化时间距离变短,提高了火与锅勺之间的最佳燃烧点和热能利用率,燃烧充分,热值高,火焰稳定,无积炭。油气燃料气化后的气体可同时进行混合燃烧,增加了燃烧值,减少了大气污染。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在
图1、2中,燃烧室本体1中设有灶头2和气化腔3,炉头2上均匀分布有风孔4,气化腔3为封闭罩式安装在灶头2中间,其上盖设有向外突出的边沿9,以增加气体的冲击力,进一步雾化气体,其下部边缘设有气体出口5,燃料导入管6装置在气化腔3中间,长度高于气体出口5,燃烧室本体1的下部设有进风口7。在燃烧室本体1上装置有拢火气化盖8,气化盖8为夹层结构,内设有环形燃料通道10,其输入端接燃料源,输出端接燃烧室的燃料导管6,进入汽化腔3,气化盖8的中部为灶口。
权利要求1.一种油气两用混用气化助燃高效节能炉灶,燃烧室本体(1)中设有灶头(2)和气化腔(3),气化腔(3)为封闭罩式安装在灶头(2)中间,其下部边缘均匀分布有气体出口(4),燃料导入管(5)装置在气化腔(3)中间,长度高于气体出口(6),燃烧室本体(1)的下部设有进风口(7),其特征在于在燃烧室本体(1)上装置有拢火气化盖(8),气化盖(8)为夹层结构,内设有环形燃料通道(10),其输入端接燃料源,输出端接燃烧室的燃料导管(6),进入汽化腔(3),气化盖(8)的中部为灶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拢火气化盖(8)的燃料通道(10)为油、气和水多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节能炉灶,其特征在于气化腔(3)的上盖设有向外突出的边沿(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油气两用混用气化助燃高效节能炉灶,在燃烧室本体中气化腔为封闭罩安装在灶头中间,其下部边缘均匀分布有气体出口,燃料导入管装置在汽化腔中,燃烧室本体的下部设有进风口,燃烧室本体上装置有拢火气化盖,气化盖为夹层结构,内设有环形燃料通道接燃烧室的燃料导管,进入汽化腔,气化盖的中部为灶口。拢火气化盖将燃料先气化后送入燃烧室的气化室进一步气化,作到了燃料先气化后燃烧,先气化后燃烧使气化时间距离变短,提高了火与锅勺之间的最佳燃烧点和热能利用率,燃烧充分,热值高,火焰稳定,无积炭。油气燃料气化后的气体可同时进行混合燃烧,增加了燃烧值,减少了大气污染。
文档编号F24C1/00GK2490457SQ0124877
公开日2002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8日
发明者王长山 申请人:王长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