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炉封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0795阅读:16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炉封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炉封门。
背景技术
在我国还有相当多的地方使用着烧蜂窝煤或烧煤的炉子,这些炉子采用传统的结构,如下封火都位于炉子的外面,热量损耗大,开火的大小,通过手动调节侧门位置实现,由于操作不方便,使封火效果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在晚上封火后,第二天天不亮就已经熄火,又要重新生火,不仅费煤、浪费时间,也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炉封门,它具有燃烧率高、封火过程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节能炉封门,其特征是在炉体内的炉膛下端连接有封门。
所述的连接在炉膛下端的封门由两个活门构成,每个活门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上连接有手柄。
所述的拉杆由调动杆、杠杆调动手柄连接构成,与每个活门固定连接的调动杆是叉式杠杆结构,叉式杠杆一端有两个端点与两个活门固定连接,另一端也有两个端点与杠杆调动手柄连接,调动杆交叉点固定在炉子封口一侧。
所述的杠杆调动手柄也是叉式杠杆结构,交叉点连接手柄伸在炉壳体外。
所述活门是半圆形活门,两个活门对接处是直线边。
所述的两个活门对接处相吻合,使两个活门对接时是合缝连接。
所述杠杆调动手柄的手柄伸在四方型炉座的直角端外。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炉子的封门连接在炉体内的炉膛下端,热量损耗小,封门由两个活门、与每个活门固定连接的调动杆、杠杆调动手柄组成,与每个活门固定连接的调动杆为叉式杠杆结构,叉式杠杆一端的两端点与两个活门固定连接,另一端两端点与杠杆调动手柄连接,调动杆交叉点固定炉子封口一侧,杠杆调动手柄也为叉式杠杆结构,交叉点连接手柄到炉壳体外边。这样只要调节炉壳体外边的手柄可以很方便的调节炉子的进风,达到方便调节火量大小的作用,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炉子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回火炉圈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炉子封门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中,1、炉壳体;2、封门;3、炉膛;4、杠杆调动手柄;5、手柄;6、调动杆;7、回火炉圈;8、间隔;9、考火箱;10、排灰箱;11、回火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的炉子结构如图1所示,炉壳体1为“工”字型结构,炉镗3部分为柱型,炉面、炉座为方型。炉镗3一侧连接有考火箱9,炉座上有排灰箱10。杠杆调动手柄4的手柄5伸在四方型炉座的直角端外。
回火炉圈结构如图2所示,在炉镗3与炉壳体1之间压有间隔8,间隔8上活动压接有回火炉圈7,回火炉圈上均匀分布的回火眼都向同一方向旋转,炉子燃烧的火焰一部分向上,产生的热量供房间取火,另一部分再通过回火炉圈7中的回火眼11进入炉壁3内,使炉壁3炉温升高,一般来讲,炉温越高,燃烧效率越高,能量利用也就越高,产生的污染也越小。
炉子的封门2结构如图3所示,炉子的封门2由两个活门、与每个活门固定连接的调动杆6、杠杆调动手柄4组成,活门是半圆形状,两个半圆形活门的直线边相对应,封火时两个活门对接直线边是合缝密封连接,与每个活门固定连接的调动杆4为叉式杠杆结构,叉式杠杆一端的两端点与两个活门固定连接,另一端两端点与杠杆调动手柄4连接,调动杆交叉点固定炉子封口一侧,杠杆调动手柄6也为叉式杠杆结构,交叉点连接手柄5伸到炉壳体1外边,这样只要拉动炉壳体1外边的手柄5,可以很方便的调节炉子的进风,达到方便调节火量大小的作用。
权利要求1.节能炉封门,其特征是在炉体内的炉膛下端连接有封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炉封门,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在炉膛下端的封门由两个活门构成,每个活门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上连接有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炉封门,其特征是所述的拉杆由调动杆、杠杆调动手柄连接构成,与每个活门固定连接的调动杆是叉式杠杆结构,叉式杠杆一端有两个端点与两个活门固定连接,另一端也有两个端点与杠杆调动手柄连接,调动杆交叉点固定在炉子封口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炉封门,其特征是所述的杠杆调动手柄也是叉式杠杆结构,交叉点连接手柄伸在炉壳体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炉封门,其特征是所述活门是半圆形活门,两个活门对接处是直线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炉封门,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活门对接处相吻合,使两个活门对接时是合缝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炉封门,其特征是所述杠杆调动手柄的手柄伸在四方型炉座的直角端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炉封门,其特征是在炉体内的炉膛下端连接有封门。在炉子下端连接的封门由两个活门构成、每个活门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上连接有手柄。拉杆由调动杆、杠杆调动手柄连接构成,与每个活门固定连接的调动杆是叉式杠杆结构,叉式杠杆一端有两个端点与两个活门固定连接,另一端也有两个端点与杠杆调动手柄连接,调动杆交叉点固定在炉子封口一侧。这种节能炉封门,它具有燃烧效率高、封火过程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F24B1/192GK2620193SQ0321901
公开日2004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8日
发明者向显祥 申请人:向显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