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5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风系统,该新风系统包括带有主风道的室内机、换风管及分流管,换风管的进风口与室外空气接通,换风管的出风口与分流管的进风口连通,分流管的出风口与室内机的主风道连通;换风管内设有第一滤网;分流管的管径由其进风口的一端至其出风口的一端递增;分流管的出风口内设有分流板,分流板将出风口分隔成两个管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室内机的风机产生的负压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输入至室内,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并且通过分流管将换风管输入的新风气流平缓过渡至室内机内,防止了新风气流在进入室内机时,由于管道面积突变而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
【专利说明】新风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空气调节设备基本都是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过滤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但是在长时间的空气循环后,由于室内空气得不到更换而会逐渐变得缺氧、浑浊,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而如果直接打开门窗或者通风系统,又会使得室外的高/低温空气,甚至含有颗粒物的空气(如PM2.5、甲醛等)进入室内,这样,不仅不能保证输入至室内的空气洁净,而且还会使得室内温度出现变化,增加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室内空气长时间保持新鲜、洁净,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系统,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带有主风道的室内机、换风管及分流管,所述换风管的进风口与室外空气接通,所述换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分流管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机的主风道连通;所述换风管内设有第一滤网;所述分流管的管径由其进风口的一端至其出风口的一端递增;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内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将所述出风口分隔成两个管口。
[0005]优选地,所述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形成所述主风道,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主风道连通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主风道内设有将从所述室内进风口以及所述分流管输入至所述主风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的第二滤网,所述室内出风口上设有导风板;所述主风道上设有与所述机壳连接固定的风机。
[0006]优选地,所述室内机的室内进风口上设置有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与所述机壳连接固定;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与所述进风格栅抵接,或者穿过所述进风格栅,与所述主风道连通。
[0007]优选地,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端与所述进风格栅可拆卸连接固定。
[0008]优选地,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扇,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正对所述风机的位置。
[0009]优选地,所述分流管靠近其出风口的一段呈扁平状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分流板将所述出风口均匀分隔成两个管口。
[0011]优选地,所述换风管与分流管之间通过销钉进行连接固定,所述销钉包括限位板及设于所述限位板一侧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侧壁上凸设有限位筋,所述固定柱的自由末端向其与限位板连接的一端方向开设有缺口。
[0012]优选地,所述限位板设有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呈弧形凸面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滤网的形状与所述换风管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滤网上设有卡扣,所述换风管上对应所述卡扣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扣扣合适配的扣位,所述第一滤网设于所述换风管内,所述卡扣与所述扣位配合,将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换风管连接固定。
[0014]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带有主风道的室内机、换风管及分流管,所述换风管的进风口与室外空气接通,所述换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分流管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机的主风道连通;所述换风管内设有第一滤网;所述分流管的管径由其进风口的一端至其出风口的一端递增;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内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将所述出风口分隔成两个管口。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带有主风道的室内机、换风管及分流管,所述换风管的进风口与室外空气接通,所述换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分流管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机的主风道连通;所述换风管内设有第一滤网;其中,分流管的管径由其进风口的一端至其出风口的一端递增,分流管的出风口内设置有分流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室内机工作时产生的负压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输入至室内,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此外,通过分流管将换风管输入的新风气流平缓过渡至室内机内,进一步防止了新风气流在进入室内机时,由于管道面积突变而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提高了该新风系统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沿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换风管和分流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4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6中局部C的放大图;
[0023]图8为图4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风系统,适用于空调器、空气净化设备中。
[0027]参照图1至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带有主风道101的室内机10、换风管20及分流管30,所述换风管20的进风口与室外空气接通,所述换风管20的出风口与所述分流管30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分流管30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机10的主风道101连通;所述换风管20内设有第一滤网21 ;所述分流管30的管径由其进风口的一端至其出风口的一端递增;所述分流管30的出风口内设有分流板31,所述分流板31将所述出风口分隔成两个管口。
[0028]安装时,室内机10通过挂墙板安装于室内墙体上,换风管20和分流管30相互连接成一整体后,可通过墙体上的换风孔洞进行固定,最后将分流管30与室内机10连接,通过室内机10工作时,其主风道101内产生的负压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从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0029]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分流管30与换风管20连接的一端管口形状与换风管20的出风管口截面形状一致,以保证两者较好的连接配合。上述室内机10包括机壳11,所述机壳11形成所述主风道101,所述机壳11上设置有与所述主风道101连通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主风道101内设有将从所述室内进风口以及所述分流管30输入至所述主风道10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的第二滤网22 ;所述主风道101上设有与所述机壳11连接固定的风机12,通过该风机12转动在主风道101内产生负压,而实现将室内空气和室外新鲜空气引入至主风道101内,最后经室内出风口输送至室内。还需要说明的是,该室内机10可以包含换热器,以实现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而当该室内机10不包含换热器时,仅提供空气净化作用。
[0030]上述第一滤网21主要用于过滤室外空气中较大的颗粒物,一般设置于换风管20内的进风口位置,当然也可以是用于过滤较小颗粒物的滤网。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滤网21设置于换风管20内的进风口位置时,还可以防止异物或家庭动物(如老鼠、蟑螂等)进入换风管20内,避免管道污染或者堵塞。上述第二滤网22可采用过滤孔较小的网片,对细小的灰尘进行过滤,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其中,第二滤网22包括与机壳11连接固定的支架221及网片222。
[0031]此外,所述室内出风口上还可以设置导风板13及驱动导风板13摆动的电机,通过电机驱动导风板13实现室内机10出风的导向。换风管20可采用成本较低PVC挤塑管道,在本实施例中,换风管20的标称直径可选择50-70毫米。
[0032]本实用新型新风系统通过设置带有主风道101的室内机10、换风管20及分流管30,所述换风管20的进风口与室外空气接通,所述换风管20的出风口与所述分流管30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分流管30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机10的主风道101连通;所述换风管20内设有第一滤网21 ;其中,分流管30的管径由其进风口的一端至其出风口的一端递增,分流管30的出风口内设置有分流板31。前述分流管30的管径由进风口至出风口递增具体是指从进风口至出风口,分流管30的截面面积逐渐增大,使分流管30类似于喇叭状。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室内机10工作时风道内产生的负压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输入至室内,提高了室内空气质量,并且通过分流管30将换风管20输入的新风气流平缓过渡至室内机10内,进一步防止了新风气流在进入室内机10时,由于管道面积突变而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提高了该新风系统的实用性。
[0033]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分流管30的进风口可以是穿过机壳11与主风道101连通或者是位于室内进风口的位置处,以实现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至主风道101,最后通过主风道101输送至室内。具体地,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室内机10的室内进风口上设置有进风格栅201,所述进风格栅201与所述机壳11连接固定;所述分流管30的出风口端与所述进风格栅201抵接,或者穿过所述进风格栅201,与所述主风道101连通。其中,分流管30出风口的出风面积小于进风格栅201的进风面积。
[0034]进一步地,为保证换风管20输入的室外新鲜空气全部输入至主风道101内,且保证分流管30安装后的稳固性,所述分流管30的出风口端与所述进风格栅201可拆卸连接固定。其中,分流管30的出风口端与进风格栅201可通过螺钉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或者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例如,图6所示的分流管30的出风口端向其外侧延伸有呈L形的卡扣结构30a。
[0035]此外,分流管30的出风口端还可以设置限位槽32,所述进风格栅201对应所述限位槽32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32适配的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与限位槽32配合,以实现在分流管30与进风格栅201安装时,方便定位,且保证安装后两者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固。需要说明的是,该限位槽32优选设置在分流管30出风口端部且对应所述分流板31与该分流板30连接处的位置。
[0036]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风机12可采用离心风扇或者贯流风扇,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风机12为贯流风扇,且所述分流管30的出风口正对所述风机12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风道中,由于贯流风扇的作用,风道中间的负压是最大的,使得风道中间的风量也最大,并且风道中间的流体曲线是最稳定的,使得获得足够风量的同时风速是最佳的,当分流管30的出风口处于风道中间正对所述风机12的位置时,就能够吸入更多的室外新鲜空气,保证空气质量。
[0037]基于上述实施例,参照图4,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31将所述出风口均匀分隔成两个管口。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保证出风口被分隔成两个管口后,经过两者输入至室内机10中的空气流速和流量基本一致,防止其中一个管口过小或者过大而产生气流噪音。
[0038]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室外输入的空气更加平缓地进入至室内机10,所述分流管30靠近其出风口的一段呈扁平状设置。
[0039]基于上述实施例,结合图6和图7,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换风管20与分流管30之间通过销钉40进行连接固定,所述销钉40包括限位板41及设于所述限位板41 一侧的固定柱42,所述固定柱42的侧壁上凸设有限位筋43,所述固定柱42的自由末端向其与限位板41连接的一端方向开设有缺口 44。安装时,预先在换风管20和分流管30上对应的位置打上销孔,然后将换风管20的出风口端套接在分流管30上,且使两者上的销孔相对对准,再将销钉40具有固定柱42的一端插入至销孔内,通过限位板41和限位筋43的作用将换风管20和分流管30连接固定。其中,缺口 44可以增加固定柱42的弹性,方便该固定柱42插入至销孔中。此外,可将所述限位板41设有所述固定柱42的一侧设置呈弧形凸面,以实现防呆的效果。
[0040]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装配,所述分流管30的外壁上靠近其进风口的一端设有限制所述换风管20安装位置的限位部33。该限位部33可以是筋条或者其他具有阻挡作用的凸起物件,当换风管20的出风口端套接在分流管30上时,该限位部33可以限制换风管20的位置,从而方便换风管20和分流管30的连接安装。
[0041]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滤网21和换风管20可以通过螺钉的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将第一滤网21卡持固定在换风管20内,以实现第一滤网21的固定,为了方便拆卸和安装,且保证安装后的稳固性,结合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网21的形状与所述换风管20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滤网21上设有卡扣211,所述换风管上对应所述卡扣211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扣211扣合适配的扣位212,该扣位212包括凹槽和扣孔。安装时,将所述第一滤网21设于所述换风管内,通过所述卡扣211与所述扣位212配合,以将所述第一滤网21与所述换风管20连接固定。
[004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系统包括带有主风道的室内机、换风管及分流管,所述换风管的进风口与室外空气接通,所述换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分流管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与所述室内机的主风道连通;所述换风管内设有第一滤网;所述分流管的管径由其进风口的一端至其出风口的一端递增;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内设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将所述出风口分隔成两个管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形成所述主风道,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与所述主风道连通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主风道内设有将从所述室内进风口以及所述分流管输入至所述主风道内的空气进行过滤的第二滤网,所述室内出风口上设有导风板;所述主风道上设有与所述机壳连接固定的风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的室内进风口上设置有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与所述机壳连接固定;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与所述进风格栅抵接,或者穿过所述进风格栅,与所述主风道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端与所述进风格栅可拆卸连接固定。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扇,所述分流管的出风口正对所述风机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靠近其出风口的一段呈扁平状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将所述出风口均匀分隔成两个管口。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风管与分流管之间通过销钉进行连接固定,所述销钉包括限位板及设于所述限位板一侧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侧壁上凸设有限位筋,所述固定柱的自由末端向其与限位板连接的一端方向开设有缺口。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设有所述固定柱的一侧呈弧形凸面设置。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的形状与所述换风管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第一滤网上设有卡扣,所述换风管上对应所述卡扣的位置设有与所述卡扣扣合适配的扣位,所述第一滤网设于所述换风管内,所述卡扣与所述扣位配合,将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换风管连接固定。
【文档编号】F24F13-02GK204285625SQ201420623937
【发明者】杨灵芝, 王军民, 项卫琴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