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546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精密环境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
【背景技术】
[0002]在发动机研发过程中,为排除自然季节和气候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确保实验结果的精确性、统一性、可比性,并缩短开发周期,需要试验环境大气和发动机燃烧空气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进行测试;在实验过程中,为了确保发动机参数的实验数据准确性,通常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以控制进入发动机实验室内的空气温度、湿度和压强,但是,传统的空调送回风口采用单层或双层百叶的形式,送风和回风方式也是顶送顶回模式,这种送风回风方式导致发动机实验室内的气流组织不是很均匀,特别是靠近地面部分很有可能为送风或回风的盲区,不能满足高等实验室的要求,从而导致发动机实验室内的温湿度环境波动较大且不够均匀;且传统的送风和回风速度通常与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工作功率相关,一旦遇到较高的气流速度,不仅会造成向室内送风时噪音较大,而且容易导致实验数据偏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减压降噪以形成均匀的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以解决现有发动机实验室送风速度不均匀所导致温度和湿度波动大的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之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其包括组合式空调机组、输送管和实验室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室本体顶端和侧端为双层结构,并在所述实验室本体的顶端设有一送风口,所述实验室本体的侧端设有一回风口,且所述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均是由表面设有若干呈蜂窝状通风孔的透风板所构成,并在所述实验室本体的侧端和顶端分别装有一可相对透风板活动的挡板;所述的组合式空调机组通过所述的输送管与所述的送风口相连通,用于将所述组合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空气输送至实验室本体内,并将所述的回风口通过该输送管道与所述的组合式空调机组连通。
[0005]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通风孔的孔径为5mm,且所述的通风孔之间的孔距为 5mm。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实验室本体顶端的夹层中内置消音静压箱,所述的消音静压箱一端与所述的组合式空调机组相连通,并在所述消音静压箱的侧板上设置出风孔,使其与所述的送风口相连通。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实验室本体的顶端和侧端包括外板和衬板,所述的衬板是由所述的透风板所构成,且该外板为保温板。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透风板上的通孔均匀分布并布满在所述透风板表面。
[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将传统顶送顶回的进风模式改为顶送侧回的模式,即在实验室本体的顶端设置送风口,并配合在实验室本体的侧端设置回风口,将送风口和回风口与组合式空调机组相连通过,从而避免出现送风盲区的缺陷,保证了发动机实验室内空气的均匀性;同时,送风口和回风口采用的是表面设有若干呈蜂窝状通风孔的透风板构成,且通风孔均匀布满整个透风板,并使通风孔的孔径为5mm,且通风孔之间的孔距为5mm,使得经组合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恒温恒湿空气能进行稳定的扩散,并在实验室本体的顶端和侧端装设挡板,即可通过挡板及微孔板面积设计保证了风速小于0.05m/s或其它要求,以实现对发动机实验室超低速进风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1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3]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其包括组合式空调机组10、输送管20和实验室本体30,其中,实验室本体30顶端和侧端为双层结构,并在实验室本体30的顶端设有一送风口 33,实验室本体30的侧端设有一回风口 34,以形成顶送侧回的进风和出风模式,避免传动的顶送顶回的进出风模式容易导致的实验室底部容易出现进风盲区的缺陷;同时,送风口 33和回风口 34均是由表面设有若干呈蜂窝状通风孔37的透风板36所构成,优选的该通风孔37的孔径为5mm,通风孔37的孔间距为5mm,以确保经组合式空调机组10处理后的恒温恒湿空气能在发动机实验室内稳定的扩散,且由于该通风孔37的孔径可有效确保进入发动机实验室内风速;并配合在实验室本体30的侧端和顶端分别装有一可相对透风板36活动的挡板35,使用时,用户可通过调整挡板35与透风板36相对位置,以改变进入发动机实验室内风速及通风位置;且组合式空调机组10通过所述的输送管20与送风口 33相连通,用于将所述组合式空调机组10处理后的空气输送至实验室本体30内,并将回风口 34通过该输送管20道与所述的组合式空调机组10连通。
[0014]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在送风过程中,为了避免因风速所导致的送风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本实用新型实验室本体30顶端的夹层中内置消音静压箱38,该消音静压箱38 —端与组合式空调机组10相连通,并在消音静压箱38的侧板上设置出风孔,使其与送风口 33相连通。
[0015]进一步的优选,本实用新型实验室本体30的顶端和侧端包括外板31和衬板32,衬板32是由透风板36所构成,且该外板31为保温板,并使得透风板36上的通孔均匀分布并布满在所述透风板36表面,以确保进风的均匀性。
[00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将传统顶送顶回的进风模式改为顶送侧回的模式,即在实验室本体30的顶端设置送风口 33,并配合在实验室本体30的侧端设置回风口 34,将送风口 33和回风口 34与组合式空调机组10相连通过,从而避免出现送风盲区的缺陷,保证了发动机实验室内空气的均匀性;同时,送风口 33和回风口 34采用的是表面设有若干呈蜂窝状通风孔37的透风板36构成,且通风孔37均匀布满整个透风板36,并使通风孔37的孔径为5mm,且通风孔37之间的孔距为5mm,使得经组合式空调机组10处理后的恒温恒湿空气能进行稳定的扩散,并在实验室本体30的顶端和侧端装设挡板35,即可通过挡板35及微孔板面积设计保证了风速小于0.05m/s或其它要求,以实现对发动机实验室超低速进风的目的。
[0017]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其包括组合式空调机组、输送管和实验室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室本体顶端和侧端为双层结构,并在所述实验室本体的顶端设有一送风口,所述实验室本体的侧端设有一回风口,且所述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均是由表面设有若干呈蜂窝状通风孔的透风板所构成,并在所述实验室本体的侧端和顶端分别装有一可相对所述透风板活动的挡板;所述的组合式空调机组通过所述的输送管与所述的送风口相连通,用于将所述组合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空气输送至实验室本体内,并将所述的回风口通过该输送管道与所述的组合式空调机组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的孔径为5mm,且所述的通风孔之间的孔距为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室本体顶端的夹层中内置消音静压箱,所述的消音静压箱一端与所述的组合式空调机组相连通,并在所述消音静压箱的侧板上设置出风孔,使其与所述的送风口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验室本体的顶端和侧端包括外板和衬板,所述的衬板是由所述的透风板所构成,且该外板为保温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风板上的通孔均匀分布并布满在所述透风板表面。
【专利摘要】一种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其包括组合式空调机组、输送管和实验室本体,实验室本体顶端和侧端为双层结构,并在实验室本体的顶端设有一送风口,实验室本体的侧端设有一回风口,且送风口和回风口均是由表面设有若干呈蜂窝状通风孔的透风板所构成,并在实验室本体的侧端和顶端分别装有一可相对透风板活动的挡板;组合式空调机组通过输送管与送风口相连通,并将回风口通过该输送管道与组合式空调机组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减压降噪并形成均匀的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可有效控制送风速度的新型实验室,以解决现有发动机实验室送风速度不均匀所导致温度和湿度拨动大的缺陷。
【IPC分类】E04H1-12, F24F13-06, F24F3-00
【公开号】CN204534894
【申请号】CN201520059779
【发明人】翁凌云, 翁栋, 金博深
【申请人】武汉安立杰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