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3343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体式空调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器的室内机有挂壁式和落地式两种,其中,挂壁式空调室内机采用的是贯流风扇系统,而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即通常所说的柜式机)采用的是离心风扇系统。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和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都存在结构比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主要是其换热器结构比较复杂,且换热效率低,所以不便于空调系统的优化并提高空调系统的EER/COP(即制冷能效比/制热性能系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因采用贯流风扇系统或离心风扇系统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换热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效果好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箱体内装有换热器、电器系统和风扇系统,并设有相应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风扇系统为轴流风扇系统,其中包括轴流风扇及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扇的电机,所述轴流风扇和导风装置可使由外部被引入到所述箱体内的风按正交方向通过所述换热器所在的平面或曲面以进行热交换,然后被送出到外部。
本发明中,根据轴流风扇的送风方向,可以分为所述轴流风扇从换热器吸风的吸风式换热,所述轴流风扇向换热器吹风的吹风式换热,所述轴流风扇先从第一个换热器吸风,再向另一个换热器吹风的吸风-吹风组合式换热。
另外,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改变换热器、轴流风扇及电机之间的相互位置。达到最佳换热效果。
此外,所述换热器的结构为以下八种中的任一种,还可以是任两种或多种的组合(1)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为n形结构;(2)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n形结构,其左侧的长度小于右侧的长度;(3)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n形结构,其右侧的长度小于左侧的长度;(4)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n形去掉左侧后的结构;(5)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n形去掉右侧后的结构;(6)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A形去掉右侧后的结构;(7)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 形结构;(8)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为直线形结构。
本发明将传统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扇系统或离心风扇系统改为轴流风扇系统,使得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可被简化,且送风压头小,与传统空调室内机相比,获得同样大的风量所需的耗电量也就大大减小。其中,换热器的布置方式简单,换热效果好,便于空调系统的优化,提高空调系统的EER/COP。同时,针对同一箱体的空调室内机,采用不同的换热器布置方式可设计出不同功率的空调器,从而可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通用性,进一步降低其生产成本。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七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八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九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十中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空调室内机中主要包括箱体6,装在箱体内的导风装置1、换热器2、电机3、电机支架4、轴流风扇5、电器系统7以及相应的其他一些部件。本文中,以轴流风扇5的送风方向作为参考,与送风方正对的为轴流风扇的前面,与送风方面背对的则为轴流风扇的后面。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器2的横截面为n形结构,被设置在箱体内的左部、右部及后部。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由于轴流风扇5和导风装置1的作用,空调室内机从上部和左右两侧进风,并由下部出风;其中,支架4及电机3被安装在轴流风扇5的后面,并位于换热器2与轴流风扇5之间;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所示,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5的前面送出,也就是说,采用的是轴流风扇从换热器吸风的吸风式换热。
本发明的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图1的区别在于,支架4及电机3不再位于换热器2与轴流风扇5之间,而是被装在了轴流风扇5的前面,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1相同。其中,空调室内机同样是从上部和左右两侧进风,并由下部出风,采用的也是轴流风扇从换热器吸风的吸风式换热。
本发明的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图1的区别在于,其轴流风扇5的方向正好与图1中轴流风扇的方向相反,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1相同。其中,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轴流风扇5,再与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也就是说,采用的是轴流风扇向换热器吹风的吹风式换热;从图3中可以看出,由于轴流风扇5和导风装置1的作用,空调室内机从下进风,并由上部和左右两侧出风。
本发明的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图3的区别在于,支架4及电机3不再位于换热器2与轴流风扇5之间,而是被装在了轴流风扇5的后面,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3相同。其中采用的也是吹风式换热,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轴流风扇5,再与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从图4中可以看出,空调室内机从下部进风,并由上部和左右两侧出风。
本发明的实施例五如图5所示,其中,换热器2的横截面也为n形结构,但其左、右侧边的长度都比图1中所示的换热器短一些;并且将换热器2装在了轴流风扇5与电机3之间。其中采用的也是吸风式换热,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5的头面送出;空调室内机从上部和左右两侧进风,并从下部出风。
本发明的实施例六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图5的区别在于,其轴流风扇5的方向正好与图5中轴流风扇的方向相反,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5相同。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轴流风扇5,再与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并送出,所以其中采用的是吹风式换热;空调室内机从下部进风,并从上部和左右两侧出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七如图7所示,其中采用了一个n形换热器和一个u形换热器,两者的侧边都较短,且两者的凹面相互面对,轴流风扇5面对n形换热器,电机3则位于轴流风扇5与n形换热器之间。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空调室内机由正下部、左下部、及右下部进风,并由正上部、左上部、及右上部出风;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下部的u形换热器进行换交热,再经过轴流风扇5吹向上部与n形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可见,该实施例中,u形换热器为吸风式换热,n形换热器则为吹风式换热,所以采用的是吸风-吹风结合式换热。
本发明的实施例八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图7的区别在于,其轴流风扇5的方向正好与图7中轴流风扇的方向相反,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7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空调室内机由正上部、左上部、及右上部进风,并由正下部、左下部、及右下部出风;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上部的n形换热器进行换交热,再经过轴流风扇5吹向下部与u形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可见,该实施例中,n形换热器为吸风式换热,u形换热器则为吹风式换热,所以采用的也是吸风-吹风结合式换热。
本发明的实施例九如图9所示,它相当于将图5中的换热器从中间切成了两段,并将电机装在了左右换热器之间,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5相同;其进出风方向及换热方式也与图5相同。其中采用的也是吸风式换热,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再由轴流风扇5的头面送出;空调室内机从上部和左右两侧进风,并从下部出风。
本发明的实施例十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与图9的区别在于,其轴流风扇5的方向正好与图9中轴流风扇的方向相反,其余部件的结构及安装位置与图9相同。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轴流风扇5,再与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并送出,所以其中采用的是吹风式换热;空调室内机从下部进风,并从上部和左右两侧出风。
同时,在以上十个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形式换热器布置情况,还可以从图示中的部分箭头的方向进、出风。
从上述十个实施例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将传统空调室内机的贯流风扇系统或离心风扇系统改为了轴流风扇系统,使得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可被简化,且换热器的布置方式简单,从而使获得同样大的风量所需的耗电量大大减小,换热效果好;同时,针对同一箱体的空调室内机,采用不同的换热器布置方式可设计出不同功率的空调器,从而可提高空调室内机的通用性,进一步降低其生产成本。
在上述十个实施例中,前八个实施例换热器2的横向截面都为相同的n结构,且其左右两侧的长度相等;后两个实施例中,换热器2为 形结构与 形结构的组合。具体实施时,换热器还可以采用以下多种结构1)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n形结构,但其左侧的长度小于右侧的长度,即为 形结构;2)横截面类似n形,但左侧的长度大于右侧的长度,即 形结构;3)横截面为n形去掉左侧后的结构,即 形结构;4)横截面为n形去掉右侧后的结构,即 形结构;5)横截面类似于Λ形的结构;6)横截面类似于 形去掉右侧后的结构;7)横截面为直线形结构,即一字形型直排布置。
针对同一箱体的室内机,可以采用n形结构或以上七种不同的换热器结构中的任一种;通过适当调整换热器的管排数,还可以将这八种方式中的任m(m=2、3、4…)种组合使用,例如将最后两种组合,此时其横截面为 形结构,可进一步增加换热面积。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箱体内装有换热器和风扇系统,并设有相应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系统为轴流风扇系统,其中包括轴流风扇及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扇的电机,所述轴流风扇和导风装置可使由外部被引入到所述箱体内的风按正交方向通过所述换热器所在的平面或曲面以进行热交换,然后被送出到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再经所述轴流风扇被送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轴流风扇的后面,并位于所述换热器与轴流风扇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再经所述轴流风扇被送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轴流风扇的前面,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换热器与电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所述轴流风扇,再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被送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轴流风扇的前面,并位于所述换热器与轴流风扇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所述轴流风扇,再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被送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轴流风扇的后面,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换热器与电机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所述轴流风扇,再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被送出;所述换热器位于轴流风扇和电机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由外部进入的风先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再经所述轴流风扇被送出;所述换热器位于轴流风扇和电机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电机位于轴流风扇的后面;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过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之,再经所述轴流风扇送到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被送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轴流风扇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器之间,所述电机位于轴流风扇的前面;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过第一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再经所述轴流风扇送到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被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器之间,并位于所述轴流风扇的后面;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再经所述轴流风扇被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换热器之间,并位于所述轴流风扇的前面;由外部进入的风先经所述轴流风扇,再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被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结构为以下八种中的任一种(1)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为n形结构;(2)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n形结构,其左侧的长度小于右侧的长度;(3)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n形结构,其右侧的长度小于左侧的长度;(4)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n形去掉左侧后的结构;(5)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n形去掉右侧后的结构;(6)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Λ形去掉右侧后的结构;(7)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 形结构;(8)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为直线形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结构为以下八种结构中任两种或多种的组合(1)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为n形结构;(2)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n形结构,其左侧的长度小于右侧的长度;(3)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n形结构,其右侧的长度小于左侧的长度;(4)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n形去掉左侧后的结构;(5)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n形去掉右侧后的结构;(6)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Λ形去掉右侧后的结构;(7)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类似于 形结构;(8)所述换热器的横截面为直线形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扇系统中还包括一个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支架以及相应的电器系统,所述电器系统可根据室内机不同的结构特征放置于任何适当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轴流风扇系统的空调室内机,为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因采用贯流风扇系统或离心风扇系统所存在的结构复杂、换热效率低等问题,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风扇系统采用轴流风扇系统,包括轴流风扇和用于驱动所述轴流风扇的电机;所述轴流风扇和箱内的导风装置可使由外部被引入到所述箱体内的风按正交方向通过所述换热器所在的平面或曲面以进行热交换,然后被送出到外部。根据换热器与轴流风扇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吸风式换热、吹风式换热、吸风-吹风结合式换热。此外,其换热器的结构还可以有多种变化。本发明将传统空调室内机风扇系统改为轴流风扇系统,使得空调室内机的结构可被简化,且送风压头小,并可减小电量消耗。
文档编号F24F1/00GK1594994SQ200410028040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7日
发明者顾雏军, 林崐, 黄晓峰, 阎志恒, 刘阳, 尤顺义 申请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