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栅栏管聚光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915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栅栏管聚光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太阳光为热源的集热、传热装置,尤适合于住宅及其它场所的采暖,住户的热水供应等生活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太阳能集热器型式繁多,住宅及其它场所采暖的多用平板式的,集热管下部的底板平整,无反射光聚焦加热作用,或采用半圆弧槽的瓦楞形,反射聚热效果不理想;平板式的管子上部暴露面积大,管子吸热后的红外线辐射的热能损失也大,热效率偏低。民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最通用的是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也存在着上述平板式类似的问题,且集热真空管底部的反射板用单层金属制作,反射效果不好,热传导及辐射损失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设计出一种反射聚热的效率高的、热传导、辐射损失小的高效太阳能栅栏管集热器。
上述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它包含有栅栏管,该管侧旁与下方的反射板、上方的透明盖板、四周的边框及最下方的底板,透明盖板与边框之间有耐热密封件,底板与反射板之间有保温材料层,反射板的横断面呈圆的两条对称的渐开线(面)外接抛物线(面)的形状,且由上到下为有机保护膜层、陶瓷保护膜层、高纯铝膜层、纯铝板基材层的层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完善透明盖板为双层,中间充有氪气等惰性气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横剖面图。
图3为图2中一个集热单元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作进一步详述栅栏管4为铜质,众多相互平行的铜管两端有与它们垂直的各一条导流管7(俗称流道),形似栅栏,表面涂有黑色太阳涂料,最具特色的是该管4下方的反射板5,它的每一个吸热单元的横截面是以横断面为圆形的吸热管为基圆的两条对称的渐开线(面)5a外接抛物线(面)5b组合而成,因剖“面”很狭,可作“线”看待,这可从图3中看清楚,吸热圆4的上侧旁为抛物线(面)5b,下侧旁及下方为渐开线(面)5a,根据光线聚光原理,在采光半角范围内,入射的光线都会汇集到焦线上,而这焦线上正好是吸热管4的安装处;再根据渐开线特性,渐开线任一点的法线都与基圆4相切,因此,入射在渐开线(面)的反射面上之光均反射到吸热管4上。可见抛物线与渐开线结合的反射板5是最理想的、集热效果最好的结构形式。再将该反射板5制成层状结构,最下层由纯铝作基材冲制成型,先涂上高纯铝膜层,再涂上陶瓷保护膜层、最后涂上透光性好的有机保护膜层,以提高反射性能及耐腐蚀、防灰尘、低衰减性,延长使用寿命。栅栏管4上方的透明盖板3应是双层的,其内充有氪或其它惰性气体,更有效地提高绝热性能。反射板5与底板6及边框1之间为保温材料层,可发泡塑料填充,或用更符合环保要求的碳氢化合物填充。双层玻璃盖板3与边框1之间的耐热密封件,可采用耐热橡胶密封件,即密封夹层内的氪气,还可减少热的损失。边框1与底板6承载看其内各构件。各单个的聚光集热器可以与其它的聚光集热器通过导流管7串联或并联成一个大的住宅供热系统或热水供应系统。也可单个的与水箱连接,加上支架作成小型的家用热水器。实用范围还可举一反三地予以扩展。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吸热效果好,散热少的优点,是太阳能中温(100-200℃)热利用中理想的结构形式之一。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栅栏管聚光集热器,包含有栅栏管(4)、该管侧旁与下方的反射板(5)、上方的透明盖板(3)、四周的边框(1)及最下方的底板(6),透明盖板(3)与边框(1)之间有耐热密封件,边框(1)及底板(6),它们与反射板(5)之间有保温材料层(2),其特征是所说的反射板(5)的横断面呈圆的两条对称的渐开线(5a)外接抛物线(5b)的形状,且由上到下为有机保护膜层、陶瓷保护膜层、高纯铝膜层、纯铝板基材层的层状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栅栏管聚光集热器,其特征是所说的透明盖板(3)为双层,中间充有惰性气体。
专利摘要一种太阳能栅栏管聚光集热器,包含有栅栏管(4)、该管侧旁与下方的反射板(5)、上方的透明盖板(3)、四周的边框(1)及最下方的底板(6),透明盖板(3)与边框(1)之间有耐热密封件,边框(1)及底板(6),它们与反射板(5)之间有保温材料层(2),其特征是所说的反射板(5)的横断面呈圆的两条对称的渐开线(5a)外接抛物线(5b)的形状,且由上到下为有机保护膜层、陶瓷保护膜层、高纯铝膜层、纯铝板基材层的层状结构。
文档编号F24J2/10GK2775554SQ200520003588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
发明者符爱珍 申请人:符爱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