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809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油烟机,用于吸引捕捉在用燃气炉、电炉、
或电磁感应加热式烹调炉(所谓IH烹调炉)等加热烹调器具进行烹 调中产生的废气等污染物质(污染空气),并将污染物质排出户夕卜, 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开放式灶台的厨房的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近几年,这样的抽油烟机比较受注目,其对烹调中产生的废 气等污染物质的捕捉效率(捕集效率)高,对包含于废气等中的油脂 成分的捕捉回收也优良,正进行这样的抽油烟机的研发。
而且,近几年普及 一 种使灶台从厨房的室侧壁向室内侧突出 延伸的所谓开放式灶台。即,随着欧美式住宅的普及,提出各种 各样的灶台布局,由此出现了重视与其配套的灶台设备等的室内 设计性的整体灶台。
而且,对组装在这些整体灶台的抽油烟机,也企望是考虑到 这些室内设计性的抽油烟机。
因此,近几年,如日本国专利公开2005—315546号公报所公 开,众所周知的有,将壳体部做成非常薄型的轻薄型的抽油烟机。 在这种轻薄型的抽油烟机,设计自由度扩大,可以具有适应用户 的要求的自如性。
然而,将壳体部做成薄型使对在烹调中产生的废气等污染物 质的捕捉具有最大影响的壳体部的捕捉空间变浅,所以,捕捉效 率变差,况且,在开放式灶台,烹调中产生的废气等,容易直接 受到在与灶台相邻的餐厅等邻室的室内气流的影响,并且从加热 烹调器具或烹调锅等漂浮的废气或油烟等具有不笔直地上升而扩
散的特殊性。因此,通过在壳体部的朝下开口具有整流板,使在与其开口 缘部之间确保吸入间隙为围绕状,从而在该整流板的周围集中吸 入力,阻止废气或油烟从壳体部的开口边缘逃到室内,从而提高 捕捉效率。即,通过由整流板周围的吸入间隙来提高壳体部的朝下开口 的吸入风速,从而阻止废气等污染物质从壳体部向外部(室内侧) 扩散而逃走,从而提高捕捉效率。发明内容然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于开放式灶台的抽 油烟机,尽管是壳体部为薄型,也可以确保用于更加提高废气等 污染物质的捕捉效率的较深的捕捉空间,而且,可以抑制由照明 等附属备品等导致的捕捉效率的降低。另 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油烟机,在进行清扫等维护时可以 简单地进行整流板的装卸,而且,具有对包含于废气等的油脂成 分可具有高捕捉回收率的润滑脂过滤器,并且具有在进行清扫等 维护时可以防止切伤等受伤的排气扇。其他的目的,将从详细的说明以及附图中得到清楚的了解。 这些目的可以由本发明提供的抽油烟机达成。 这种本发明的抽油烟机,具有壳体部,朝下开口;送风装 置,安装有该壳体部,上述壳体部,具有联络口,与上述送风 装置连通;润滑脂过滤器,位于该联络口的下侧;整流板,位于 该润滑脂过滤器的下侧,用于在其与壳体部的朝下开口缘部之间 确保吸入间隙,该抽油烟枳j皮构成为使从上述整流板周围的上述吸入空间 吸入到壳体部内的污染物质通过上述润滑脂过滤器,然后从连接
于上述送风装置的排气管排出户外,其特征在于,
上述壳体部,仰视时,在以朝下的矩形状开口的四边的朝下 开口缘部中的、相对的一方的两开口纟彖部之间,具有位于该两开 口缘部的缘部方向的中央位置地从顶板悬吊的支撑部件,上述整 流板由两张板材形成,并以上述支撑部件为界设置于该支撑部件 与上述朝下开口缘部的另一方两开口缘部之间,并且,上述整流 板装卸自如地配置在上述壳体部内以确保上述吸入间隙,上述支 撑部件形成为在其与上述另一方两开口缘部之间分别确保用于使
上述污染物质流通的流通间隙的长度,上述支撑部件两端部侧分 别被从上述壳体部的顶板悬吊支撑,且,分别系脱自如地支撑上 述两张整流板的长边一侧缘部侧,同时,系脱自如地具有用于回 收滴落在该两张整流板上的油脂成分的中心罩。
在此,优选是,将由上述中心罩支撑长边一侧缘部侧的两张 整流板的长边另 一侧缘部侧,分别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壳体部的顶 板上。
而且,优选是,作为将两张整流板的长边另 一方侧缘部侧装
如由可动销和卡定体构成,该可动销分别i殳于壳体部顶寿反背面侧 的多个主要地方,并具有被压缩弹簧弹压的头部;该卡定体具有 销卡定孔,该销卡定孔分别配置于两张整流板的长边另 一方侧缘 部的两角落部位,使得以与上述可动销交叉的关系被系脱自如地 卡定,通过推动上述可动销抵抗压缩弹簧,从而卡定体从可动销 脱离。由此,可以通过简单的按压操作分别从壳体部卸下两张整 流板。
而且,作为上述润滑脂过滤器并不是特定的,但优逸使用如 下过滤器,即,在金属薄板上以数亳米的间距沿一方向设置多个 切口,同时,将作为被切口相互划分的平面部分的舌片部切起而 成朝 一 方向曲4斤,/人而在切口相互之间不留平面部分而i殳置朝一方向倾^l"的通气口 。即,废气等通过时,引导废气等不直线地通过通气口,而是 在曲折的舌片部蛇行。由此,以比较少的通气阻抗,可以获得对 包含于废气的油脂成分的高捕捉效率。而且,优选是,支撑部件具有用于照亮灶台的照明,中心罩 以跨上述支撑部件全长安装的方式,被形成为朝上开口的横长的 箱型形状,且,还分别具有内立壁,以使得沿着支撑两张整流板 的各长边一侧^^部侧的长度方向两外立壁,形成各自的油回收部, 同时,在被该两内立壁划分的底面部具有上述照明的照明板。而且,作为用于将该中心罩系脱自如地支撑在支撑部件的手 段并不是特定的,例如,在中心罩的两内立壁等,在其长度方向的多处具有从内立壁的上端侧视时以L字形开口的卡定部,另 一方面,在与该卡定部的开口位置相对的上述支撑部件的长度方向的 两侧面的各部位具有横向突出状的卡定销。即,优选是这样构成,通过对于支撑部件侧的卡定销,向挂 住中心罩侧的卡定部的卡定方向横向移动中心罩,或向解除该卡 定状态的方向横向移动中心罩,从而可以将中心罩安装在支撑部 件,或从支撑部件装卸中心罩。并且,优选是,由上述多处的卡定销和卡定部的钩挂导致的 卡定,只将一处用螺丝固定来固定。而且,两张整流泽反分别形成为如下截面形状,即,为了确保 深的捕捉空间,将插入支撑于中心罩的长边 一 侧缘部侧形成为朝 向壳体部内的上方弯曲的曲面,将从该曲面至长边另 一侧缘部侧 的范围形成为平面。根据如此构成的本发明的抽油烟机,通过由两张板材形成整 流板,在清扫时或其他的维护等时,可以提高处理性。
即,在开放式灶台,不像如以往类型的标准组合厨房,在与 橱拒等的大小关系上受限制。例如,在从室侧壁向室内侧的突出 量尺寸等上不受限制,随着灶台面的大型化、与其相应的加热烹 调器具等也大型化,随之将抽油烟机的壳体部的朝下开口面积扩 大时,为提高废气等的捕捉效率而配置的整流板本身也变大,但 是,通过将整流板分为两张,可以简单地进行装卸,而且,在水 槽等中进行清洗时,可以期待将整流板完全放进水槽内的状态下 进行清洗等的便利性。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抽油烟机,被润滑脂过滤器捕捉的油脂
成分或附着积存在送风装置的风扇罩内周面等的油脂成分,将会 滴落在两张整流板上,但是不会积存在整流板上,而迅速地向中 心罩流下被回收。由此可以使排气能力持续稳定。
即,在以往的抽油烟机中,具有油回收部,该油回收部位于 全面覆盖壳体部的朝下开口的整流板周围的一处,用该一处的油 回收部回收滴落在大面积的整流板上的油脂成分。因此,以往, 在从油回收部远离的地方,向油回收部流下的途中会凝固,并渐 渐堆积。如此,若油脂成分堆积,壳体部内的废气等污染物质的
流动性变差,从而成为降低排气能力的原因。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抽油烟机,除上述作用之外,将用于照 亮灶台的照明配置在壳体部的朝下开口的向 一边开口宽度方向的 中心上。即,不^f象沿着壳体部的一边开口纟彖部配置照明的以往的 抽油烟机,确保在与整流板周围之间的吸入间隙被照明封锁。由 此,可以期待更高的捕捉效率。
而且,照明可以在加热烹调器具的正上方,完全且均等地照 亮整个烹调器具。由此,在加热烹调器具所具有的多处的加热部 中,在任何加热部中都可以照亮烹调锅内。
即,根据本发明的抽油烟机,在做咖哩或燜烧等时所使用的
深底烹调锅等时,如以往的抽油烟机那样,来自照明的光从斜上 方照射时,由烹调锅的锅壁或开口缘等遮住光而容易成影,因此 有时光照不到烹调锅的锅底,但是,在本发明的抽油烟机中,可 以均匀地照亮到烹调锅的锅底。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抽油烟机,除上述的作用之外,将分别 支撑在中心罩的两张整流板的长边一侧缘具侧作为朝向壳体部内 的上方较大弯曲的圓弧面,在薄型壳体部内确保深的捕捉空间。 由此,不会将从加热烹调器具或调理锅等漂浮的废气或油烟等污 染物质,从壳体部的朝下开口缘部逃脱到室内,而可以确切地吸 引捕捉在壳体内,并由送风装置排出户外。即,根据本发明的抽油烟机,通过分别设置于两张整流板的曲面确保朝向壳体部内的上方的深的捕捉空间,可以抑制由对废 气或油烟等污染物质的捕捉影响最大的壳体部的薄型造成的捕捉 效率的降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抽油烟机的实施方式的纵剖侧视图;图2是图l的抽油烟机的纵剖主视图;图3是从斜下方看图l的抽油烟机时的立体图;图4是从斜下方看在装卸整流板、中心罩、支撑部件的状态下 表示的壳体部的立体图;图5是在装卸整流板、切开中心罩的 一 部分的状态下表示的壳 体部的仰视图;图6是表示壳体部和排气管罩的连结状态的纵剖侧视图;图7是从斜上方看中心罩时的立体图;图8是从斜上方看整流板时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对整流板的壳体罩的装卸结构的主要部分的立体
图IO是表示图9的装卸结构的操作顺序,(a)表示将整流板的 长边一侧缘部侧插入到中心罩的承接部后,将整流板的长边另一 端侧缘部推向壳体部内的状态的侧视图、(b)表示抵抗压缩弹簧、 卡定体将可动销推入弹簧收容体的受胎的主视图、(c)表示卡定体 的销卡定孔的开口部位于可动销的大径头部、大径头部从开口部 向卡定体的外侧突出的状态的侧视图ll是从斜上方看润滑脂过滤器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ll的XII-XII放大截面图; 图13是从斜上方看抽油烟机时的立体图; 图14是放大表示抽油烟机的一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15是图14的纵剖主视图; 图16是表示排风扇的分解立体图; 图17是表示上述排风扇叶片的构成板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排风扇的组装顺序、(a)表示连接叶片构成体彼此 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b)表示叶片构成板彼此的连接状态的主要 部分的放大立体图、(c)是(b)的局部放大截面图、(d)表示将上板装 配在圆筒体、巻边(CAULKING)固定之前的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 图、(e)表示将上板巻边固定在圆筒体后的状态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f)表示切开(e)的一部分的俯视图、(g)表示切开(e)的一部分的侧视 图19是表示分离了壳体部和排气管罩的状态的抽油烟机的立 体图20是将一部分切开表示的图19的主视图21是从斜下方看另 一 实施方式的抽油烟机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适当的图面i兌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抽油烟机的纵剖侧视图,图2 是表示该抽油烟机的纵剖主视图,图3是从斜下方视该抽油烟机时 的立体图。尚且,抽油烟机有壁挂式和吊装式,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壁桂式抽油烟机为例进行说明。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于从 进行烹调的烹调者侧(厨房侧)视的抽油烟机的方向,箭头F表示前 侧、箭头R表示后侧、箭头X表示左侧、箭头Y表示右侧(参照图3)。 如图l及图2所示,抽油烟机A设置于从厨房B的室侧壁bl向室 内侧突出的开放式灶台C的加热烹调器具D的大致正上方,从而吸 引捕捉烹调中发生的油烟、水蒸气、热气、废气等污染物质G,并 排出户外。如图1及图2所示,该抽油烟机A具有,薄型壳体部l和,从该 壳体部l的顶板la以立起的方式安装的送风装置2。图4是从斜下方视壳体部时的立体图,图5是该壳体部的仰视 图,图6是表示壳体部和排气管罩的联络状态的纵剖侧视图。在此 适当参照图l及图2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壳体部l形成为朝下开口的扁平箱型。并且,如 图5所示,该壳体部1的开口形成为^f吏相对的前侧和后侧的两边的 开口缘部lb、 lc的开口宽度Ll较宽、使相对的左侧和右侧的两边 的开口缘部ld、 le的开口宽度L2较窄,在仰视时呈矩形形状。而且,如图4及图6所示,壳体部l,从水平的前后长边开口缘 部lb、 lc侧侧视时呈朝下的大致弓形状,使左右短边开口缘部ld、 le形成为朝向下方突出的侧面形状,从而使左右短边开口缘部ld、 le的中央部位成为最下端缘部。即,使壳体部l形成为朝下开口状,从平坦的顶板la直角弯曲 垂设、并从与顶板la平行形成的前后长边开口缘部lb、 lc将左右
短边开口缘部ld、 le朝向其中央部位渐渐倾杀牛:地弯曲垂^:。并且,如图4所示,壳体部1在面向厨房B侧的前面部(长边开 口缘部lb)配置操作开关部3(参照图1)。该操作开关部3具有轻触开 关或按键开关(省略图示),该开关,用于进行送风装置2的后述的 排气装置4的动作ON/OFF转换,及,后述的照明5的点灯ON/OFF 转换。另外,如图5及图6所示,壳体部l在顶板la具有联络口6。该 联络口 6用于连通安装送风装置2的后述的排气管罩7,并且以规定 开口面积开设在顶板la的中央部位。而且,如图6所示,在联络口6中,以从壳体部l的顶板la向壳 体部l内下垂的方式安装有过滤器接收框架8,并且在该过滤器接 收框架8的下端开口中可系脱自如地承载润滑脂过滤器9。过滤器接收框架8,在俯视时,以框架结构形成为具有相当于 联络口 6的开口面积大小的矩形形状。如图6所示,该过滤器接收 框架8的下端开口缘,由将壳体部l内隔成朝下开口侧和顶板la侧 的方式组装的壳体罩8a支撑。并且,如图4至6所示,壳体部l,在润滑脂过滤器9的下方, 从与左右短边开口缘部ld、 le的中央部位接近的位置以跨润滑脂 过滤器9及联络口6的方式具有支撑部件10,同时,以该支撑部件 IO为界,从该支撑部件10达前后长边开口缘部lb、 lc侧的方式, 分别装卸自如地具有前后两张整流板ll、 12。如图4所示,支撑部件IO,在壳体部l的左右短边开口缘部ld、 le之间,朝下开口的截面在该短边开口缘部ld、 le之间以分别确 保污染物质G的流通间隙13程度的长度,形成为大致3字形状。该支撑部件IO,通过由螺丝固定等将其两端部连接在分别安 装于壳体罩8a背面的左右短边开口缘部lb、 lc侧的左右悬吊部件 10a,从而位于壳体部l前后的长边开口缘部lb、 lc之间的中心,并配设于左右短边开口缘部lb、 lc之间(参照图l及图2)。而且, 在该支撑部件10装卸自如地配设中心罩14,以便堵塞其朝下开口 。 而且,如图4所示,支撑部件10在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位具有电 工设备箱15。在该电工设备箱15的两侧端面分别设有,用于照亮 开放式灶台C,尤其,照亮加热烹调器具D的电灯炮等的照明5(参 照图2及图5)。图7是表示中心罩的立体图。在此,适当参照图4~图6进行说明。如图6的放大图所示,中心罩14,以堵塞支撑部件10的朝下开 口的方式系脱自如地安装在该支撑部件IO,从漂浮的污染物质G 保护照明5,同时,形成为,分别系脱自如地支撑两张整流板ll、 12的长边一侧缘部lla、 12a侧,而且,回收滴落在该两张整流板 11、 12上分别沿着整流板ll、 12流下来的油脂等。如图4所示,以安装于支撑部件10的全长的方式,该中心罩14 形成为其长度及开口宽度比支撑部件10朝下开口大一圏的朝上开 口的横长、且呈浅底的箱型形状。并且,中心罩14分别具有内立壁14b,以便沿着支撑两张整流 板ll、 12各长边一侧缘部lla、 12a侧的长度方向的两外立壁14a 分别形成油回收部16。而且,如图4所示,中心罩14,在由两内立壁14b划分出的底 面部的2个地方,分别具有照明5的照明板17(参照图6的放大图)。照 明板17使用具有透明、半透明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两内立壁14b,以相当于支撑部件10的朝下开口的开口宽度的 程度的间隔,从中心罩14的底面部立起并沿长方向起伸地配设, 从而在与中心罩14的两外立壁14a之间分别形成长度方向的油回 收部16。而且,如图7所示,中心罩14,在两油回收部16的长度方向的
两侧,分別具有用于7 义受整流板11、 12各自的长边一侧缘部lla、12a侧的两侧部位的承接部69。该承接部69承接整流板11、 12各 自的长边一侧缘部lla、 12a并使其不与油回收部16的底部接触(参 照图6的放大图)。如以上那样构成的中心罩14可相对于支撑部件10装卸自如地 支撑着。如图7所示,该装卸自如的结构,将支撑板18、 19分别安 装于两内立壁14b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位。支撑板18、 19通过焊接等安装于两内立壁14b。而且,如图7 所示,两支撑板18、 19中,在一方支撑板18的长度方向隔开间隔 的两处和在另 一方支撑板19的长度方向的任何一处分别配设从支 撑板18、 19的上端侧面纟见时以L字形开口的卡定部20,并在与该 三处的卡定部20的开口位置相对的支撑部件10的长度方向两侧面 上的各处以横向突出状配设具有头部21a的卡定销21(参照图4)。而且,如图7所示,在另 一方支撑板19的长度方向剩余的一处 具有螺丝穿通孔22,同时,在与该螺丝穿通孔22相对的支撑部件 10的长度方向的一侧面具有螺丝孔23(参照图4)。由此,利用固定 螺丝24固定中心罩14,以防不中心罩14小心移动(参照图6的放大 截面图)。接着,对中心罩14相对于支撑部件10的装卸进行简单地说明。 在此,适当参照图2及图7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将中心罩14安装在支撑部件10时,使中心罩14 侧的各卡定部20的纵开口对准设在支撑部件IO侧的各卡定销21 , 将中心罩14从支撑部件10下侧贴靠在该支撑部件10,使支撑部件2)。 、'"' ' 、' ;如此,使中心罩14支撑在支撑部件10后,通过用固定螺丝24
固定中心罩14而4吏其不会^f黄移动,乂人而可以对支撑部件IO安装中 心罩14。另一方面,在进行清扫等维护时,从支撑部件10拆卸中心罩 14时,拆卸固定螺丝24,并使中心罩14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横移 动,从而可以解除卡定部20对卡定销21的卡定状态,并可从支撑 部件10拆卸中心罩14。图8是从斜上方视整流板时的立体图。在此,适当参照图l、 图2、图5、及图6进行说明。然而两张整流板中只表示了其中一方。 即,两张整流板,通过改变对壳体部的安装方向,形成为可以安 装在壳体部内的形状、结构。即,如图1及图6所示,两张整流板ll、 12,通过以中心罩14 为界分别安装成可收容于壳体部l内,在壳体部l前后的长边开口 缘部lb、 lc之间、且在左右短边开口缘部ld、 le之间被形成为确 保以围绕状连接的吸入间隙S(参照图5)。如图2及图6所示,该两张整流板ll、 12形成为如下的截面形 状,即将分别插入并支撑于中心罩14的两油回收部16的长边一侧 缘部lla、 12a侧,作为朝向壳体部l内的上方弯曲的曲面lll,并 将从该曲面lll至长边另 一侧缘部llb、 12b侧的范围作为水平的平 直面112(参照图8)。由此,在以中心罩14为界的壳体部1内,确保由曲面lll形成 的深的捕捉空间Z(参照图6)。并且,两张整流板ll、 12,通过在长边一侧缘部lla、 12a、 长边另一侧缘部llb、 12b、且短边两侧缘部llc、 12c分别设置朝 上弯曲的缘肋25,而提高了整流板ll、 12整体的刚性。而且,如 图8所示,两张整流板ll、 12,在长边一侧缘部lla、 12a的缘肋 25的弯曲面部具有用于将油脂部排出在回收部16的多个油脂孑L 26(参照图6的放大图)。
图9是表示整流板相对于壳体罩的装卸结构的立体图,图10的(a)至(c)是表示其装卸结构的操作顺序。在此,适当参照图4、 图5及图8进行说明。如以上形成的两张整流板ll、 12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壳体部l 的顶板la的背面。如图9所示,该装卸自如的结构由可动销28和卡 定体2 9构成,该可动销2 8被配置于壳体罩8 a的背面侧的压缩弹簧 27弹压;该卡定体29具有销卡定孔30,该卡定孔30以与该可动销 28交叉的关系可系脱自如地被卡定的方式分别设置于两张整流板 11、 12的长边另 一方侧缘部llb、 12b的两角部位(参照图8)。可动销28通过收容压缩弹簧27的弹簧收容体31,分别配设在 安装两张整流板ll、 12的长边另 一侧缘部llb、 12b侧的壳体罩8a 的背面侧的两处,共四处(参照图4及图5)。在此,弹簧收容体31 是通过L形的托架31a安装于壳体罩8a的背面侧。该可动销28用压缩弹簧27支撑具有大径头部28a的轴部28b。 尚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大径头部28a形成为圓锥形状,但是, 只要是圓锥台形状等所谓越往顶端越细的形状均可,可以任意设 定。卡定体29,为了与可动销28的大径头部28a相对应,分别沿 着整流板ll、 12的长边另 一侧缘部llb、 12b的两侧角落的短边两 侧缘部llc、 12c被安装(参照图8)。如图9所示,该卡定体29,为了抵抗压缩弹簧27的弹力推动滑 动销28的大径头部28a,将朝外倾斜的舌片部29a配设在先端部并且,卡定体29具有销卡定孔30,该销卡定孔30由设在中央 部位的比可动销28的大径头部28a大径的开口部30a和、连通于该 开口部30a的上位侧、用于支撑可动销28的轴部28b的轴承部30b 开口而成。
接着,对于如以上构成的整流斧反的装卸进4亍简单地i兑明。首先,将整流板ll、 12安装在壳体部1时,如图10(a)所示, 以将整流板ll、 12的长边一侧缘部lla、 12a侧插入并内置于中心 罩14的油回收部16的方式,将长边一侧缘部lla、 12a侧挂在中心 罩14的外立壁14a的上端缘。在该状态下,将配设于整流板ll、 12的长边另 一侧缘部llb、 12b侧的两侧卡定体29,如图10(a)从以 实线表示的状态至双点划线所表示的那样,对应于配设在壳体部1 的顶板la的两侧的可动销28,将整流板ll、 12的长边另一端侧部 llb、 12b向上推至壳体部l内。
大径头部28a上,用该舌片部29a抵抗压缩弹簧27的弹力使可动销 28后退移动(推动)推入至弹簧收容体31(图10的(b)状态)。通过继续的整流板ll、 12的向壳体部1内的推压操作,使可动 销28的大径头部28a位于开口于卡定体29的销卡定孔30的开口部 30a(图10的(c)状态)。于是,在压缩弹簧27的弹力的作用下,可动 销28从弹簧收容体31弹出地前进移动,并且大径头部28a从卡定 体2 9的开口部3 0 a向外侧突出。通过边保持该状态,边将整流板11 、 12的长边另 一端侧部llb、 12b往下拉,使可动销28的轴部28b卡 定在卡定体29的轴承部30b(图10(c)的从实线至双点划线的状态), 从而整流板ll、 12安装于壳体部1内(参照图l及图2)。一方面,在进行清扫等维护时,拆卸整流板ll、 12时,将整 流板ll、 12的长边另 一侧缘部llb、 12b侧稍微向上方推压,使卡 定体29的开口部30a位于可动销28的大径头部28a。
并且,通过用手指按大径头28b来抵抗压缩弹簧27,而将从开 口部30a向外侧突出的滑动销28的大径头部28b后退移动至开口 部30a的内侧之后,将整流板ll、 12的长边另 一侧缘部llb、 12b 侧向下方侧(跟前)拉。由此,解除卡定体29对可动销28的卡定状
态,乂人中心、罩14拔出整;虎4反11、 12的长边一伤'J纟彖部lla、 12a#J, 从而可以从壳体部l内卸下整流板ll、 12。图ll是从斜上方视润滑脂过滤器时的立体图,图12是该主要 部分的放大截面图。润滑脂过滤器9,通过耐蚀性等出色的铝板或者不锈钢板等构 成的金属薄板,在俯视时,形成为具有相当于开口于壳体部l的顶 板la的联络口 6的开口面积的大小的矩形形状。如图11所示,该润滑脂过滤器9,使金属薄板在俯视时以大致 格子状划分的方式,在各划分部32以数毫米的间距在 一 方向上设 置多列的狭缝33。并且,将用各划分部32的狭缝33相互划分的平面部分的舌片 部34,朝向金属薄板的一侧面方向,尚且,向一方向弯曲切起, 从而不留平面部分而开口向一方向倾斜的通气口 35(参照图12)。而且,如图11所示,润滑脂过滤器9具有在四边各边缘以直角 弯曲的补强缘部36。由此,由金属薄板构成的润滑脂过滤器9形成 浅箱形,从而不会发生扭转或如起伏形挠曲等的变形。根据如此形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润滑脂过滤器9,废气等通过 时,引导废气不以直线通过通气口35,而是在弯曲的舌片部34蛇 行。由此,可以用比较少的通气阻抗,获得包含于废气的油脂成 分的高捕捉效率。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润滑脂过滤器9,是通过切起在金属薄板 形成通气口 3 5,因此与由金丝网或钢丝网构成的周知的润滑脂过 滤器相比,清扫性良好。因此可以,长期稳定的继续作为过滤器 所要求的通气阻抗和油脂成分的捕捉效率等的功能。图13是从斜上方视抽油烟机时的立体图。如图13所示,送风装置2具有连接有排气管36的排气装置4和 可上下伸缩的排气管罩7,该排气管罩7用于隐蔽该排气装置4和排
气管36。图14是放大表示抽油烟机一部分的纵剖主^L图,图15是该纵 剖侧—见图。如图14所示,排气装置4,在圆周的上面部位配设连接有排气 管3 6的连接筒3 7的风扇罩3 8上,与其同轴地内装轴支撑在排风扇 马达的排风扇40。图16是表示排风扇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表示该排风扇的叶 片构成板的俯视图。图18的(a)至(j)表示排风扇的组装顺序。如图16所示,排风扇40由圆筒体40a、用于分别由巻边固定 该圆筒体40a的两侧圆周缘的 一 侧缘体40b 、及另 一 侧缘体40c而 构成。圆筒体40a是通过在圆周上相邻设置并连接必要数量的叶片 构成板41而构成。如图17所示,叶片构成板41,在以规定曲率弯曲的叶片宽W 方向两端部通过较窄部41a分别具有朝向叶片长度L方向的所希望 长度尺寸的两侧板部41b。并且,该叶片构成板41,从两侧板部41b 的中途部在其叶片长度L方向上并列地分别具有立寿反部41c和插入 片41d。另外,如图17所示,叶片构成板41,在立板部41c的立起分界 部或者在该分界部附近设置插入孔42。该插入孔42形成为长孔状, 可以将相邻设置的插入片41d插入卡定在相邻设置的叶片构成板 41相互之间。如图16所示, 一侧缘体401),通过弯曲加工等形成为具有沿着 圆筒体40a的一侧圆周缘的大小的环形状。并且,如图18的(d)及 (e)所示,该一侧缘体40b具有接合部44,该接合部44朝内开口用 于沿着在圆筒体40a的 一侧圆周缘侧分别弯曲立起而形成的后述 的立端43群覆盖之后,通过巻边进行固定。
另 一 侧缘体4 0 c通过冲裁加工等形成为具有沿着圆筒体4 0 a的 一侧圓周缘的大小的圆板形状。而且,如图16所示,该另一侧缘体40c,除具有与一侧缘体40b 同样朝内开口的接合部44的外周环片缘部45之外,还具有从该外 周环片缘部4 5通过四方的辐射臂杆4 6连接设置的中心支撑体4 7 。 并且,在该中心支撑体47具有轮毂部48,以便外套安装在排风扇 马达39的旋转驱动轴39a上(参照图14)。接着,简单说明有关排风扇40a的组装方法。首先,组装形成圆筒体40a。如图18(a)所示,该圆筒体40a, 以所需要的间隔使相邻设置的叶片构成板41相邻, 一 侧板部41 b 彼此间及另 一侧板部41b彼此间,将弯曲立起的插入片41d插入卡 定于插入孔42中。如图18(b)及图18(c)所示,将立板部41c弯曲立起而使其从外 侧卡定固定于插入片41d,从而形成兼备连接部43a的立端42群, 并以长方形状连接必要数量的叶片构成板41,其后,巻成圓筒状, 而可以组装形成圆筒体40a。如图18(d)及图18(e)所示,如此组装圆筒体40a之后,以将圆 筒体4 0 a的 一 侧圓周缘的立端4 2群向内侧巻绕的方式、将 一 侧缘体 40b的接合部44、或以将圆筒体40a的另 一侧圆周缘的立端42群向 内侧巻的方式,分别通过巻边连接弯曲固定另 一侧缘体40c的接合 部44,从而,组装构成排风扇40。如图18的(g)所示,根据如此组装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排风扇 40,叶片构成板41相互的连接部43a具有阶梯结构49,该阶梯结 构49由插入片41d和位于其后方的立板部41c构成的立端43所形 成,通过巻边巻入该阶梯结构49而固定一侧缘体40b及另 一侧缘体 40c(参照图18(f)),因此成为在一侧缘体40b及另 一侧缘体40c不露 出的被覆盖的状态。由此,叶片构成板41相互的连接部43a的连接5虽;1力口*^曾力口 。并且,如图18的(f)及(g)所示,通过巻边以起伏状固定阶梯结 构49时的 一 侧缘体40b及另 一 侧缘体40c,陷入而形成具有肋功能 的陷入部50。由此,防止对圆筒体40a的一侧缘体40b及另 一侧缘 体40c的相对位置偏移,同时,防止经长期使用而引起的一侧缘体 40b及另 一侧缘体40c的耐久性变差。而且,在立端43上设置叶片构成板41相互的连接部43a,并 以巻边将其立端43固定在一侧缘体40b及另 一侧缘体40c。因此, 可以长期发挥稳定的叶片构成板4l相互的连接强度,不会因连接 部42a松弛而使叶片构成板41的角度发生变化,可维持永久的规定 的送风功能。另外,连接部43a不露到外侧(外部),从而可解消其 连接部4 3 a作为突起物而妨碍清扫、且发生受伤等忧虑。进而,连接部43a的阶梯结构49以巻边被固定时,将防止与圆 筒体40a的相对偏移的陷入部50形成在一侧纟彖体40b及另 一侧缘 体40c。由此,长期使用也不会发生,圓筒体40a对另一侧缘体 40c(传达动力板)、另 一侧缘体40c相对于圆筒体40a的位置偏移、 在显著提高耐久性等方面上可以期待可靠性。其上,陷入部50具 有肋功能,所以长期使用,也不用担心一侧缘体40b或另 一侧缘体 40c会变形。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安装并装在排风扇马 达39上并内置排风扇40的风扇罩38,具有具有侧流喷管51的前面 吸引口52,除此之外,在以同轴状安装排风扇马达39的背面侧还 具有吸引口53,由此,可以阻止由运转时发生的风噪声等的噪音, 降低其噪音水平。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包含于因长期使用而附着积存在 风扇罩39的内周面等的废气等中的油脂成分,如图14及图15所示, 一旦流出到风扇罩3 9之外,接着使其滴落在润滑脂过滤器9 。 即,包含于废气等中的油脂成分是,废气在通过润滑脂过滤 器9的过程中,被润滑脂过滤器9从废气中除去的油脂,但由润滑脂过滤器9的油脂成分的吸附回收率,不至于100%,而穿过润滑 脂过滤器9进入风扇罩39内。因此,因长期使用,油脂成分渐渐附 着在风扇罩39的内周面,最终积存在风扇罩39的圓周底部。若将这种油积存置之不管,会被排风扇36搅和,从而使积存 的油脂成分会飞散在风扇罩39外,或使积存的油脂成分凝固,从 而会引起由排风扇36的旋转带来的排风能力降低。于是,本实施方式,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风扇罩39的圆周 底部具有多个排油孔54,并在壳体部l的顶板la具有油脂斜面55, 液油脂斜面从排油孔54的正下部位到达设于壳体部1的联络口 6的 润滑脂过滤器9,从而从风扇罩3 9的排油孔5 4滴落到油脂斜面5 5 , 同时,通过油脂斜面55滴落到润滑脂过滤器9,最终从分别配设在 润滑脂过滤器9下侧的整流板11、 12回收到中心罩14的油回收部 16。接着,说明排气管罩7。在此,适当参照图2及图13进行说明。 如图2及图13所示,排气管罩7具有下罩7a和,与该下罩7a的上端开口部连接的上罩7b。下罩7a由耐蚀性等出色的不锈钢板等形成为上下面开放的箱型形状。并且,如图2及图13所示,下罩7a具有倾斜罩面56,以便从室侧壁bl向室内侧突出并且下部开口面积比上部开口面积大。即,下罩7a,在正面视时被形成为,以对准于室侧壁bl通过 省略图示的固定螺丝等所安装的罩面57和从该罩面57弯曲连设的 方式所形成的前后罩面58、 59作为垂直面,以室内侧作为朝向从 上部开口缘向下部开口缘的室内侧渐渐倾斜的倾斜罩面5 6的半梯 形形状(参照图2)。
由此,下罩7a,以将在壳体部l的顶板la的大致中央部位被开 口的联络口 6的开口三边缘,由倾斜罩面56和前后罩面58、 59三 面包围的方式,联络于连接口6的状态下,用固定螺丝等将罩面57 安装在室侧壁bl(参照图2)。并且,如图示,下罩7a室内侧的倾斜罩面56,通过盖体60可 开闭地形成。由此,在进行清扫等的维护时,可以进行取出润滑 脂过滤器9,或从风扇罩38取出排风扇39的装卸。如图2及图13所示,上罩7b形成为,开放上下面及室侧壁bl 面时,在平面纟见时,呈大致n字形状的筒状,通过将下部开口部 连接在下罩7a的上部开口部,从而安装于下罩7a上。尚且,该上罩7b也可以为具有四面的方型筒状。并且,如图 所示,还可以,由外罩7b-l和可滑动地嵌合在该外罩7b-l内侧的 内罩7b-2形成从而在高度方向可改变长度。由此,例如,可以根据不同高度的室内天花板高度(例如,240 m的天花板高度或260m的天花板高度等)适当改变排气管罩7的上 下长度。图19是表示分离壳体部和排气管罩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0是 切掉了 一部分地表示的图19的主视图。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将排气管罩7安装在厨 房B的内侧壁bl之后,可以在该排气管罩7的下罩7a安装壳体部l。即,如图19及图20所示,在排气管罩7的下罩7a的左右的开 口缘分别设有向内弯曲的壳体安装缘边部61、 62。并且,在内罩 7a的倾斜罩面56的下端所存在的右侧的壳体安装缘边部61的两处 具有螺丝穿通孔63。一方面,在沿着壳体部l的左右短边开口缘部ld、 le的顶板la 各自的两处,共四处具有螺丝孔65,该螺丝孔65用于螺丝固定截 面呈大致Z型的挂钩托架64。而且,沿着与左右短边开口缘部ld、 le平行的联络口 6的两侧开口缘的顶板la各自的两处,共四处具有 螺丝孔6 6,该螺丝孔6 6用于螺丝固定下罩7 a的右侧的壳体安装缘 边部62。在此,沿着壳体部l的左右短边开口缘部ld、 le在顶板la分别 配设的四处的螺丝孔64、和沿着联络口 6的两侧开口缘分别具有的 四处的螺丝孔56,在以从室侧壁bl向室内侧突出的方式安装壳体 部1时,根据壳体部l的安装方向分别使用。即,根据开放式灶台C的灶台布局等,可以通过壳体部l的长 边一侧的前表面部所具有的操作开关部3,将壳体部1对排气管罩7 安装方向改变180。,使其朝向进行烹调的厨房B侧。接着,对壳体部1相对于排气管罩7的后安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对应于开放式灶台C的灶台布局等,在壳体部l的顶板 la的左右两侧短边缘中的一方的短边缘,用固定螺丝67安装挂钩 托架64。并且,在将排气管罩7安装在室侧壁bl的状态下(参照图20), 使安装挂钩托架64的壳体部l的短边缘侧对准在室侧壁bl的方式, 将挂钩托架64插入在下罩7a的壳体安装缘边部61而挂住后,用固 定螺丝68将具有螺丝穿通孔63的下罩7a的另 一方的壳体安装缘边 部62螺丝固定在壳体部1的联络口 6的开口缘中所具有的螺丝孔66 中。由此,可以将壳体部1由后安装安装在排气管罩7,该排气管 罩7安装于室侧壁bl。此时,如图20所示,盖体60从下罩7a的倾 斜罩面56卸下(参照图13的双点划线),倾斜罩面56被开口,从而 从该开口部进行壳体部l对下罩7a的缘边部的螺丝固定。图21是从斜下方视其他实施方式的抽油烟机时的立体图。 如图21所示,该抽油烟机A-1安装成,在沿着开口于壳体部l 的顶板la的联络口4的开口缘的顶板la上,立设排气管罩7-1,具
有将该排气管罩7-l安装在位于加热烹调设备D的正上方的厨房B的天花板的天花板安装式,所谓岛型抽油烟机。如此,如图21所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抽油烟机A-1,在于将 方型筒状的排气管罩7-l与联络口 4连通的状态下通过螺丝固定、壳体部l的其他的构成要素,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因此, 对同样构成要素标注同样的附图标记省略对其进行重复说明。尚且,虽省略图示,但在排气管罩7-l内中,与上述实施方式 同样具有连接排气管36的排气装置4。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设置于煤气灶、电灶等的加热烹调器具的上方,用 于吸引捕捉在烹调中发生的油烟、水蒸气、废气等的污染物质并 排出户外的抽油烟机,尤其是实现了与开放式灶台的协调且室内 装饰设计性出色,而且,废气等的捕捉效率高、对包含于废气等 中的油脂成分的回收也出色,并且对灶台的设置或进行维护时的 操作性也出色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抽油烟机,具有壳体部,朝下开口;送风装置,安装有该壳体部,上述壳体部,具有联络口,与上述送风装置连通;润滑脂过滤器,位于该联络口的下侧;整流板,位于该润滑脂过滤器的下侧,用于在其与壳体部的朝下开口缘部之间确保吸入间隙,该抽油烟机被构成为使从上述整流板周围的上述吸入空间吸入到壳体部内的污染物质通过上述润滑脂过滤器,然后从连接于上述送风装置的排气管排出户外,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部,仰视时,在以朝下的矩形状开口的四边的朝下开口缘部中的、相对的一方的两开口缘部之间,具有位于该两开口缘部的缘部方向的中央位置地从顶板悬吊的支撑部件,上述整流板由两张板材形成,并以上述支撑部件为界设置于该支撑部件与上述朝下开口缘部的另一方两开口缘部之间,并且,上述整流板装卸自如地配置在上述壳体部内以确保上述吸入间隙,上述支撑部件形成为在其与上述另一方两开口缘部之间分别确保用于使上述污染物质流通的流通间隙的长度,上述支撑部件两端部侧分别被从上述壳体部的顶板悬吊支撑,且,分别系脱自如地支撑上述两张整流板的长边一侧缘部侧,同时,系脱自如地具有用于回收滴落在该两张整流板上的油脂成分的中心罩。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 支撑部件具有用于照亮灶台的照明,中心罩以跨上述支撑部件全长安装的方式,被形成为朝上开口的横长的箱型形状,且, 还分别具有内立壁,以使得沿着支撑两张整流板各自的长边一侧 缘部侧的长度方向的两外立壁形成各自的油回收部,同时,在被 该两内立壁划分的底面部具有上述照明的照明板。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两张整流板分别形成为如下截面形状,即,为了确保深的捕 捉空间,将插入支撑于中心罩的长边一侧缘部侧形成为朝向壳体 部内的上方弯曲的曲面,将从该曲面至长边另一侧舌彖部侧的范围 形成为平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抽油烟机,其特征在于,中心罩,在两内立壁的多处分别具有侧视时以L字型开口的卡 定部,同时,在一处具有螺丝穿通孔,支撑部件,在与上述多处 卡定部相对的各个位置具有向横向突出的卡定销,同时,在与上 述螺丝穿通孔相对的位置具有螺丝孔,通过将各卡定部挂在上述多处的卡定销上的卡定、和使用固 定螺丝相对于上述一处螺丝孔进行螺丝固定,可以相对于上述支 撑部件装卸自如地安装上述中心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吸引捕捉烹调时产生的废气等污染物质并将其排出到户外的抽油烟机,在以朝下的矩形形状开口的薄型壳体部的开口中央部位,以跨相对的一方的两边的开口缘部之间的方式,通过从壳体部的顶板悬吊设置的支撑部件,装卸自如地具有中心罩。并且,以中心罩为界,为在与壳体部的朝下开口缘部之间确保吸入间隙,具有形成为可收容于该中心罩和与壳体部相对的另一方的两边的开口缘部之间的大小的两张整流板。另外,支撑部件具有照明,中心罩具有分别用于回收在两张整流板上滴落的油脂成分的油回收部,并且,具有用于保护照明的照明板。
文档编号F24C15/20GK101126516SQ200610111428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8日
发明者柏村桂一 申请人: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