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310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灶具上的排油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侧吸式排 油烟装置。
背景技术
排油烟装置的出现是厨房设备领域的一个重大飞跃,极大改善了厨房的工 作环境,保护了人体的身体健康。从排油烟装置的发展来看,顶吸式排油烟装 置发展较早,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排油烟装置,但其排油烟效果还不是太理想, 因而也促进了排油烟装置的进一步技术革新,如近几年出现的侧吸式排油烟装 置,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兴排油烟装置产品,其主要特点在于是将劣弧状的 出风口和优弧状的入风口相向的设置在离锅罩污染源的扩散平面非常接近的上 方,机械的出风和吸风将油烟吸进装置内分离。采用该方式的产品也出现较多
的结构形式,各有优劣。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3年6月11日授权公告 的名称为流体隔膜吸排烟尘装置的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11267C,以及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4年12月1日授权公告的名称为流体包络面式粉烟 尘屏蔽分离排出装置的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78027C,上述两种结构都 具有较好的排油烟效果,能吸收大部分的油烟,但都还有不足其出风口为劣 弧状,入风口为优弧状,现有的实际产品中,其出风口为设计得较小的单风口, 而入风口通常环设于整个锅灶上口的大部分区域,形成绝对的优弧,以尽可能 的吸风,这种结构也对出风口形状的设计要求更加严格苛刻,但也可以看出, 无论出风口如何设置,其吹出的风总是难以完全包络整个污染源的扩散平面, 如图l,即为一种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扇形的出风口结构,其中ll为出风口, 12为出风口包络面,13为入风口。对于在水平面上投影为矩形的出风口结构',
其包络范围则更小。这样,就使得出风口附近的两侧形成一个弱流区14,尽管 这个弱流区可以通过入风口的负压吸风来弥补,但其效果有待提高,特别在锅 体处于相对高温的环境下以及锅内操作工具频繁动作时,气流紊乱,油烟等污 染就很容易从两侧逸出。如果采用加大风机功率的方式,则耗能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可以很 好的解决由于上述弱流区而引起的油烟等污染很容易从两侧逸出的不足,扩大 出风口出风的包络范围,将侧吸式排油烟装置的排烟效果极大优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侧吸式排油 烟装置,包括支架、负压风环产生装置、正压风产生装置,所述负压风环产生 装置包括一个入风口,入风口联接导风管一、风机及排风管,所述正压风产生 装置包括出风口,出风口联接导风管二、风机,所述入风口和出风口环置于污 染源扩散面的四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一个主出风口及至少一个设 置在主出风口侧面的辅助出风口 。
所述主出风口设置为与污染源的扩散面平行或朝向污染源的扩散面倾斜, 同样,所述辅助出风口也可以使者为与污染源的扩散面平行或朝向污染源的扩 散面倾斜,上述主出风口和辅助出风口可相互组合成多种形式,根据实际设计 需要选取。
优选的,所述辅助出风口靠近主出风口 一侧的导风侧壁与该侧的主出风口 导风侧壁平行。
所述主出风口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平滑的曲线状,所述辅助 出风口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平滑的曲线状。
所述主出风口及辅助出风口基本处于同一层面或平面。当然,主出风口与
辅助出风口也可以设置为处于不同的层面或平面上。
所述导风管二可以设置为包括与主出风口对应的支管一以及与辅助出风口 对应的支管二,支管一及支管二分别联接风机,支管二为一根,支管二前端通 过若干均匀设置的分支与对应的辅助出风口联接,在支管一及支管二管路上还 可设置有流量控制阀。通过流量控制阀控制最佳风量输出,降低耗能。
所述导风管二也可以设置为单独一根,在靠近出风位置处通过若干分支与 对应的主出风口及辅助出风口联接,并可设置流量控制阀控制调节各个分支的 风量。通过流量控制阀控制最佳风量输出,降低耗能。
优选的,所述辅助出风口的两导风侧壁间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辅助出风口的底壁面倾斜设置,辅助出风口由靠近主出风口的一侧向 远离主出风口方向渐縮。
进一步的,所述主排风口上方还设有次出风口,所述次出风口与污染源的 扩散面平行或倾斜,次出风口的风源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从导风管二上分接 设置。这样设置,可以将从主出风口处逸出的油烟包络住,加强油烟吸收。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和入风口共用一个风机,在风机前的导风管一上安装 有一个油烟分离器或风机之后再安装一个油烟分离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出风口与辅助出风口处可设置过滤部件。
这样设置,主出风口两侧的弱流区通过与主出风口侧边风向相同的辅助出 风口来辅助,解决烟尘的侧边逸出问题。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出风口设置为包括一个主风口及优选的 个设置在主出风口侧面的两个辅助出风口 ,辅助出风口靠近主出风口 一侧的导 风侧壁与该侧的主出风口导风侧壁平行,辅助出风口与污染源的扩散面平行, 这种结构使得出风口出风的包络范围更加严密,油烟等污染从两侧逸出的不足
得到有效解决,使侧吸式排油烟装置的排烟效果得到极大优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出风口设置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发明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出风口设置的结构示意图3为图2中I处放大图4本发明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的系统结构示意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排风管二供风管路结构示意图6为本发明辅助出风口的一种结构示意图7为本发明设置次出风口的结构示意图8为本发明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的立体图9为本发明主出风口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示意图10为本发明主出风口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示意图。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2至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 括支架、负压风环产生装置、正压风产生装置,所述负压风环产生装置包括一 个入风口,入风口联接导风管一21、风机22及排风管23,所述正压风产生装 置包括出风口,出风口联接导风管二24、风机22,出风口和入风口共用一个风 机22,在风机前的导风管一21上安装有一个油烟分离器25,风机22之后再安 装一个油烟分离器25。所述入风口和出风口环置于污染源扩散面的四周,所述 出风口包括一个主出风口 ll及至少一个设置在主出风口侧面的辅助出风口 15, 本实施例中辅助出风口 15优选设置为两个,其设置在主出风口两侧并与主出风 口处于同一层面,所述辅助出风口 15靠近主出风口一侧的导风侧壁151与该侧
的主出风口导风侧壁111平行,辅助出风口 15优选为与污染源的扩散面平行,
所述辅助出风口的两导风侧壁间的夹角为锐角,如图3中a所示。上述中辅助 出风口 15与污染源的扩散面平行的结构保证从辅助出风口吹出的风为水平吹 出。这样设置,原主出风口两侧的弱流区14通过与主出风口侧边风向相同的辅 助出风口出风来辅助,形成一个辅助包络面16,如图2中所示,其中的弱流区 14对应大大的縮小,通过侧壁的入风口作用,縮小后的弱流区14造成的影响可 完全忽略,从而很好的解决烟尘的侧边逸出问题。当然,辅助出风口15也可根 据实际设计为与污染源的扩散面倾斜。上述主出风口可朝向污染源的扩散面倾 斜,也可以与污染源的扩散面平行设置,如图4,实施例中采用朝向污染源的扩 散面倾斜的结构,设计时,辅助出风口及主出风口与污染源的扩散面的朝向设 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互的组合,优化选取。本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管二 24 设置为单独一根,在靠近出风位置处设置三个分支241,并在分支上分别设置流 量控制阀26控制调节,如屈5。 .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出风口 15的底壁面152还可以倾斜设置,辅助出 风口由靠近主出风口的一侧向远离主出风口方向渐縮,达到优化出风的目的, 如图6。
上述实施例中,两个辅助出风口 15优选设置在主出风口两侧并与主出风口 处于同一层面,其辅助出风口也可以设置在主出风口两侧并与主出风口处于不 同一层面,如两个辅助出风口设置为高于主出风口层面,并且辅助出风口15的 底壁面152还可以倾斜设置,辅助出风口由靠近主出风口的一侧向远离主出风 口方向渐縮。
上述实施例中,还可在所述主排风口上方设次出风口 17,所述次出风口与 污染源的扩散面平行设置,次出风口的风源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从导风管二上分接设置。这样设置,可以将从主出风口处逸出的油烟包络住,加强油烟吸 收,如图7。
本发明中主出风口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平滑的曲线状,辅助 出风口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平滑的曲线状。次出风口的截面形状 同样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平滑的曲线状。并且各个风口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
要进行相互的组合,优化选取。如图9,为截面形状为矩形的主出风口,图10 为截面形状为椭圆型的主出风口。
本发明中的导风管二还可设置为包括与主出风口对应的支管一以及与辅助 出风口对应的支管二,支管一及支管二分别联接风机。并且可根据需要在支管 一及支管二管路上设置流量控制阀调控风量。其中支管二一般设置一根即可, 并对应设置两个对称的分支与两个辅助出风口联接,保证出风一致,这是比较 优选的一种供风方式。设置有流量控制阀的,则一般将其设在支管二的三叉部, 通过流量控制阀控制最佳风量输出,降低耗能。 .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包括支架、负压风环产生装置、正压风产生装置,所述负压风环产生装置包括一个入风口,入风口联接导风管一、风机及排风管,所述正压风产生装置包括出风口,出风口联接导风管二、风机,所述入风口和出风口环置于污染源扩散面的四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包括一个主出风口及至少一个设置在主出风口侧面的辅助出风口。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出风口 与污染源的扩散面平行或朝向污染源的扩散面倾斜,所述辅助出风口与污染源 的扩散面平行或朝向污染源的扩散面倾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出风 口靠近主出风口 一侧的导风侧壁与该侧的主出风口导风侧壁平行。
4、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出风口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平滑的曲线状,所述辅助出风口的 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椭圆形或平滑的曲线状。.
5、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出风口及辅助出风口基本处于同一层面或平面,所述主出风口与辅助出风口 也可以设置为处于不同的层面或平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二可以设置为包括与主出风口对应的支管一以及与辅助出风口对应的支 管二,支管一及支管二分别联接风机,支管二为一根,支管二前端通过若干均 匀设置的分支与对应的辅助出风口联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管一及支管二管路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8、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二也可以设置为单独一根,在靠近出风位置处通过若干分支与对应的主 出风口及辅助出风口联接,并可设置流量控制阀控制调节各个分支的风量。
9、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辅助出风口的两导风侧壁间的夹角为锐角。
10、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辅助出风口的底壁面倾斜设置,辅助出风口由靠近主出风口的一侧向远离主出 风口方向渐縮。
11、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主排风口上方还设有次出风口 ,所述次出风口与污染源的扩散面平行或倾斜, 次出风口的风源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从导风管二上分接设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出风口和入风口共用一个风机,在风机前的导风管一上安装有一个油烟分离器 或风机之后再安装一个油烟分离器。 .
13、 据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出风口与辅助出风口处可设置过滤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侧吸式排油烟装置,包括支架、负压风环产生装置、正压风产生装置,负压风环产生装置包括一个入风口,入风口联接导风管一、风机及排风管,正压风产生装置包括出风口,出风口联接导风管二、风机,所述入风口和出风口环置于污染源扩散面的四周,所述出风口包括一个主出风口及至少一个设置在主出风口侧面的辅助出风口。本发明通过与主出风口与侧面辅助出风口的相互配合,扩大了出风口出风的包络范围,解决了烟尘的侧边逸出问题,将侧吸式排油烟装置的排烟效果极大优化。
文档编号F24C15/20GK101338920SQ20081006081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8日
发明者张卫乔 申请人:张卫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