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906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灶台热管炉,结构设计不合理,炉体单面受热,热效率低,浪费能源,炉体为整体结构,安装和拆除时须将现有的灶台损坏,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不易于推广和应用,另外,炉体钢材用量大,有效吸热面积小,制作成本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它主要解决了现有的灶台热管炉,炉体单面受热,热效率低和炉体安装拆除时损坏灶台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由加热器、出水口、进水口、第一活接、右炉体、第二活接、左炉体、第三活接、烟道、第四活接、热水管、左炉体的下炉体、连接管、左炉体的上炉体、第五活接、回水连接管构成。左炉体和右炉体为弧形,两侧为对称式,它们通过第二活接连接成一体,左炉体的上端安有第三活接,下端安有第四活接,右炉体上端安有第一活接,下端安有第五活接,烟道通过第一活接、第三活接、第五活接、第四活接与左炉体、右炉体相连接,烟道上设有出水口和进水口,加热器焊接在烟道上,烟道的下部焊有回水连接管,热水管有数个,它安装在左炉体和右炉体上,左炉体的上炉体与左炉体的下炉体通过连接管焊接在一起。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拆解后在炉内安装组合,不损坏灶台,炉体全面受热,热效率高,炉体钢材用量少,制作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左炉体的结构示意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烟道的结构示意图。l一加热器 2—出水口3—进水口 4一第一活接5—右炉体 6—第二活接7—左炉体 8—第三活接9一烟道10—第四活接ll一热水管12—左炉体的下炉体13—连接管 14一左炉体的上炉体 15—第五活接16—回水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由加热器1、出水口 2、进水口 3、第一活接4、右炉体5、第二活接6、左炉体7、第三活接8、烟道9、第四活接IO、热水管ll、左炉体的下炉体12、连接管13、左炉体的上炉体14、第五活接15、回水连接管16构成。左炉体7和右炉体5为弧形,两侧为对称式,它们通过第二活接6连接成一体,左炉体7的上端安有第三活接8,下端安有第四活接IO,右炉体5上端安有第一活接4,下端安有第五活接15,烟道9通过第一活接4、第三活接8、第五活接15、第四活接10与左炉体7、右炉体5相连接,烟道9上设有出水口 2和进水口 3,加热器1焊接在烟道9上,烟道9的下部焊有回水连接管16,热水管U有数个,它安装在左炉体7和右炉体5上,左炉体的上炉体14与左炉体的下炉体12通过连接管13焊接在一起,右炉体同左炉体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它由加热器(1)、出水口(2)、进水口(3)、第一活接(4)、右炉体(5)、第二活接(6)、左炉体(7)、第三活接(8)、烟道(9)、第四活接(10)、热水管(11)、左炉体的下炉体(12)、连接管(13)、左炉体的上炉体(14)、第五活接(15)、回水连接管(16)构成,其特征在于左炉体(7)和右炉体(5)为弧形,两侧为对称式,它们通过第二活接(6)连接成一体,左炉体(7)的上端安有第三活接(8),下端安有第四活接(10),右炉体(5)上端安有第一活接(4),下端安有第五活接(1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其特征在于烟道(9)通过第一活接(4)、第三活接(8)、第五活接(15)、第四活接(10)与左炉体(7)、右炉体(5)相连接,烟道(9)上设有出水口 (2)和进水口 (3),加热器(1)焊接在烟道(9)上,烟道(9) 的下部焊有回水连接管(16)。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其特征在于 热水管(11)有数个,它安装在左炉体(7)和右炉体(5)上,左炉 体的上炉体(14)与左炉体的下炉体(12)通过连接管(13)焊接在 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台内置组合式热管炉,它由加热器、出水口、进水口、第一活接、右炉体、第二活接、左炉体、第三活接、烟道、第四活接、热水管、左炉体的下炉体、连接管、左炉体的上炉体、第五活接、回水连接管构成。左炉体与右炉体连接成一体,左炉体与右炉体上安有活接,烟道通过活接与左炉体、右炉体相连接,加热器焊接在烟道上,热水管安装在左、右炉体上。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拆解后在炉内安装组合,不损坏灶台,炉体全面受热,热效率高,炉体钢材用量少,制作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24B9/00GK201277609SQ20082009098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3日
发明者苗淑玲, 陈苇洲 申请人:苗淑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