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及使用该板的热交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8834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及使用该板的热交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及使用该板的热交换设备。
背景技术
参照图12 图15,说明以往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图12是示出以往的 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配置的侧面结构图,图13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 的配置的底面结构图。热交换设备114在下表面具有检修罩101,在侧面具有室内吸入口 102、室内吹 出口 103、室外吸入口 104、室外吹出口 105。而且在热交换设备114的中央部内设有电 动机108、排气用叶片106的外侧的排气用风扇壳109、供气用叶片107的外侧的供气用 风扇壳110。在此,在电动机108上安装排气用叶片106和供气用叶片107。而且,热 交换元件111配置在排气用风扇壳109及供气用风扇壳110的外周部。室外空气(OA: Outdoor Air)从室外吸入口 104吸入,通过供气用风道构成板 115、热交换元件111、供气用叶片107及吹出管117,从室内吹出口 103向室内吹出。在 此,供气风道112是从室外吸入104到室内吹出口 103的路径。从屋内向室外排出的空气(RA ReturnAir)从室内吸入102吸入,通过排气用风 道构成板116、热交换元件111、排气用叶片106及吹出管117,从室外吹出105向室外排 出。在此,排气风道113是从室内吸入102到室外吹出105的路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4是示出以往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吹出管的结构的立体图。利用金 属板构成由四个侧面围成的吹出管117时,在制造设备方面,难以在一个金属板上设置 四个折弯部。因此,将吹出管117分割成吹出管上板118和吹出管下板119,分别设置 各两个折弯部。需要密封性时,在吹出管上板118和吹出管下板119之间夹设密封材料 120后,将吹出管上板118和吹出管下板119接合而形成吹出管117。图15是示出以往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供气用风道构成板及排气用风道 构成板的结构的立体图。制造供气用风道构成板115及排气用风道构成板116时,在制 造设备方面,难以在一个金属板上设置多个折弯部。因此,将供气用风道构成板115及 排气用风道构成板116 —起分割成左风道构成板121和右风道构成板122。需要密封性 时,在左风道构成板121和右风道构成板122之间夹设密封材料120后,将左风道构成板 121和右风道构成板122接合,形成供气用风道构成板115及排气用风道构成板116。在此种以往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中,利用金属板形成复杂的形状时,在 制造设备方面,将部件分割成多个制作而将它们接合。因此,部件个数增加。而且关 于需要密封性的部分,由于在接合部使用填充材料等密封材料,因此存在成本变高的课 题。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349223号公报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使用于热交换设备,该热交换设 备设有从吸入室外空气的室外吸入口到室内吹出口的供气风道和从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 吸入口到室外吹出口的排气风道,其中,利用金属板构成供气风道和排气风道,金属板 设置具有孔眼状的折痕线的折弯部。此种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通过手折弯而不利用制造设备就能够通过一部件 形成复杂形状。因此,能够减少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部件个数,确保密封性。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配置的侧面结构 图。图2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配置的底面结构图。图3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吹出管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吹出管的折痕线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供气侧风道构成板及排气侧风道构成 板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供气侧风道构成板及排气侧风道构成 板的折痕线的俯视图。图7是折弯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折痕面的谷侧的立体图。图8是折弯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折痕面的山侧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折痕线的折痕深度的侧视图。图10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折痕线的折痕间隔的俯视图。图11是在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折痕线与金属板的端面相交的部分上未 产生折痕时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以往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配置的侧面结构图。图13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配置的底面结构图。图14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吹出管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5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供气用风道构成板及排气用风道构成 板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配置的侧面结构 图,图2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配置的底面结构图。热交换设备50与以往的热交换设备同样地,在箱状的机体5的侧面设置室内吸 入口 1、室内吹出口 2、室外吸入口 3及室外吹出口 4。而且,在机体5的中央部内设置 安装在电动机8上的排气用叶片6和供气用叶片7。在排气用叶片6的外侧设置排气用风 扇壳9,在供气用叶片7的外侧设置供气用风扇壳10。热交换元件11在排气用风扇壳9及供气用风扇壳10的外周部配置多个。在此,热交换元件11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进 行热交换。室外空气从室外吸入口 3吸入,通过热交换元件11、供气用叶片7,从室内吹出 口 2向室内吹出。供气风道12是从室外吸入口 3到室内吹出口 2的路径。另外,室内空气从室内吸入口 1吸入,通过热交换元件11、排气用叶片6,从室 外吹出口 4向室外排出。排气风道13是从室内吸入口 1到室外吹出口 4的路径。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吹出管的结构的立 体图,图4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吹出管的折痕线的俯视图。吹出管14、供气侧风道构成板15及排气侧风道构成板16通过对金属板进行折弯 加工而形成。在此,吹出管14是供气风道12和排气风道13的一部分。以下,说明该加工方法。如图4所示,在吹出管用金属板31的成为折弯部17的 位置上设置孔眼状的折痕。在此,吹出管用金属板31被切除而形成吹出管14的壁面。沿着通过该折痕产生的折痕线18,通过利用手工作业折弯而形成折弯部17,从 而制作图3所示的吹出管14。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供气侧风道构成板 及排气侧风道构成板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该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供气侧 风道构成板及排气侧风道构成板的折痕线的俯视图。关于供气侧风道构成板15及排气侧风道构成板16,如图5、6所示,形成折痕线 18后,在折痕线18的位置通过手工作业折弯而成型。根据该加工方法,通过利用手折弯,无需利用制造设备就能够通过一个部件形 成复杂的形状。因此部件个数减少,能够抑制热交换设备所需的供气风道与排气风道之 间的泄漏。另外,折痕线18通过数值控制(Numerical Control)的回转头压力机形成。如
此,设置在回转头压力机上的折痕用模具按照由NC控制所设定的坐标移动,在金属板上 形成折痕,从而提高折痕的尺寸精度。图7是折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折痕面的谷侧的立 体图。形成折弯折痕面19的折痕线18的谷侧,沿折痕线18,将折痕面19折弯作为谷。图8是折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折痕面的山侧的立 体图。形成折弯折痕面19的折痕线18的山侧,沿折痕线18,将折痕面19折弯作为山。通过形成折弯折痕线18的谷侧或山侧,能够沿单侧面的折痕线18向两侧折弯, 因此无需根据折弯的方向来变更折痕面19。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折痕线的折痕深度 的侧视图。通过使折痕线18的折痕深度20可变,能够不受材料的材质或厚度的影响而 通过适当的力进行折弯。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折痕线的折痕间隔 的俯视图。通过使折痕线18的折痕间隔21在金属板的长度以内可变,能够与折弯部17 的长度无关地设置孔眼状的折痕线18。图11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折痕线与金属板的端 面相交的部分上未形成折痕时的俯视图。折痕线18形成在比金属板端面22靠内侧部分23。即在金属板端面22上未设置折痕线18,因此在折弯后,能够确保折弯部17的强度。工业实用性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由于能够容易形成一个金属板上具有多个折弯部的复 杂形状的部件,因此能够适用于需要减少部件个数,不使用密封材料而提高密封性的鼓 风设备等用途。符号说明
1室内吸入口
2室内吹出口
3室外吸入口
4室外吹出口
5机体
6排气用叶片
7供气用叶片
8电动机
9排气用风扇壳
10供气用风扇壳
11热交换元件
12供气风道
13排气风道
14吹出管
15供气侧风道构成板
16排气侧风道构成板
17折弯部
18折痕线
19折痕面
20折痕深度
21折痕间隔
22金属板端面
23内侧部分
50热交换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使用于热交换设备,该热交换设备设有从吸入 室外空气的室外吸入口到室内吹出口的供气风道和从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吸入口到室外 吹出口的排气风道,所述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的特征在于,利用金属板构成所述供气风道和所述排气风道,所述金属板设置具有孔眼状的折痕 线的折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痕线通过数值控制的回转头压力机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痕线为所述折弯部的谷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痕线为所述折弯部的山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痕线的折痕深度可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痕线的折痕间隔可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痕线形成在比所述金属板的金属板端面靠内侧部分。
8.—种热交换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箱状的机体,其在侧面设有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吸入口、室内吹出口、吸入室外空 气的室外吸入口、及室外吹出口 ;电动机,其在所述机体的中央部内安装有排气用叶片及供气用叶片; 排气用风扇壳,其设置在所述排气用叶片的外侧; 供气用风扇壳,其设置在所述供气用叶片的外侧;热交换元件,其在所述排气用风扇壳及所述供气用风扇壳的外周部配置多个并使所 述室外空气和所述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在所述机体内设有从所述室外吸入口到所述室内吹出 口的供气风道和从所述室内吸入口到所述室外吹出口的排气风道,并利用具有孔眼状的 折痕线的折弯部的金属板构成所述供气风道和所述排气风道。
全文摘要
一种热交换设备用风道构成板,其使用于热交换设备,该热交换设备设有从吸入室外空气的室外吸入口到室内吹出口的供气风道和从吸入室内空气的室内吸入口到室外吹出口的排气风道,其中,利用金属板构成供气风道和排气风道,金属板设置具有孔眼状的折痕线的折弯部。
文档编号F24F7/08GK102016436SQ20098011441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4日
发明者久保嘉秀, 桥本俊彦, 福田稔, 织户忍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