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5643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反 射炉系统类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反射炉中热能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燃油、、煤碳或焦碳等作为反射炉的加热源燃料,燃烧后产 生的高温烟气经冶炼炉冷却后送入集尘设备进行处理并排出。冶炼过程中,冶炼炉的加热 温度一般均在1000 1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烟气的温度通常超过800摄氏度,必须采用冷 却处理能将烟气的温度降至400-500摄氏度,但经冷却后的烟气温度仍然很高,携带大量 热能排出,造成热能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热能循环利用高的反射 炉热能利用系统,其尾气通过除尘除硫处理并排出,达到环保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包括反射炉、金属熔锅、余热锅炉、空气预热器及集灰 除尘装置,其中反射炉,其燃料由煤气发生炉提供,烟气出口设在反射炉的底部,该反射炉采用斗 提机及螺旋输送机上料;金属熔锅,至少为一个熔锅,各熔锅燃烧室入口与反射炉烟气出口相通;余热锅炉,其入口与最后一个金属熔锅的烟气出口相通,该锅炉尾部安装省煤 器;空气预热器,其入口与余热锅炉的燃室出口相通,经空气预热器预热的热空气输 送给反射炉的炉腔内,烟道尾气通过集灰除尘装置处理后排放。进一步,所述的金属熔锅为熔铅锅,数量为1-4个,各熔铅锅与反射炉热之间的烟 气管道上设有闸阀。进一步,所述的反射炉炉内温度为1000 1300°C,与反射炉连接的最近的两个熔 铅锅的温度为800 900°C,另外两个熔铅锅的温度为700 800°C,经过空气预热器排出 的尾气温度在200°C以下,该尾气可直接由集灰除尘装置处理。进一步,所述的煤气发生炉与反射炉连接的输送煤气管道上设有过滤器,经过过 滤器的煤气直接向反射炉和金属熔锅提供热源。进一步,所述的反射炉采用单斗提升机与螺旋输料机组合上料,螺旋输料管道外 径为直径219mm,长3m,电机配调频器,反射炉炉内容积2. 4m3,铅液可占容积的0. 528m3,每 炉熔铅量达6T。进一步,所述的空气预热器连接一鼓风机。进一步,所述的集灰除尘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灰房、旋风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及烟雾生化除尘器,处理后的尾气通过一引风机由烟 排向大气。进一步,所述的烟气生化除尘器包括除尘器及生化池。本实用新型用煤气发生炉的产生的煤气做为燃料,热空气助燃,炉内温度在 1000 1300°C。反射炉的烟气经过底部烟气出口进入四个熔铅锅加热铅液,第一个至第二 个锅内温度为800 900°C,第三个至第四个熔铅锅的温度为700 800°C,烟气再经过余 热锅炉可产生蒸气及热水把热能完全利用。余热锅炉出口烟气温度为3500 400°C进入空 气预热器,热空气出口温度在200°C左右。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反射炉相比,可节能30%以 上。再经集灰房、布袋除尘、生化除尘除硫达标后排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热能利用率高且尾气排放环保达标等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反射炉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反射炉及螺旋送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包括反射炉1、金属熔锅2、 余热锅炉3、空气预热器4及集灰除尘装置,其中反射炉1,其燃料由煤气发生炉5提供,反射炉1的底部设有煤气燃烧热热气出口 11 ;金属熔锅2,至少为一个熔锅,各熔锅燃烧室入口与反射炉1热烟气出口相通;本 实施例中金属熔锅为熔铅锅,数量为四个21、22、23、24,各熔铅锅与反射炉热空气出口之间 的管道上设有闸板阀20。余热锅炉3,其燃室入口与最后一个熔铅锅M出口相通,该锅炉尾部安装省煤器 6 ;空气预热器4,其热源入口与余热锅炉3的燃室出口相通,空气预热器4预热的冷 空气通过热风管42输送给反射炉1的炉腔内,空气预热器4的烟气入口产生的尾气通过集 灰除尘装置处理后向大气排放。请参阅图1,煤气发生炉5与反射炉1连接的输送气体管道上设有过滤器7,经 过过滤器的煤气直接向金属熔锅提供燃料。反射炉1炉体内的温度为1000 1300°C,与 反射炉连接的最近的两个熔铅锅的温度为800 900°C,另外两个熔铅锅的温度为700 SOO0C,经过空气预热器排出的尾气温度在200°C以下,该尾气可直接由集灰除尘装置处理。 请参阅图3及图4,反射炉上连接煤气管14及预热空气管13,一侧设有观察孔15,反射炉1 采用单斗提升机11与螺旋输料机12组合上料,螺旋输料管道外径为直径219mm,长3m,电 机配调频器,反射炉炉内容积2.細3,铅液可占容积的0. 528m3,每炉熔铅量达6T。空气预热 器4还连接一鼓风机41。集灰除尘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集灰房81、布袋除尘器82、旋风除尘 器89、烟雾生化除尘器,处理后的尾气通过一引风机83由烟@ 84向大气排出。烟雾生化除尘器包括烟雾除尘器85及生化池86,烟雾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的尾气排放管道上设有尾 气过滤器,其下面为蓄污池87,其一侧为生化池,两者之间设过滤网88,生化池长3000mm、 宽2000mm、高2000mm。图2中Li、L2分别指煤气输送管及供氧管。本实用新型用煤气发生炉的产生的煤气输送到反射炉内,炉内与热空气混合燃烧 产生高温高压温度在1000 1300°C。反射炉的余热经过底部烟气出口进入四个熔铅锅进 行熔化。第一个至第二个锅内温度为800 900°C,第三个至第四个熔铅锅的温度为700 800°C。同时余热再经过余热锅炉可产生蒸气或热水,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余热锅炉出口烟 气温度为350 400°C。空气预热器热风出口温度在200°C左右。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反 射炉相比,可节能30%以上,再集灰房、布袋除尘、生化除尘器、除硫达标后排向大气,不会 造成环境污染。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 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权利要求1.一种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炉、金属熔锅、余热锅炉、空气预热 器及集灰除尘装置,其中反射炉,其燃料由煤气发生炉提供,反射炉的底部设有煤气燃烧后热烟气出口,该反射 炉采用单斗提升机与螺旋输送机输送冶炼原料;金属熔锅,至少为一个熔锅,各熔锅燃烧室入口与反射炉烟气出口相通;余热锅炉,其入口与最后一个金属熔锅的出口相通,该锅炉尾部安装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其热源入口与余热锅炉的出口相通,空气预热器预热的热风输送给反射 炉的炉腔内,经空气预热器的尾气通过集灰除尘装置处理后向大气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熔锅为熔铅 锅,数量为1-4个,各熔铅锅与反射炉烟气出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闸板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炉内的温度 为1000 1300°C,与反射炉连接的最近的两个熔铅锅的温度为800 900°C,另外两个熔 铅锅的温度为700 800°C,经过空气预热器排出的尾气温度在200°C左右,该尾气直接由 集灰除尘装置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气发生炉与反 射炉连接的输送气体管道上设有过滤器,经过过滤器的煤气直接向反射炉及金属熔锅提供 热源燃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炉采用单斗 提升机与螺旋输料机组合上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预热器与一 鼓风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灰除尘装置包 括依次连接的集灰房、旋风除尘器、烟雾生化除尘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的尾气通过引风 机由烟囱导向大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生化除尘器 包括除尘器及生化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反射炉热能利用系统,包括反射炉、金属熔锅、余热锅炉、空气预热器及集灰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用煤气发生炉的产生的煤气,将煤气输送到反射炉内,炉内与热空气混合产生高温高压温度在1000~1300℃,反射炉的余热经过底部烟气出口再利用而对1-4个熔铅锅进行熔化,第一个至第二个锅内温度为1100~900℃,第三个至第四个熔铅锅的温度为900~700℃,同时余热再经过余热锅炉可产生蒸气或热水,再经空气预热器把热能完全利用。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反射炉相比,可节能30%以上,再经集灰房、布袋除尘,生化除尘、除硫达标后排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具有结构合理、热能利用率高且尾气排放环保等优点。
文档编号F27B3/20GK201885547SQ20102059773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
发明者吴春平 申请人:吴春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