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耗、多种燃料无烟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9900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低耗、多种燃料无烟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炉灶,尤其涉及一种超低耗、多种燃料无烟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的普通灶具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燃料在燃烧时得不到合理供养不能充分燃烧,使大量一氧化碳随烟排向大气,不仅没有有效利用资源,还带来大气污染。旧式炉灶结构安排不合理,热量放出后很大一部分都浪费掉了不能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国家倡导绿色减排,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超低耗、多种燃料无烟炉,主要由炉渣水槽(1)、燃烧室O)、热载体室(3)、热疏导管道G)、出热载体管道(5)、排烟道(6)、余热回收装置(7)、余热助燃装置(8)、二次给养装置(9)、引风机(10)、热载体纯管道(11)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内部有两重套层,内层与燃烧室相连,为助热层;外层为供暖层,热量经热疏导管道经出热载体管道为外界供暖;在炉渣水槽中设有一个余热助燃装置,将排烟道中的余热以及废气进行二次燃烧。燃烧室左右两侧是热载体室,右热载体室连接着进热载体纯管道以及二次供养装置。在炉体外层的排烟道出口处设有一个引风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节能炉通过三次炉内降尘,使颗粒物不向空气中排放,再通过烟道余热回收,充分回收利用资源,减少有害物质及热量的排出,从而达到绿色减排的目的。本节能炉经验证在同等炉体使用受热面积情况下,节能量达到50% 75%。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图1所示,节能炉最下层是炉渣水槽(1),上层是燃烧室( 和两个热载体室 (3),右热载体室C3)连接进热载体纯管道(11)与二次供养装置(9),热量经过热疏导管道 ⑷进入出热载体管道(5)向室外供暖;燃烧室(2)内燃烧时,右热载体室(3) 二次供氧装置(9)提供氧气助燃,燃烧后的余热与废气从排烟道(6)排出,经过排烟道(6)上的余热回收装置(7),将余温收集到余热助燃装置(8)中进行二次散热。
权利要求
1.一种新超低耗、多种燃料无烟炉,主要由炉渣水槽(1)、燃烧室O)、热载体室(3)、热疏导管道、出热载体管道( 、排烟道(6)、余热回收装置(7)、余热助燃装置(8)、二次给养装置(9)、引风机(10)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内部有两重套层,内层与燃烧室( 相连,为助热层;外层为供暖层,热量经热疏导管道(4)经出热载体管道( 为外界供暖。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超低耗、多种燃料无烟炉,其特征在于在炉渣水槽(1)中设有一个余热助燃装置(8),将排烟道(6)中的余热以及废气进行二次燃烧。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超低耗、多种燃料无烟炉,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左右两侧是热载体室,右热载体室连接着进热载体纯管道以及二次供养装置。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超低耗、多种燃料无烟炉,其特征在于在炉体外层的排烟道出口处设有一个引风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超低耗、多种燃料无烟炉主要由燃烧室、热载体室、热疏导管道、出热载体管道、排烟道、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另燃装置、二次给养装置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炉体内部有两重套层,内层与燃烧室相连,为助热层;外层为供暖层,热量经热疏导管道经出热载体管道为外界供暖;在炉渣水槽中设有一个余热助燃装置,将排烟道中的余热以及废气进行二次燃烧。燃烧室左右两侧是热载体室,右热载体室连接着进热载体纯管道以及二次供养装置。本炉体通过烟道余热回收,充分回收利用资源,减少有害物质及热量的排出,从而达到绿色减排的目的。
文档编号F24B1/191GK102183041SQ201110064189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7日
发明者王杉, 王连起 申请人:王连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